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州市是沿海城市,但是主城区为什么不靠海而建?

我是钦州沿海人,对这个问题有深刻的见解。钦州是沿海城市,但是主城区为什么不靠海而建,这是历史原因和地理现状造成的。下面请听我娓娓道来:

一、历史原因

钦州市建城之初依江而建,也就是现在地处内陆的钦江。从古到今,钦州城区的发展布局在钦江西岸(本地俗称城西)。随着人口的增多,城市的扩大,发展重心转移到了钦州东岸,也就是现在市行政中心。随着城区的发展辐射,城市框架不断拓展,也构成了现在钦州“一江两岸”的规划布局和发展方向。

了解历史的人都知道,中国古代发展并不重视海。而受当时生产力和生活条件限制,古代的人喜欢逐水而居,而有淡水的大江大河,容易形成人类集中生产生活之地。所以中国现在很多的历史名城或大城市,绝大部分都是建于大江大河旁,如长江沿岸的大都市成都、重庆、武汉,黄河的西安、洛阳、郑州等,近的有西江珠江的广州。所以钦州城市的发展符合中国城市历史发展规律,就算是现在的北海市和防城港市(曾属钦州地区管辖)城市建设也是八九十年代才新建的。

二、地理现状

了解地理的人都知道,广西海岸线有1596公里,钦州占据521公里,约占三分之一强,三市平分秋色。打开广西地图会清晰看到,广西处于北部湾之端,呈弧线状,防城港和北海处于东西两端,其陆域凸向海面,并平缓两边伸展,所以深入海的陆域面积很广。而钦州位于中间即弧顶位置,沿海陆域向内呈凹形,也造就了茅尾海,就是一个内海(康熙岭镇、尖山镇范围,没有陆地纵深),而真正伸向海面的只有钦州港和犀牛脚镇(像半岛)。这就变成了钦州拥有和北海防城港一样的海岸线,但内海所处的康熙岭尖山镇陆域纵深小,靠近市区,陆域面积少。真正可利用的陆域海岸线只有钦州港犀牛脚镇一带,相当于只有一半的海岸线可利用,(像钦州港建港前面积很小,发展壮大用地不够,现在的保税港区、十万吨集装箱码头、钦州港行政中心大榄坪一带的金鼓、鸡丁头、鹿耳环村委、中马产业园等用地也是从犀牛脚镇割让的)。

正是上述这种地理现状受限,所以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整个钦州城市向海规划建设的布局。试想一下,钦州市区向南向海发展,只有钦州港和犀牛脚镇一带可利用,但钦州港已经规划作为港口码头和工业用地了,而犀牛脚镇人口少,且离市区有几十公里的距离,线面大长,根据钦州现在的发展速度短期内无法延伸到。

按照钦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2—2030)的城市规划定位,建设具有岭南风格、东盟风情,滨海风光的宜商宜居城市。城市发展方向为东拓、南进、向海发展,在主城区和港区之间茅尾海东北沿岸建设滨海新城。

按照这样的规划,钦州要实现向海而居的滨海城市梦想,必须重视加快建设滨海新城。但自2012年滨海新城规划建设以来,一晃差不多十年,但发展不温不火,城市建设项目廖廖无几,依旧冷冷清清,停滞不前。究其原因,是茅尾海地理位置造成。处于内海,污泥容易淤积,缺少像犀牛脚镇三娘湾和犀丽湾相对优质的天然沙滩。虽然有人工沙滩和滨海浴场,但规模小,维护成本高,不足以聚集人气,就无法带动城市的商业发展,其他建设项目不敢进驻。像北海仅凭一个优质银滩,就能带动各行各业的发展,包括城市建设,港口建设,产业园建设等。像现在防城港城市建设如火如荼,房产遍布,高楼林立,已初具一个新兴滨海城市的规模。再者这两个城市沿海陆域面积比钦州大得多。

我这样比较并不是长他人威风灭自己志气,我是实事求是分析钦州规划建设滨海城市存在的短板,不占地利。一是城区往南发展在内海,形成滨海新城,远景规划只有36平方公里;二是茅尾海没具有滨海城市最主要的特征——拥有天然海滩,没有天然沙滩,就缺少滨海城市的韵味。

所以总的来说,钦州沿海但主城区不靠海是历史原因造成。而钦州为实现滨海城市的梦想,虽然有向海而居的远景规划,但滨海新城先天不足,地理受限,陆域面积小不利拓展也注定了滨海新城不能做大做强。而真正实现钦州成为滨海城市的梦想,只有把犀牛脚镇纳入市区规划才能成行。因为犀牛脚镇是钦州沿海唯一拥有众多滨海旅游资源的地方,沙滩,海岛,渔村,红树林,海巨石。只有这样,钦州滨海城市将来才能与毗邻的北海媲美。

这只是个人的见解,有说得不对的地方,希望大家指正。对钦州有什么好的城市规划建议,欢迎各位在评议区留言。




因为以前钦州沿海地区交通落后,特别是地广人稀,只有犀牛角镇比在海边,但是人口太少,而且交通不方便难以担当一坐城市的角色。而且钦州行政区一开始不是在现在的钦州市区。

不过现在已经在海边建起了港口钦州港,而钦州有几个国家级平台在海边,钦州港经济技术开发区,钦州保税港,中马产业园,而广西自贸区通过后,其中的广西钦州港片区是广西自贸区三个片区中最大的差不多占据一半的面积!

现在三个国家级平台三区合一,行政区搬到中马产业园,钦州政府正以全市之力来建设钦州港片区,加上国家的各种优惠政策,比如陆海新通道,一带一路,自贸区,新西部大开发中把钦州港建成国际门户港以及最近签订的RCEP,对钦州来说更是重大的历史机遇!

未来钦州将结束沿海而城区不靠海的局面,当然现在已经开始实现。前阵子钦州举办的蚝情节的主场孔雀湾让大家对钦州有了重新认识!未来一座滨海新城即将崛起!




不靠建是对的,海水带有咸湿味,对居家不利,老辈们的经验。很久以前,财主纷纷争住海边,把渔民赶走入内陆,原民的痛风没有了,沦到财主们受不了,又大势回迁内陆,因此海岸边上无人居住,到如今人们为了看海又大兴土木盖高楼,表面飘靓。看海你能天天天看会烦人的。




不是什么原因让钦州主城区在【不靠海而建】。钦州历史上就在现在的原址上,只不过现在城市在规划的引导下向海港方向发展。钦州以前只是一个小小的宅居地,没有文明,没有......今天已经是一个人口复杂的新型社会了。




钦州是一个有历史底蕴的城市,他靠不靠海的原因,你得去问康熙皇帝,康熙当年搞海禁,离海十里为无人区,谁进杀谁。




请看珠三角,把钦江口看成珠江口就明白了,钦州老城区与广州老城区位置相似为风水宝地?防城港为珠海中山,钦州港算虎门,合浦算深圳北海当作香港吧?




曾经在钦州呆过几年,对于主城区为什么不靠海而建,有所了解。

一,历史原因:钦州,古称安州,具有1400多年的历史,底蕴雄厚。人类历史发展,住所大都是沿江而建,江河给人类发展生活带来稳定的淡水(饮用水)水源。钦州市区最早的城区是一二三四马路骑楼那一带,钦江西岸,之后沿着人民路往北至大花园,中山路往西至文峰路。随着时代发展,人民聚齐,钦江西岸成了宜居乐土。

二,地理因素:钦江经过常年累月的流动冲击,造就了两岸的平原地带,给两岸人类的发展提供了肥沃的田地,也给城市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主城区沿江建设,相对容易,成本更低。而沿海大多是山坡丘陵地带,要建设就必须开挖填平。目前的中石油等工业园区都是挖山填坑填海而起的。




原来的钦县,1994年才和灵山,浦北姘成地级市




不算很远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4

标签:钦州市   防城港   钦州   沿海   滨海   北海   内海   城市   犀牛   广西   新城   市区   城区   面积   地理   社会   历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