个人养老金账户制度出炉!税延养老保险"遇冷"后,保险业能否“分得一杯羹”?

根据个人养老金的相关规定,参加个人养老金的人,其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资金可自主选择用于购买符合规定的银行理财、储蓄存款、商业养老保险、公募基金等运作安全、成熟稳定、标的规范、侧重长期保值的满足不同投资者偏好的金融产品。

这些金融产品也会包括保险业推出的符合规定的金融产品。至于参保人会不会选择保险业推出的金融产品,使保险业也“分得一杯羹”,那就要看这些金融产品能不能给参保人带来可期待的收益了。

一、如果收益率能保持8%左右或者更高,估计不止“分得一杯羹”。

个人养老金账户的资金是用于养老的,参保人投资是希望有稳健的投资回报。养老保险基金这两年的投资收益率都在9%以上,2016年12月以来的年均投资收益率也在6%以上。如果保险公司推出的个人养老保险金融产品能稳定地达到或超过8%左右的年均收益率,相信很多人都会选择保险公司推出的金融产品,届时保险业就不止“分得一杯羹”了。但现在这样的金融产品罕见,要想分得几杯羹可能性不大。


二、如果收益率一般,估计还勉强能“分得一杯羹”。

如果保险公司推出的个人养老保险金融产品的收益率一般,比如说只有3%、4%左右,那在与其他金融产品的竞争中不占优势,也许通过努力,可以在竞争中“分得一杯羹”。如果不努力,坐等上门,分得的可能就不到一杯羹了。

三、如果收益率低于银行存款利率,要想“分得一杯羹”是较难的。

如果保险公司推出的养老金融产品的年均收益率低于银行存款利率,低于银行理财收益率,例如2%或更低;或者是收益没有,甚至连本金也受到损失。那么,参保人是不会选择这样的金融产品的,即使选择储蓄存款也不会选择这样的金融产品,保险业要想“分得一杯羹”是不太可能的。

四、一般公众对保险公司的信任度不高,保险业要想“分得一杯羹”,需付出较大努力。

在一般大众的印象中,钱存在银行是可靠的,存在保险公司是有风险的,而且买了保险还有理赔难等问题,从而不太愿意买保险公司的金融产品。在同等条件下,一般人愿意选择银行理财产品,而不愿选择保险公司的金融产品。因此,保险公司在“分得一杯羹”的竞争中并不占优势,要实现“分得一杯羹”,还是需要付出相当的努力的。

以上是个人见解,如果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4

标签:养老金   保险业   养老保险   账户   都会   收益率   保险公司   收益   资金   稳定   努力   制度   基金   银行   金融   财经   产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