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戴了助听器,但为什么说话还是不怎么好?

聋儿的苦恼

一位聋儿父亲很苦恼,以为花巨资给孩子佩戴助听器后,就应该像正常孩子一样说话,结果孩子还是像以前一样“啊啊,喔喔”的说不清,还大喊大叫,嗓音听着很刺耳。怎么教他也学不会。




说实话总是很伤人,但是我还是要告诉他,孩子距离开口说话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这条路有多长呢?

简单描述,配完助听器后,听辨是一步,理解是第二步,模仿发声是第三步,形成语言习惯是第四步。其中从辨别声音、模仿发声、纠正语音错误,到形成语言习惯中间难度很大,不知道孩子会遇到多少步!

聋儿为什么嗓音嘶哑、难听,喜欢大嚷大叫

这是一种紧张状态的发声,很多聋儿都有这种语音现象,原因是这些发音器官不懂得如何配合协调,因为它们他们从来没有学过如何正确发音,这些器官的肌肉群亢奋紧张状态下,会影响声带振动更快,声门闭合激烈,这种难听的发声,其实聋儿本身也感知不到。


聋儿为啥不能学会说话?

孩子想要学会说话,必须听得到声音,我们听到的每一个发音,都有两个要素;一个是声音强度,一个是声音频率,耳聋或者部分耳聋的孩子,听不到、听不清,都和这两个要素有关。


我们听到声音有中、高、低频的区别,比如像“啊”这个词包含较多的低频成分,“嘶”这个词就有高频成分。

如果孩子的中高频损失稍严重,那么一句话里的某些高频率音节的词,一定听不清楚,这就会让语义断裂,失去的频率越多,听不到的词就越多,最后孩子连整句话都不理解。如果完全失去听力,什么声音都听不到,那就彻底和语音告别了,连模仿都做不到,又如何学会说话呢?


佩戴助听器后是什么样子?

失去对声音的感知,是困扰聋儿的最大难题。但是佩戴助听器后,为什么距离说话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呢?

对聋儿来说,没有助听器是万万不能的,但助听器并不是万能的,它是一款放大器,功能是增加声信号强度(bd)并尽可能不失真(这两个字是区别助听器好坏的标准之一)地传入耳内。


最贵的助听器也无法媲美原有的听力,为什么?因为助听器需要把外界声音转换为电流信号,加强放大后转化为声音信号,这个转化效果如何,由助听器的质量说的算。

助听器只是补偿了听力,但是刚刚佩戴助听器的聋儿,为什么听得到声音,却听不明白呢?打个比方,助听器好比新来的客人,住进了耳朵里,一番寒暄后,这位客人说我给大家唱首歌吧。

这位客官唱的什么玩意儿啊?以前从来没听过啊,虽然听到了歌声,也感知到了声音,但是无法辨别这些声音的意义和韵律,感觉这歌挺难的,一时半会还学不会。这就是聋儿面临的第一个难题。所以接下来的听辨训练很重要。


聋儿佩戴助听器后训练什么?

前面说过声音频率,就是训练的主要目标,因为助听器只放大了音强,声音频率需要聋儿自己去感知,辨别。找到音频的奥秘,他们就找到了开启声音大门的钥匙,剩下的就是“沙场点兵”,把舌头,声带,腭咽、唇齿等都叫醒,大家提起精神,只等大脑一声号令,准备操练起来。

调试或检测聋儿助听器时,很多老师都会使用这6个音来测试中、高、低频的效果,m、u是低频音,a、i是中频音,sh、s是高频音。

只有听出绝大部分频率发音的区别,聋儿才会准确模仿,这是聋儿必须要跨过的一道门槛。


佩戴助听器之后还要考虑什么?

首先我们要考虑2个可能,一是很久不使用的听神经可能会病变,二是未经过发展的大脑言语中枢可能退化。这些都需要准备相应的干预手段。

我们的辅音往往集中在中高频,很多聋儿只能感受低频声音,对高频声音听不到,比如“瓜gua这个词,他听不到“g-u”这个发音,他认为“瓜”就变成“啊",“他”也变成“啊”了,不会辨别这个音频,佩戴助听器后还是只会发出“啊呵”的声音。

说到这里,我想那位父亲应该看明白了其中的道理和奥秘,佩戴助听器只是万里长征第一步,接下来还有一万步等着走,不要灰心不要放弃,坚持训练,孩子一定会像我们一样正常说话的。


结语

不想写这段结尾,其实最后我们给孩子爸爸的答复是这个样子的。

因为错过了最佳时期---言语发展、学习的黄金期---3周岁前,孩子的高频差,辅音部分听不到,助听器只解决了部分问题,对于恢复发音清晰度效果差了很多,另外大龄聋儿的心理发展普遍不佳,这些都是干扰语训的原因。换句话说,您给孩子配助听器的时机稍微有点晚。




孩子戴助听器后,仍分辨不清语言的另一主要原因,是听力损失过重或高频听力补偿不足。依实际听力损失,重新调试或选择适合功率、频响范围的助听器,使其得到合理的听力补偿。可能由于孩子刚戴助听器还没有经过听力语言训练,因为语言是通过学习获得的,没有经过语言学习聋儿只能听到声音,而听不懂也属正常过程。首选是听到声音,然后还要配合语言训练,从听到说是要有个过程的。助听器是补偿声音的,听懂声音还是要靠自己大脑的配合。佩戴助听器后,声音不要放的过大或过小,这样反而听不清楚,要适中,要舒适。佩戴助听器后,家人语速慢点,给孩子大脑有一个反应的过程。最重要的一点,戴上助听器,要多与人沟通,可有效的提高言语识别。




如果孩子很小的话,刚刚戴上助听器,对于他而言也是刚刚接触语言,听力好的孩子在胎儿时期就已经接触语言了,也还要到一岁左右也能开口说话。刚刚戴上助听器的孩子,除了要跟他多交流多让他听,还要让孩子进行专门的语训学习,才能让孩子早日开口说话。孩子从出生到3岁之间是听觉和言语发育的关键期。在此期间,大脑听觉皮层迅速发育,听觉功能逐步完善,使之能辨别出不同的声音,并且通过模仿他们听见的声音学习说话。孩子佩戴助听器只是第一步,必须结合语言训练来康复帮助孩子有很好的语言环境,可以佩戴助听器做效果评估通过客户评估测试来看小孩是否通过助听器听得好听得见,后期还是需要大量的做语训来帮助小孩更好的学习.




对于几个月的孩子来说,戴上助听器通过不断的聆听促进听觉-语言功能的发育,佩戴助听器只是第一步,平时家长要多与孩子说话,大概2岁左右要去专业的语言康复机构进行语言训练。




孩子戴上助听器还是不说话该怎么办?如果孩子很小的话,刚刚戴上助听器,对于他而言也是刚刚接触语言,听力好的孩子在胎儿时期就已经接触语言了,也还要到一岁左右也能开口说话。刚刚戴上助听器的孩子,除了要跟他多交流多让他听,还要让孩子进行专门的语训学习,才能让孩子早日开口说话。




孩子戴助听器后,仍分辨不清语言的另一主要原因,是听力损失过重或高频听力补偿不足。依实际听力损失,重新调试或选择适合功率、频响范围的助听器,使其得到合理的听力补偿。可能由于孩子刚戴助听器还没有经过听力语言训练,因为语言是通过学习获得的,没有经过语言学习聋儿只能听到声音,而听不懂也属正常过程。首选是听到声音,然后还要配合语言训练,从听到说是要有个过程的。助听器是补偿声音的,听懂声音还是要靠自己大脑的配合。佩戴助听器后,声音不要放的过大或过小,这样反而听不清楚,要适中,要舒适。佩戴助听器后,家人语速慢点,给孩子大脑有一个反应的过程。最重要的一点,戴上助听器,要多与人沟通,可有效的提高言语识别。




孩子戴上助听器需要配合语训才能准确的发音,什么情况需要进行语训请参考:1. 坚持三早原则是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是来源于关键期理论,儿童神经发育的最佳可塑期是在三岁半以前,错过关键期聋儿在这以前听觉刺激缺失,大脑就会重组接受视觉等信号,逐步弱化听觉处理功能。2. 轻度聋听障儿,选配助听器后,听力达到正常水平,不用进行语言康复训练。3. 中度聋,看选配时间,如果半岁则开始干预,又选配仿真耳助听器,语言康复也不用训练4. 中度聋到三岁后配助器,需要语言康复,3岁以前家庭康复为主。5. 重度极重度听障儿半岁能进行干预的,选配助听器,以训练家长为主,经过观察评估,无明显效果12个月到5岁则做人工耳蜗并语言康复,家长一起听课,空余时间家长对聋儿培训一定要跟上有的家长不愿接受人工耳蜗的家长和聋儿需要接受正规培训。6. 重度及极重度超过5岁的聋儿,错过了语言发育的最佳年龄,即使给予再多刺激,儿童的听觉,语言能力也难以发展到理想水平。对于多重残疾的聋儿要综合干预,需要物理治疗师、心理师共同进行多方面康复。因此在给聋儿选配助听器后,一定要看聋儿的年龄和听力损失的级别,具体分析作不同的回复 还要看选配助听器是哪种,家长的文化程度和经济水平、有没有语言康复训练机构。




您好,小孩就算戴了助听器,他听的声音和我们真实耳朵听的,也是有些不同的,还需要结合语训训练。




孩子戴上助听器需要配合语训才能准确的发音,什么情况需要进行语训请参考:1. 坚持三早原则是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是来源于关键期理论,儿童神经发育的最佳可塑期是在三岁半以前,错过关键期聋儿在这以前听觉刺激缺失,大脑就会重组接受视觉等信号,逐步弱化听觉处理功能。2. 轻度聋听障儿,选配助听器后,听力达到正常水平,不用进行语言康复训练。3. 中度聋,看选配时间,如果半岁则开始干预,又选配仿真耳助听器,语言康复也不用训练4. 中度聋到三岁后配助器,需要语言康复,3岁以前家庭康复为主。5. 重度极重度听障儿半岁能进行干预的,选配助听器,以训练家长为主,经过观察评估,无明显效果12个月到5岁则做人工耳蜗并语言康复,家长一起听课,空余时间家长对聋儿培训一定要跟上有的家长不愿接受人工耳蜗的家长和聋儿需要接受正规培训。6. 重度及极重度超过5岁的聋儿,错过了语言发育的最佳年龄,即使给予再多刺激,儿童的听觉,语言能力也难以发展到理想水平。对于多重残疾的聋儿要综合干预,需要物理治疗师、心理师共同进行多方面康复。因此在给聋儿选配助听器后,一定要看聋儿的年龄和听力损失的级别,具体分析作不同的回复 还要看选配助听器是哪种,家长的文化程度和经济水平、有没有语言康复训练机构。




您好,孩子从出生到3岁之间是听觉和言语发育的关键期。在此期间,大脑听觉皮层迅速发育,听觉功能逐步完善,使之能辨别出不同的声音,并且通过模仿他们听见的声音学习说话。孩子佩戴助听器只是第一步,必须结合语言训练来康复帮助孩子有很好的语言环境,可以佩戴助听器做效果评估通过客户评估测试来看小孩是否通过助听器听得好听得见,后期还是需要大量的做语训来帮助小孩更好的学习.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6

标签:助听器   耳蜗   说话   孩子   关键期   低频   听觉   发音   听力   大脑   损失   家长   声音   效果   语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