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意拳练十二形意义是什么?动手五行拳就足够了吗?

形意者,象形取意也,乃法天象地、格物致知之术。十二形者,乃天地所生之物,为龙、虎、猴、马、鼍、鸡、鹞、燕、鸟台、蛇、鹰、熊是也。

五行拳练的是功力,是发劲的训练方法,为形意拳的基础;而十二形拳是模仿自然界一十二种动物的搏击方式,象其形而取其意,练的是搏击的技巧和身法。

十二形里的动物有天上飞的、水里游的、地上跑的、树上跳的,囊括了自然界各种类型的动物,所以是比较全面的象形拳术。

五行拳与十二形拳是互为体用、相辅相成的关系,所以只练五行拳或者只练十二形拳都是不完整的。







五行为练,十二形为用,是有这种说法。但是都是相对的,十二形里的劲都是五行劲,五行练好了,十二形只是过过场。五行练了多去实战,其实是一样的。十二形就像瘸脚的拐杖,瘸脚没好以前需要拐杖早期走路,但是你扔不掉你永远是瘸脚,而五行就像瘸脚本身,等瘸脚好了直接起来走,刚开始会觉得恢复慢,老是摔跤,但是一旦恢复了也是一样的。不过十二形对身形、反应的锻炼是有莫大好处的,如果年轻开始练对增长筋骨效果非凡。比如燕形需从等下钻翻。真正的形意用法是八字!




十二形我还不会,我就知道虎形龙形蛇形怎么比划,五行拳简单的比划我会了。

由于没有真正的练习形意拳,偶尔比划比划五行拳,练练虎扑,蛇形,龙形,觉得找不对劲。

练习五行拳的时候,感觉不到有什么劲道,尤其是崩拳,出拳与步法不能够协调一致,也不知道问题出在哪。

后来看了一个视频,说形意拳发力,后脚不仅仅只是支持身体七成的重量,更重要的出手时要以后脚跟到腿腰肩肘手的一个传导力,就是打出去的拳,力点就在后脚上。

看了这个,我再练习崩拳,感觉有点意思了,有的书上说崩拳的劲出自大敦穴,就是大脚趾。然后再练崩拳用大脚趾发力同时出拳,感觉崩拳的劲其实都在脚上,这样后脚大脚趾抓地一蹬,前脚一趟,同时拳从腰间就打出去了,后脚再跟着半步,手脚齐到,才有点体会到形意拳崩拳的好处来。




首先,只练五行拳肯定不够,如果够的话就不会有十二形了。

其次,五行拳是母拳,越练功力越精纯。五行为母,十二形为用。十二形越练越灵动,如果追求技击术必然得练十二形。

最后,只有五行和十二形都练到了,才能有可能体会到千回百转是一式的境界。这就像作画一样,如果没有遍览群山,如何胸中尽藏名山大川,如何能下笔如有神。




练形意有个说法,得形才能出功夫,而且得的十二形越是大属相,功夫越好,据说尚云祥得的是虎形,薛颠得的是猴形还是龙形了这个有点记不清了,以我理解的是形意形意,有形得其意就成了拳法,而且十二形不是每个人都全学,只要是练出你自身属相的拳,得到拳的意境,反应到身体就是本能,这样就算是形意了。个人见解!




这分两种情况。一种是专习形意拳的,应该从十二形学起,待达到要求后再学五行拳。而且要完整地掌握形意拳的学术体系,如五行生克、五行连环、杂式捶、形意连拳、形意拳的功法,还有形意拳的理论等都应系统的掌握。

另一种情况,由于形意拳是习练人数最多的拳种之一,其中很大一部分人是兼习者,很难做到像专习者那样,系统地掌握形意拳之全部,只能选其中最具代表性或最适合自己习练的技术部分,如主修拳种为高架的,一般学五行拳,而十二形难度较大,许多人不能适应。




十二形就是变化了的五行,形意拳的基础就是五行,五行的基础就是劈拳,很多老师傅都是精练劈崩,一横一竖简单实用尽的其妙,十二形更多体现的是身法,通过像形取意可以把拳术中的灵气打出来,神气出不来十二形就没意义。




五行主练功法,十二形主练身法[作揖]




五形拳是找劲,摸劲,发劲的练习,是形意拳的母拳,十二形是模仿动物的搏击之长,如猴之灵,虎之猛,燕之巧,熊之横,加以锻炼,以增强人的快速反应能力和击打之力




薛颠认为猿形最高。猿对应坤卦,就是心胸。这些都属于传统文化,今人知道的不多。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8

标签:形意拳   形意   劲道   拳术   蛇形   后脚   象形   功法   其意   属相   拐杖   脚趾   动物   感觉   基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