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的CPU或集成电路的现状是什么样?

目前俄罗斯已研制开发出700多种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电子技术产品,其中计算机技术也已经跻身大国行列,研制成功了运算速度为每秒万亿次的超级计算机MBC-1000M。俄罗斯虽然在半导体集成等硬件方面的技术竞争中落后于美国,但是可以弥补运算速度慢这一弱点的软件却非常先进,波音公司在超音速客机开发项目中即采用了俄罗斯的计算方法和设计技术。

据2004年的统计,俄罗斯的半导体行业的销售额约为20亿美元。俄罗斯大部分半导体厂商拥有4英寸及6英寸的硅圆片生产线,个别厂商拥有8英寸生产线。在这些生产线上采用0.35、0.5、0.8和1微米节点的生产工艺,大批量地生产本国所需的各种类型的半导体器件,满足了航天、航空、潜艇、原子能、导弹等军工部门的需求以及各种民用电子如医疗设备、家用电器等各方面的应用。尽管其半导体工艺技术的整体水平落后于欧、美、日等先进国家厂商约10年,然而其产品以品种全、实用、耐用、性能稳定并且拥有独立技术而称誉全球。缺点是器件体积相对较大。

俄罗斯科学院约飞物理技术研究所位于圣彼得堡。该所时至今天仍是俄罗斯科研机构中最好的研究所,这里聚集了一批俄罗斯物理学界最优秀的物理学家。他们的工作为俄罗斯甚至世界的现代电子信息技术发展奠定了基础。阿尔费罗夫博士及其领导的研究组在世界上领先研制成功室温下连续波双异质结构半导体激光器,从而创立了现代异质结构物理学和电子学。他们的原创性工作为半导体激光器的室温激射和光通信技术的兴起。

俄罗斯国家微电子研究所(即MRI)成立于1987年。其为俄罗斯通信工业的专用集成电路计算机辅助设计中心,曾开发出300多种专用集成电路,广泛用于俄罗斯各企业。近年来,该研究所已成为俄罗斯领先的亚微米节点的专用集成电路的设计中心。2001年其创建了通用的集成系统芯片的IP(知识产权)模块库。该研究所专攻数字电视、全球导航系统、航天用器件、卫星通信、生态监测和无线定位等方面的半导体器件。在DSP、RF、SoC和混合信号器件以及超低功耗等产品和技术上拥有较强实力。

俄罗斯科学院的无线技术和电子学研究所(IRE,RAS)有110名科研人员。其成立于1953年,位于原国立莫斯科大学物理系大楼内。主要进行无线科学、物理电子学和量子电子学、无线工程和计算机科学的基础研究。他们研究成功的通信技术在传输速度、传输距离、功耗和价格上优于IEEE802。

在俄罗斯有大约3000家研制和生产电子技术设备的企业。这一行业的领头企业是“微米”和“埃斯特罗姆世家”公司,它们在东南亚地区市场上找到了“缝隙”产品。“微米”和“埃斯特罗姆世家”生产的几种设计标准为1~1.5微米的集成电路产品(上世纪80年代末期的研发产品),在国际市场占到了近15%的份额。如今,两家领头企业都想改用0.35~0.18微米的生产工艺(这个标准已被列入政府的纲要)。“埃斯特罗姆世家”的计划产量为每月20000个芯片,“微米”则计划每月生产2000个芯片。其余的公司按条件可划分为两类,一类公司主要研制自有品牌的缝隙产品,甚至是独家产品,另一类公司是按合同生产的公司,主要生产其他公司的品牌产品。

尽管俄罗斯经济经历了困难时期,但仍然保持了其整体科技的完整性,并且在基础研究方面取得了数十项世界级科研成果,完成约5000个研究课题,如俄罗斯科学院在微电子和毫微电子、电光绘图新工艺、高温超导、化学、天体物理、超级计算机、分子生物学、气象等领域所取得的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科研成果;在核激光领域取得的重大突破等等。这些都表明在面向21世纪的科技角逐中,俄罗斯仍然是实力较强的国家。

俄罗斯电子工业发展战略是欧洲和中国发展模式的组合。与欧洲的区别在于,俄罗斯还需要在电子产业内选择和扶持重点的大型企业;而与中国的区别则在于,中国发展电子工业技术的过程是从零开始的,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其电子工业发展带有循序渐进的特点。而俄罗斯现在就可以立即填充电子矩阵中的许多缝隙。毕竟俄罗斯的电子工业还是有着丰富的发展历史的。




谢邀,千万别小看俄罗斯的CPU和集成电路行业。这是一个俄罗斯十分有潜力并且已有所作为的产业。


微电子技术和CPU制造其实并不难,只要“识数”即可。

看似密密麻麻的CPU电路,如果再细分则是以电子电路实现的一大堆(成千上万)的数学公式而已。

这里就牵扯到数学了。

如果说哪个国家的数学最强,那么苏联/俄罗斯说第二是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敢说自己是第一的。近100年来,中国的数学家实际上就只有十几名,但同时期的俄国数学家则有上百名。这就是数学实力的真实比较了,我们的陈景润实际上并没有解决哥德巴赫猜想问题,仅仅是将哥德巴赫猜想的解决提高了一步进程而已,真正的陈景润的理论是陈氏定理。媒体有点过度宣传了。而俄罗斯数学家则孜孜不断的将数学界的一个又一个猜想扫平,最近的一个则是庞加莱猜想被俄罗斯数学家最终证明。

当然了,数学这方面W君涉猎并不太深,顶多就是当年凭着兴趣一路看到了Rotman的《抽象代数》后就觉得数学太烧脑子了就彻底放弃了数学。

直到现在W君心里依旧对数学充满了敬畏。能搞数学的人搞什么都可以搞成。俄国的数学成就也就造就了俄国在电子领域内可以十分出人意表的制造出优秀的电路。

他们可是曾经高出过三进制计算机的国家!

目前俄罗斯本身的IC产业的确受到了苏联解体的影响,但基础数学家全在因此并没有像我们想象的那么差。其国产高性能CPU主要是JSC Mikron、JSC Angstrem、MCST三家企业的产品,通用CPU主要是Baikal的东西,其中Baikal M2已经超过第六代i7的计算能力。

而且Baikal M2的CPU也仅仅只有指甲盖大小

如果说高能计算方面,俄罗斯也有自己的超级计算项目

只不过受限于其投资规模并不像我们的超算项目搞得那么大规模而已,如果俄罗斯有钱的话,那么这种超算中心也是能搞得起来的。况且他们用的都是自己的cpu!


对于未来,如果进入量子计算领域,俄罗斯的数学家的威力将真心的会让俄罗斯弯道超车。


预计俄罗斯的50量子比特位量子计算机在2021年也就问世了。

这东西基本上也就是弯道超车的第一个指标了。


相比俄罗斯,我们还得更多的看自己,汉芯龙芯什么的,少一点,多做些基础研究是王道啊。




结论:俄罗斯整个集成电路产业和计算机产业现状都非常非常落后,而且可以预见的未来,俄罗斯在这方面的投入也相当之低,赶超欧美日韩完全不可能,而且也会被中国越拉越远。

俄罗斯集成电路有多差?差到美欧对俄罗斯进行封锁后,俄罗斯要从中国进口元器件才能维持得了生活这样子。

看了某些回答,以苏联时代计算机理论多牛,抽象代数多厉害为理由,认为俄罗斯集成电路根本不落后,三进制都扯出来了……这不是误导大众吗?都9102年了,居然还有拿出2004年俄罗斯半导体发展现状,拿着俄罗斯当时最先进的1微米的工艺说不落后的,1微米和中芯国际14nm的差了多少倍有没有概念?在通用处理器方面,我们好歹还有个龙芯,超算处理器有申威,都要因为和intel差距巨大,天天发出感慨啥时候能超越,俄罗斯都这样了还有人替他们乐观成这个样子?

目前俄罗斯最强的工艺能力是做到了90纳米的水平。2016年8月,俄罗斯总理梅德韦杰夫对俄罗斯当前微电子产业的领先公司JSC Angstrem进行调研,Angstrem目前已经拥有了90纳米的技术和生产,未来俄罗斯的任务是要向新的微电子技术迈进,生产28或是14-16纳米的微电子产品。而中国大陆已经开始量产14纳米芯片,韩国台湾已经开始量产7纳米芯片,甚至1纳米工艺也研发成功。90纳米对14纳米、7纳米,这差距不用多说了吧?

实际上俄罗斯的集成电路产业是苏联时代就已经落后的。举几个例子就知道了:我国买来的现代级驱逐舰为啥要改装?那一堵墙大小的存储器,存储128KB的东东不换等着挨揍吗?红旗9的发射车为啥重量比S300的指挥车不增反降?因为毛子一车的磁环存储器我们用一个板子就给换了。苏33上装的计算机运算速度17万次/秒,连歼八II都比不上。

下图,分别是R-77早期型号,和R-77改进型号,最右为最新的改进型9B-1103M。引导头重量据说减少到原来的1/3,是俄罗斯第一个用上了数字处理器的引导头,代表了90年代末21世纪初俄罗斯的最高水平。也就是说在21世纪之前俄罗斯还在用模拟引导头,包括卖给中国的那一批R-77。


根据2012年俄罗斯政府批准的《2025年前国家电子及无线电电子工业发展》专项计划:将在未来的12年计划投入5 170亿卢布(约合167 亿美元)促进该领域的发展,其中1780亿卢布(约合57亿美元)来自联邦预算,而其余约65%的资金来自私人投资。也就是说,12年的时间里总计投资167亿美元,平均一年14亿美元不到,这个投入可以说少的可怜。大家知道整个电子产业一年14亿美元的投资是什么概念吗?电子产业涉及的领域有集成电路的设计,晶圆生产,切割,刻蚀,封装测试等多个环节,而具体产品分类,则分为模拟IC,数字IC,半导体传感器,半导体发光器件等产品,每一种器件的开发都要砸钱。要从全面落后的现状开始追赶,那么必须要在每个环节都进行投入。俄罗斯这每年14亿美元的投资摊到这么大一口锅上,是杯水车薪。电子产业是一个砸钱未必成功,不砸钱不可能成功的行业,90年代的时候中国因为政府的短视,也曾经幻想花小钱办大事,用添油战术投资,结果因为投入不足,导致产品大幅落后日韩台,彻底错失一次电子工业崛起的好机会。

2011-2012年各国半导体设备投资情况,中国是最低的,但是也有36.5亿和25亿美元。注意这仅仅是半导体设备上的投资。”近些年国家在半导体方面的投入大家应该也都有听闻。被称为国家队的"大基金"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股份有限公司(CICIIF)的首轮基金约为200亿美元,但据市场估算,当地政府与国有企业的投资总额将首轮超过了1000亿美元。截至2016年9月,在CICIIF批准的100亿美元基金中,约60%投向了芯片制造,27%投向芯片设计,8%投向封装与测试,3%投向设备,物料投资则占比为2%。”——以上是中国官方的投资力度,这还没算上私人的。

我非常反感不进行调研,仅凭苏联时期强大的印象就说俄罗斯集成电路不落后,回答之前最起码多做一些功课,不要误导大众。





俄国滴CPU...电子技术很一般,不如中国.因俄熊有个特点,西方研究啥,俄要逆向而行,总以自己为标准,这与历史有关,俄一直融合不进西方,也和地位有关,前华约老大。但俄国软件较牛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2

标签:哥德巴赫   俄罗斯   集成电路   俄国   数学家   半导体   中国   纳米   落后   芯片   现状   美元   数学   国家   电子   产品   科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