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的2.35元大概等于现在多少钱?

1976年的2.35元大摡等于现在多少钱?

1976年我11岁,上小学5年级;一学期学杂费0.45元,2.35元可以帮助5位学生读书,而且也可以买3支铅笔,加一个橡皮擦。

如果折算现在5名小学生学杂费,125×5=625,加三支铅笔1.5元,橡皮擦0.5元,相当于627元。

1976年老父亲在生产队干一天,挣10分工,每分工8分,一天8毛钱,2.35元等于三天工;如果按现在一个中年人打工200元一天,相当于600元。

1976年买个肉包子(土猪肉)5分钱,如果半两粮票只要2分钱;能买47个肉包子;如果现在街上卖的小肉包子,一口一个,需要一元钱,而且那个肉馅也不知什么肉,反正吃不岀肉味来,一股杂味难吃死了……

1976年2.35元,可以买3斤土猪肉,或4斤排骨;那时骨头比肉便宜,而且是正二八斤的家养土猪,肉香膘肥吃了满口流油,而如今一斤饲料猪肉25元,排骨30元(近期跌了的价格),相当于75元的肉,或者90元的排骨。

1976年2.35元,可以花2元钱吃一顿喜酒,剩下0.35元还可以买两包香烟,而如今随礼500元,2包烟至少花30元。

还要我再去一一列举吗?我儿时记忆犹新,下次再一一道来。

下图是“十八块八毛八”,想别有多少人使用过?




我觉得1976年的2.35元约等于现在的20元左右。

关于这个问题,有很多种分析方法。

方法一:价值折算

1976年离现在已经有40多年了,通胀率至少高达35倍以上,我们可以通过几种方式进行价值折算,1976年普通职工月工资40元左右,现在的工资职工按照4000算,那时的一块相当于现在的100块,如果那时工资100元,现在6000元,这样算的话,1元相当于现在的60元,那2.35元就150左右。

方法二:价格折算

1976年一块钱可以买12到13个鸡蛋,一个鸡蛋几分钱,现在鸡蛋大概四五块钱一斤,折算后六毛钱一个,那经过验算,一块钱只相当于8块钱左右,那2.35元就相当于20块左右。

这些年物价涨得很快,工资涨得应该是跟不上物价的涨幅的,人民币价值的比较方式太多,比如,我们还可以通过黄金的美元单价,结合美元与人民币的汇率,算出现在多少钱相当于1976年的2.35元。

但是,对于一本书来说,其价值不可能翻100倍,彼时2.35元的书,现在20元左右还可以接受,若是200多,就难免不能接受了,所以,我们选择具体事物的价格折算。

【个人看法,欢迎朋友们评论区交流,更多趣闻请关注颍州弃之!】




1976年的2.35元等于现在——。

当时的小米为0.113/斤,可以买二十来斤。(现在二十斤无公害的为700元左右)。猪肉为0.75/斤,可买三斤多。(现在三斤自然养殖的猪肉需600元以上)。

当时小学二年级一学期的学杂费为2.30元,(现在为480元)。

当时看场电影,成人为0.15元,十六场。因为老电影只有0.12元/场。(现在为640元)。

当时茅台酒为8.9/瓶。洋河大曲为1.32元/500g,相当于现在1000元以上。

当时泥瓦工2——3天的工资,相当于现在800——1200元。

在当时可以付六十平米一个月的租金(公租房),现在需2500元左右。




就按照工资收入比来算吧。那会儿的工资大概是30元左右,大约占到工资收入的6-7%左右。就按现在的普通工资4000元计算,大约等于现在的240-280元。

1976年那会我大概五岁,几乎没有什么记忆。但我记得比较清晰的是我父亲是刚刚转正的老师,一开始的工资是29.5元。抽的烟大概是0.1元的,0.2元的就是好烟了,三毛钱的就是很上档次的了。那会的30块钱加上一点地里的收成和工分可是要养活家里6口人的。虽然很艰苦,但好歹能吃饱。



我还记得在小学三年级左右吧,我在全校考了第二名,学校奖励了两块钱的奖金,回去交给了母亲。母亲那个高兴啊。大概是1981年左右的事情,两块钱不是小数,十块钱就是最大的数额了,很大很大的钱了。80年代初我外婆去北京看她妹妹,不过带100块,那时候的100块几乎是天文数字了。不得不说,那时的钱真值钱。


要知道,刚刚建国的时候,人民币是以一个袁大头为一块钱的基准进行发行的。后来到了76-83年,虽然有所贬值,但一块钱可就是一块钱了,一分钱都可以买一块冰糖。那会的理想就是能天天吃白面,经常吃糖。那会,一年只有过年和过中秋节才能吃点白面,哪怕过生日还得和母亲努力争取一下,才能吃一顿白面面条。平时都是高粱面和榆树皮面,难吃死了。还有就是玉米面,经常吃也烧心烧肺的,不如白面大米好吃。现在嘛,一块钱连那会的一毛钱都不如,比那会的一分钱稍微强一点。但人们整体生活还是好多了。天天白面大米,经常吃肉,蔬菜水果种类很多,穿的住的条件都好很多。挺知足的。


时代进步还是很快的,物质上进步,科技方面的进步,精神娱乐方面,都有很大改善。那会书记县长才坐个北京212,普通人买辆自行车就不得了了。现在呢?汽车都走进千家万户了,待遇比那会的县长书记都要好。大家且行且珍惜吧。


看着这些历史的印记,不禁感慨万千,有感慨的朋友不妨留言评论一下。

欢迎关注大侠,欢迎评论留言点赞,谢谢大家!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农村76年个壮劳动力出1天工能挣到3毛5分钱,3毛5分钱去买成面粉做饭食只能1个人吃1个半饱。现在1个壮劳动力出1天工可以挣150元一200元,可以买两代面粉做成馒头两个人1个月吃不完(农村柴水不用花钱)




一九七六年的二块三毛五分钱,大概等于现在的多少钱?不知题主为什么单单拿二块三毛五分钱做例证,而不是两块或三块,那么,既然题主有这样的问题,那我就以事论事的,说说那时候的二块三毛五分钱大概等于现在的多少钱吧。



我是六十年代出生的人,八岁上学,那时候,每年的学费是五毛钱,书费是一块钱,也就是说,上一年学,要花费一块五毛钱,不知道现在的学生每年的学杂费是多少钱,因为我单身,没孩子,所以,对这不了解。



那时候的酱油是一毛三一斤,食盐也是一毛三一斤,现在的酱油最低价格也要三块钱一斤(我说的是瓶装的,零散酱油比这便宜),也就是说,那时的二块三毛五分钱可在当时买食盐十八斤,或是买酱油十八斤了。



按现在酱油三块钱一斤算,十八斤就是五十四块钱,那时我们这里的猪肉价格是八毛六分五一斤,二块三毛五分钱买猪肉也就买猪肉二斤七两多,按去年(二零二零年)三十块钱一斤的猪肉价,那就是八十多块钱了。



七六年的两块三毛五分钱,在那个年代,买火柴买十多包(每包十匣)每包两毛钱,哈哈,这个好像没法跟现在比了,因为如今没人用火柴了。



二块三毛五分钱,在七六年相当于现在的多少钱,其实这个也没有固定的答案,因为全国各地的生活水平和消费水准不一样,城里和农村也不一样,所以,只能按自己本地的当时的消费情况来说了。



以上是我在那个年代消费的一些记忆,还有很多就不一一赘述了。








我是1965年的,1976年我就上初中一年级了,我记得清清楚楚,那时供销社收鸡蛋0.72元1斤,卖猪肉也是0.72元,白糖也是0.72元,不过这说明不了什么,那都是国营定价。但是集贸市场是自由价,半斤的大梭子蟹2毛钱一个,西瓜4分钱一角(1斤多),一张白纸4分钱可以做一个26K或32K的练习本,考试题都是用钢板书写的油印版(交1毛钱),1块多钱买一个很好的军用书包,那时我喜欢吹口琴,花了2.6元买了个非常好的口琴(今天还保存着),那时买布要布票,买粮要粮票,到处都有粮食供应站,也叫粮站,按供应本去买粮食,玉米0.11-0.12元1斤,地瓜干0.07-0.09元1斤,没有小麦,2元钱买来布(加布票)就做一件很好的上衣或裤子(普通质量)。

那时男女结婚彩礼10-20元,见面看家改口钱一共也就5-10块钱。

那个时代凡是工业品都很贵,凡是农产品都便宜,自行车100多,缝纫机130-150,手表60-80,收音机80-100多,现在的很多商品那时是没有的,就比如矿泉水那时没有,面包没有,各种海产品都没有,羽绒服也没有,倒是有羊皮大衣,100-500不等,那时人们夏天穿的新衣服叫的确凉,秋冬好衣服叫迪卡,我初中二年级做了一个迪卡袄,极其的结实,我穿了10多年都穿不烂,记得那件迪卡袄我妈花了10块钱呢(我家有缝纫机,妈妈自己做的)。

所以单纯的把那时的2.35元和现在比是多少钱,很难有个定论,但是若按通胀率或者经济总量指标计算,是有一个比较准确数的,

1976年我国经济总量是大约3000亿人民币,2020年是90万亿,增长了300倍,那么2.35×300=705,就是说那时的2.35元大约等于今天的700元。

按工资算的话,那时普通工资每月37.5-45之间,今天在3000-4500之间,涨了100倍,那么那时的2.35就相当于今天的235元。

货币的换算有很多种,结果是大相径庭,有按汇率算的,有按通胀率算的,有按购买力算的,有按收入算的,也有按利率算的,不同的用途,不同的环境,不同的目的,算法各不一样,结果也不一样,这也说不上是升值还是贬值,只是个数目大小的问题,那时买一条烟才0.6-2.3元,同样牌子同质量的要10-200元,也是涨了十几倍,说到底就是你干一年都花光,生活质量提高了,就是日子过得比以前强了,现在存3万和那时存300生活质量是一样的,区别只是现在生活物资丰富了,选择范围扩大了而已。窝窝头换成了馒头面包方便面,菜园子换成了蔬菜小市场,供销社换成了五彩缤纷的沿街商铺,邮局换成了快递,托人走关系买稀缺品换成了电商和代购,仅此而已。

所以没必要去较真1976年的2.35相当于现在多少钱。




当时2、35元相当于现在235元,当时一个日工价格是3元,现在一个小工价300元不止,当时柴油8分钱1斤,现在六七元每升。大约物价涨幅一百倍。




这个问题只能以当时的物价和现在的物价相比较了,1976年我每月工资为四十元。那时候一天的生活费不会超过0.7元,早餐窝头0.03元稀饭0.02元咸菜0.01元。午餐窝头0.03馒头0.05菜0.15—0.20元晚餐和午餐相似。这样算下来一天的生活费是0.68元外加一盒烟0.1—0.2元,也不会超过1元钱。按当时的食物现在则要用30元左右。可以看出当时的2.5元相当于现在的70元左右。我当时的工资已经属于中等水平了。




1976年的2.35元大概等于现在多少钱?请注意“等于”这两个字,如果单独就人民币的面值而言2.35元,也只是等于2.35元,既不会多,也不会少。

但就购买力而言,变化之大,超出正常人的想像,仅举几个例子,就能见一斑,1976年地瓜2分钱一斤,2.35元,可购地瓜117.5市斤,今天地瓜2.5元一斤,2.35元一斤也买不到。如果买蛤蜊,1976年也是2分钱一斤,同样可购117.5市斤,今天最便宜蛤蜊也6元一市斤,2.35元0.5市斤也买不到。

1976年面粉0.18元/市斤,大米0.15元/市斤,但要凭票供应。花生油可能是0.79元/市斤,猪肉大概0.83元/市斤,都需要票证。结合今天的物价,谁都可计算出来,人民币究竟贬值多少?,只要稍对比一下,大体都可明白。因为民以食为天,这里仅指的粮油,至于青菜1976年大都是几分钱一市斤,基本上没有超过一毛钱的。

当然,我们也必需承认,那時大多数人的工资也就3、40元,如今人们的工资收入,哪个不是数千元。就是退休的老人大多也3000元左右。因此,单就人们物质生活,还是有所提高。如果退休的老人,身体康健,应该衣食无忧,生活质量也比1976年提高不少。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9

标签:多少钱   天工   通胀率   白面   学杂费   地瓜   块钱   酱油   排骨   猪肉   物价   鸡蛋   工资   人民币   美食   价格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