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航321空难事件调查的怎么样了?

自东航3.21事件发生到现在已经过去快一个月了,但截至目前事件发生的原因还没有确定,调查事情还在进行当中。

对此有些网友可能关心,为什么事件发生到现在快一个月了,但事情的调查还没有出来呢,难道事件调查有那么难吗?

首先飞机事故跟普通的汽车事故不一样。

汽车发生事故之后,通过调取监控录像、行车记录仪,再配合其他辅助证据,很快就可以进行定性,然后了解汽车事故发生的前因后果。

但是飞机事故发生的复杂性要远远超过汽车事故发生的复杂性,在飞机发生事故的过程当中,有可能是因为系统引起的,也有可能是认为人员引起了,还有可能是因为一些外界的因素引起的。

之前网上曾经传出几个版本东航事件发生的原因,但没有任何一个是官方确认的消息,这都是一些网友进行造谣,所以大家不要轻易相信。

目前东航321空难事件还在调查当中,至于为什么调查这么久,我们不知道其中真正的原因,但我认为民航部门之所以迟迟没有公布东航321事件的调查结果,这里面肯定有他们自身的考虑因素。

第一、飞机调查事故具有严格的保密性。

根据国际民航组织公约相关规定,在飞机事故调查过程当中,不能随便透露一些调查数据。

按照国际惯例,对事故或事故征候进行调查的国家不得为了事故或事故征候调查以外的目的公布下述记录,除非该国的有关司法部门断定,公布这些记录的意义超过这样做可能对该次或将来的调查产生的不良国内和国际影响:

调查部门在调查过程中从有关人员那里获取的所有陈述、参加航空器操作的人员之间的所有通信、事故或事故征候所涉及人员的医疗或私人资料、驾驶舱话音记录及此种记录的文本、空中交通管制单位的记录及此种记录的文本、驾驶舱航空图像记录及此种记录的任何部分或文本、在分析资料包括飞行记录仪资料中所表示的意见。

第二、飞机事故调查难度要比大家想象的难得多。

此次发生的东航321事件,机上所有机组人员以及乘客全部遇难,而且现场的各种零部件损坏非常严重,单纯从飞机的结构来看,很难找出失事的原因。

所以目前想要调查事故的原因,只能从黑匣子的数据以及一些飞行记录数据去分析。

但是此次东航发生事故后黑匣子损坏非常严重,为了确保数据万无一失,其中录音黑匣子还送到美国去解读数据,至于目前这个录音黑匣子数据是否读取出来,我们也没有看到官方具体的消息。

而且就算两个黑匣子的数据全部读取出来了,但也不可能马上公布结果,因为这些数据需要深入的分析,还需要配合其他资料进行论证,最终才能够得出准确的判断。

除了黑匣子之外,还充分调查其他事项,包括飞机的制造商,运营商,运营人,飞行员,维修,空管,机务,机场等多个方面。

具体需要调查的事项包括航空器;飞行过程;机组和其他机上人员;空中交通服务;飞行签派;天气;飞行记录器;航空器维修记录;航空器载重情况及装载物;通信、导航、雷达、航行情报、气象、油料、场道、灯光等各种勤务保障工作;事发当事人、见证人、目击者和其他人员的陈述;爆炸物破坏和非法干扰行为;人员伤亡原因;应急救援情况等等。

由此可见,飞机调查涉及的方面非常多,调查工作量非常庞大,短期内不可能完成。

另外这次东航事件比较严重,事故的认定直接关乎到谁来承担责任的问题,所以在数据分析的过程当中必须确保有足够大的公信力。

所以为了让数据更准确、更加真实的还原飞机事故发生过程的真正原因,相关部门在分析数据的过程当中肯定会小心谨慎,任何一个细节都会经过反复的论证,才能够下结论。

这意味着整个数据分析过程当中,工作量肯定会非常庞大,短时间内不可能得出结果。

而且不只是东航这次事故调查时间可能比较长,从历史上发生的一些飞机事故来看,很多空难调查的时间都非常长,短的可能一两年,长的甚至好几年才可能会发布最终的结果。

比如2010年发生的伊春空难事故,经历两年的调查之后才公布了结果;

即便不是空难,只是普通的飞机安全事故,调查时间也需要很长的时间。

比如2018年5月14日,川航3U8633在巡航期间前挡风玻璃突然破裂,飞机失控,从万米高空急速下降,幸好机长刘传健以超强的意志力和过硬的专业技巧才将飞机安全备降在成都双流机场。

而这一起航空事件也是经历了两年的调查时间,到了2020年6月2日才发布的调查报告。

由此可见,因为航空事故涉及的面非常多,需要调查的点非常多,所以调查的周期是非常长的,对于东航321来说也是一样道理,至少一年以内我觉得都不可能出完整的调查报告,最多是未来几个月内会给出一个初始报告。




东航MU5735失事至今己将近一个月,但两个黑匣子找到的时间也不过二十左右天,即使两个黑匣子都成功破译,也不能仓促地发布结论,空难事件的调查不能靠单一的证据就能破解真相,必须综合各方面的因素作出科学而完整的结论才能公诸于世,这需要一段时间,大家稍安勿燥耐心等待,切勿信谣传谣甚至造谣。

321空难事故不是小事故,对于大事故的调查公布必需慎之又慎,不能有半点误差,不像大家想像的哪样有一点就公布一点,现在网上有些友友们听说第一个黑匣子已在美国破译成功送回北京,便急切地想知道第一个黑匣子的内容,对于大事故的调查不像大家想的哪样简单,没有完整的调查结论是不会公布的。

最近东航波音相关机型复飞引起网友的热议,一些网友纷纷猜疑失事飞机不是因飞机自身的问题引起的,而是副驾驶引起的,目前相关单位已经僻谣。

当然人为引起的因素也不排除,但由副驾驶引起的这种猜忌站不住脚,大家都知道机组人员并不是副驾驶一人,发生一个副驾驶控制整个机组人员的情况是不可能发生的,机组人员知道他们目的不可能让他得逞。

东航相关机型的复飞并不代表排除哪一种可能,相信能复飞的机型是经过严格检查的,航空系统不可能因为一架飞机失事而长时间停飞,要知道,波音机型约占全国航空公司的四分之一之多。

目前东航321事故仍在调查中,相信相关单位会以最快的速度还原并如实公布事件真相,在此之前任何一种与东航5735失事相关的消息都不可信,大家千万不要被谣言误导。

如今的5735失事地点又归于原来的平静,但我们仍然怀着悲痛的心情悼念132名不幸的遇难者,祝福他们一路走好。





蜡烛觉得大家现在不要去妄加猜测,随口一句都有可能对很多人造成伤害!

但蜡烛还是想说,东航是不是应该等着空难初步调查报告出炉的那天,再考虑恢复运行会更好?

本来就没差几天了,如此心急复飞,蜡烛担心会在评论区发出一些阴谋论的声音,这样会对家属造成二次伤害的!

蜡烛觉得这种做法,无异于助长滋生阴谋论。如果短期内对于空难调查结果没有定论,就不能急于复飞这种机型。

每次空难原因的调查,就是非常复杂漫长的过程,按照现在的时间来说是不足以得出确切结论的,蜡烛希望大家不要妄加揣测!

网友们有什么看法,欢迎在评论区进行留言讨论!




东航321空难事件,已经发生近一个月的时间了。目前事件调查的怎么样了?有没有最新的结果?那些谣言不攻自破了吗?

东航321空难事件,造成123名乘客和9名机组人员全部遇难,这是一起非常罕见的困难事件。飞机从8800米的高空垂直落下时间仅仅用了不到两分钟,事故现场一片狼藉,形成的事故中心区域半径30米、深度20米的大坑。目前调查的情况如何呢?

1、两个黑匣子已经找到,其中一个音频记录器的黑匣子,已经送往美国航空事故处理处,进行数据读取分析处理。其实这方面大家不要质疑,黑匣子送往的是美国航空处理处。

这个事故处理中心是全世界四大处理中心之一,具有自己的独立的分析处理权,但是在行政权方面没有太多的权利。全世界共有英法德美4个航空器事故飞行处理中心,具有一定的权威性。

全世界几乎所有的飞行事故,均由这四大飞行器事故处理中心进行处理。其中美国这个航空事故处理中心,已经处理分析飞行事故15万余起,所以这是一个非常有经验的地方,对飞行事故分析处理是公正、公开、客观的,不存在政治因素。

送往美国的音频黑匣子,从外观来看受损比较严重,因此送往了美国进行修复处理。目的也就是为了尽快地找到飞机事故的原因,还原事故的真相。其实我国也有飞机事故处理的单位,只是航空局的下属一个单位,总体上来说能力还是有限的。

根据飞行器事故的经验来看,一般读取数据最快的也要1~2个月的时间,对于事故的责任认定和划分至少需要1~2年的时间。所以这是一个非常慢的一项工作。因此事故原因是需要黑匣子的数据佐证,也是唯一能够全面提供事故的数据支撑。

2、目前已经到了4月底,调查的结果还没有出炉,调查的结果难度超乎想象。现在距离321空难事件已经过去将近30天的时间,东航公司应该向民航局提交初步飞行事故的报告。所以这个报告大家目前拭目以待,最近几天这份事故的初步报告将会出炉。

3、东航及有关部门对321空难事件的谣言进行辟谣。根据相关的报道,目前因为空难事件事故原因还没有找到,或者说正在努力地调查分析事故分析的原因。于是海内外一些居心叵测的人,开始造谣空难事件的原因,歪曲事实,干扰调查的进度。

比如怀疑副驾驶由于投资恒大、炒股失利,或者是因为没有提为机长,于是产生了一种报复社会的现象发生。其实这些说法都是谣言,而且官方已经辟谣。

不信谣,不传谣,不造谣,谣言止于智者,这是每一个人应具备的责任和职责。尤其是在大是大非面前,不能够信口雌黄,也不能够助纣为孽,要理智地看待和分析这次空难事件。

对于321空难事件共有三个飞行员,其中一个是局长,第1副驾驶是驾龄超过3万小时的老飞行员,即将面临着退休,享受天伦之乐。对于第2副驾驶只是一个观察员,也就是学习飞行员的飞行经验和技术操作问题,还没有独立操作飞机的能力。

对于飞机飞行的主要负责人那是飞机长,是2018年刚提拔升为飞机长的,驾龄的时间也达到了6000多小时,飞行的经验是非常的丰富的。而且飞机再从高空8800多米,迅速下降到2000多米,有一个拉升的现象,这就说明了飞行员在飞行途中拯救过飞机,但是由于故障原因比较大,无能为力。

更何况飞行员的工资都非常的高,年薪一般在100万元左右。这么高的工资,尤其是对副驾驶来说,又是一个老资格的驾驶员,他的工资不比机长的工资低。也就是说年薪不会低于100万,所以不可能因为投资失利出现的意外原因。因此对副驾驶的这些都是谣言,有关单位已经进行辟谣,公安机关已经介入此事。

总之,321空难事件事故调查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当中,而且美国航空事故调查处理组也已经介入调查。东航最近几天将会向国家民航局递交此次空难事件的初步报告。

其实每一次空难事件的调查都需要很长的时间,毕竟这是在高空中发生的空难事故。唯一能够完全解释的原因,只有通过两个黑匣子的数据读取翻译并进行分析。由于空匣子内的数据具有不可逆性,而且无法更改等高科技因素,所以读取的数据要谨慎,也需要更长的时间。

比如2010年伊春空难事件,从事故的发生到最后事故的原因和处理的结果公布是两年多的时间。再比如2018年5月14日,川航3U8633在巡航期间前挡风玻璃突然破裂,这也是一起从万米高空快速下降,最后飞行员凭借着自己的经验避免了悲剧的发生,调查的结果也是经历了两年的时间,到了2020年6月2日才公布了事故的真正原因。

所以对321空难事件的原因,需要给出专家一定的时间进行分析处理。根据有关专家的预测,最快也需要1~2个月的时间,如果黑匣子数据破损严重,时间或许更长,很有可能能够两年之后得到答案。所以目前我们只能拭目以待,但也不能信谣、传谣和造谣!

谣言是对逝者的不尊重,更是扰乱视听,干扰事故调查。谣言至于智者,我们要理性的看待这个问题!




目前关于“321东航MU5735事故”的权威消息还停留在3月11日,当天,民航局举行了4月以来的第一场新闻发布会,表示事故原因还在调查中,还不能给事故原因和性质下结论。同时,主要澄清了两大谣言:(1)黑匣子数据已经读取出来(2)事故原因锁定副驾驶,并认为这些谣言误导公众认知。但之后,无论是在新华社、央视等中央媒体以及《中国民航报》等专业媒体上都没有看到进一步的消息。




静等官方通知吧!这个应该没那么快。




对于大事故的调查公布必须谨慎的,不能含糊而过的,不是大家所想象的那么简单的,要把所有的证据收集完成。听说黑匣子已送回北京,相信很快会有结果出来,但是没有完整的调查结论我想不会那么快公布结果。




3月21日,东航MU5735坠毁。事故惨痛。

大家最关心的两件大事:

空难调查结果需要多长时间?

空难的原因是什么?

空难是惨痛的,调查需要时间,需要专业人员进行科学分析。大家急迫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每一起空难,调查时间都有所不同。黑匣子无疑是查明真相的关键。

2014年马航失联航班MH370的黑匣子,至今没有找到,8年过去了,空难调查结果遥遥无期。即使找到了黑匣子,也不可能秒出结果。

NBA球星科比空难事件,发布调查结果用了一年多。

2019年3月10日,埃塞俄比亚航空波音737MAX坠毁,4月4日,埃塞交通部发布调查报告,用了近1个月。

中国上一起空难是伊春空难,2010年8月24日,河南航空的E-190客机,降落时在场外提前接地,断成两截,44人遇难,54人受伤。

2012年6月29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发布调查报告,显示伊春“8·24”特别重大飞机坠毁事故是一起“责任事故”,这是新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被定性为“责任事故”的空难,这个过程,将近2年。

据交通发布消息:民航局、应急部、东航都已在调查的路上了。在调查结果公布之前,不信谣不传谣,保持耐心,是对逝者应有的尊重。




最终的调查结果不会这样快就公布出来。

但可以肯定的是,这次事故调查取证工作进行比较顺利,两个黑匣子最终都找到了,所有遇难人员的DNA也取证了,飞机的残骸也不断被挖掘出来,并且尽量复原以供调查。

但是,飞行事故的调查是一件非常复杂的事情。要结合很多因素来考虑,雷达数据,天气数据,黑匣子数据,飞机残骸特征,人员摸排等等,并不是说有了黑匣子就万事大吉了。

这期间民间也有不少谣言,但都被辟谣。因此,大家不用着急,耐心等待。这件事情党中央非常重视,总书记亲自做了批示,一定会有一个详实可信的结果。




目前来说,仍然处于调查阶段。

调查的进度主要取决于黑匣子的破译进度。

东航mu5735的两个黑匣子均已找到。但根据报道,两个黑匣子均有不同程度的毁损。专家也表示,黑匣子的破译进展要根据其受损程度来判断,快的话一个月,慢的话有可能半年,甚至是更久。前不久才看到报道,涉事的黑匣子已送达美国进行破译。黑匣子需要送到美国去破译,可能受损情况还是比较严重。

黑匣子一旦破译,空难事故原因也就清楚。其实大家也不用担心,东航mu5735空难事全国人民都在关注的事件,一旦有进展,相关部门会第一时间向社会通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3

标签:空难   东航   事件   黑匣子   美国   飞行员   谣言   副驾驶   事故   飞机   原因   发生   人员   时间   数据   科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