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同情京东阿里腾讯裁掉的人?

这跟他赚的钱有什么关系?无论他赚一千还是十万,只要不掌握生产材料,不都是无产阶级?不都是依靠劳动来赚取财富的?

反而是你这种分化人民的言论,到底是什么意思?你这不典型的资本家分化劳动人民的小手段?

不把矛头对准分配利益的人,反而开始酸别人薪资高,我就问一句他薪资低了能不能把扣的钱分给你?

狐狸尾巴都漏出来了,可笑。




1.年薪几百万的毕竟是少数。大部分的基层员工是没过百万的。毕竟35岁以上的还在基层的年薪肯定还没你说的有几百万的。

2.互联网属于高危行业。基本上干个十几年的。大部分人是不可能成为高管或者领导的。这部分人就要去卷其他行业的人了。

3.哪个行业现在都卷。你所在的行业也有一定概率在35以后裁你的。只是每个行业裁35以上的人的概率不一样。

多点同情心。风水轮流转。




没人会同情京东阿里腾讯裁掉的人

企业裁员在现代市场经济体制下,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企业要发展壮大,必须要经过很多项目,很多业务,很多失败,才能不断壮大。过程中的转折也是很正常的。

京东阿里腾讯这些知名企业裁员只是因为企业名字而受到更多关注,但是本质上就是企业和员工之间劳动关系的互相选择的结果。这样的时候随时都有,随处可见。在很多实力、名气、规模和影响力不大的企业中,这种人员更替甚至更严重。

新冠疫情下的航空业、餐饮业、旅游业都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大量的企业关闭,员工失业,为什么没有人关注?这些人本身的收入比京东阿里腾讯这些知名企业的人收入要低很多,甚至很多人的家庭负担更重,要同情应该同情底层这些人

表面是同情,其实是羡慕和嫉妒

网络上的群体不代表这些知名企业被裁员人员的平均水平,这些知名企业的人被裁之后,可能面对的补偿金、再就业机会、创业机会有很多!可能会迎来新的生活和方向。有什么值得大家同情的?至少我见过的一些朋友,面对企业调整后离开,和企业同事把酒言欢,一醉方休,第二天开始新的生活,甚至很多补偿金差不多一年薪资。

很多相对于企业背景比较差的人员骨子里还是有点羡慕和嫉妒这些知名企业的人,所以看到这些人被裁员,有点兴奋吧,其实这些人去同情知名企业的话,可能不是很配得上!

不裁员的企业,一定不是好企业

深圳的知名企业当年制定过一个关于人才优化的制度——“末位淘汰”。企业要发展,必须有一定的内部竞争和人才优化,现代企业发展不是以前的国有企业、事业单位、ZF部门,可以躺平,可以混到退休。越有潜力和前进空间的企业必须时刻保持人才的优胜劣汰,没有这个机制的企业,很快将会面临劣币驱逐良币,导致最后企业崩溃。

不是因为个人能力,而是因为岗位裁员,如果该企业今后又招募该岗位,该被裁员的优先考虑

20多年前在国内劳动法还没有这么明确执行的时候,在很多外资企业都严格遵守法律精神,很多外资企业每年会有动态裁员(就像国内很多3.25等形式),但是业务上升后会继续招募,很多会优先考虑之前因为业务调整被裁的人员,而那些被裁的人员也很乐意再次进入企业。

市场经济和法治社会时代,我们还是需要更加具备自己的技术专业能力,具备职业精神,这样在面对世界级外资企业、达到世界级的国内一流企业的时候,才真正有实力沟通,被他们吸引。而不仅仅是看着他们裁员




同情啥,企业正常运营需求




有啥同情的,其他公司也裁,还没赔偿




年龄大了,上有老下有小,房贷车贷压力太大




只问,你是干啥的?你年薪几何?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6

标签:腾讯   阿里   补偿金   薪资   外资企业   年薪   概率   知名企业   基层   员工   人员   业务   人才   行业   科技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