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生父母去世,孩子不买墓地把骨灰撒到老家山上,这叫不孝顺吗?

母亲去世,孩子准备让她回老家的泰山上撒了。因为母亲土生土长的泰安人,天天爬泰山去玩儿,她也喜欢住山上,我觉得骨灰上泰山非常合适。老人愿意,也环保省钱,一举多得!

我婆婆一听说我没买墓地,接着就骂我:我妈白养了我了,我不孝顺,养孩子有什么用,死了都不舍得给买个墓地。

我去,我真是火冒三丈。墓地商就是拿那种道德绑架煽风点火,要不你们都不买墓地,他们挣谁的钱?偏偏这帮老人可信那帮商人的话,感恩戴德地掏钱买墓地。

老人活着的时候好好管就行了,死了整那么豪华有个屁用!

我一天天忙忙活活地挣钱存钱为了谁啊?还不是为了一家人,主要还是他们这几个老人,一生病往医院里扔钱都听不见响。

我一人给他们准备了好几十万的医疗基金,自己都没说给自己换个好车开开,一直开那几万块钱的破车。这种儿媳妇有几个?还不知足!说我不孝顺!

那行,我把钱都烧给我妈,大几百万了,那够孝顺了吧!将来他们生病我不管了,我没钱了,我都顾着给去世的人烧了,生病了自己想办法去吧!




这个问题孝不孝顺应从两方看:

看父母生前的愿望。

人活在世,有儿有女,离世前的遗愿作为人精神的部分是不会随逝去而“灰飞烟灭”,他还会经久影响后人。

如果亲生父母生前並不想骨灰撒在老家山上任风吹散,而是想入土安葬立莹,魂归故里,想今后清明过节有后人祭掛扫墓,希望看到並保佑后人兴旺发达,这合乎人世情理和民俗传统,儿子应尽力帮离世父母完成遗愿。这就是对去世父母孝的孝顺

看把父母骨灰撒在老家山上是啥用意。

由此我想到我们全国人民敬爱的周总理,他的遗愿就是死后骨灰撒在他深爱的祖国江河大海,他无亲生儿女,把生前生后的一切都献给了祖国和人民,人民世代都铭记缅怀他,这是人世间的大爱。

而普道百姓无此高大格局功劳,就以普通人伦而论,要是怕花费,怕过节上坟,怕清明掛青祭祀麻烦,去把父母骨灰撒老家山上就此了事,下一代想祭掛也无标记去处,那就是极为不孝。

如心有此意,就是违背良心,有愧父母的养育之恩。断了文化根基传承,自已今后去世没人埋,扔山上让鸦叼狗扯也未可知。




很好!支持。这不是孝顺问题是观念认同的问题。




我赞成 回归自然是最好的




我认为“孝顺”是专指对“在世”老人及父母而言。这种对儿女行为的规范和约束是有时间、地点、对象和传承之意的。

骨灰撒在故乡大地是一大幸事,落叶归根,魂回故里。

至于说留得“念想”。一尊冢土风吹雨淋,杂草丛生,常年与兔鼠为伴。待到节令祭祀,儿女近在,也无非一张白纸压冢,数千万冥币焚烧化作一缕青烟随风而散。儿女若远离,只能望乡兴叹,更显得孤坟野鬼,留得村人议论叹息!

孰不如生前尽孝,留得晚照一幅,供于中堂,举目仰望,追思议亡,鞭挞自身,教诲后人,传承美好家风。

或可为父母雕半身像一尊,置于庭堂祭台。三年间香火贡之,视若神明,教育后人,以孝为本。总比面对荒草土冢、泥塑庙像双膝地,头若啄鸡来得踏实自在些。




厚养薄葬,人死即泥,撤到泰山,归于厚土,是大爱,是大孝。




挺好,让他归回大自然,享受大自然,服务大面然!

伟人周总理,生为人民生,死为人民再造福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5

标签:骨灰   墓地   海葬   泰安   泰山   孩子   遗愿   不孝   故里   祭祀   生前   后人   儿女   老家   老人   父母   社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