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可怕的一届世界杯,意大利总理墨索里尼说“捧不了金杯,所有球员全都枪毙”,你怎么看?

这被认为是足球史上最吓人的军令状:“不能夺冠,那就全部枪毙”,而始作俑者就是当时意大利的独裁总理墨索里尼。

作为二十世纪乃至二十一世纪世界足坛最为成功的国家队之一,“蓝衣军团”四次夺得世界杯冠军,一次奥运会冠军,两次欧洲杯冠军。

就在今年7月中旬,意大利男足还在欧洲杯决赛战胜英格兰男足,时隔五十多年后再次登顶欧洲之巅。

但估计很少有人知道,这样一支足坛霸主、老牌劲旅,他们的第一座世界杯冠军(1934)居然是在“极端的威逼利诱”下拿到的。

甚至说的再吓人一点,当时意大利国家队22名球员是冒着生命危险,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去踢的世界杯。

而造成这种局面或者叫压力的原因没有来自于竞争对手,没有来自于敌对势力,就来自于他们自己国家的总理——墨索里尼。

要么夺冠,要么枪毙的1934年意大利男足

在介绍意大利男足1934年世界杯之旅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当时意大利的总理,疯狂的独裁者——墨索里尼。

墨索里尼1883年出生于意大利费拉拉省,1928年在意大利建立法西斯独裁统治,他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元凶之一。

由于墨索里尼当时属于发动暴乱政变夺取政权,再加上上位后独断专行导致意大利经济极度萧条,所以并没有得到太多来自民众的支持。

后来墨索里尼也不知道从哪得到的建议,最终决定用一座足球世界杯冠军来为自己的统治凝聚人心。

既然想拿冠军,那东道主优势肯定不能少。

所以墨索里尼当时也是动用了不少“非法不正当的手段”将1934年第二届世界杯的举办权带回意大利。

光有东道主优势,夺冠也不稳妥。

墨索里尼马上面向欧洲乃至全球范围归化精英球员,甚至连远在阿根廷的球员都成为其麾下大将。

东道主也当上了,精英球员也归化了,但墨索里尼觉得还是不保险,随即把目光转向了裁判。

由于当时的东道主有指定裁判的权利,所以墨索里尼也是给几位关键主裁准备了好几场“鸿门宴”,叮嘱各位裁判“好好吹比赛”。(当时执法意大利最后三场决赛的几位裁判都在邀请之列,后面的“执法表现”自然也不错)

看到这,我都觉得意大利不夺冠简直不可能,但墨索里尼还是觉得不靠谱,随即来了最后的终极大招。

据说在世界杯开始前,墨索里尼召见了意大利国家队球员,有没有允诺夺冠后的高官厚禄我们不得而知,但那句“要么夺冠、要么全部枪毙”(概意)的话可算是把在场的球员给吓的透心凉。

不管如何,主场优势+裁判优势+归化球员+威逼利诱,墨索里尼算是为了这座世界杯冠军用尽了招数。

第一轮顺风顺水,第二轮裁判发挥、决赛绝境求生

1934年5月27日,第二届足球世界杯第一场比赛正式开始,意大利VS美国。

作为东道主的首场比赛,意大利众将发挥完美,以7:1的悬殊比分直接拿下比赛,算是给看台上的墨索里尼吃了一颗定心丸。

第二场比赛,面对当时强大的西班牙,意大利以1:1打平。(次回合交战意大利1:0取胜)

整体来说,意大利前面的比赛算是顺风顺水,没有遇到太大的困难。

来到第二轮半决赛的时候,意大利遭遇欧洲强敌奥地利队。当时参加过“鸿门宴”的主裁判爱克林德自然不敢掉以轻心,把裁判“影响比赛”的能力发挥的淋漓尽致,最终意大利1:0小胜奥地利闯进决赛。

而爱克林德也因为“出色的表现”,被墨索里尼指派为决赛的主裁判。

到了决赛的时候,意大利并没有碰到强大的德国队,反而遇上了名不见经传的捷克斯洛伐克队。(当时捷克斯洛伐克建国还不足20年,属于典型的欧洲小国)

墨索里尼一看对手是捷克斯洛伐克,更觉得冠军稳了,所以又一次向队员们发令:你看决赛对手都这么弱了,你们要夺不了冠,那只能全部枪毙。

但也正是这种不夺冠就面临生命危险的压力让意大利球员慌了神,在决赛的上半场比赛中,就像双腿灌了铅一样僵硬且缓慢。(上半场1:1)

下半场比赛第71分钟,捷克斯洛伐克队抓住机会拿下第一分,距离世界冠军只有最后的20分钟。

也正是因为这个进球,让在场的意大利球员瞬间惊醒,这要再不进球,命可就没了。

所以后面的二十分钟里,意大利球员疯狂进攻,在第81分钟就取得扳平比赛的进球,随后又在95分钟完成绝杀。

最终意大利在家门口赢得了国家历史第一座世界杯冠军。(1938年第三届世界杯,依旧在墨索里尼高压执政下的意大利男足队蝉联了世界杯冠军)


结语

虽然意大利1934年和1938年连续两届夺得世界杯冠军,但其操控裁判影响比赛的行为也是不争的事实。

最终国际足联出台规定:主裁判不允许由东道主指定,改为裁判委员会确定人选。

而那位“发挥优秀”的主裁判爱克林德最终也被国际足球吊销了裁判执法资格。

聊点题外话:

前两天在一位视频博主那看到这个故事的分享,评论区讨论最多的话题就是:如果中国男足也这么逼一把,是不是能取得更好的成绩呢?




1934年的第二届世界杯在意大利举行,当时的意大利统治者墨索里尼对足球比赛非常狂热,他下令意大利队必须要在家门口夺冠,为了达到这一目标,他用尽了各种手段,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那句“要么夺冠,要么全部枪毙”

在墨索里尼的高压命令,以及各种场外手段的共同作用下,意大利队最后终于夺冠。



没有卫冕冠军的世界杯比赛

1930年第一届世界杯在乌拉圭顺利举行后,意大利队获得了第二届世界杯的主办权。

不过由于在第一届世界杯时,多数欧洲国家抵制乌拉圭世界杯,所以第二届世界杯在欧洲举办时,南美国家中除了巴西队和阿根廷队参赛外,其他国家都选择了抵制,其中就包括第一届世界杯的东道主和冠军乌拉圭队。

这样,第二届世界杯就成为了没有卫冕冠军的世界杯。

最后来到意大利参加比赛的共有四个大州的16支球队,分别是:意大利、瑞典、捷克斯洛伐克、瑞士、德国、西班牙、法国、奥地利、匈牙利、罗马尼亚、比利时、荷兰、巴西、阿根廷、美国、埃及。

当时的比赛赛制和现在也不相同,没有小组赛,16支球队直接进行淘汰赛,最后产生决赛的两支球队争夺冠军。



为了冠军,意大利人想尽一切办法

意大利总理墨索里尼对于在本土举行的世界杯非常重视,倒不是因为他喜爱足球这项运动,主要原因是当时的意大利经济陷入困境,人心动荡,墨索里尼急需用一次胜利来凝聚人心,维持统治。

于是墨索里尼下令,意大利队必须要夺冠,他公开说出了那句著名的“要么夺冠,要么全部枪毙”,来激励队员们。



不过足球比赛并不是简单的嘴炮就行,为了达成夺冠的目标,意大利人做足了工作。

1、在全世界的范围内“归化”球员,为意大利队效力

由于当时国际足联的各项规则还不健全,对于球员们转换国籍、会籍并没有明确的规定。意大利队在全球范围内花费重金,网罗了多名实力强劲的球员,甚至包括在上届世界杯为亚军阿根廷队出场过的路易斯·蒙蒂、切勒·安德廖洛等人,这样使意大利队的实力大增。

2、威逼利诱,买通裁判

根据当时的比赛规则,东道主有权指定比赛的主裁判。比赛前,多名裁判被墨索里尼邀请参加晚宴,其中就包括执法意大利最后3场比赛的瑞士人梅塞特、瑞典人埃克林德,这两人在意大利队夺冠的历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第2轮淘汰赛意大利队迎战西班牙队,主裁判是梅塞特,他多次做出偏向意大利队的判罚,甚至在意大利人冲撞西班牙队门将的时候,他竟然闭上了眼睛,以没有看到而拒绝判罚。

半决赛中,意大利队迎战当时公认的欧洲强队奥地利队,主裁判是埃克林德,他自然对意大利队关照有加,意大利人顺利的以1比0击败对手打进决赛。

墨索里尼对于埃克林德的表现非常满意,他决定让埃克林德继续执法决赛。

惊魂决赛,墨索里尼最终如愿

最后决赛的对手是捷克斯洛伐克队,他们刚刚在半决赛中3比1击败了德国队,让墨索里尼预想的意大利队和德国队会师决赛的愿望落空。



当时的捷克斯洛伐克建国才16年,而且在帝国主义的环绕下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弱国、小国,墨索里尼认为他们不配和意大利人相提并论。于是他在决赛前再次向球员们发出威胁,一旦输掉决赛,全部枪毙

不知道那几位为了钱而归化的球员是不是后悔了?

1934年6月10日,在可以容纳55000名观众的罗马国家体育场,万众瞩目的决赛打响了。

可能是赛前墨索里尼给球员们施加的压力太大,比赛中他们畏手畏脚,只是立足于防守,并不敢大举进攻。反而是捷克斯洛伐克队敢打敢拼,占据了场上的主动,要不是主裁判埃克林德和门框帮忙,捷克斯洛伐克队早就领先了。

下半场第71分钟,捷克斯洛伐克队的普克禁区内射门将球打进,这个球进得毫无争议,埃克林德也没有办法了,这时留给意大利队的时间只有20分钟了!

这时候的意大利队员们彻底醒悟了,他们要为自己的生命而努力,在场上发起了猛烈的进攻,终于在第81分钟由奥尔西扳平了比分,比赛被拖入加时赛。

彻底放开的意大利队在第95分钟由梅阿查策动攻势,斯基亚维奥打进绝杀进球,意大利队最终捧起了世界杯!意大利队员们也经历了过山车般的死里逃生!



1934年世界杯的影响

由于墨索里尼肆无忌惮地干涉比赛,本届杯赛后国际足联出台了两条规定:

1、主裁判不再由东道主指定,改为由杯赛的裁判委员会确定;

2、在世界杯的比赛中球员只能代表自己的国家出战。

而梅塞特和埃克林德两位给予意大利队极大帮助的裁判,在赛后被国际足联直接吊销了裁判资格,以示惩罚。

1934年的第二届世界杯已经过去快90年了,在墨索里尼的死亡威胁下意大利队最终成功捧杯,不过球迷们更关注的还是如果意大利人输掉了决赛,球员们会不会真的被枪毙?





众所周知,墨索里尼作为当年意大利国家法西斯党党魁、法西斯独裁者,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元凶之一,法西斯主义的创始人。他的残暴程度绝对是不可想象的,尤其是在当时动荡的年代真的什么都要可能干得出来。

那么为什么墨索里尼会对球员和教练有这么高的要求呢?为什么他会说出这样的话呢?一起来看看下面的历史。


足球是一项受众非常多的运动,喜欢这项运动的球迷不分阶级,也不分年龄和性别。而当时的墨索里尼正是一位非常喜欢足球的球迷之一。当时许多国家都希望能够获得世界杯的举办权,而他因为承诺将会把世界杯所得的利润和国际足联分红,所以很快就打败其他的竞争对手,获得了世界杯的举办权。不过当然他希望举办世界杯的目的其实在于分化意大利当时的国内矛盾,增加就业机会并且向世界宣扬自己的法西斯主义多么伟大。


作为在自己家门口举办的足球顶级赛事,墨索里尼当然不希望自己的球队在比赛中太难看甚至他希望能够和德国一起进入决赛,然后一起宣扬法西斯的强大。而为了这个目标他手段尽出。

因为当时的国家队比赛是不区分国籍的,所以他开始用各种方式招兵买马,比如引入了阿根廷球员奥西、蒙蒂等球员,打造了一支“南美意大利队”。而为了更好的训练比赛,他开创了长期封闭集训的先河,组织队伍在山中封闭集训,希望能够取得好的成绩。

最终意大利也的确如愿以偿击败了奥地利进入了决赛,但是德国却被刚建国16年的捷克击败折戟在了四分之一决赛中。


当时墨索里尼根本看不起捷克一个刚建国16年的小国家,所以就说出了:“这是一个选择题,要么赢下决赛的胜利,要么球员和教练们去死!”这句话。可是比赛却没有预期那么顺利,捷克率先打破僵局,更有射门打在了门柱上,差点杀死比赛的悬念。就在所有球迷和球员内心都忐忑不安的时候,意大利引进的阿根廷球员奥西打入了扳平比分的进球,并且在加时赛中凭借主教练的神奇指挥,最终意大利再入一球,彻底拿下了捷克。意大利也凭借2-1的比分取得了当年的世界杯冠军

只是据说墨索里尼曾经将一名裁判叫入阁楼中,而这名裁判后来成为了半决赛和决赛的主裁判。


墨索里尼是否真的会因为比赛失利而将球员和教练杀死,现在已经没办法考究。但是根据当时他的统治风格,绝对有这个可能,而且可能性还不小。不过如果不是这种破釜沉舟式的激励方法,可能意大利也没办法取得最终的胜利。




个人觉得这只是墨索里尼的一个激将法。如果真的拿不了世界杯,未必就真的把全部球员枪毙了。那样就太灭绝人性了。而球员会因此拼命踢球,毕竟总理发狠话了,就算不被枪毙,也不会有好结果,所以只能背水一战,创造奇迹,别无选择。正所谓"狭路相逢,勇者胜"。




当体育跟政治挂上钩,纯粹的体育就已经不再纯粹了。但现在一个国家的体育发展水平又极大程度反映出一个国家的强弱和国民素质。而且在奥运会这样的比赛中,拿冠军就意味着为国家做贡献,而不是个人如何如何,所以现如今的竞技体育多多少少还是为政治服务的,没有一个强大的祖国做支撑,再厉害的运动天赋,再刻苦的运动员,也很难纯粹的去享受到竞技体育带来的荣耀。墨索里尼那时候正是纳粹德国和法西斯主义盛行的时代,二战的双方都是极端的,德国日本更极端,一切为国家服务,为法西斯主义服务,为战争服务。那时候要靠着国际地位去争取盟国,而足球这项全球最大的运动,正是一个扬名和招募的大好时机,因而墨索里尼的极端表现也就不那么奇怪了,而且这货组建了意甲联赛,真正提升了意大利足球的整体实力,打仗不行,搞足球一套一套的。




我只想说,中国男足面对越南男足,如果说踢输了男足及全体家属全体枪毙,赢了一人赏十亿。你放心,中国男足敢直接输8个球。因为肯定有人出了更高价。中国男足实际上技术非常高,想输几个球,就输几个球。想怎么输就怎么输,而且拿着几百上千万年薪脸不红心不跳。打起无辜路人也是杠杠好使。这种国家队有啥意义?直接取消男足得了,都成国家笑话了。




这都比韩国好




我只想说国足,也不用什么枪不枪毙,连荣耀感都没有,哪怕有一点中国女排精神也是好的呀?输了直接解散吧!浪费子弹。还什么限薪500万,比韩国都高。




世界杯是全球知名度和影响力最大的足球赛事,也代表着国际足球界的最高荣誉,它既是各国软实力的一种较量,也是足球队员们的终极梦想。

每届世界杯举行时,各个参赛国都对自己的球队抱以厚望,各种形式的承诺、物质奖励伴随其中,然而却有一个国家的领导人格外与众不多,这就是意大利总理墨索里尼。

他对即将参加第二届世界杯的意大利足球队员放下了狠话:如果他们拿不到冠军,那就枪决所有的队员。

带着对性命的担忧,在比赛的最后20分钟,意大利队员出乎意料地扭转战局,最终赢得了比赛,据说这是靠对方球队的一路放水才夺冠,这场比赛也被世人形象地比喻成一场“夺命”的世界杯。




我认为对于中国男足应该这样:1、打不进世界杯决赛圈,没收全部财产。立即退役并终身禁止从事足球相关行业。集中劳动改造30年。2、打不进16强,没收15/16的财产,集中劳动改造16年。打不进8强,没收7/8财产,集中劳动改造8年。打不进4强,没收3/4财产集中改造4年。3、打进4强奖1000万/人。拿到亚军,每人奖励2000万。拿到冠军,每人奖励1亿,解决全国任意城市户口,奖励300平住房一套。这样的话呢,比墨索里尼那个人性化多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2

标签:墨索里尼   球员   意大利   世界杯   捷克斯洛伐克   国际足联   奥地利   主裁   男足   东道主   裁判   总理   决赛   意大利队   冠军   国家   体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