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农村人不交社保老了也有钱拿?

不缴社保的农村老人拿的是基础养老金,不是投保才有的基本养老金。

基础养老金是国家对农村老人的关怀,不投保就有。刚实行时是每人每月55元,逐年涨后各省(市)不同,多数省份100多元,多的有几百元至上千元的。发多少与当地财政状况有关,随着地方经济的增长,还会逐年增加。

享受基础养老金的农村老人,都非常感谢国家的关怀。




这是误解,不要让农村朋友为背这口无名的黑锅委屈流泪。

在社保系统里,有单位的农村朋友可以参加职工社保,无单位的农村朋友可以参加城乡居民社保。

说农村朋友不交社保,老了也有钱拿这个结论很不负责任,这不是农村朋友的特权,更不是所有农村朋友的待遇,是不了解社保政策的人断章取义造成的。

我国的社保制度有不同的险种,相关政策是分阶段的。不同时代,不同群体,有不同的政策,不可相提并论,混为一谈。

无论是城镇职工养老保险,还是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在没有建立个人缴费制度前,大家都没有缴费,是否享受社保待遇,根据具体情况,因人而异。

在建立个人缴费制度后,要看真金白银,谁缴费,谁受益。多缴多得,长缴多得,不缴不得。权利和义务是对等的。

那么,在建立养老保险个人缴费制度前,哪些人可以享受社保待遇呢?

先说职工养老保险。在当地建立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个人缴费制度前,在国企、县级以上大集体,机关事业单位工作,有正式编制,有人事档案材料佐证的连续工龄,可以认定为视同缴费年限,享受相关待遇。

再说居民养老保险,在建立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个人缴费制度前,已年满60岁,无需缴费,即可享受城乡居民养老金。在建立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个人缴费制度前,年龄超过45岁,未满60岁的居民,只要连续按年缴费,60岁时,养老保险累计缴费年限不够15年,也可享受城乡居民养老金。

因此,无论是城镇职工社保参保人,还是城乡居民参保人,实际上都有权利和机会享受“视同缴费年限”,但不是无条件享受。城镇职工要看视同工龄,城乡居民要看建立居民养老保险个人缴费制度时的年龄。

如果不属于符合政策规定的人群,无论是城镇职工,还是城乡居民,都不要妄想天上掉馅儿饼,吃白食。老老实实缴纳社保,才有养老金拿。

不要误解那些可以享受视同缴费年限的朋友,不是一个时代的人,没有客观可比性。每个时代的人都有各自的酸甜苦辣,正视历史,各自做好自己的养老规划才最现实。




这个分情况:

1、1949年之前出生的不需要交钱,也是有养老金可以领取

2、到达80周岁的,可以有牛奶钱拿

其实农村政策现在非常好,具体的可以到当地民政局或者社保所咨询




农村人交的现改名叫城了居民保险,以前叫农民养老保险,从2oo9年开始试点以来,一开就是强制保险,必须参于,不存在农民不交保险的情况,并且有严格措施,家有老人养老养金的,此亲系亲属无工作的必须买农保,进城市单位工作必须买社保,不然老人老养金就停发,如我们一大家,原只有我母亲一人一个月百来元养老金,儿女辈必须买农保,社保,但孙辈工作必须买社保,我小女大学毕业工作不久,村上就通知把社保证明寄回,不然I她奶奶这百来元养老金就没了。

另外,农民的养老金保障低,并且好几年才涨一次,一次也只是5元,10元的样子,我们这样现在也只有一百一十多元,保障很低。人




国家针对农民养老保险政策出台晚,导致有很多老年人已经超过交费期,国家出台了农民养老保险最低保障金。

对中年农民还是应该积极交纳农民养老保险,到龄后还是领得多,生活更有保障。




等你饿肚的那一天,答案自然有了。再一个你去查找一下,社保是什么时候开始交的。




农村分田到户的政策延续至今,还适合当前农村的现实状况吗?一段时间采用,能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现在,很多问题摆在我们面前,比如:农民养老问题。缺乏劳力问题。晒荒地问题。科学种植问题。田地退化问题。选种问题。等等。一系例问题,如何来解决,最大化节约用地,带动种植业创收,增收。农村经济最大化体现,等等。现在是时候来改革创新了。




村里有分红嘛,而且由村代交了当然是有钱啦,说到底发展了很多事都能解决了。




这个钱不是养老金吧,可能是合作社发的,一些发达地区才有。即便有了养老金也不会很多,合作社作为养老的补充。




不知道,也可能是商业买保险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1

标签:社保   农村   养老金   养老保险   年限   待遇   城镇职工   有钱   居民   老人   农民   制度   政策   社会   朋友   国家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