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议没有正式拜过师,为什么相声说得还那么好?他为什么不拜师?

杨议出身相声世家,他的父亲杨少华先生是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撇开师承不说,杨少华的相声水平还是很高的,上世纪70年代开始和马志明合作,90年代改和赵伟洲合作,2003年开始和杨议开始搭档。

在父亲的影响下,杨议从小就表现出了对相声的兴趣,在杨少华的言传身教之下杨议的相声期间精进,在2003年他和父亲合作的《肉烂在锅里》获得相声大赛一等奖,杨议从此正式走进相声圈。

因为父亲的关系,杨议一直没有拜师,当年,杨少华先生在启明茶社说相声时,有意拜郭荣启先生为师,常连安得知这一情况后,就帮助杨少华去和郭荣启说,郭荣启答应收下杨少华这个徒弟。但是直到郭荣启去世,都没有为杨少华办正式的拜师仪式,后来随着知情的常连安等老一辈相声艺术家的先后去世,杨少华和郭荣启之间的事知情人已经全部离开人世,没有人证明杨少华是郭荣启的弟子,杨少华也就成了人们口中说的“海青”了。


后来,杨少华也想过让杨议拜师,因为自己在相声界是宝字辈,儿子拜师他理应想到的是宝字辈了,但是在世的宝字辈相声演员已经不多了,有名气的更是少之又少,愿意承认他是宝字辈的就更屈指可数了,于是他想到了马志明,毕竟自己和马志明搭档过一段时间,但是马志明拒绝了,杨议拜师的事也就不了了之了!

但是杨议按照父亲的辈分来说,在相声界他应该是文字辈,而且当初他一直喊侯耀文为三哥,郭德纲时至今日仍然称呼杨议为“叔”呢!

虽说杨议没有正式的师承关系,但这丝毫不影响他在相声界的发展,目前杨少华和杨议这对父子搭档还是很受欢迎呢!




相声圈里有个这样一个的叫法“师徒父子相声”,用在杨议上再适合不过了。这些年杨议和他的父亲杨少华搭档表演的相声段子可不少啊,给观众也是带来不少欢声笑语。



这位出生相声世家的杨议,好像至今都还没有拜过师啊,这就有些让人感慨了,作为如此优秀的相声演员,早年相声圈里又如此讲究师承辈分,他为何就不拜师呢。

杨议相声天赋异禀,从小受父亲和各相声大师的影响,小时就开始学习相声

杨议1962年出生于天津,父亲是著名相声演员杨少华,出生于相声世家的他,从小对相声倒也挺热爱的。

儿时跟随父亲学习相声,所以很多相声知识都是杨少华教给他的吧。除了父亲的言传身教,杨议也跟随马三立、侯宝林等相声大师学习过相声呢。



话说,杨少华早年拜郭荣启为师,据悉当时郭荣启也答应了,这么说来杨少华也是“宝”字辈相声演员。辈分比较高,相声说的也不错,所以跟那些相声大师的交集也就不浅。

所以,杨议早年也跟过这些相声大师学习过相声,而且杨议相声天赋异禀,为人幽默的他,说起相声来也是格外逗趣。



从这些年杨议跟他的父亲搭档的相声表演来看,杨议的相声功底真的很深厚,“说学逗唱”可以说样样精通。就连当年侯耀文也是称赞他相声说的一绝啊。

杨议如此深厚的相声功底,离不开他从小对相声的热爱和那些相声大师们对他的教导,这些相声大师的教导,可胜过那些一味为了师承而拜师的很多相声演员啊。

也曾想过拜侯宝林、马志明等相声表演艺术家为师,只是错于机会

在本来就讲究师承关系的相声圈子,在相声界发展的相声演员基本都会选择拜师。早年的杨议也曾想过拜侯宝林为师,只是因为当时侯宝林太过忙碌,导致拜师的事情暂时搁浅。

到后来随着侯宝林大师的离去,这一拜师的打算就此告一段落。而杨议本身也没有特别注重非要拜师,由此就这么一拖再拖。




对于拜师,其父亲杨少华还是很希望自己的杨议能够拜师,因为当年自己拜郭荣启为师,因为只是口盟上的拜师,证实的人又相继离去,以致后来相声圈里的相声演员都不承认他的辈分。

即使如此,网友们依然把杨少华排为“宝”字辈,所以,杨议选择拜师的师父也会考虑是“宝”字辈的相声演员。再随着时间的推移,宝字辈相声演员很多都已离世,选择拜师的人选也越来越少。

据悉,杨少华当年还让杨议拜马志明为师,因为杨少华早年和马志明也曾搭档说过相声,作为朋友也是一个很好的拜师人选。只是,马志明对于自己相声界的辈分太高,早已立下不收徒的规矩,所以杨议拜师又一次失败。



两次的错失的机会,杨议就没有再打算拜师了,而作为父亲的杨少华看到如此情景,也就遵从杨议的选择。

再说,父亲杨少华辈分的尴尬,很多相声演员也不一定会收他为徒啊,又或者说,杨议对于父亲辈分的考虑,能拜的师父也不多。

其实对于相声界师承辈分,杨议本身就看得比较淡,不拜师不等于不热爱相声

对于杨议来说,拜师从来都不是他混迹相声圈的第一任务,出生相声世家的他,如果早年想要拜师,对他来说还真不是什么难事。至少不会像当年郭德纲那样拜师无门吧,只是自己不爱拜师,又错失机会,现在的杨议感觉真要步入“拜师无门”的处境了。



即使没有拜师,杨议的相声艺术表演还真的不错,像他当年表演的《如此办学》、《肉烂在锅里》都非常精彩。以及这些年和他的父亲杨少华一起搭档表演的相声和喜剧都给观众带来无限欢乐。

也正因为他相声表演不俗,杨少华也甘愿为自己的儿子捧哏,这样对杨议来说也是一个帮助吧。



杨议也不仅仅只局限于相声事业的发展,他还是一位影视演员,这些年也开始转向演艺事业发展,像他自导自演的《杨光的快乐生活》、《杨光的那些事》等戏剧不也挺精彩吗?

记得去年杨议和他的父亲杨少华还创立了“杨光相声社”,这对于他在相声界的发展又进一步提升。所以说,虽然没有拜师,但他对相声的热爱和贡献是有目共睹的。

不拜师真的不等于不热爱相声,更不等于没有相声表演水平,恰恰相反,杨议的相声表演却是那么的出彩。如今的杨议还收了徒弟呢,他收徒弟不是为了师承的显摆,仅仅只是学业的授予。



所以,杨议没有拜师还是基于他本身就不太在乎那些师承,又因为曾经拜师的错过,以致就没有再选择拜师了。虽然没有拜师,但杨议的相声表演不也精彩,相声发展不也顺畅吗。

欢迎留言讨论、点赞关注,更多精彩娱乐内容第一时间与您共享!




江湖传言,马志明曾经拒绝杨议拜师:“我要是收了你,不就顺便连你爸都承认了吗?”但个人感觉,这是有人恶意栽赃马志明,如此恶毒的话,少马爷是说不出口的。

这句话一方面拒绝了杨议的拜师,另一方面,也否定了杨少华的师承。能说出这样话的,肯定是那些躲在角落里的同行,而于情于理,少马爷都不会这么说。因为,杨少华的师承是不容质疑的。

杨少华的师承,作为师父的郭荣启承认,师兄侯宝林承认。当年为他们牵线的常连安后人常宝霆也承认。另外,相声泰斗马三立把杨少华列在相声族谱的郭荣启门下,作为马三立的长子,马志明没有理由挑战各位师兄,甚至还要反对自己父亲的决定。

所以说,杨少华是名正言顺的“宝”字辈。而杨议也确实有过拜“宝”字辈为师的想法。杨议曾在侯宝林家住过好几年,因此,当初他最想拜的就是侯宝林。可惜阴差阳错,直到侯宝林逝世,也没有成功。

但是杨议一直也没有停止自己的学习之路。一方面有父亲的指点和前辈的熏陶,另一方面杨议自身的天赋和努力更为重要。杨议创作的相声,清新明快,包袱新颖。而他的表演更体现出基本功扎实,说学逗唱无一不精的特点。

1995、2002、2003杨议参加了三次相声大赛,就拿回了三次金奖,如果说杨议的相声在当时的同行中是鹤立鸡群,也一点也不为过。

杨议的相声不但征服了评委,更征服了对相声极为挑剔的天津观众。这也为他接下来拍摄的将近十部的《杨光的快乐生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现在已经成为收藏家,投资人,导演的杨议,已经为自己积累了丰厚的财富。自己也一直没打算靠相声吃饭。时间一长,自己拜师的事,也就搁置了下来。而就这个问题,他是这样说的:

“第一,以前说相声,无门无派没饭吃,如今社会进步了,不拜师也能说相声;第二,拜师是为了学艺,不是为了沾光,如果你的活不行,只会给师父丢人现眼。”看得出,杨议对于拜师还是看得很开的,主要还是看缘份。

2017年,作为海青的杨议在西安收了衡治和徐志航两个徒弟。徒弟是真敢拜,师父也是真敢教。能够拜杨议为师,应该说是他们的福气。毕竟杨议在当今的相声界,仍然具有有指点江山的实力。

但就算不为自己着想,为了徒弟,杨议也应该考虑拜师的问题了。当然我们吃瓜群众也希望杨议能找到一个像样的师父。个人认为,少马爷马志明仍然是第一人选。

因为,杨少华曾为马家两代人捧过哏,而且又拜马三立为义父,因此两家的关系的确不一般。再者就是辈分关系也合适,只是目前的阻力来自天津相声圈,这一点连少马爷都无能为力。风物长宜放眼量,只能看今后了。

当然,如果放弃少马爷,天津的田立禾、常宝丰两位先生或者是北京的陈涌泉先生等也都是可以考虑的。既然杨议已经开门收徒,他自己也肯定有了计划。他补办这道“手续”的事,恐怕已经在进行中了。




杨议的确是没有正式拜过师的相声演员,这在相声演员当中属于极少出现的情况。相声行业从一诞生起就非常讲究师承关系,直到如今已经这么多代演员过去,绝大部分相声演员都有自己明确的师父。

如果换有些演员也就算了,因为他们没有特别好的机缘来拜师,但杨议绝对有拜师的条件。他的父亲是相声前辈杨少华,属于宝字辈演员,杨议从小热爱相声艺术,身边接触的都是马三立、常宝霆、魏文亮这些演员,因此很小就跟着他们学这学那。杨议有这样的环境,也有这样的天分,他如果想拜师,身边的人都可以提供资源,然而他就不拜。

说到具体原因,杨议自己是这样解释的。他说,相声行业师父徒弟矛盾太大。为什么呢?师父能耐大,徒弟没学出来,徒弟恨师父,你不好好教我;师父没能耐,带出的徒弟成名了,师父生气,生气你不回来看我。他看到这种普遍存在的矛盾,心想那就别拜师了。

然而没有拜师,并没有影响杨议的一身相声本领,他有相声表演的独特天分。他是他那个年龄和辈分中最会说相声的演员之一,连师胜杰和侯耀文这样的相声名家,都曾经说过自己说不出来杨议这样的相声。杨议说学逗唱四门功课没有弱项,尤其善于相声创作和创新,而他的创新又全都脱胎于传统相声,不管业内外的人都对他的作品和表演表示认可。

对于他坚持不拜师这件事,他的父亲杨少华最开始是不太同意的,毕竟是在相声门,杨少华认为还是应该有一个师父。但后来看杨议坚持自我,而且也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后来也就不干预了。非但如此,两人还组成相声界罕有的父子档组合,合说了很多经典相声作品。

杨议在全国成名不算早。九十年代他先在天津获奖,被天津人认识,而后开始闯北京,终于在2002年与杨进明参加第一届CCTV相声大赛,凭借《如此办学》获得一等奖。这时候杨议已经40岁。后来直到现在,杨议主要和父亲杨少华搭档,他们的父子档表演广受欢迎,非常具有群众基础。杨议说过的很多相声令人印象深刻,《如此办学》、《潇洒走一回》、《歌厅轶事》、《肉烂在锅里》、《获奖之后》……

至于收徒弟的事情,按理说没有相声师承的演员是不能收徒弟的,但杨议目前还是收了徒弟。对此他的解释是,没有师承不代表不能收徒弟,只要你认可的是我的艺术、我的人,只要有缘我就可以教你,别人怎么议论那是别人的事情。

尽管这些年杨议极少公开说相声,很多时间放在影视剧拍摄上,但他内心对相声还是充满深深的爱。他说他现在拥有的一切,都是他深爱的相声给的。


娱乐答不休,我是郑捕头。欢迎关注。





杨议不是不想拜师,而是因为辈分的原因被人从中阻挠,以至于最终没能拜师成功。

杨议作为一个相声演员,可以说有才华有能力,如今的他更是有名气有地位。而让大多数的观众印象最深的,还是他和父亲杨少华这对父子搭档。但奇怪的是,这样的一个相声演员居然一直没有拜师,至今也没有一个正式的师父。


杨议四岁就开始跟随父亲学相声,80年代就开始四处表演相声。后来多次参加相声大赛并获得不俗的成绩,当时的杨议在相声圈还是小有名气的。而杨少华为了杨议,更是放弃自己的最佳搭档赵伟洲,给杨议捧哏。也正是因为这父子二人的合作,才让杨议真正的火了起来!


其实,最初杨少华有意让杨议拜侯宝林为师,因为杨少华曾经在侯宝林家里住过一段时间,对侯宝林非常尊敬。杨议小的时候也曾经得到过侯宝林的教诲。可是由于侯宝林的工作太忙,最终没能成功。


后来杨议想要拜少马爷马志明为师,可惜最终也没能成功。一方面因为杨议的年纪太小,少马爷的辈分又太高,以至于很多的人从中阻挠。另一方面因为杨议的父亲杨少华的师承问题受到影响。

杨少华在相声界的师承一直不被认可,年轻的时候他有意拜郭荣起为师,并且郭荣起也有心收徒,但是一直没有机会摆知,严格来说杨少华算作郭荣起的口盟弟子,这是常连安作证的。可是后来知情人去世,而又有很多人不想承认他的辈分,所以直到现在杨少华的辈分依然没有定论。


而杨少华应该算是宝字辈的相声演员,也就是说杨议应该是文字辈。而一旦他拜少马爷为师,等于少马爷给了杨议文字辈的辈分,也就是等于少马爷间接承认了杨少华的辈分。马志明曾经说过“我不能收了你杨议,同时也收了你父亲杨少华呀”。

其实,对于相声界的辈分问题,马志明一直有很大的看法。因为他自己也因为拜师的问题,受到过很大困难。所以,在杨议的事情之后,马志明表示自己一辈子只收学生,不收徒弟。

也是因为少马爷的影响,杨议直到现在也没有再拜师。


不过,虽然没有拜师,如今的杨议依然是混的相当好。相声、电影、电视全面发展,并且私下里的人缘也是相当不错。

在我看来,相声界的辈分根本没有那么重要,甚至可以说就是一些陈规陋习,大可不必在意。对于相声演员来说,最重要的还是自己的基本功和作品,只要有好的相声,哪怕没有师承一样能得到观众认可!

我是雨天论娱乐,欢迎点赞关注!




杨议是杨少华的儿子,别说杨议,就连杨少华的宝字辈在相声圈里一样争议很大

杨少华从小跟着相声大师郭荣启学说相声,但只是郭荣启口盟的徒弟,就是师徒关系是口头约定的。而要正式确定师徒关系得举行拜师仪式,相声圈里叫摆知,类似于婚礼的仪式。摆知了才算可以进相声族谱的正式师徒关系。

而举行拜师仪式是需要花钱的,根本就不是当年十几岁的杨少华能够承受得起的,所以就没有摆知过,导致杨少华是郭荣启徒弟的争议就很大。

杨议早年想拜师少马爷马志明,因为郭荣启跟马三立是同辈的,杨议拜师少马爷也有帮父亲扶正宝字辈的意思在里面,但被少马爷坚决拒绝。

所以相声圈里面那可是大有讲究的。至于杨议相声为什么说得好,那他是杨少华的儿子,从小就学嘛,人又那么聪明,相声能说得不好吗。至于杨少华,虽然辈分受争议,可谁敢说杨少华不会说相声,杨少华当年可是给马三立捧哏的,水平摆在那里大家都能看见嘛。




在相声圈里面有一对儿父子特别的引人注意,他们就是杨少华和杨议爷俩。

为什么 说他们引人注目呢?原因可能还是因为父子俩的师承都是含含糊糊的,特别是杨少华的师承更是说也说不清楚。而杨议更是因为他父亲的师承而受到了连累,至今没有正式拜师。所以,爷俩都是海青。

然并卵,拜师和不拜师有什么区别么?貌似也没有多少区别

那么,杨议的相声好么?

那是当然,严格说起来,杨议是有师承的,他的师父就是他的老爷子杨少华。就目前来说,杨少华这个师承有点子被人欺负的味道。就因为当时没有摆知,加上郭荣起过早地逝世,这事儿就算是耽误了。就这么着,杨少华的师承至今不被承认。但是。杨少华的水平还是很高的。早年见也做过马三立的捧哏,用马三爷的话来说就是“宝贝儿,你跟着我就算是有口饭吃了。”除了马三立之外,杨少华还陆续的和马志明、赵伟洲合作过,之后才是和自己的儿子杨议合作至今。

杨议一身的手艺全部来自杨少华。1995年,杨议就拿到了侯宝林相声大赛的金奖,02、03年连续两年获得CCTV相声大赛一等奖,这相声把式可不是吹的。

其实,杨议也想着正式的拜师,只是诸多的原因一直没有实现。这其中就有他父亲的原因。

因为杨少华属于宝字辈的相声艺人,杨议如果想要拜师,也必须找一个宝字辈的相声前辈才可以。找来找去就找到了马志明的身上。但是,马志明却断然拒绝了杨议的请求。愿意很简单,如果收下了杨议,那么顺带着杨少华的师承也就被承认了。

很显然,马志明不愿意打破这个共识。

杨议拜师一事也就这么搁浅了下来。相声圈里面的人很注重辈分,主要还是因为相声本身决定的。那时的相声和现在还不大一样,比较保守。没有师承,你可能连说相声吃饭的地方都没有。这也是为什么老一辈儿的相声艺人比较看重辈分的原因所在。

新时代的相声有一段时间就没有注重过这些事情。比如马季的师傅就有四位,姜昆也只是马吉德学生而已。再往后,冯巩也没有徒弟只有学员。像贾玲、白凯南之流都是冯巩的学员而并非徒弟。

其实,现如今的拜师早已经不是以前的味道了,更多的是利益关系。




杨议虽然没有拜过师,但是他父亲杨少华先生就是说相声的,门里出身再加上杨少华的朋友大都是干曲艺的,所以杨议小时候接触到不少相声名家,耳濡目染,杨议的相声自然就说得挺好的。杨议为什么不拜师,我认为有三个原因,下面我详细说说。

杨议简介

杨议是个多面手,他不但是著名的相声演员、影视演员、导演、主持人,同时还是一个收藏家。杨议不但在天津名气很大,就是在全国也有一定的名气。

杨议1962年出生于天津市,是相声名家杨少华先生的小儿子。杨少华一共有四个儿子,杨议排行老四,是最小的儿子。按理说应该叫“小五”,因为在家族中杨议排行老五,所以老一辈人都叫他“小五”。

比杨议小一辈的人都尊他为“五叔”。相声大师侯宝林先生的三儿子侯耀文,和杨议是莫逆之交,他叫杨议为“五弟”,杨议则称他为“三哥”。

郭德纲2004年拜侯耀文为师,郭德纲一直尊称杨议为“五叔”,两个人关系非同一般。

杨议天赋极高,堪称冠军收割机。1995年,33岁的杨议就获得了侯宝林全国相声大赛金像奖;2002年,40岁的杨议又凭借《如此办学》获得首届CCTV相声大赛一等奖;2003年,杨议再接再厉,又凭借《肉烂在锅里》再度获得第二届CCTV相声大赛一等奖。

2004年开始,喜爱折腾的杨议开始转行。他自导自演了都市轻喜剧《杨光的快乐生活》系列,塑造了杨光这个热心、善良、但也有不少小毛病的天津小市民形象。艺术是相通的,后来他又一鼓作气,搭档父亲杨少华、还有“条子”韩兆等人,拍了不少“杨光”系列,都大获成功,而杨议也是名利双收。

杨议现在已经60岁了,作为一名成功人士,杨议现在在豪宅里陪伴着父亲杨少华先生颐养天年,顺便直播带货挣点快钱,再帮父亲卖点字也不少赚,所以他基本上已经不说相声了。

杨议为什么没有拜师,相声还说得好?

首先杨议的父亲杨少华就是说相声的,这是标准的门里出身。俗话说“门里出身,不学也会三分。”杨议很好地遗传了杨少华的艺术细胞,这就叫有天赋。

其次杨议勤奋。杨议很小的时候,他父亲的朋友都是曲艺圈的,这些人到家里来,或者杨议跟父亲到团里去,整天接触的都是曲艺名家,在相声圈这就叫“熏”。

第三是有动力。每个人都有一种虚荣心,杨少华先生就喜欢把杨议带到这些朋友面前,让杨议表演相声小段、贯口什么的,然后大家都拍手叫好。杨少华高兴的是孩子给我长脸了,杨议高兴的是大家的掌声让他得到了极大的满足感。

这就形成了一种良性循环,你要想一直得到大家的拍手叫好,你就不能老是表演那几段,就逼着你去学更多的段子,慢慢地杨议会的就越来越多。日积月累,积少成多。

第四杨议有悟性。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师父教得再好 ,你老是生搬硬套也不成。杨议的悟性高,多方学习,融会贯通,还能够活学活用,那就是吃相声这碗饭的。

以上四点让杨议的相声技艺得到了突飞猛进的提高,虽然他没有拜师,不过他是以能者为师,多方学习的结果。

杨议为什么不拜师?

我以前就回答过这个问题,我认为有三个原因:

一是杨议言辞犀利,一向以敢说著称,得罪了不少人。

侯耀文10周年追思会上,杨议当众发飙:“很多相声演员不坐科,不学基本功,就靠拜了名家为师,有了师承就拿着师傅的名义出去招摇撞骗……”

这话说的有点伤人,有意无意中就得罪了不少相声圈的人。

二是杨少华先生的师承相声界也有争议,这也导致了杨议拜师有障碍。据传说杨议曾经想拜在马志明先生门下,被少马爷一口回绝:“我要收了你,岂不是连你爸爸的师承都要承认了?”这个传说我也认为不是真的,不过马志明不想收杨议可能是真的。

三是杨议可能也不想拜师。

杨议现在已经60岁了,如果想拜师的话可能早就行动了。我觉得可能他也不想拜师,因为他早已经是名利双收了,拜师也是让活人占便宜。再说了,杨议即便不拜师,也不耽误他收徒弟啊。

综上所述,杨议不拜师的原因就是上面这三个。其实杨议拜师也好,不拜师也好,都是无所谓的事。

不过话说回来了,杨议如果想写入相声族谱,那就必须拜师,哪怕是找人代拉师弟也行。

朋友们,你们觉得呢?欢迎留言讨论,谢谢。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我非常喜欢扬议父子.相声.由默.自然/风取.看的特高兴.精典的语言‘扬少华对妻子的爱.和评价.四条狼儿的艰难养育.多少场我都看了.百看不厌.祝扬老先生.身体健康.長命百岁.给我们带来更好的作品.也祝扬议.带来好的作品




除了杨议自身所说的相声界师徒矛盾因素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杨少华在相声界的师承辈分问题一直都不为相声界所承认,如果杨议拜师了,必然就变相的承认了杨少华。且杨少华按辈分应该是宝字辈,杨议应该师从宝字辈,这应该也是主流相声界阻挠的原因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1

标签:相声   师承   辈分   天津   师父   徒弟   早年   搭档   父子   当年   演员   父亲   大赛   原因   关系   正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