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超俱乐部有盈利吗?

首先,在中超目前俱乐部的财报啥的基本都不公开,所以具体亏损多少的真实情况只有他们自己清楚。

没错,我说的就是亏损多少。盈利,暂时很难。

拿在新三板上市的恒大来举例子,最有代表性。不仅是因为球队实力顶尖知名度高,也是因为他们的财报根据上市要求相对透明一些。在2015年挂牌上市时,恒大公布的2013年净利润为-5.76亿,2014年为-4.83亿。

而在上市之后的最近两年,恒大2015年公布的净利润为-9.53亿,2016年为-8.12亿。表面上看起来上市之后恒大亏得更多了,但实际上这个数字更多的是和每年转会费支出有着密切的关系。反正不管怎么说,亏损基本上是一定的。

至于为什么,我们先来看看支出:

恒大2015年和2016年的支出基本都在13亿左右,其中最大头的就是转会费和球员及教练组的工资。比如J马转会费3亿多人民币,斯科拉里团队新合同的年薪大约1000万欧,也就是7000多万人民币。在目前这个砸钱培养市场的时代,想在中超里竞争冠军,这个成本估计每年都少不了。

那么收入呢:

2016年恒大收入了5.61亿,比前一年增长了差不多50%,不过还是没到支出的一半。目前中超俱乐部最主要的收入来源是广告收入,恒大2016年的广告收入接近4亿,差不多是总收入的七成。虽说离不开控股方的支持,但这个数字表面上已经很不错了。

至于欧洲足球和广告收入同样重要的门票和转播收入吗,只能说中超要走的路还很长。

恒大2016年的门票收入4700万,确实在国内已经遥遥领先了。但相比于庞大的支出来说,有那么点杯水车薪的意思。想要真的成为收入的重要来源,那就意味着需要自己拥有球场,还要场场爆满的看球氛围。

转播收入的话,基本上是欧洲除了豪门之外绝大多数俱乐部的最主要收入来源。2015年体奥动力花了80亿买了5年版权,按照分红政策给到每个俱乐部是每年6400万,明年开始会涨到8000万。这个价格已经被舆论视为天价了,但所占收入的比例依然和欧洲俱乐部相差很远。想要再提高,那就意味着要转嫁观众,中国球迷得和欧美球迷一样掏钱看比赛。

前面也说了中超还在砸钱培养市场的阶段,因此最近几年指望着靠提高门票和转播收入来实现盈利,基本不可能。当然,有些俱乐部可能因为转会市场只出不进实现一两个赛季的盈利,但在人人砸钱的中超,这也就意味着要为艰难保级而战。




2014赛季,中超公司年收入4.4亿元,中超各俱乐部总收入突破20亿元,但支出则超过22亿元,俱乐部仍是亏损”,

收入主要来自于赞助商、供应商。仅中国平安集团即以每年1.5亿元的金额冠名中超。目前,中超赞助商已突破10家,收入由去年的1.89亿元猛增到今年的近4亿元。不过,寒事版权的收入仅由去年的3600万元涨至今年的3866万元。

中超每家俱乐部的分红将由去年的570万元涨至今年的1000万元

无法 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中超各俱乐部总收入达到20.15亿元。总收入过亿俱乐部由去年的恒大,鲁能2 家变为7家,增加国安、富力、申花、人和、上港5家

广告赞助是俱乐部收入最大来源,达到8.345亿。各俱乐部转会收入超过2亿;门票收入约1.2亿,占比下滑10%。16家俱乐部总体仍处于亏损状态,亏损2.22亿。只有恒大、人和、上港、申鑫、富力5家俱乐部盈利。亏损主要因为俱乐部引援、薪资投入增加。

无法盈利、只能烧钱的中超联赛,其生命力之强,足以使得球迷惊叹,但对俱乐部经营者而言,即便 是背靠国企大树的俱乐部,也在焦急等待财报“扭亏为盈”的那一天。

“我们做梦都想实现盈利,但从目前的情况看还不现实,需要投入的地方太多。”一家北方足球俱乐部总经理说,“首先赞助不多,其次门票收入基本上都用于场租和安保费用了,而且外援现在的价格都高,俱乐部还得发展青训,中超公司1000万元的分红就真不少了,除非这几年把电视转播权的问题解决了,大家才能过上真正的好日子。"

中超俱乐部无法盈利,电视转播权的亏缺是致命硬伤--地方电视台坐地起价的情况并不少见,2014宾季中超公司转播权收入创下历史新高,也仅为5000万元人民币左右,若转播权收入全部由16家中超俱乐部平分,每家也仅有300万元左右,只相当于一名本土国脚的年薪。

“今年中超公司的电视转播权应该卖了7000万元左右,主要是一些网络媒体舍得投入,不光是门户网站,还包括专业网站,基本上每家网站都要花500万元左右购买中超的视频,这部分的增长很快。”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从中超的规模来看,尽管比赛质量有限,但中国的市场足够大,可能几年之内电视转播权的销售收入就要翻几番,去年国务院文件也说了,现在要按市场原则确立体育赛事转播收益分配机制,中超联赛的电视转播权不能再这么廉价销售了。




现在中超总共有16支球队,其中大部分球队都是亏损的,但是也有部分俱乐部偶尔能够盈利,比如去年的山东鲁能,前年的辽宁宏远,都曾经出现过盈利的情况,但是一直赢利的球队还是没有的,而且大部分球队都是亏损相当严重。

中超球队大部分亏损的原因,除了球队的支出比较大之外,还和中超整体的商业开发有关系,现在的中超联赛基本没有商业开发,特别是周边产品的开发基本没有,只有一个球衣的销售还可以,其他相关的商业开发基本都没有。

就拿盈利过的辽宁宏远和山东鲁能来说吧,他们偶尔的盈利都是出售球员带来的,辽宁宏远还因为出售球员过多,现在已经前往中甲报道了。而山东鲁能幸亏家底比较厚实,不然卖掉王永珀、杨旭、张文钊等球员,山东鲁能也有可能面临降级的风险。

至于其他球队的财务情况,因为大部分球队的财务不对外公开,咱们只能拿登陆新三板的广州恒大淘宝来看,广州恒大淘宝从2015年上市,财务报表显示2013年亏损5.76亿,2014年为4.83亿,2015年为9.53亿,2016年为8.12亿,2017年9.87亿元,可以说广州恒大淘宝的亏损连年增加,其他球队的情况自然也好不到哪里去。

广州恒大的收入主要靠的是广告,这和欧洲球队的门票、转播费用、周边产品相比,中超需要走的路还有很长,也许谁坚持到最后谁就能成为真正的赢家,但是随着房地产行业的日渐式微,中超球队的盈利已经迫在眉睫了,不然中超很可能就会迎来破产风暴,到时候中国足球就真的一阕不振了!

大家好,我是静子,喜欢就关注我吧。




现在中国足球职业俱乐部,像中超队伍,基本上形成商业模式机构企业,大多数是以盈利模式运作,创造俱乐部产品为中国足球市场提供比赛表演,球员转会,比赛转播版权销售,体育装备广,告球衣销售,比赛场地内电子屏广告,及俱乐部衍生品牌经营的,中国足球职业俱乐部也是中国经济体最不透明组织机构单位,从来也没有像社会公布俱乐部经营财务报表,不像世界优秀职业俱乐部,每年都像球迷公布俱乐部经营状况,俱乐部每笔账记录清清楚楚,盈利能力收支,专门有第三方快计事务所核对他们一年财务证明,通过财务统计向社会公布俱乐部营业状况,非常遵守一个国家财政法律要求,绝对不会出现中国足球俱乐部暗箱操作,瞒天过海隐藏事实真相,不管出于什么目地,避税也好,隐瞒球员转会费价格也好,中国足球俱乐部是中国经济体最神秘企业,只报扰不报喜,从观察俱乐部经营管理来看,中国足球俱乐部还是有些盈利的,如果维持不了俱乐部经营,没有中超联赛职业俱乐部硬扛的继续玩下去,只是中国足球俱乐部不公开他们财务报表,广州恒大俱乐部在股票上市有过报表,年收入七亿人民币,投入10个亿,亏损三个多个亿,这些都是纸面上亏损,实际上利用俱乐部政府为他们优惠多少土地开发房地产挣多少钱无法考证,一个企业产业链条是紧密相连的,中国足球俱乐部不像欧洲国家足球百年俱乐部,没有企业大包大揽玩足球,都是足球市场反哺俱乐部发展,流进俱乐部资金都有说明,俱乐部就是一个实体,没有中国足球俱乐部投资人企业,每家俱乐部都是独立经营,只是投资人模式不一样,有世界财团并购俱乐部的,有多元化股份经营的,没有像中国足球俱乐部这祥靠母公司输送血液,全是足球市场行为,2020以前中国足球俱乐部从道理来讲,中国足球职业俱乐部是盈利的,别听俱乐部叫苦连天,如果那家俱乐部敢公开他们经营俱乐部财务报表,估计中国足球俱乐部没有一家敢向社会公开经营状况,中国足球俱乐部是中国经济最神秘企业,这种制度隐藏太多腐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4

标签:俱乐部   宏远   球员   欧洲   总收入   广州   中国足球   中国   支出   门票   足球俱乐部   球队   去年   收入   体育   市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