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伴有脾大是否严重?

肝硬化伴脾大,这已经是肝硬化失代偿期阶段了。病情已经较为严重!

肝硬化,指的是由一种或多种原因引起的、以肝组织弥漫性纤维化、假小叶和再生结节为组织学特征的进行性慢性肝病。常由乙型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炎、胆汁淤积等引起。

由于脾脏、胃肠系统的血液都要经肝门静脉流入肝脏,所以在肝硬化、肝脏结构紊乱以后,其血流明显受阻,门静脉血流瘀滞,压力增高,会出现胃肠系统静脉淤血、脾脏被动淤血性肿大,脾组织和脾内纤维组织增生。脾大、脾功能亢进以后,可导致白细胞减少、贫血和血小板降低,极易并发感染及出血!

同时,胃底食管静脉曲张,也容易出现上消化道大出血,危及生命!所以说,此时病情已经较为严重,稍有风吹草动,可能就会掀起大风大浪!

还是那句话,肝硬化,目前无法逆转,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积极治疗病毒性肝炎、戒酒,尽量避免走向肝硬化,是最好、最明智的选择,一旦发展为肝硬化,治疗难度极大!


用心做科普-真情为群众-张医生在线-欢迎你的关注!




肝硬化可以分为两个时期,代偿期和失代偿期,当肝硬化伴有脾脏肿大的时候说明已经处于失代偿期,病情较为严重。

肝硬化脾大主要是因为门静脉压力增高所导致,主要是因为当肝硬化导致门静脉压力增高之后,会随之导致食管胃底的静脉曲张,脾脏肿大,脾功能亢进,和腹水的形成。

门静脉压力增高会导致脾静脉的回流受阻,由于脾静脉是直接流入到门静脉的,所以门脉压力增高之后,导致脾静脉回流不畅,导致脾脏的瘀血,使得脾脏出现肿大的临场表现。

而当脾脏增大之后,顺带就会导致脾脏功能的亢进,导致对血细胞产生破坏作用,以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减少为主,其中以血小板的减少最为明显,所以当脾脏越大,脾功能亢进就越严重,导致了贫血,容易出血的风险。

所以说当肝硬化伴有脾脏肿大还是一个较为危险的病情,需要积极的治疗,对于肝硬化伴有脾功能亢进和脾脏肿大的患者一般需要评估病情,如果在手术适应症的范围之内,可以进行脾脏的切除,但是需要医生评估患者的各方面情况。

除了脾功能亢进之外,肝硬化门脉高压还会导致一个较为危险的情况就是食管胃底的静脉丛曲张,尤其是当病情逐渐向深发展或者是患者使用了一些粗糙,带刺的食物之后很容易引发上消化道的出血。

以上就是小克的观点,欢迎各位提问和补充,关注小克,了解更多健康知识。




有道理啊!点赞!!!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5

标签:肝硬化   门静脉   脾脏   淤血   食管   白细胞   血小板   消化道   静脉曲张   静脉   病情   患者   压力   组织   功能   健康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