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古代的人喝酒喜欢烫一下,而现在的人确不用烫?

谢邀,古时生产的酒属自然发酵,取上清液稍加过滤,容易染菌,多含甲醇等有害成分,经过煮烫起到杀菌去毒作用,而今酒的生产是经过蒸馏而成,无菌少甲醇,杂醇油,所以能直接喝。出于养生目的,喝温酒暖胃还是有好处的。




看到过一些资料,说是古代的酒由于酿造工艺的原因,其中含有一些有害成分,喝酒时烫一下,可以减少其中的有害成分。古代的酒什么样不知道,现在的酒酿造工艺已经很先进,会最大限度的去除酒中的有害成分,即使有,酿造时都不能去除,烫一下也不会有什么效果。

作为喝酒从烫到不烫的见证者,个人看法烫酒是因为酒凉,注意到只是冬天烫,并且过去冬天取暖条件不好,本来就很冷,再喝凉酒就有人受不了。其实,酒烫过再喝,感觉口感并不好。应该是因为温度升高,酒精分子无规则运动剧烈,对人体的感觉细胞刺激的更厉害,特别是到咽喉部,辣味十足,令人难以下咽,所以,很不喜欢喝烫过的酒。随着人们生活条件的提高,冬天有了较好的取暖措施,人们不用再在寒冷的环境里喝酒,酒凉点也就无所谓了,并且,口感还好,也就不再烫了。

不仅不烫,还见过夏天像啤酒一样将白酒冷冻一下再喝,确实喝着更加平和,但只喝过一次,容易量大,所以,以后再没喝过冷冻的白酒。




谢谢邀请!

古人云:喝凉酒花脏钱早晚是病。后者暂且不议,喝凉酒早晚是病,古人能这样讲,总有他的道理,这是经过长时间的经验得来。用现在科学的解释:白酒的成分中,除了有乙醇,白酒成分中还有甲醇、乙醛、铅等物质,而乙醛又是白酒中辛辣气味的主要‬因素,大量的吸入会导致人头晕甚至会出现醉酒的现象,但它的沸点只有21℃左右‬,稍微加热就会挥发。在给白酒加热的过程中,大部分的甲醛会挥发,口感‬也比较‬好‬,喝下去不会对人体有‬太大‬的伤害。另外‬,冬天‬喝‬凉‬酒‬,胃口‬会‬产生‬不适‬感觉‬,我想‬长此以往‬,胃肠‬会‬产生‬问题‬。

所以,白酒冬天烫一烫喝,既不失悠悠美感,又不过多伤害身体,何乐而不为!

愚见。




与古人喝的酒有关系。古人肯定没有喝过啤酒,啤酒烫了真不好喝!葡萄酒也是这样。而这两种酒都不是中华民族发明的。

早慧的中华民族有一个显著特点就是药食同源。每一样东西发明出来,都会尽力把它的利用价值发挥到极致。

酒同样是这样。农耕民族的祖先在享用美酒时,发现温热的酒非常适合自己的身体。让胃舒舒服服的同时也让酒的味道更加醇厚。当然也会让一些杂质挥发一下。

当代人的饮食结构已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相应的体质也跟着有了很大改变。啤酒、红酒、洋酒的涌入让它冰镇的饮法给我们带来了不一样的享受。




之古就有喝凉酒赖欠账早晚是病,这话说起来了我父輩在六几年时有几酒友。凑到一起用一小锡壶坐一锡炉座上放一块小木炭点着烤热再喝,坐在火炕上喝着热酒十分舒服的样子永记我心里。




烫酒是有道理的,把酒加热对胃有好处




前者是温身不伤身从而养生,后者是缺乏传统饮酒文化而不知。




据本草纲目记载,酒是大毒之物。酒温一下让有害之物和酒精之类挥发之后没那么刺喉咙,口感好一些。酒少喝一下有益,多喝有害健康!





好多现代人认为就是活血的好东西,恰恰相反,酒是极寒的东西,也就是古人留下的一句话:酒是穿肠的毒药。因为古人知道酒的坏作用,所以有喝酒的古人喝酒就烫一下,这样喝酒可以少受一些伤害。




我有两个不同的秦半两不知有没有收藏价值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2

标签:本草纲目   乙醛   甲醇   口感   白酒   早晚   中华民族   有害   古人   酒精   成分   啤酒   冬天   古代   东西   感觉   美食   喜欢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