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觉得现在乡下喝啤酒的人越来越少了?

啤酒在农村兴旺有十来年的样子,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现在不怎么喝,有三个主要原因。

⒈风头早过,没有了城、乡心里落差。那是改革开放初期,市场开始放开,物资供应也像开闸放水,猛地冲向几十年不变的一潭死水,市场商品多了,人们的选择多了。除了对新事物的新奇,更是勾起对未来的期望,最大的愿望,就是成为城市人。所以都自觉不自觉的追赶新潮流,喝啤酒就是当时的最容易模仿城市人新生活的方式。赶上了风口,农民都以喝啤酒为时髦,终于能像城里人一样了。

如今不说靠喝个啤酒找到城里人感觉,早就直接进城做起城里人了,原来城市人的生活并不是当年想象的那么天堂般的美好。

⒉如今的啤酒不是当年的啤酒。啤酒的正宗配方,是大麦芽和啤酒花发酵而成。所以啤酒喝着口感和味道那叫一个爽。普济见证的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大麦芽换成了小麦,发明者就是信阳啤酒厂,当时盛产“鸡公山啤酒”。因为大幅度降低了成本,很快的被同行业模仿。当时企业正进行改制,啤酒生产企业都在变成私人股份,这种偷工减料性质的降低成本行为,形成偷工减料的风口。最后啤酒花也没了,啤酒彻底失去了灵魂,成为水饮料,而且价格不断升高。

⒊中国传统还是白酒当家。尽管酒精兑水充斥市场,但毕竟还是酒味,比起没有灵魂的啤酒强点。反正酒精酒也喝不坏人,还一样能喝醉,假就假吧,先喝醉一次再说。

不过话说回来,如今真要有过去那种大麦芽和啤酒花酿出来的啤酒,应该还是能得到人们的喜爱,哪怕贵一点。希望有这个机会,不仅喝酒人,更是做酒人,都要认识到。




为什么现在连乡下喝啤酒的人也越来越少了?

我在农村生活二十多年。这么说吧,为什么喝啤酒的人越来越少了。

记得98年至07年这十年间,在我生活的农村,那简直都是啤酒的天下。不管是夏天还是冬天,只要是有饭局,基本上喝的都是啤酒。过年走亲戚也有拿一箱易拉罐包装的啤酒。

那时候我们市里还有个啤酒厂叫“蓝牌”啤酒。这种啤酒不贵,一般包装退瓶才9毛一瓶。这个酒口感不错,遗憾的是这个酒厂被华润雪花收购后就再也没产出过那种口感的酒了。不过从08年开始,白酒的市场渐渐开始恢复,村里的人都以喝高度白酒为荣。

为什么农村喝啤酒的人越来越少了呢?我是这么看的,一是现在的年轻人喝啤酒的越来越少。二是,除啤酒外可选择的其它饮料的种类太多了。三是原来喝啤酒的那群人渐渐年龄大了,感觉喝啤酒酒精度低不过瘾,都改喝周边自酿原浆白酒了。所以农村人喝啤酒的人越来越少了。




在大部分农村地区,白酒一直是主流。从我记事起,村里人办酒一般用稻花香和白云边,啤酒不多见。现在人们的经济状况比以前好,攀比心也很强,啤酒比白酒便宜太多太多,所以酒席上啤酒的身影越来越少见。

其实在国内,正式点的宴请都是用白酒,啤酒更适合宵夜这种休闲的场景。白酒与香烟一样,各省都有自己的白酒品牌,也从侧面反映了国人对白酒的喜爱。至于近几年国产啤酒厂商日子不好过,主要是自己没做好,市面上常见的国产啤酒很难喝。现在很多啤酒都是8°P,原麦汁浓度不足,为了保证啤酒的酒精度,添加比大麦便宜的大米作为辅料,口感大打折扣,20年前,主流是12°P。消费者又不傻,劣质啤酒谁愿意买单消费。

如果市面上继续充斥着大量的国产劣质啤酒,以后可能就是进口啤酒的天下了。

零零牛:“田管家”特聘农技专家




为什么现在连乡下喝啤酒的人也越来越少了?如题描述,一百桌的酒席,1000人的流水席,居然只喝了20件啤酒,确实,现在酒席喝啤酒的数量越来越少,啤酒依然是很畅销的液态面包,虽然现在的啤酒味道口感远不如过去的那么香醇,而且价格越来越高,但啤酒确实销量依然不少。但在酒席之上,喝啤酒的确实很少很少。

在酒席上喝啤酒的本身就不能算作“酒”,在我国自古以来都是以白酒为佳,只有白酒才能被称作为“酒”,其他红酒、啤酒一概不算数的,酒席之上只算了啤酒20件,试想一下白酒能下多少,就很明白为什么了。

尤其是在农村办理一下婚宴、酒席,大都进餐时间很短暂,现在这社会早已经没有了过去“落桌”的现象,就是人都走了,还有几个不明事理的在喝酒的现象,啤酒是一种很消磨时间的饮品,有的酒量大的喝十来瓶等于小意思,但需要很长的时间,像这种酒席,是没有这样的时间供你慢慢消磨的,还是白酒来得快。啤酒在农村除了炎热的夏季,作为一款消暑饮料饮用,在其他季节的销量确实很少,很小,其实根深蒂固的原因,还是对于白酒的痴迷,有些酒席,干脆就不上啤酒,反正也没人喝,只要有白酒在,啤酒称不得王,欢迎大家补充评论留言,谢谢。




为什么现在连乡下喝啤酒的人也越来越少了?看了你的说明情况,1000的留水席,啤酒没喝20箱,是不是有点太夸张了?我不知道你是那个地区的,更不知道你们的留水席是怎么形成的,但是我只知道有的地方,家里老母猪生了,全村人都去添礼,买个羊榚为了庆贺,家家户户去得去随礼,相你们这里的流水席,基本天天有,成了家庭便饭,谁能以喝啤酒为生,肠胃也受不了不是。

在一个说,现在农村年轻人都外出打工去啦,村上都是留守妇女儿童和老人,谁能拿住啤酒当饭吃,那不是要人命吧,我以为你说的流水席,是全家老少一齐出动,也就是一个村上的人无一漏洞,


在我们这里,从来不出现相你说的,这么有场面的流水席,只有红白喜事,才出现请客送礼,大办宴席,1000多口人的小村,占一半都随礼,也就几十个人出现在酒场,要按这个比例计算,你们村不得是几十万人的村庄,如果不是几十万人的村庄,我想你说的情况一水份太大了,谢谢。




原创:我悄悄告诉你个秘密,

中华民族从来都不喝啤酒,改革要和国际接轨,所以国人为了满足自己看一看和国际接轨是一个什么东西,所以喝了几年,结果一看,嘛也不是,全部都是忽悠人的,所以又停止了喝啤酒,重新改回喝中华传统魔鬼饮料:米酒,烧酒和蒸酒。





为什么现在连乡下喝啤洒的人也越来越少了?



谢邀,这个问题真的如你所说,现在的农村人除了干活口歇了,天气热的时候还有人喝啤酒,春、冬两季喝啤酒的几乎没有。不过农村摆酒席不管有没有人喝都要每张桌子放个一箱,有人想喝就喝,没人喝反正也可以退。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有以下几个分面:



一、农村人一般都是会喝二盅的,啤酒洒精度不高不过瘾,所以很多会喝酒的人都选择喝白酒,来劲刺激。

二、摆酒席除了白酒还有自家酿的黄酒、啤酒、果汁、饮料等,品种多了,大家选择的余地也多了。不比过去农村穷,品种单一,都是酒厂生产的黄酒,如今农村家家户户都烧制了上等的乔麦酒和自家酿的缸米黄。会喝酒的人都会选择这两个品种。



三、啤酒已受到农村人的鄙视,喝啤酒大肚子人们都怕喝了。农村人都是靠种地打工过日子,大着个肚子怎么干活,男不男女不女的难看死人了。有人男人因啤酒喝的太多,形成了啤酒肚,连走步路都喘不过气来,更谈不上干活了,所以农村人也怕喝啤酒。虽说啤酒酒精度不高,但大着个肚子却给自己带来很多不便。



四、啤酒只适合夏天喝,冬春两季喝啤酒大冰,本身冬天气温都低,再喝啤酒可能整个人都要冷抖起来了。而选择喝白酒,能促进血液循环,人反而受酒精的刺激还会全身热起来。



以上就是农村人喝啤酒越来越少的主要原因,没有想到的还希望友友们能加以补充。

农村人喝啤酒为什么会越来越少?欢迎大家一起都来说一说,评论评论。

[更多农村新鲜事敬请关注老娘舅说事点赞评论]




感谢悟空邀请,为什么现在乡下喝啤酒的越来越少了?我综合分析回答如下:

一是, 农村的消费水平在逐渐提高,啤酒不是咱中国人发明创造的,工业化流水线生产出来的啤酒同咱们国产窖藏生产出来纯粮白酒有着明显的口感差别,喝啤酒就是喝气体,涨肚皮,上侧所跑不赢。喝白酒那是慢品慢尝慢过瘾,划拳猜令氛围浓,喝多喝少都有情,我也不喜喝啤酒。

二是, 农村无论办什么酒席,亲朋好友都会应邀不远千里如期而至,现在多数都是开的私家车,往返都是不能喝酒的,况且喝了啤酒不开车的人在高速路上找侧所实在不好意思开口而且还难停车,谁敢喝啤酒啊?

三是, 啤酒挡次低,随便喝一瓶五粮液或有名气的白酒,要抵喝多少瓶啤酒,这帐很好算。

四是, 农村老年人居多,几十年的辛苦劳作让他们习惯了喝白酒,哪怕是寡二两,没有下酒菜也能喝的找不着北,有一把花生米那就很爽了。他们把啤酒叫梢水,猫尿味。

五是, 啤酒度数低还涨肚皮,农村办酒席都很体面,菜品很多,如果啤酒喝多了,你还能吃多少菜呢?喝啤酒实在不划算啊,即然叫吃酒席,那就是即要喝酒还要吃完全席,不然浪费啊,浪费就是犯罪,谁还愿意去喝啤酒,这就是农村现在喝啤酒越来越少的真正原因。

回答完毕,感谢你的阅读,有不同观点欢迎交流讨论。




这个问题猛一看好像很简单,但仔细一琢磨问题很深奥复杂。为啥如此说呢,有一个物价对等说法!

二十年前,农村买啤酒一件十二瓶装也就是十五块钱(成件买比单瓶省两成钱,一瓶一块五)。那么如今呢,基本最便宜的啤酒也四块五一瓶了,那么购买两三瓶啤酒也就和当年成件买消费是对等的。

所以好像农民收入增加了,但消费能力并没有提高多少(提高的是必需品物价)。我们农民很实在,喝的起就多喝,物价高就少喝不是什么问题的,现在城里人普遍没有农村人存钱多,问题就在于农村人没有保障,有钱不敢花,节约为了存钱,存钱为了补贴孩子和养老!




我不知道你说的“乡下人”指的是哪里?

从我小的时候(30多年前),我生活的区域就是“乡下”,就是“农村”。亲朋好友家有婚丧嫁娶的,我们吃桌,都是用白酒,每桌开席前都是一瓶,然后管事的人(主家请的招呼客人的人)会根据每一桌的喝酒量,会在吃饭的当中再每一桌看一看,哪桌白酒不够了,会再加一瓶。我们这里还从来没有见过用啤酒的!

就此问题而论,喝啤酒会涨肚子,并且会多去厕所,即然是在乡下,厕所肯定不多了,且条件也一定很简陋,而且又是流水席,每一桌吃饭的时间可能还不到一个小时,就要下席,给第二波客人准备“宴席”。这还真的无法喝啤酒!

如果你把吃饭时间改到晚上,并且不是流水席,你再看看,我估计“1000瓶”都不会够!

看这两个厉害不,在“乡下的小酒馆”喝了一瓶半斤装的白洒+30瓶啤酒!

当然,他们吃了4个小时!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2

标签:乡下   流水席   啤酒   啤酒花   都会   麦芽   城里人   酒席   口感   白酒   物价   饮料   确实   农村   美食   时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