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足球最好战绩只是世界杯16强,中国足球真有必要学他们吗?

日本J联赛起步于1993年,所以在职业足球这个领域,日本和中国几乎是在同一个时间段起步,但经历了20多年的发展之后,两个国家的足球发展水平却大相径庭。

笔者认为:造成目前中日两国足球差距巨大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日本足球始终在朝着一个方向稳步前进,而中国足球总是不断地在进行尝试,希望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模式或者方向,一旦感觉不适合自己,就马上改变,结果每次都难以成功。

中国足球就是在这种不断的尝试中,一次次错失上升的机会,而各种足球场外的问题层出不穷,导致国家队水平迅速下滑。

1992年施拉普纳执教国家队之前,历届国家队都是力推南美技术型打法,施拉普纳执教中国队之后,粗犷硬朗的风格开始在中国足坛大行其道。

1998年世界杯预选赛失败之后,中国足协聘请了英国教练霍顿,再后来又请来了神奇教练米卢蒂诺维奇,2002年世界杯后分别是荷兰人阿里汉、塞尔维亚人杜伊科维奇和西班牙人卡马乔,最近的两任外籍主教练分别是法国人佩兰和银狐里皮,中间又穿插了朱广沪、殷铁生、高洪波和李铁等本土教练。中国男足经历了这么多中外主教练的指导,始终没有形成适合自己的技术风格,画虎不成反类犬,身体素质无法和伊朗澳大利亚抗衡,技术细腻程度不如日本,进攻速度不如韩国。

技战术层面只是表象,更深层次的问题还是两国在足球发展道路上的差异。

日本足协在正式推出J联赛之前,曾经组织了很多人到欧洲考察,为J联赛进行了长达六年时间的调研和论证,为足球职业化做了精心细致的准备,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反思一下1994年的甲A联赛,我们并没有相应的精心准备,便让职业联赛匆匆上马,这也为日后的假球和俱乐部破产埋下了伏笔。

日本足球联盟对于加入J联赛的俱乐部有严格的准入制度要求。经营方面:俱乐部不能依赖赞助,必须有自己的造血功能,每家职业足球俱乐部必须是以足球为主要产业的经营公司,所有球队的冠名不能带有商业色彩。在俱乐部的硬件方面,日本俱乐部必须有一定规模的球场,必须建立自己专门的训练基地。

我们的国内俱乐部主要还是依靠大型企业投资赞助,没有自身盈利模式,是个很大的问题。就在去年,就俱乐部的中性命名一事,媒体还在为球队保留企业名称摇旗呐喊,这是经过欧美足球强国的实践得到的经验,为什么还看不透呢。

在上世纪80年代末,中国球员可以在日本的企业球队踢上主力位置,当时中国专业队的训练水平比日本球队高出一截,所以中国国家队和日本国家队比赛,胸有成竹。从1992年开始,仅仅几年时间,日本队就成了中国国家队的劲敌,而现在的差距越来越大。

也许在足球的技战术方面,中日两国的球员差别不大,但是我们需要学习日本人在足球上的认真态度,无论是规划的制定和政策的执行还是比赛训练,我们都应该向他们好好学习。




不学吗?这相当于一个月薪几千元的人,去笑话你们省市的首富比马云马化腾穷太多了!

人家日本队是世界杯16强,国足别说是打进世界杯32强了,有时候甚至还进不去世界杯预选赛的亚洲区12强,这两次有进去,也是很勉强。战绩的差距,只是最终的结果,我们需要学习日本足球的原因,是因为他们的规范化程度,比咱们高太多了。

要说战绩,确实日本足球不是世界足坛最顶级的哪一档次,不过,人家巴西德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阿根廷这些传统足球强国,他们足球的发展,比咱们早了几十年甚至一百年,你想学习,也不科学啊,而日本足球崛起的时间不长,与中国足球开始“职业化”的时间差不多,更有参考意义。

更何况,日本足球的崛起,也揭穿了部分中国足球从业者“有的人种不适合踢球”的借口,。同样是黄种人,日本足球无论是在运行模式,普及程度,技战术理论还是在战绩进步方面,都比国足好太多了,当然值得学习了。日本足球最好的战绩只是世界杯16强,你觉得中国足球真有必要学他们吗?欢迎一起讨论。

绿茵守望者,一位讲情怀的足球写手,不懂得当标题党,不会写梅罗撕逼的内容去吸引眼球。咱们能做到的,就是快乐评球,您的点赞,回复或关注,是我发文的最大动力!




您好。我是阿冰学场,一个专注教育和体育的自媒体人。日本足球虽然最好成绩16强。目前还没进入过八强,但是他们的16强,是实打实的经过多年的努力而逐步稳定在这个位置的。并不是每个世界杯球队都能打入十六强。这需要多年的积累,是需要实力稳步提升的,中间也会有下滑,也是正常的。

日本足球有过长期的规划,并且在一步步按照计划向前走。在青训培养,教练员培养,俱乐部联赛的建设上,有着很多的现实的成功案例可以借鉴。地理位置比较近。且对方都有过多次成功实践经验,完全可以向他们学习。中国一些俱乐部已经聘请了日本的教练,效果看来不错。所以如果能够坚持,是会有效果的。




学日本的足球体制,青少年培养体系,日本的高中联赛,初中联赛,小学联赛,留学体系,留样体系,足协管理体系,看日本队足球的长期,中期,短期规划……足球风格吗,就别学了,学不到,得有自己的风格!




只是16强?呵呵,可是你连160强都排不进去啊




日本足球唯一的弱点是身体,这一点中国足球也一样,中国人的身体也搞不过白人和黑人。论技战术整体水平,全世界日本唯一承认不如的是西班牙,剩下打谁日本人的场面都更流畅,基本上都是压着对手打,最差也是场面持平,由于身体的原因,日本人的两个禁区的效率比较差,但这已经是亚洲人的极限了。除非你认为中国人的身体素质比黑人好比白人占优势,那么你不用学日本足球,否则学日本足球非常好的出路,因为论技战术水平,日本是全世界最顶尖的那个档次。




中国足球当前水平已经不具备冲击世界杯的能力,在亚洲已经沦为三流四流了。所以中国足球不能好高骛远,总盯着世界杯这样不切合实际的目标,而忽略足球本质的发展,最后终究是一场空。

中国足球还真有必要学一学日本。日本和中国同处汉文化圈,又相似的人文文化,又都是黄种人。中、日足球在上世纪90年代同时进行足球职业化改革,中国足球在同一起跑线上,却输掉了过程。日本足球职业化进程有目共睹,而今日本女足已贵为世界杯冠军,男足世界杯16强,妥妥的世界二流强队。同样的起点、地域、人文、人种,日本足球何以甩开中国而大步向前?我总结以下几点值得我们思考和学习:

第一、重视发展青少年足球运动,大力创造足球运动的群众基础。日本国内形成了从少儿到成人的各级足球联赛、校园足球联赛运动机制。这样就首先保证了足球运动基数发展,参加足球运动的人多了,自然好苗子会不断涌出;

第二、统一的足球风格打法。日本足协将世界足球风格打法加以研究分析,结合东亚人身材特点,总结出适合自身的团队技术流足球打法。全国各级职业联赛、校园联赛至上而下贯穿统一打法日本足球正是正式凭借这种一贯如一的打法独步亚洲,一时风光无两;

第三、严谨务实的工作作风。日本人严谨认真的性格,不服输的精神,专注的工作作风,保证了足球运动能够在纯洁、规范、积极有序的环境下健康发展壮大。

不积蛙步,何以成千里!当前中国足球唯有一步一个脚印,脚踏实地方能看见曙光。以世界顶级强队为榜样可以,但要达到世界一流足球的水平,日本足球肯定比中国足球要早,但要想达到这个水平,日本足球还是有很长路要走,所以隔壁日本足球是我们学习的优良范本!




你倒是先进个世界杯给大家看看呀!连世界杯预选赛亚洲十强赛都出不了线的球队,有什么资格看不起世界杯16强?巴西队大力神杯多了,学巴西呀!就那帮白斩鸡,贝利亲自教都没用!







折腾啥,中国足球学谁都没用。

要想中国足球崛起,四个条件:

1,牺牲这一代足球人,这一代人已经没救了,30年后再重启中国足球,这30年间,中国无足球,无足协,无比赛。

2,让中国无球迷!大量球迷意味着经济利益,经济利益意味着腐化。只有中国没有真正球迷,只有类似看女排,看乒乓那样,偶尔看一看的吃瓜群众,才可能让中国足球纯洁而纯粹,才可能崛起。

3,30年后的足球比赛,取消人类裁判,用摄像头和Ai,代替人类当裁判,判决过程数据可查可核对,杜绝黑哨主场哨。

4,永久取消职业联赛,把足球还给民众,要选拔国足的时候,全国海选,自由组队淘汰赛,最后胜利那个就是国足,有效期四年。

以上四条,能够做到,国足有救,做不到,就不要在有生之年对国足报什么希望了。




同样是砸钱,日本砸钱都砸对了地方。

1.“烧钱”有道

日本“J联赛”开张之时,各个职业球队背后都有世界级的大企业作“金主”。日本人用巨量的资金招兵买马,买来的都是过了职业黄金期的一大票过气球星。这些状态暮年的球星以现在眼光看,他们的出现既没有影响本土球员的锻炼机会,又以自己炉火纯青的意识和技术能力做了日本年轻队员的老师。

真乃是一举两得的大大超值“买卖”。

2.眼光长远

日本一开始就官方民间两手抓“青少年”,日本足协和球迷能够沉下心来,实实在在坚持“青少年足球”这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宝贵却又无眼前利益可图之举。二十年前,日本就达到了足足2万多名青少年自费留学巴西的“壮举”,中国国民即便是现在,能有这么高的民间自费出国学习一项体育运动的强烈意愿吗?

官方也很给力,最初日本也面临着青少年足球师资力量严重不足的困境,但是日本足协出面,积极联系各个国家的优秀教练来日本教小孩子踢球,这其中甚至还包括了中国教练员!

3.环境带动

日本社会经过了整整二十多年的“超高速发展”以后,国民观念已经发生了变化,日本人已度过了那个努力奋斗,拼命工作,最大化创造家庭财富的阶段。现在的日本年轻一代,把快乐的人生而不是成功的人生当做唯一目标,他们有更多的意愿去投入到各种人生爱好中去,结果就是带动了足球人口的暴涨。

现在中国年轻人的观念是努力干个好工作,挣多多的钱,以展示自己的成功;而日本年轻人很多情愿找个一般般的工作,腾出精力去努力“玩”自己的爱好。中国大小孩子“没心情”玩,日本大小孩子“有心情”玩。

日本女足是世界冠军,但是她们的队员却在很长的一个阶段里,同时又是女教师、超市售货员、饭馆服务员等等,比之专业队体制的中国队,她们真的很不容易。

“如果你累了,请看看我的后背”——日本女足队长泽惠希。

今天的日本足球走到这一步,也同样不容易,中国足球也不容易,但是人家在方向对了的同时,比你更努力,更加的脚踏实地,你又有什么资格去大喊命运无情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6

标签:世界杯   日本   中国足球   日本队   足球   日本人   俱乐部   打法   足协   战绩   中国   技战术   联赛   球队   风格   水平   体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