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肚子胀气,怎么排?

几乎所有宝宝出生后,或轻或重,都会遇到肠胀气的问题。有的宝宝家长处理得好,放几个屁就过去了,也没有太大的困扰。但大多数家长不知道该怎么处理,孩子肠胀气就会越来越严重,开始睡不好、吃不好,进而引发肠绞痛,那宝宝就会很痛苦了,无时无刻的哭,全家人也都跟着苦恼万分。最担心的是严重的还会可能导致肠坏死,不少宝宝要住院治疗,临床上也是不少见的。

00 如果发现宝宝有以下这些表现,多半就是肠胀气了

孩子老放屁,甚至无缘无故哭闹,各种哄都没用,孩子的腹部看起来鼓鼓的,不用贴着肚子也能听到里面时不时传来咕噜咕噜的响声,可能伴有满脸通红、双手握拳的表现,只有等TA哭累了,或者放屁、排便后才能缓解。

如果发现孩子哭闹很严重,哄不住,持续一两个小时的哭,喜欢蜷着小脚,那很可能就是肠绞痛了。


01 孩子肠胀气是怎么回事?

小儿肠胀气属于中医的“痞证”范畴。主要是因为孩子脾运化失常,气机壅塞不通引起的,是一种功能性的“假性肠阻塞”,简单地说,就是气堵在肠道出不去了。

为什么气会堵住,就是因为脾这个机器转得慢了。这时候跟胃的协作也就出现了小问题。孩子脾常不足,脾胃功能还不完善。脾胃又是人体气机升降的枢纽,脾主升、胃主降;脾主运化水谷精微,胃主腐熟食物,两者协调统一才能共同完成孩子的消化吸收功能。

0-1岁的宝宝,脾胃尤其虚弱,一个不小心,奶吃多了、着凉了,脾胃功能就容易损伤,导致脾胃对气机的调控失常,气机不畅,排气就会不通,最常表现的就是肠胀气。

西医会告诉你肠胀气是正常的,一般出生4个月后会慢慢好转。其实,这是不正常的现象,处理得好,可以很好地治疗缓解,甚至预防;处理得不好,家长瞎搞,就会进一步地引发肠绞痛、肠坏死。


02 肠胀气并非“正常现象”,原因有这几种:

✔ 吸入过多空气:孩子用奶瓶喝奶的时候喝太快,或吃母乳的孩子,嘴没有完全贴紧妈妈的乳房,都会导致吸入过多的空气。进入胃之后气没往上走,下又下不去,就会堵在肠道里,形成肠胀气了。这个是外因,事实上你也会发现就算严格帮孩子拍嗝,孩子还是会肠胀气。但是即便如此,减少空气吸入,仍然是首要的。

乳食积滞:这是真正的内因,孩子积食,食积气滞了。比如孩子吃奶太频繁、奶冲得太浓,或者母乳妈妈吃了些糖分高、难消化、容易产生气体的食物,都有可能使孩子积食。孩子脾的运化跟不上,中焦气机受阻,就会进一步阻碍脾胃升降气机功能。这个时候,有的孩子就会表现为吐奶,严重的吐出来的奶气味会酸臭,大便也会看到有奶瓣、鼻涕样便等等。

肚子受凉:外邪入侵也是一个重要原因。不管是一年四季的哪个月份,孩子的小肚子都格外要注意保暖,因为一旦脐腹部受凉,寒邪就会郁结在肠道中,寒主收引,寒凝则气滞,孩子肯定就会肠胀气了。这个时候如果进一步给孩子喂凉茶,所谓的去胎毒,寒上加寒,情况就会进一步恶化。


03 宝宝总是肠胀气,要不要看医生?

一般情况下,孩子只要精神状态好,能正常进食、排便,能放屁,都没太大问题,家长不必过于担忧。第一时间应该想办法帮孩子缓解肠胀气的不适症状,尽快找到引起胀气的原因,以后预防。

如果孩子不仅有肠胀气的症状,还精神状态差、食欲差,伴有发热、呕吐、腹泻等,或是肚子异常地胀、很硬,就可能是某些消化系统的疾病,或是器质性病变了,需要及时带孩子去医院就诊。


04 缓解肠胀气,家长一定要杜绝的三件事

孩子肠胀气,是没有特效药的。而且多发于初生婴儿,更不建议用药。以下这些方法是临床上我见到的最多的“坑”娃的误区,家长一定要杜绝:

1、孩子肠胀气,白天没胃口、睡不好,给孩子吃保婴丹、猴枣散等。这些药不能治疗肠胀气,而且都偏苦寒,只会让情况进一步恶化。

2、给孩子喂凉茶。这是最多见的做法,给孩子喂金银花水、七星茶等等,孩子肚受寒,进一步喂寒凉的汤药,只会让情况更糟糕。很多孩子很快就会引发肠绞痛,哭得更厉害了。

3、孩子一哭就喂奶。孩子一哭家长就塞奶嘴,喂奶是有安抚作用的,孩子可以稍微停止哭闹,但是如果发现孩子每次吃得不多,吃完一会儿又哭,那就不是饿了。这时候不断喂奶,加重脾胃负担,就是背道而驰。很多孩子肠绞痛,就是因为肠胀气的阶段家长还不断地增加乳食导致的。这个时候不能再增加奶量,应该减少才是。


05 处理孩子肠胀气的方法其实很简单,两个步骤:

1、控制乳食。适量减少奶量,让肠胃休息,肠绞痛或者肠道功能受损严重的宝宝到医院,是要禁食的,就是这个道理。

2、小儿推拿。用简单的按摩就能有非常好的效果。

要缓解孩子肠胀气的不适,最主要还是帮孩子排气和排便。今天我给家长们介绍几个很容易操作的推拿手法,可以有效帮助孩子排气、排便,一旦气通了,孩子的肚子就不疼了。

✔ 摩腹:腹部穴位很多,有健脾胃的穴位如天枢、中脘等,温补元气如关元、气海等,疏肝理气如章门等穴位。摩腹手法能够涵盖刺激到这些穴位,加强胃肠道的蠕动,促进小肠分清泌浊的功能、大肠传导糟粕的功能,对孩子的脾胃健康大有作用。

操作方法:搓热双手,用手掌全掌面放在宝宝脐周,做顺时针摩腹,一般按摩2~3分钟,动作要轻柔,力度要均匀。


✔ 清大肠:主要是清除大肠之热,促进肠道运动的作用,还能把肠道中的积气往下送一送。

操作方法:用拇指侧面沿宝宝食指外侧(从虎口位置到指尖成一直线),从指根往指尖方向推。


✔ 推下七节骨、揉龟尾:推下七节骨是孩子便秘时促进排便常用的手法,如果孩子肠胀气伴有拉稀便的孩子就单用揉龟尾。若因乳食积滞引起脾胃气机壅滞,腹部膨隆且放屁臭,大便伴有不消化的奶瓣,可以加运板门、清胃经各50遍。

操作方法:七节骨位于腰骶部后正中线上,第四腰椎棘突至尾骨端成一直线;推下七节骨就是从第四腰椎向下推至尾骨端。龟尾穴位于尾骨端,用拇指或中指按揉即可。因为宝宝的骨骼还很柔软脆弱,所以按摩的时候力度一定要轻柔。

推下七节骨

揉龟尾


今天说的这几个基本手法,即使在孩子因不适而哭闹的时候也可以操作,不但能快速有效缓解症状,促进孩子脾胃功能正常活动,还能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增加一些安全感,起到安慰的作用,让孩子身心舒适。

年龄稍大的孩子,如果因饮食积滞或胃肠功能紊乱引起腹胀不适,上面几个基本手法也同样有用


06 初生宝宝如何预防肠胀气

肠胀气非常高发,稍不注意孩子就会中招。要减少孩子肠胀气发生的几率,还得从源头抓起,一定要预防孩子消化不良和腹部受凉。具体要这样做——


✔ 按需喂养。脾胃功能是肠胀气的源头。母乳喂养过量宝宝也是会积食的,特别是4个月里的宝宝会吃的特别多,其实不见得都是好事,如果不及时跟进孩子消化情况,出现严重的积食,就会有各种各样的问题。

✔ 注意腹部保暖。前面说了,一年四季都应该做好孩子腹部的保暖,避免孩子的胃肠道受寒冷的刺激,寒凝气滞而胀气。而且这样做,还能减少孩子呼吸道的感染呢。晚上睡觉时,给孩子穿上护肚围带,或是穿个高腰裤,保护好肚脐部位。日常可以搓热双手,给孩子摩腹。

✔ 按摩督脉强健体质。督脉位于背部脊柱上,为“阳脉之海”,统领一身之阳气。家长平时要多帮孩子捏脊,从尾椎骨位置开始,沿脊椎下往上到大椎穴,轻轻地揉捏,可以消积食、补阳气,增强孩子体质,对促进孩子体格和智力的发育也大有帮助。

✔ 减少空气的吞入。这能一定程度上减少肠胀气的发生。母乳喂养时,要尽量让孩子的嘴包裹住整个乳头。用奶瓶吃奶的孩子,家长要给孩子选用合适大小、流量适中的奶嘴,避免流速过快吃得太急,吸入过多空气。每次喂养完都应将宝宝竖抱,头靠在大人肩上,空掌轻轻从下至上拍背,直到宝宝打嗝。

附:三分钟排气操

分胸八道,24遍

下推中脘,24遍

顺时针摩腹,1-2分钟

下推关元,24遍

分享家长能学会的专业小儿推拿知识,让宝宝少吃药更健康。




如何判断宝宝是胀气了?

通常,大多数宝宝肚子大鼓鼓的都只是一种生理现象,宝宝在喂奶后常可见到轻度或较明显的腹部隆起,有时还有溢乳,但宝宝安静,腹部柔软,摸不到肿块,排便正常,生长发育良好,妈妈就不用太担心了。但是,如果宝宝腹胀并伴有呕吐,生长缓慢等的现象,建议妈妈最好咨询专业医生。


宝宝胀气了不舒服怎么办?

宝宝已经胀气了,这个时候妈妈要帮助宝宝把肠胃里面的空气排出来,可以通过拍嗝、飞机抱或者排气操等方式帮助宝宝排气。

1、拍嗝

宝宝在吃完奶后,妈妈需要通过拍嗝帮助宝宝排出多余的气体,妈妈用一只手的手臂托住宝宝的屁股,让宝宝自然的趴在你的肩膀上,另一只手呈空心状,从宝宝的背部中段,自上而下地拍,注意动作轻柔,帮助宝宝把气体排出。

2、飞机抱

妈妈把宝宝的身体搭在小臂上的一侧,让宝宝头靠近您的肘关节,妈妈如果感觉到宝宝的肚子已经放松下来了,这就表示妈妈抱对了,这也是最快能让肠绞痛宝宝安静下来的方法。

3、给宝宝做排气操

做排气操时,把宝宝放在妈妈的大腿上,脚对着你。手指放平,在宝宝肚子上画圈圈。开始先在宝宝的左腹部自上而下画一个字母“I”,这能使肠道里的空气往下走,通过结肠排出体外。接着做一个颠倒的“L“型按摩,使气体沿着横向的肠道往下走,排出体外。在宝宝的肚子上画一个颠倒的字母“U”,字母下方是宝宝发紧的肠道,按摩可以帮助宝宝排气。动作可以重复多次,按照宝宝的接受程度做排气操。


预防宝宝胀气,做好这几点!

1、奶后拍嗝要记得

无论是母乳喂养还是人工喂养,妈妈们一定记住,在宝宝喂奶间隙和喂完后,竖抱宝宝拍拍嗝,这样能很好的预防宝宝胀气。随着宝宝逐渐长大,胀气自然会慢慢减少的,不用太担心。

2、喂奶时间要恰当

宝宝在很饿的时候会吃得很急,这样就容易吸入太多空气,所以,妈妈不要等宝宝很饿的时候才喂奶。

3、正确冲泡奶粉

冲泡奶粉时,尽量不要大力摇晃,可以等奶粉慢慢溶解。如果摇晃了,奶中很多气泡,可将奶瓶先静置一会,等气泡消失再喂宝宝。

4、注意奶嘴大小

如果是瓶喂,需要注意奶嘴的孔不要太大,也可以选择带有特殊功效的奶瓶,比如带排气孔的奶瓶、弯角奶瓶等。




宝宝胀气为什么如此闹人?

宝宝腹部胀气,有可能是因为:吞食过多的空气、消化不良、胃肠蠕动障碍等,这些本来不是什么大问题,也很容易解决,但是宝妈如果不重视,可能会造成宝宝肚子胀得很大,而且还可能会出现呕吐、哭闹、影响食欲等,所以宝妈要及时给宝宝处理哦。

宝宝胀气该怎么做?

1、不要一次又一次的去喂奶。喂奶不仅会加重肠胃功能的负担,还会让宝宝吸进许多空气,而且会让宝宝吃到很多富含乳糖的前奶,使胀气症状更加严重。

2、每天多给宝宝做腹部按摩,具体做法是:洗净双手,掌心贴着肚皮放在宝宝右腹部,距离肚脐两指的位置,从右腹部顺时针划到左腹部,绕着肚脐划半圆,每次最少做40下,每天做1到2次。记得手要温热,力度适中,否则可能会让你的宝宝感觉不舒服。这个方法可以帮助宝宝的肠蠕动,缓解肠胀气。另外,每次吃完奶要让宝宝侧睡哦。

3、运动:让宝宝平躺,握住宝宝的脚踝做蹬自行车运动。

4、给腹部一些压力:让宝宝清醒的时候尽量趴着,或者让宝宝平躺屈膝压肚子,但是注意不要刚吃完奶的时候做这个,会容易吐。

5、飞机抱:用双手兜着宝宝的腹部抱着

6、不要给宝宝穿的、盖的太多。新妈妈总觉得宝宝肚子痛是受了凉,于是把宝宝包裹的很厚,甚至喂过热的奶。这反而加重宝宝的肠胀气,还会导致新生儿的皮疹,因为新生宝宝汗腺还没发育完全,自我调节体温的能力差,宁可冷一些,千万别捂太热了。手脚凉凉的是正常的,脖子后面微温就不冷,如果手脚都热了,那就是太热了。

我是天天爸爸,欢迎关注我,获取更多育儿知识。




宝宝胀气的表现

胀气的宝宝爱哭闹,肚子鼓鼓的,用手敲敲肚子会有“咚咚”的声音。宝宝的肚子时常发出“咕噜咕噜”的声响;,排便和放屁的时候都很“豪放”;。没事就哼哼唧唧,全方位多角度各种抻,各种扭。像便秘了一样。使了半天劲儿,除了蹦出几个响屁来一无所获,就算好不容易放炮一样的拉出来,也都是软软的便便,经常憋得满脸通红青筋暴突。

然后吃奶也开始不乖,吃着吃着就开始哼哼唧唧的哭,叼着奶头扯来扯去,吃几口就很痛苦的吐出来,然后又扭头到处找,吃到嘴里又开始乱扯,如此循环,直到大哭不止。如果你宝宝有以上的表现,恭喜你,你宝宝胀气了。

宝宝胀气的原因

宝宝胀气多发生于1-3个月的新生婴儿。

首先,这和宝宝的消化系统发育不成熟有关。宝宝肠胃蠕动缓慢,吃进去的东西还没办法像大人一样正常消化,气体堆积在体内。其次是宝宝吞入了过多的空气,不管是母乳喂养或者是奶粉喂养,只要喂养姿势不正确或者宝在哭闹过程中也都有可能导致宝宝吸入过多的空气。再次,妈妈吃的个别食物也是造成宝宝胀气的主要原因。尤其是母乳妈妈要多注意自己的饮食习惯。像花菜、西兰花等十字花科蔬菜和花生、黄豆等豆类食物都是容易造成宝宝胀气的食物,如果宝宝容易胀气,妈妈们最好少吃或者不吃。

如何缓解宝宝胀气



缓解宝宝胀气最重要的就是要帮助宝宝把气体从肚子里排出来,所以每次喂完奶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步骤就是拍嗝。喂完后不要马上让宝宝躺下。应该先把宝宝竖着抱起来,让他的头靠在大人的肩膀上,然后用手轻轻拍拍孩子的后背,直到孩子打了嗝后才让他躺下来。

宝宝拍嗝方法

除了拍嗝每天要做的就是坚持给宝宝做腹部按摩。按摩以宝宝的肚脐为中心,沿着肚脐周边用手掌进行顺时针按摩,有助宝宝的肠胃蠕动和气体排出,改善消化吸收。按摩时注意做好宝宝肚脐的保暖。也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吃一些调节胃肠道的药物。但如果宝宝腹胀厉害,应尽快就医,排除其他疾病引起的腹胀。

在宝宝心情舒畅的时候,妈妈们还可以给宝宝做做排气操,排气操简单的说就是让宝宝平躺屈膝压肚子,网上有帮助宝宝做排气操的详细教程,需要的妈妈们可以去学习一下。还有一个缓解宝宝胀气非常有效的方法就是让宝宝多趴。不管哪个方法,宗旨就是给腹部压力,让宝宝多多放屁。

宝宝平躺屈膝压肚子

以上就是缓解宝宝胀气的一些方法,如果做了一系列动作都还没有效果的话,妈妈们可以尝试给宝宝吃一些益生菌。当然宝宝胀气只是一个阶段性的过程,哭闹是正常的,妈妈们只需要在平时的护理中多观察,多帮助宝宝拍拍嗝,按摩按摩,做做排气操,等宝宝大了,建立了自己肠道菌群,消化好了,胀气自然而然就好了。

欢迎关注我




谢谢悟空小秘书的邀请!

我们首先应该明白任何症状的出现都是有有一定的原因,小儿胀气也是如此,它可能是各种各样的病因导致。我们只有了解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才能有效的采取相应的措施治疗。

让小儿胀气的因素大致为以下,我们通过原因来做出一定的解决措施:

一、小儿本来胃肠器官就没有发育成熟,所以对于进食后小儿消化不良也就是常事,所以针对这种情况导致的胀气我们可以调整食物的状态,改为半流质或较软易消化的食物。

二、说到进食我们家长些也要反省是否在给孩子进食时注意了食物的量和种类,某些食物混吃有可能在胃部反应产生气体,同时大量食物在胃里面搅拌也可能发酵产生气体,这就提醒我们家长喂养时注意食物的类别,切勿喂食过多。

三、胃酸分泌过多导致胃酸多余与胰液进行反应产生气体,也就胀气。这个时候我们就要考虑是否胃部存在某些器质性疾病。

四、说到器质性病变我们就不得不提:慢性胃炎、胃溃疡、肠炎、肠梗阻等都可能导致胀气的产生。这个时候我们就要及时前往当地的医院行进一步检查,找出病因对因治疗。

五、还有就是小孩进食时张嘴咀嚼、边吃边说话、狼吞虎咽,同时吸入大量空气,再者某些孩子吃饭时心情压抑,也是导致消化不良胀气的因素。

小科普:假如小孩胀气长期存在,我们家长些应该引起重视,在排除了非病理性改变后,我们应及时前往医院急诊查明原因,然后进行相应的诊治,以免耽误疾病的治疗及预后。




宝宝有时候会涨肚,还会伴随着"咕噜咕噜"的声响;甚至有的时候宝宝会涨红了小脸,使劲挣着放屁拉粑粑

当宝宝出现这样的情况,家长们一定要重视起来,这些都是宝宝"胀气"的表现,如果情况严重还会引发绞痛,这时候就得去医院查看了

今天就来给大家讲解一下宝宝排气操的具体做法,家中有宝宝的朋友,快点学起来,对于消除宝宝胀气、攒肚、消化不良等问题都能起到很好作用。

第一个招:乾坤大挪移式

以宝宝肚脐为中心,手掌顺时针轻抚

一圈为一回合,建议做4~8个回合


第二招:推心置腹式

此招手法分为两种:

1) 双手沿着宝宝的身体交替向下轻抚,以八拍为一组,建议做两组;

2) 双手沿着宝宝的身体一起往下轻抚,以八拍为一组,建议做两组

第三招:蹬单车式

此招腿法同样分为两种:

1) 将宝宝的两腿交替向腹部蜷缩,以八拍为一组,建议做一组;

2) 将宝宝的双腿同时向腹部蜷缩,以八拍为一组,建议做一组;

第四招:触膝式

帮助宝宝单手和膝盖交叉相碰,同样以八拍为一组,建议做一组

第五招:垂直抱腿式

垂直抱起宝宝的双腿,向腹部挤压,以八拍为一组,建议做一组;

宝妈们,学到了么?日常完全可以当做亲自游戏来为宝宝做操

做排气操的时候,有几点需要注意:

1) 注意做操的时间,建议起码在孩子吃奶半个小时之后,否则还是会发生吐奶;

2) 此操主要是利用压迫原理,帮助宝宝排除肚内气压,所以出现发屁或者排便现象是好情况

3) 如果宝宝长时间只放屁不排便,或者放屁总有酸臭味,一般都是消化有问题

4) 如果宝宝肠绞痛严重,建议及时就医检查

排气操很适合月龄较小的宝宝做,动图看不清的宝妈们,也可以关注私信我,我把完整视频发给大家




很高兴能回答这个问题,希望能帮助到每一个宝宝。

宝宝一般情况下,孩子从出生到3个月内的宝宝容易发生胀气。如果宝宝肚子大大的,敲他肚子时会有“咚咚”的鼓声,这就说明宝宝胀气了。

宝宝腹部胀气,有可能是喂养不当:吞食过多的空气,吃的过快过急,在哭闹或欢笑时喂奶,没有拍嗝等因素造成,导致消化不良、胃肠蠕动障碍等,这些本来不是什么大问题,也很容易解决,

但是宝妈如果不重视,可能会造成宝宝肚子胀得很大,而且还可能会出现呕吐、哭闹、影响食欲等,所以宝妈要及时给宝宝处理。

这个时候吃母乳的宝妈要注意了,要注意产气的食物,如;红薯、芋头、谷类、豆类、圆葱、甘蓝菜、苹果、桃子等等。

如果宝宝乳糖不耐受,在吃了乳类食品或含有高浓度糖分的食物如苹果汁之后,会因为无法吸收里面的乳糖导致胀气。除了腹胀外,孩子还会伴有大便稀、次数多、泡沫多、酸味重等表现。

(1)按摩腹部

当宝宝肚子胀气的时候,可以将掌心搓热,将宝宝的腹部衣服撩起来,掌心对准宝宝的肚脐眼处,顺时针轻轻按摩,因为宝宝皮肤比较敏感,所以妈妈按摩时一定要注意手法轻柔,上午下午各一次,每次50下,注意按摩要和喂奶后时间间隔半个小时以上。

(2)可以让宝宝趴着,妈妈用双手捋宝宝的后背,从上往下捋,每次捋宝宝后背50次。妈妈可以用自己的双手顶在宝宝的脚底,让宝宝使劲往前爬,这样宝宝趴着压肚子,往前爬行的时候他在用劲,这个时候避免胀气,还能起到排气的作用。

(3)妈妈可以把宝宝放在你的胳膊上,让宝宝趴在你的胳膊,飞机抱式。

(4)做排气操,宝宝仰卧位两腿伸直,妈妈将两手轻握宝宝的脚腕,把两腿同时伸屈到腹部,做两个八字拍。

两腿轮流屈伸,左腿屈至腹部,右腿做左腿相同的动作。也是两个八字拍。

两下肢伸直上举,宝宝仰卧两腿伸直,妈妈轻握宝宝双膝,把宝宝两腿上举与躯干成直线,也是两个八字拍。

以上就是缓解宝宝胀气的一些方法,如果做了一系列动作都还没有效果的话,妈妈们可以尝试给宝宝吃一些益生菌。当然宝宝胀气只是一个阶段性的过程,哭闹是正常的,妈妈们只需要在平时的护理中多观察,多帮助宝宝拍拍嗝,按摩按摩,做做排气操,等宝宝大了,建立了自己肠道菌群,消化好了,胀气自然而然就好了。




本文专家:
广东省妇幼保健院新生儿外科主任医师 朱小春
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儿科副主任医师 郭素华

很多妈妈都发现,宝宝有时肚子鼓鼓的,里面常“咕噜咕噜”响个不停,总想放屁,有时两只小手紧握,两腿间及腹部蜷曲,这很可能是宝宝胀气了!

婴儿期宝宝的肠胃发育不成熟,造成各阶段肠道蠕动不协调,从而易引起肠道胀气。胀气会让宝宝哭闹不止,虽不是病,可严重情况甚至会引发肠绞痛,有时必须去医院才能解决,因此,家长一定要重视“胀气”这件事!

为什么宝宝易胀气?

消化系统不成熟

宝宝易胀气主要是跟宝宝的消化系统发育不成熟有关。宝宝消化系统发育还未成熟,再加上整天躺着,食物很容易聚积在宝宝小小的胃里,从而容易导致胀气。

喂奶方式错误

有些妈妈因缺少经验,总等到宝宝饿到哭得很厉害时,才给宝宝喂奶,宝宝因太饿,就会吃得很急很用力,这样易就把空气也给吸进去了,这时宝宝可能会因嗝气而引起腹胀。

预防胀气痛,喂完奶后也注意不要马上让宝宝躺下,而是先把宝宝竖着抱起来,让他的头靠在大人的肩膀上,然后用一只手五指弯曲并拢中间留空,轻轻拍打宝宝后背,帮助他打出饱嗝,将胃里的空气排出后再让宝宝躺下来。

奶瓶选择错误

人工喂养的孩子在选择奶嘴时要注意孔的大小要与孩子的月龄相适宜。否则奶嘴孔太大,宝宝易把空气和奶一起吸进去,导致胀气;奶嘴孔太小,宝宝会因嘬不到奶而使劲嘬,在这个过程中也易把空气吸进去,造成胀气。

消化不良

肠道因粪便堆积,使产气的坏菌增生,或牛奶蛋白过敏、乳糖不耐、肠炎等引起消化、吸收不良,易产生大量的气体,导致宝宝胀气。

一按一蹬消除胀气

胀气的感觉就像大人偶尔会觉得肚子“串气”,有一股气体在肠中间游走,顶着不舒服,严重还会刺痛。若能以放屁形式将气体排出,就缓解了。

宝宝肚子胀气难受时该怎么办呢?家长要先哄宝宝,不要让他继续哭闹而使更多气体跑进肚子里。同时,儿科医生手把手教你一套排气操,帮助孩子消除胀气,促进肠道蠕动和排气。

一按:由于胀气而导致的肚子疼,家长可给宝宝进行腹部按摩。

按摩时,以宝宝的肚脐为中心,沿着肚脐周边用手掌进行顺时针按摩,这样有助于宝宝的肠胃蠕动和气体排出,以改善消化吸收的情况,按摩时要注意做好宝宝肚脐的保暖。

一蹬:宝宝平躺放在床上,抬起宝宝的腿,在空中模仿“蹬单车”的动作。

这个动作有利于宝宝腹腔和肠道的挤压,宝宝的大腿一蜷一伸,等于是在给肠子做“体操”;由于空气是往上走的,当宝宝的屁股抬起来以后,气就自然往上走,从肛门排出来了。

本文参考资料:

➀《健康时报》2017-08-25《拍背按摩缓解宝宝胀气》

➁《羊城晚报》2013-09-10《喂食别图多快好省》

➂《羊城晚报》2014-01-21《消除宝宝胀气医生教你方法》

健康时报客户端编辑:郑新颖




宝宝肠胀气多发于一个月到两个多月新生儿,刚开始的时候孩子哭闹,而且伴有拉肚,每晚得黄昏时候就哭闹,每天都形成的规律,那就是肠绞痛,缓解肠绞痛有很多方法,下面我说一下治疗肠绞痛的办法!

第一:就是飞机抱,很多新手爸妈都不会的飞机抱,上网看视频学,可以缓轻疼痛。

第二就是热敷,用湿毛巾热敷,宝宝会好受许多,因为肚子暖和宝宝就不会那么痛!

第三,每天做排气操,养成好习惯,每次做20分钟,让宝宝把气排出来。

第四,就是益生菌了,益生菌很关键,宝宝小所以没有建立好肠道菌,而且消化不是很完善,才会引起肠绞痛,我家宝宝是喝拜奥益生菌好的,非常管用,喝上几天就不痛了,。

这就是我的经历和经验吧,希望能够帮到新手爸妈!




您好,我是高级育婴师、健康管理师糖果妈妈,很高兴能回答您的问题。


如果孩子出现胀气的情况,可以通过这几种方法来帮助宝宝排气。

一、如果孩子还在吃奶,那么喂奶的间隔时间不要太长,大人应该知道的是,如果孩子很饿,饿的都哭了闹了,这个时候喂孩子吃奶,孩子的情绪非常激动,会导致大量的空气进入孩子的体内,这样就很容易导致孩子出现胀气。当孩子在吃东西的时候,大人可以轻轻拍拍孩子的背部。

二、缓解孩子的情绪。有的时候孩子可能会出现哭泣等,这样也会导致空气进入孩子的肺部。这时家长就应该给孩子及时的安慰,抱一抱孩子,或是分散孩子的注意力,不要什么都不管。

三、给宝宝的腹部进行按摩,有利于宝宝腹中的空气排出体外,以免发生胀气。首先用搓热的手心放在孩子的腹部,然后顺时针按摩几分钟,之后逆时针按摩几分钟,这样不仅可以帮助排气,还有利于促进孩子的消化与吸收。

四、孩子出现胀气的情况,还有可能是妈妈饮食的问题,如果宝妈摄入的糖分过高,导致母乳中含有的糖分过高,糖分被孩子吸收,在体内进行发酵,出现胀气等问题,所以还在喂母乳的宝妈需要控制一下自己的饮食。

五、如果已经给宝宝添加了辅食,那么就要注意一些含有糖分过高的食物,还有一些比较粗一点的食物,含有纤维量较高的食物,不要给孩子吃,避免发生胀气。

六、如果孩子发生胀气并且还伴有呕吐、胃口不好,出现排便不顺利的问题,家长不能及时解决,就要尽快带着孩子去医院,以免问题加重。

肚子胀其实是一种比较常见的问题,大人也经常会发生,但是也不能不重视,小宝宝的身体很娇嫩,身体各项功能还处于发展与完善当中。


如果我的回答对您有帮助,请关注@糖果妈妈,每天为您推荐安全实用育儿知识,感谢您的关注。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4

标签:肚子   宝宝   奶嘴   脾胃   肚脐   肠道   奶瓶   腹部   气体   食物   家长   空气   妈妈   功能   孩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