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酸高的人群吃什么鱼肉类合适?

高尿酸血症一种仅次于糖尿病的代谢型疾病,多种因素导致体内嘌呤代谢紊乱,导致血尿酸水平异常,在我国有1.7亿人深受其困扰,对于尿酸高的朋友来说,饮食调整也是治疗和控制血尿酸水平的重要举措,贯穿于整个治疗疗程,从而降低触发痛风的风险。

很多尿酸高的朋友,对于海产品有着深深的忌惮,实际上从嘌呤含量来说,部分鱼类嘌呤含量在50~150之间,在避开痛风急性发作期时,尿酸高的朋友是可以适量食用的,摄入量控制在75~100g克之间为宜,而且吃了鱼类就不建议吃肉类了。

那么哪些鱼类尿酸高的人可以适量食用?

如上图所示,红色区域的海产品嘌呤含量很高,对于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患者来说是什么时候都要尽量避免的,而黄色区域的鱼类等海产品是可以适当选择食用,此外绿色区域的桂鱼嘌呤含量较少,可以吃到150克左右,过多也不推荐是对于尿酸高的朋友来说,蛋白质的量也是需要控制的,否则不利于降低尿酸的PH值,从而影响尿酸排泄。

此外有尿酸升高问题的朋友,还要注意控制体重,避免因为体重超标而引发的代谢紊乱的问题,内源性代谢紊乱和肾脏排泄尿酸异常都影响着血尿酸的水平,肥胖本身还会加重肾脏的负担,所以有肥胖问题的朋友需要纠正和改善这个不良因素。

其他饮食建议:

  • 减少脂肪、热量的摄入,合理控制体重。
  • 不喝酒、高糖饮料,多喝白开水。
  • 避免高嘌呤食物、适当选择中等嘌呤食物,无惧低嘌呤食物。
  • 控制蛋白质的摄入量,少吃肉类,可以以奶制品、鸡蛋代替,为身体提供必要的蛋白质。
  • 多吃蔬菜,适量低糖水果。

我们的指标出现问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是长期的不良饮食或生活方式等因素导致的,所以在面对疾病或指标异常时,除了必要的合理用药配合治疗以外,改善我们之前不好的习惯也是重中之重,可能过程会相对难一些,但是为了身体的健康还是要坚持的。

谢谢阅读、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鱼类一直是高尿酸患者的“苦恼”,因为不管哪种鱼类都含有嘌呤,吃吧,怕尿酸升高引起痛风,不吃吧,又特别馋,该怎么办呢?其实,只要高尿酸患者尿酸控制的不错,只要不吃高嘌呤饮食,是可以适当吃一些低嘌呤、中嘌呤鱼肉的,只不过在种类和量上一定要有选择和控制。

那么有哪些低嘌呤、中嘌呤的鱼肉适合高尿酸人群食用呢?首先我们来看一下关于鱼肉类的食物嘌呤表吧:

△<25为低嘌呤,25-150为中嘌呤,>150为高嘌呤

根据上图嘌呤表可知,鱼肉类中嘌呤含量最低的是桂鱼,中嘌呤含量鱼类有草鱼、鲫鱼、鲤鱼、鳗鱼、鳕鱼、金枪鱼等,都属于淡水鱼类,其中桂鱼嘌呤含量最低,高尿酸患者可以放心食用,草鱼、鲫鱼、鲤鱼、鳗鱼、鳕鱼、金枪鱼等中嘌呤含量淡水鱼,可以适当的吃一些,不过要注意的是,无论是吃低嘌呤还是中嘌呤都要控制好量,建议高尿酸患者最好每周食用鱼类不超过2次,每次摄入量控制在100克左右。

除了在种类和量上要有选择和控制之外,吃鱼也是有讲究的

虽然高尿酸患者能吃的鱼不少,但是在吃鱼时方式不对也会导致嘌呤摄入过多,为什么呢?因为很多高尿酸患者在吃鱼时都想喝一碗美味的鱼汤,然而嘌呤极易溶于水,喝汤很容易摄取更多的嘌呤,所以建议在烹饪鱼时尽量不要喝鱼汤,实在是想喝也可以把鱼焯一下水再换水烹饪。

本文由静与明为您解答,如果我的回答对您有所帮助,请帮忙点个关注或点个赞吧,谢谢!不足之处,敬请指正,回答仅供参考,不作为医疗建议。




其实尿酸高的人群,如果没有发作痛风,大部分的鱼都可以吃,只不过要控制量,而且有的鱼特别适合尿酸高的人群去摄入,不仅会补充优质的蛋白,而且不会影响尿酸高患者的尿酸,我们就来聊一聊这个问题。

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尿酸异常

在聊尿酸高的人群是否适合吃鱼之前,我们要明白一个道理,那就是我们的饮食是导致尿酸升高最主常见的因素,但不是最主要的因素,这句话非常的重要!在2017年曾经有一篇文献报道,这篇文献总结了将近2万名不同性别的人群,到底什么样的因素会导致尿酸升高,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令所有人都比较惊讶的,那就是遗传因素居然占到了尿酸影响因素的23.9%左右,也就是说有一些人天生有可能因为因遗传的原因就容易出现尿酸的升高,而导致人们有饮食因素,诱发尿酸升高的几率占1%左右。

而且我们体内的尿酸形成也不仅仅是从食物中得来的,我们身体的代谢也会产生很多的尿酸,而饮食当中的尿酸仅仅占20%左右,大家看下图就会有一个很好的理解,图中的外源性尿酸就是我们从食物当中得来的尿酸占20%,而图中的内源性尿酸就是我们身体的代谢产生的尿酸占80%。

所以对于尿酸高的患者降尿酸来讲是一个系统的过程,并不能完全的绝对通过饮食来控制。如果过于严格的控制,很有可能带来患者的营养不良,而且对于尿酸的整体控制来讲,也没有什么太大的益处。

明白了这个道理,我们就通过鱼来给大家讲一讲,什么样的鱼适合尿酸高的患者去摄入!

你们先来看一看常见的水产类所含有的嘌呤含量表,当中还有大量的鱼类,绿颜色的是低嘌呤含量的水产,黑颜色的是中嘌呤含量的食材,红颜色是高嘌呤含量的食材。

●绿颜色的水产类是高尿酸或者是痛风的患者都可以摄入的。●黑颜色的水产类是高尿酸血症以及痛风患者可以适量摄入的。●红颜色类的水产是高尿酸血症或者是痛风患者不建议摄入的。

1.如果大家仔细的看上面这个表,就会发现在绿色当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鱼类,那就是桂鱼,这是在我们国家常见的四大淡水鱼类之一。每100克桂鱼当中含有的嘌呤含量仅仅是24毫克,无论是痛风患者或者是高尿酸患者都可以吃!

2.而在中嘌呤含量,食材当中我们可以看到金枪鱼、鲈鱼、鲑鱼这三种鱼类往往来自于海洋,他们的嘌呤含量通常在每100克不超过80毫克,处于中、低档位的嘌呤含量食材,三种鱼,尤其是金枪鱼,富含维生素d和欧米伽三脂肪酸有非常好的营养作用,对于人们的心血管也有很好的维持作用,所以建议痛风的患者缓解期以及高尿酸血症的患者可以适当的摄入,建议每次摄入不超过二两,而每周的频次不超过两次。

3.而在黑色标记的食材当中,我们发现虾、草鱼、鲤鱼,虽然是处于中嘌呤含量的食材,但是这几种食材所含的嘌呤含量每100克均超过130毫克,距离每100克食材超过150毫克即可定义为高嘌呤含量,食材的距离真的不远。所以建议有高尿酸血症的朋友最好不要涉入这几种食材,谢医生曾经有一位老师就有痛风,仅仅吃了一支虾就发了痛风。

4.红色标记的食材就不建议所有高尿酸血症的人群或者是痛风患者摄入了,比如沙丁鱼、小鱼干都是嘌呤含量的大户,尽量不要摄入。

另外在使用鱼类的时候也要注意烹饪方法,最好是要清蒸或烤,在烹饪的时候要尽量减少酱料,很多人其实不知道,在我们烹饪当中的多种酱料都是属于高嘌呤含量的食材。尽量不要采取高油、高盐的油炸的方式去烹饪食材,很有可能导致尿酸的异常增高

另外即使某些嘌呤含量略高的鱼类,如果朋友们实在想吃也是可以的,但是建议一定要注意烹饪方法和量,不要超过100克,也就是二两,这个量往往是相对来讲是安全的

降尿酸需要注意其他的细节

前面已经说到了控制尿酸是一个系统的过程,要控制尿酸的话,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要注意多喝水,要进行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不要进行剧烈的竞技性运动,在生活当中要适当的摄入维生素c含量比较多的水果蔬菜,建议要适当的增加的摄入,这都是与尿酸升高呈负相关的食材。尤其尿酸高的人群可以适当的增加樱桃的摄入,对于降尿酸有很好的作用。在日常生活当中也要注意不要熬夜、尽量不要受外伤,尽量不要使自己受冷、受冻,这都是容易导致痛风发作的因素。

总结

以上就是对于题主问题的解答,无论是高尿酸血症或者是痛风的朋友,适当的摄入鱼类是有必要的,需要做的是我们甄别某一种鱼类更适合自己,更适合自己的身体状况,而且建议有尿酸异常的朋友,一定要学会科学合理的控制自己的尿酸,这样才能既不亏了我们的嘴,而且还能把尿酸控制得更好。如果您还有其他的疑惑可以加下方留言,大家共同探讨。鱼类食材的表格,大家感兴趣的可以收藏起来,将来有疑问的时候可以查一查。

我是坚持用简单语言解释复杂疾病知识的谢新辉,码字不易,如果您赞同我的观点,请帮忙点个关注或点个赞吧,如果您或者是您的家人朋友也有这方面的困扰,请把这篇文章转发给需要的他们吧,谢谢了!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患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人群越来越多。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特点都是尿酸水平高,虽然有些高尿酸血症不一定会发展为痛风,也无明显症状,但也不能掉以轻心,尿酸高就代表着身体代谢的紊乱,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也可能会导致肾结石或者肾功能的损害。



尿酸高的人群吃什么鱼肉类合适?

一旦尿酸水平升高,很多的饮食建议是少吃海鲜鱼类。一般人群膳食摄入嘌呤为600-1000毫克/天,但是在痛风急性期,嘌呤的摄入量应该控制在150毫克/天。从食物中摄入的嘌呤在体内会转化为尿酸,如果尿酸过多或者体内排泄通道不畅,就会导致形成结晶沉积在关节处,导致痛风。

从食物中摄入的外源性嘌呤虽然只占体内尿酸的20%,但由于这部分是可以人为控制的,所以对降低整体的尿酸水平还是很有帮助的。



通常情况下,我们将食物按嘌呤含量高低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嘌呤含量小于50毫克/100克,在平时和痛风急性期可以吃的;第二类是嘌呤含量在50-150毫克/100克,在痛风缓解期可以适量吃;第三类是嘌呤含量大于150毫克/100克,不论是在痛风缓解期还是急性期都应该避免食用的食物。

按照这个范围标准,属于第一类嘌呤含量低的海鲜鱼类有桂鱼、海参、海蜇皮。属于这一类的鱼类非常少,每天可以吃2到3两,吃了鱼类就要相应的减少其他肉类。

属于第二类的鱼类海鲜有:金枪鱼、鳝鱼、鲈鱼、鳗鱼、鲤鱼、草鱼、鳕鱼、虾、鲑鱼、螃蟹等,这些处于中等嘌呤含量的鱼类在缓解期食用时,不要超过2两,而且不要在一餐中摄入过多。



属于第三类的海鲜鱼类有:带鱼、沙丁鱼、凤尾鱼、鲢鱼、青鱼、三文鱼、小鱼干、以及牡蛎、蛤蜊、扇贝等。这一类食物中的嘌呤很高,高尿酸血症和痛风人群都要忌食。

除了这些海鲜贝类,尿酸高的人群还应该避免喝酒、含糖饮料、浓肉汤、浓鸡汤、火锅汤等,每天要多喝水,至少喝2000毫升以上促进尿酸排泄。同时伴有身体超重或者肥胖的人群还要积极减肥,以调整身体代谢状况,更好地控制尿酸水平。




感谢小助手邀请。

高尿酸血症的患者心里都很明白,自己日常的饮食最好多选择低嘌呤食物,但鱼虾贝类食物其实都属于嘌呤较高的食物,那么难道高尿酸血症/痛风患者一辈子都和这些食物无缘了吗?其实还是有海鲜类食物是高尿酸血症的朋友可以吃的,比如嘌呤较低的就有海参、海蜇皮,这两中正常食用也是可以的。不过要注意的就是鱼、虾、贝类食物的摄入量,在血尿酸控制得不好的情况下,并不建议吃,还是忍忍自己的馋嘴,等血尿酸稳定之后再说。

如果自己的血尿酸控制得还不错,痛风很少发作,部分嘌呤含量较低的鱼类还是可以少量食用的,部分较低嘌呤的鱼类如100g嘌呤在60~150mg之间的鱼类避开急性痛风发作期还是可以食用的,这些鱼类例如桂鱼、金枪鱼、鲈鱼、鲢鱼摄入量可控制在100g以内;鳕鱼、刀鱼、鲤鱼、草鱼等最好少量食用。但高嘌呤的海鲜类一定不要吃,如鳗鱼、乌鱼、鱿鱼、鲑鱼、沙丁鱼、秋刀鱼、凤尾鱼、白带鱼、带鱼等,另外最好避免草虾类的摄入,避免贝类食物的摄入,这些食物的嘌呤大部分在100~500mg,嘌呤爆棚,吃了之后对血尿酸必然是会有影响的。

虽然部分鱼类可以食用,但烹饪的时候最好还是用更清淡的方式来烹饪,避开红烧、油炸、麻辣烫、烧烤、火锅的形式,多用清蒸、炖、焖的方式来料理熬出的鱼汤最好少喝,因为其实汤中更容易融入肉类中的脂肪、胆固醇和嘌呤底物,能加速嘌呤合成。其实日常生活中适合痛风患者食用的食物有不少,如可正常食用的有谷物类、果蔬类、坚果类、蛋奶类、油脂类。能吃需控量的食物如肉类、豆制品、菌类,不能吃的食物其实也就是高嘌呤食物,最应当注意的是动物内脏,大豆类食物,在急性痛风发作时期最好避免禽肉、鱼虾贝类的摄入。




尿酸高的人群吃什么鱼肉类合适?

首先,海鲜类食物一直被认为高嘌呤食物,食用过多高嘌呤食物会导致血尿酸上升,而痛风患者病情缓解期也是可以适当的吃一些鱼肉的,不过一次摄入量不能过多,可以食用一些嘌呤含量比较少的鱼类,如青鱼、鲑鱼、金枪鱼等。

其次,痛风患者需要少吃嘌呤多的鱼类,如鲫鱼、鲈鱼、鳗鱼、沙丁鱼,鱼子也要少吃,因为鱼子也是含嘌呤高的。一般痛风患者吃鱼需要掌握一些技巧,市场上购买的活鱼需要在清水里养两三天,如果已经杀死的鱼最好用清水浸泡一小时,这样可以最大程度的减少鱼类剩余毒素。

饮食宜“三低一高”

痛风患者在饮食上一定要遵循“三低一高”原则,即低嘌呤饮食、低热量摄入、低蛋白质和脂肪摄入,以及大量饮水。

低嘌呤饮食

食物中嘌呤含量过高可转化成尿酸,加速痛风的发作,所以痛风患者需长期进食低嘌呤餐,即每天摄取少于150毫克的嘌呤。

一般来讲,嘌呤含量超过150毫克/100克的食物不宜选用,含量为50~150毫克/100克的食物在痛风急性期不宜选用,含量在50毫克/100克以下的食物不受限制。因此,其饮食应以嘌呤含量低的谷类、薯类、蔬菜、水果类食物为主,而海鲜、动物内脏中嘌呤含量高的食物应禁食。

低热量摄入

因痛风患者大多伴有肥胖、原发性高血压病及糖尿病等,故应限制热量摄入,积极减重。但减重不宜过快,每星期不宜超过0.5~1公斤,因为每天进食热量低于900千卡,或节食不当,也会增加血尿酸的含量。

低蛋白质和脂肪摄入

痛风患者蛋白质摄入应控制在每天80克以内,可选用牛奶、干酪、鸡蛋、谷类等作为蛋白质的主要来源,不食用肉、禽、海鲜类中含嘌呤较高的食物。此外,饮食宜清淡、少油,每日脂肪摄取量应控制在50克以下,过多会抑制尿酸盐的排泄。应少吃煎炸食物、糕点和肥肉,烹调时建议选用植物油。

大量饮水

痛风患者每日饮水量宜在2000毫升以上,以增加尿量,促使尿酸排出体外,预防肾结石。肾功能不全者,应在严密观察下进行液体补充。另外,注意补充维生素B族和维生素C。蔬菜和水果富含维生素C,能促进组织内尿酸盐的溶解和清除;含碱的食物(如苏打饼干、加碱馒头、碱性矿泉水等)有助于制造碱性环境,促使组织内累积的尿酸盐溶解排出,可以适当多食。

我是王药师,坚持用简单易懂的文字传播心脑血管疾病知识,为健康中国奉献自己的微薄之力。如果您觉得我的回答对您有帮助,请留下一个赞吧!另外,如果您还有高尿酸血症饮食的相关问题,欢迎留言,我们共同探讨!




你好,我是专业且幽默的【天呈康康l罗药师】,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4

标签:尿酸   鱼肉   百克   人群   桂鱼   嘌呤   金枪鱼   鱼类   肉类   痛风   含量   患者   合适   食物   饮食   建议   健康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