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最喜欢吃什么面食?

我是山东济宁的,在我们北方面食很多很多,最省事的就是馒头,在就是面条、水饺、米饭、包子等等吧,面食还是小时候的味道好,小时候的吃的油煎“葱花鸡蛋饼”,好吃回味无穷。

1、碗中磕入两个鸡蛋,香葱切成葱花末放入碗里搅拌,在加入面粉,盐、五香粉、适量清水搅拌成面糊

2、热锅凉油,把油散开,油热六成,舀入一勺面糊,把面糊铺散开

3、一面煎至金黄后翻面,烙至两面金黄即可。

其实现在生活条件好,加入的食材很多,比如加火腿、虾仁、肉末、菠菜、辣椒等等吧,好吃的美味共同探讨!!




首先感谢有机会回答这个问题!

说到面食,我们有几千年的历史,尤其是对于北方人来说,面食是必不可少的,而今天我就来给大家介绍中国最好吃几种面食,尤其兰州牛肉面是更是世界闻名,看看你家乡的面食上榜了吗?

排名不分先后呦!

第一种兰州牛肉面。

兰州拉面是纯手工制作的拉面,面条非常的筋道。把面放在牛骨汤里面煮,使其煮出来的面条,包含牛肉的香味。边吃面边喝汤,汤底非常美味,越喝越香啊,在吃一片牛肉感觉人生多么美好!

第二种陕西油泼面。

顾名思义,就是用热油泼到调料上浇灌成汁,淋在面上。一般还会放些肉酱,上面撒上辣椒面和葱花,用滚烫的油浇在上面,又辣又油。可能吃上满满的一碗面后会很油腻,但会让你满足的感觉。在美食少的食堂,他们成为女生最爱的美食之一。

第三种岐山臊子面。

宝鸡市岐山县的岐山臊子面最为正宗。这个面的做法简单方便,就是把煮好的面放在碗里,把熬好卤好的酱料放进去就行了,这个学生在上学时候最喜欢吃的,酱料里面有碎肉、胡萝卜、木耳和葱花,不仅仅非常的美味,还很有营养。

第四种广东竹升面。

相比较北方,南方人吃食就比较的清淡。单纯看着配料就可以知道没有太多油水,里面只有面条和少许虾饺,点缀上着一些青菜。多吃蔬菜有益健康,对于南方人是美味,对于重油重盐的被北方人来说就是清汤寡水。这款面所以因人而异吧。

第五种山西刀削面。这款面技术含量很高,对削面功夫要求高。多年的师傅才能把握力度削出非常有筋道的面。面条厚实,但口感很软,让人有一种飘飘欲仙的感觉。配上咸汤,看着师傅削面的速度,感觉自己与风云电掣的都市生活相隔。

第六种北京炸酱面。北京炸酱面的历史悠久,人们对他的热爱经久不息。炸酱面的灵魂在于他里面的酱,酱的熬制也是非常讲究的,火候异常重要。炸酱面在学校里卖的也是比较的火,虽然吃多了比较容易上火,但是无法使人们放弃对他的选择。

第七种武汉热干面。这个在夜市的小吃街最是常见。他的做法也是很家常的,先是把面煮熟,然后用凉水把面控干,淋上浓厚的麻汁和花生,喜欢吃辣的加上酸酸的豆角粒,真是非常的美味啊。

除了以上几种常见的,还有比较家常的焖面,河南烩面,四川担担面,饸烙面,浆水面,重庆小面,新疆拉条子等等,一时半会儿列举不全!

待疫情过后,放开了肚子,甩开了腮帮子挨个吃上一遍,好好解解馋!













谢邀。

自从4500年前,小麦这种农作物传入中国,而后又因着合适的水文环境,在我国北方扎根下来以后,面食,就成了北方人民割舍不下的一种食物。

《外婆的菜谱》栏目组在过去一年多的时间里,拍摄了200多道各地特色美食,要说最美味的面食,其中有两道一定要跟大家分享一下,一道是专属于南方人的拉面——土爽面,一道是安徽省的一种传统饼食。

面条,在古代又被称为“汤饼”,在2002年的的青海,专家们就挖出了一碗倒扣的面条,经检测,历史足足有4000多年。面条,称它为中国最古老的面食大概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浙江省丽水市的土爽面早在一千多年前就闻名天下了,宋代诗人黄庭坚在他的《过山寨诗》里对缙云土爽面就曾经做事一首来描述:“汤饼一杯银丝乱,牵丝如缕王箸惜。”

土爽面的制作流程包括和面、多次发酵、条坯上筷、拉条、晾晒和包装等步骤。缙云爽面的原料很普通,要想做得好,全靠经验。加工者往往根据温度、空气湿度、空气流通速度等情况具体对待加工。比如说,如果当天空气湿度大,水就少放一点。

接下来就简单的介绍下这种面食的做法吧。

【食材】

藏红花土爽面(藏红花、面粉、盐)、青菜、荷包蛋、猪肉。

【做法】

1. 用适量清水将准备好的藏红花干泡开。

2. 在藏红花水中撒入适量的食盐,随后将水拌匀静置3分钟。

3. 藏红花水倒入准备好的面粉中,搅拌揉搓面团至面团光滑即可。

4. 醒好的面团摊放在砧板,用特制的刀具从最外层,沿顺时针将面团割成较粗条状。

5. 在砧板上撒上一层薄薄的面粉,将条状面团拉直后又反复折叠揉搓成较细的长条状,过程中还要注意补充面粉。条坯在面粉中滚一滚,是为了防止条坯之间互相粘连。

6. 随后把细条放进盆中发酵大约30分钟。

7. 最重要也是最考验技巧的一个步骤:条坯上筷。

等条坯发酵完成之后,用两根长约0.5米长长的特制的竹筷,将条坯绕在竹筷上。

8. 盘好的面条粗胚,放进特制的木柜中,稍微拉长少许,然后再进行二次发酵。如果冬天空气湿度小,温度低,还要用湿毛巾擦面柜内壁,给条坯增加湿度。有时,还要在面柜里放火盆,免得条坯在面柜里就干了。

9. 大约30分钟之后,将发酵好了的条坯从面柜里取出,将一根根挂着条坯的筷子插在门口木架上。

10. 天气好时,只要半天工夫,土爽面就可以晒干,到傍晚的时候就可以直接用手把两三米长的土面折成长短合适的面条即可。

11. 加入藏红花做成的手工土面,口感更加顺滑,独特,出来的面条颜色鲜亮,让人垂涎欲滴。

土爽面不同于一般的面条,怎么煮是有讲究的。

煮面:煮面时要放入比别的挂面多一倍的水,水开后,才能下面条。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土面由于在加工时已加入食盐,所以在烧的时候不用再放食盐了。

炒面:用沸水将土面烧至八成熟(费时约两分钟)后捞起,过凉水,以防炒面时结团。

葱油汤面:先将青菜、肉丝、鸡蛋等辅料炒至五六成熟,加足量的水烧开后放入土面,煮3分钟后,起锅装盘,加入葱花、淋上热猪油即可。

除了面条,安徽省宁国市的宁国粑粑也是一种非常美味的面食。它是宁国特色小吃之一,以香、软、油而不腻出名。

宁国粑粑据说源于徽州,聪明的宁国人在“徽州粿”的基础上加以创新,于是便形成今日的“宁国粑粑”。

据说清乾隆皇帝微服南巡扬州,与徽客汪某在客栈中相遇,品尝徽州粿。回朝后,与内阁大臣曹文埴谈起徽州地方风味时,称赞此粿为食中佳品。

这种历史悠久的美味面食到底怎么做呢?大家往下看就能学会哦。

【食材】

面粉、豇豆、豆干、猪肉、辣椒、生姜。

【做法】

1. 将准备好的豇豆、豆干、猪肉、生姜、辣椒分别切成小丁备用。食材切成小丁,能让馅料炒熟后口感更佳绵密醇香,是制作宁国粑粑的关键步骤。

现在条件好了,当地人在宁国粑粑里加了各种各样的馅料,让它成为一种颇具当地特色的美食。

2. 取适量的面粉,加入少量的精盐,加入适量清水后搅拌和面。面团揉至光滑不粘手后,静置一旁即可。朱春英外婆告诉我们,制作宁国粑粑的面团,放的时间越长做出来的粑粑越好吃,小伙伴们记住了哦。

3. 起锅烧油,将切好的生姜末下锅爆香,炒出香味后,加入一勺食用盐,放入豇豆末一同翻炒。

4. 翻炒大约1分钟后,加入豆干末翻炒大约1分钟后盛出。

5. 锅内倒入食用油,将肉末倒入炒制变色后,加入一勺盐、辣椒末,翻炒1分钟后,将豇豆和豆干倒入一同翻炒约1分钟,即可盛出。

6. 在砧板上撒上少许面粉,铺平后将醒好的面团揉搓成表面光滑的长条状,根据个人的习惯以及想制作的粑粑大小,将面团切成小团。

7. 将小面团擀成薄厚一致的面饼。

8. 冷却好的馅料包入面皮中。

9. 包好馅的面饼擀至薄厚合适。

根据个人的喜好,面饼可以擀成不同的厚度,薄饼口感更佳香脆,厚饼内里香料更佳绵密诱人,一口下去就能收获双倍的满足感。

10. 平底锅内放入适量食用油,油温八成熟时转小火,面饼在锅中煎至两面微黄后,拨到一边继续煎制。

11. 煎制大约5分钟,面饼两面金黄,即可出锅享用正宗家常宁国粑粑。

中国的饮食文化向来博大精深,今天推荐的这两道面食也不过是沧海一粟,有兴趣了解更多的朋友可以关注头条号“外婆的菜谱”,更多美食等着你来学哦。




大家好,我是爱美食爱分享的老姜,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

面食的种类实在是太多了,选不出最喜欢哪个,因为我是个吃货都喜欢吃下面分一下类。

1.主食类:馒头,面条,花卷,煎饼,窝头,单饼……

2.小吃类:混沌水饺汤圆油条春卷肉夹馍。……

3.甜品类:面包,蛋糕,小点心,三明治桃酥,饼干,大麻花,面包圈,蒸糕,地瓜丸。……

4.发面的:馒头,烧饼,花卷儿,锅贴,面包,发面饼,火烧……

5.烫面的:韭菜饼,馅饼,葱油饼,烫面蒸饺,锅贴……

实在说不下去啦,口水流了一地!面食种类太多了,根本说不完!好吧,好吧,我还是承认吧,其实我最最爱吃的是面条。

那么问题来了,我到底爱吃什么面条?作为一个吃货,选一种太难了!下面说说我爱吃的面条有哪些?

据说中国有1200多种面条,你吃过几种?武汉热干面,四川担担面。北京炸酱面,河南烩面,岐山臊子面,陕西油泼面,山西刀削面,兰州牛肉拉面……还有我们本地的川味面条。太多啦……我都爱吃!意大利面也不错,嗯,好吃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2

标签:面食   劲道   徽州   宁国   抻面   切成   藏红花   粑粑   面团   冷面   口感   面条   疙瘩   面粉   鸡蛋   美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