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老是丢东西,家长该怎么做?

建立提醒闹钟,不断提醒要带的东西,让多次不良习惯变成良好的习惯,同时家长多用正向语言提醒,让孩子逐渐变成一种良好的习惯养成。




一个二年级的小男生经常丢三落四,把自己上课用的铅笔和橡皮之类的文具弄丢,他的妈妈有一个办法挺好,他把铅笔和橡皮用绳子绑起来和文具盒连在一起,这办法好,以后再也不会丢了[微笑]





要做到言传身教,并且要有耐心。孩子的行为方式还没有完全定型,家长对孩子的行为习惯有着很强的影响。最重要的是培养孩子的预判思维,比如说孩子出门要带钥匙,孩子把钥匙放在口袋里,你问孩子,把钥匙放在口袋里有没有可能丢呢?告诉孩子,钥匙可能会在弯腰或者坐下的时候从口袋里漏出去,怎样杜绝这种可能性呢?我们把口袋的拉链拉上,这样钥匙就不可能漏掉了,要告诉孩子可能存在的风险以及怎样杜绝这样的风险,慢慢的培养孩子思考问题的方式,进而养成这样的习惯,预判风险并杜绝风险,这不仅仅可以防止丢东西,做任何事情上都是有益的。




我来回答孩子老是丢东西,家长应该怎么做?




孩子在学校总是丢东西,最好的办法就只能是给孩子多准备些东西。

曾经试过很多方法,比如:用皮筋、夹子把文具捆扎在一起;把孩子的文具都贴上标签;还试过让孩子姥姥缝了几个文具袋子,让孩子分类存放,还能把袋子都绑到一起。这些措施全都没起作用,东西该丢还是丢。

现在孩子不会丢东西了。想想那个时候,可能是孩子还小,心智还不成熟,慢慢长大就会好了。

所以,无需为孩子丢东西发愁,多准备些,让他想用的时候有用的就可以了。




平日里,总会听到周围的家长抱怨,“我的孩子在学校老丢东西,怎么说他都没用",这里面尤其是刚上一年级的孩子家长居多。遇到这种情况怎么办呢?家长们,可以试试以下几个小妙招。

1、家长在每天上学前,记得提醒孩子在下课后,要把文具用品及时放进书包或抽屉里。

2、家长可以给孩子在文具上做一个小小的标记,要醒目且漂亮一些。

3、家长尽量给孩子买一些普通而朴素的学习用具,好用就行,避免选择一些华而不实,艳丽夸张的学习用品。

4、家长可以和孩子沟通一下,协助孩子看看有什么好的方法,鼓励孩子尽量自己来解决这件事。

5、家长也可以借助老师的力量,并配合老师一起想出解决的办法。在孩子心目中,老师是极具威严感的,老师的每一句话他们都会听,老师的每一个吩咐,他们都会照做。

通过以上几个小妙招,相信这个问题会得到稳妥解决,从而使孩子能更加集中精力的学习。对于刚上小学的孩子,小问题总会出现的,只要我们用心去解决,问题总会迎刃而解的。





这是一个过程,家家都这样,大点就好了。别说孩子了,我们做家长的不也是经常丢三落四的吗?所以不用太介意,多提醒一下孩子,等孩子越来越大就会越来越好的。




我小时候就这样,什么都丢 书包 帽子 手套 鞋都丢过 小件就不计其数了,慢慢的长大了对金钱有一定的认识了就好了。




柠檬最近收到一位妈妈的私信,她说她的女儿已经小学四年级了,可怎么就是改不掉乱放东西的坏毛病,自己千叮咛万嘱咐让孩子用完东西要归放原位,但孩子总是左耳听右耳出,下一次还是会随手乱放。每天把家里弄得乱七八糟的,犹如龙卷风过境,用过的东西散落一地。无论自己怎么说教都没用,即使处罚,也只有短期效果。妈妈觉得这是孩子懒惰粗心,但其实并不是,真正的原因是孩子缺乏归位意识。


所谓归位意识,顾名思义就是指将东西归还原位的意识,孩子如果缺乏归位意识,他就无法养成良好的秩序感,比如:

他写完作业不知道要把作业本放到书包里,写完就随手放在书桌上,第二天去了学校才发现作业没有带;或者是他把自己的脏衣服丢得到处都是,沙发上、椅子上甚至是床上都随处可见;还有玩具玩完了也不知道收拾等等……


这些行为在他看来是正常的,但这样不仅会给家长带来额外的负担,还会影响孩子自己的做事效率。

家长要知道,归位意识并不是与生俱来的,它需要我们反复叮咛、耐心引导,孩子才能够渐渐拥有这种意识。下面柠檬就告诉各位家长该如何引导孩子发展出归位意识:

首先,家长要做好榜样作用,注意言传身教。孩子的很多行为都是模仿我们大人的,如果大人在孩子面前没有整理东西的习惯,自己都是糊里糊涂的乱放,却要求孩子一定要做到整齐,那孩子会因为觉得不公平而生起逆反心理。所以我们自己也要养成把用过的东西及时归位的习惯。

其次,我们要慢慢引导孩子学会整理东西,家长可以教孩子如何收纳整理比如让孩子用一个大盒子放孩子的玩具,再准备一个小盒子放平时用的纸笔和其他生活用品。这种方法能教孩子学会把不同的物品归类,这样当他找不到东西时,就知道该去哪里找了。父母可以在一旁监督,耐心陪伴孩子一起整理,记住是陪伴而不是代替,哪怕孩子做的慢,做的不好,也要让他自己动手。


其实归位意识也是有层次之分的,最初孩子可能只知道把某些东西放在某个地方,比如孩子知道要把课本、作业本、玩具都放到书包里,这时他只具备了初步的归位意识,我们还要让孩子产生更精细的分类整理的意识。你可以跟孩子做个小游戏,比如你们各自整理好一堆玩具,然后随便说一样玩具,看谁能先拿出来,如果孩子只是把玩具都堆到一个箱子里,那他要拿出来肯定就费很多劲。这个时候家长就可以告诉孩子,玩具可以分类,比如积木类、玩偶类、车子类,整理文具也是一样的道理,可以按书本、作业本、试卷这样来分类,也可以按科目来分类,让孩子学着自己来整理,这样不仅能帮助孩子建立秩序感,还可以提升他的逻辑思维能力。

最后,如果不管你怎么说、用尽了什么方法,孩子还是不配合你,那你可以采取强制措施。让他体验到不及时归位带来的负面效果。


家长们需要记住,你给孩子制定的规则一定要执行到底,既然制定了规则,我们要让孩子明确遵守了这个规则,不守这个规则会有怎样的后果和惩罚。只要你一旦妥协,那么这个规则对孩子来说就没有作用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2

标签:家长   东西   孩子   都会   作业本   杜绝   文具   钥匙   意识   规则   习惯   玩具   风险   老师   办法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