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超第二次大规模降薪,会不会有球队,退出,不玩了?

该降薪就降薪,俱乐部不愿意玩就退出,无所谓,我们需要的是能够给国家创造荣誉的俱乐部!




限薪,应该是行业行为或是市场行为,如果变成了行政干预,只能是两种结果:或者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或者是叫本来就很烂的足球职业联赛变得更烂。

这里,不是限薪政策对不对的问题,而是限薪是由谁发出的。行政干预的特点之一,就是有极强的随意性。如果不是随意而是高瞻远瞩,限薪应该在恒大金元足球之始,就把高薪扼杀在摇篮中。用拆东墙补西墙的做事方法,就想达到拯救世界的目的,不是笑话吗?足协每一次貌似合理的决定,不都是给足球带来雪上加霜的结果?

“中性”说是与国际接轨,在执行过程中,还留下了上海海港,那如果泰达留下,也不会有津门虎的尴尬。接轨接了半天,死了好几个球队。如果说“就应该死,死了不可惜”,那就中超留四五个球队玩不就行了?要不,干脆回到专业队时代,也许,体校能培养出更多的后备人才——过去,小孩儿踢球,体校给小孩儿补贴,给菜金,给粮票。现在小孩儿踢球,得看家里有没有矿。

足协,别折腾了,要不你就把伪职业联赛取消,要不,就什么也别管。你什么也不管,也许中国男足还有点儿希望。




即便是所有球队都退出,中国足协的限薪令也不要收回。宁可职业联赛停摆,也绝不放弃改革。长期以来,享受高薪及超好福利待遇的中国男足在国际比赛中无欲无求,没有底线输球,让国人一次又一次失望。既然比赛成绩对不住个人收入,就没有理由再拿丰厚的年薪。

中国第一代男足没有工资和奖金,就连到国外比赛的路费都要自己筹措,却在亚洲称霸二十年之久。中国男足先驱的感人故事应该可以给当代足球人某些启示。




不玩就对了、剩几个都一样玩、现在这帮球员在踢也没什么发展了、从头在来是希望。




抵制中超联赛都不去看。这个才是治标也治本的方法。没有利益就没有伤害了。




大概率来说,中超队伍可能会大幅度缩水,中性名+限薪会导致现有俱乐部的股改和签约球员面临空前的难度。

中性名导致俱乐部的积极性大大减弱,除了几家国有企业控股的俱乐部,类似房地产企业为主的俱乐部都面临着无以为继的局面。转手无望,只能托管或者解散出局。

2022年大概率会继续有俱乐部退出,但总会有新的俱乐部愿意继续前行。




不玩了?不可能!

门槛降低了,有更多的企业愿意参入了,中国的市场大嘛!

这样就改变了足球是富人的游戏的形象!各省市的足协才有话语权!




都不玩了更好,正好推到重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2

标签:菜金   拆东墙补西墙   球队   无以为继   体校   球员   男足   小孩儿   俱乐部   足协   概率   中国   高薪   职业联赛   足球   体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