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损儿童科学验配助听器的重要性有哪些?

助听器几乎可使所有的聋人受益,尤其是处在听觉、语言、智能等诸方面发育阶段的听损儿童,如果能尽早配戴合适的助听器、并进行听觉语言训练,就能尽至大可能地恢复听觉言语功能,回归主流社会。然而,无语言、不能合作是聋儿的共性,他们对助听效果不能作出主观评定。因此,聋儿助听器验配较之成年耳聋患者的难度大、周期长,需要耳科医生、听力学家、聋儿家长或教师通力合作,遵循验配助听器的程序,使聋儿获得至佳助听效果。

1.听力资料准备

选择助听器至首要的是掌握准确的听力资料。

1.1 了解聋儿耳聋的病因、病程、发病情况及伴随症状,对声音的反应、言语表达能力等情况,注意有无地域性聋和遗传性聋的倾向。

1.2 进行详细的耳科和相关系统的检查,重点是听觉机能和平衡机能的系统检查。其中行为测听、言语测听、声导抗测试应列为必查项目,必要时还应做听性脑干反应、学习能力测试等的检查。

2.选择助听器

2.1 佩戴耳选择 对于双耳均需助听器帮助的聋儿,原则上应双耳选配,这不仅符合听觉生理要求,也符合听觉心理要求,使聋儿听到的声音更为自然、均衡、清晰。如果因某种原因,一时难以做到,助听器应戴在听觉动态范围大的一侧耳上。另外如果双耳的平均听力损失均不超过60 dB,则应戴在听力损失较重的一侧;如果双耳听力损失均超过60 dB,则应戴在听力损失较轻、听力曲线较平坦的一侧。

2.2 助听器种类选择 选定助听器的功率和频响范围,介绍助听器的种类及其优缺点。根据我们的经验,传统耳背式助听器较适合聋儿使用。如有条件,亦可选择数码编程助听器或定制耳内式助听器。

2.3 预调助听器 对助听器的音量、音调、至大输出及自动增益作调试,使之处于理论上的至佳状态。

3.定制耳模

耳模的作用除了固定助听器、防止声反馈、使佩戴舒适外,更重要的是用于改善助听器的声学特性,影响助听器的声输出效果,使之更适合佩戴

者使用。佩戴盒式、耳背式助听器均应定制合适的耳模。

4.助听器适应性训练

聋儿戴上助听器后,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性训练,才能对声音产生认识。适应训练的成功与否,是决定助听器验配周期长短的重要环节。这一阶段的训练内容,应在听力学家的指导下,由家长或教师密切合作才能完成。

在训练期间,要认真观察聋儿佩戴助听器的反应,尤其是不适反应。一般来讲,经过2~3个月的严格训练,聋儿适应佩戴助听器、熟悉不同频率的纯音和啭音、能分辨声音的有无并做出行为反应,才能对聋儿助听效果进行评估。

5.助听效果评估,明确助听器处方

听力学家进行助听效果的数量评估,从250 Hz到4 kHz每一倍频程对聋儿的听阈测试,精确地调试助听器的音量、音调,使聋儿佩戴助听器后的听阈在正常的“香蕉图”内,听力损失得到至佳补偿。另外,还须依据聋儿听觉动态范围调试助听器的自动增益和声输出控制,保护聋儿残余听力不受损害。

聋儿选配助听器的至终目的是能够听清语言,进行正常的社会交往。因此,用言语测听对助听效果进行功能评估十分必要,应伴随聋儿逐渐掌握的词汇或语句跟踪进行。定期评估聋儿配戴助听器后接受语言信息的能力,较全面地评价助听效




助听器几乎可使所有的聋人受益,尤其是处在听觉、语言、智能等诸方面发育阶段的聋儿,如果能尽早配戴合适的助听器、并进行听觉语言训练,就能尽最大可能地恢复听觉言语功能,回归主流社会。然而,无语言、不能合作是聋儿的共性,他们对助听效果不能作出主观评定。因此,聋儿助听器验配较之成年耳聋患者的难度大、周期长,需要耳科医生、听力学家、聋儿家长或教师通力合作,遵循验配助听器的程序,使聋儿获得最佳助听效果。

1 听力资料准备

选择助听器最首要的是掌握准确的听力资料。

1.1 了解聋儿耳聋的病因、病程、发病情况及伴随症状,对声音的反应、言语表达能力等情况,注意有无地域性聋和遗传性聋的倾向。

1.2 进行详细的耳科和相关系统的检查,重点是听觉机能和平衡机能的系统检查。其中行为测听、言语测听、声导抗测试应列为必查项目,必要时还应做听性脑干反应、学习能力测试等的检查。

2 选择助听器

2.1 佩戴耳选择 对于双耳均需助听器帮助的聋儿,原则上应双耳选配,这不仅符合听觉生理要求,也符合听觉心理要求,使聋儿听到的声音更为自然、均衡、清晰。如果因某种原因,一时难以做到,助听器应戴在听觉动态范围大的一侧耳上。另外如果双耳的平均听力损失均不超过60 dB,则应戴在听力损失较重的一侧;如果双耳听力损失均超过60 dB,则应戴在听力损失较轻、听力曲线较平坦的一侧。

2.2 助听器种类选择 选定助听器的功率和频响范围,介绍助听器的种类及其优缺点。根据我们的经验,传统耳背式助听器较适合聋儿使用。如有条件,亦可选择数码编程助听器或定制耳内式助听器。

2.3 预调助听器 对助听器的音量、音调、最大输出及自动增益作调试,使之处于理论上的最佳状态。

3 定制耳模

耳模的作用除了固定助听器、防止声反馈、使佩戴舒适外,更重要的是用于改善助听器的声学特性,影响助听器的声输出效果,使之更适合佩戴者使用。佩戴盒式、耳背式助听器均应定制合适的耳模。

4 助听器适应性训练

聋儿戴上助听器后,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性训练,才能对声音产生认识。适应训练的成功与否,是决定助听器验配周期长短的重要环节。这一阶段的训练内容,应在听力学家的指导下,由家长或教师密切合作才能完成。

在训练期间,要认真观察聋儿佩戴助听器的反应,尤其是不适反应。一般来讲,经过2~3个月的严格训练,聋儿适应佩戴助听器、熟悉不同频率的纯音和啭音、能分辨声音的有无并做出行为反应,才能对聋儿助听效果进行评估。

5 助听效果评估,明确助听器处方

听力学家进行助听效果的数量评估,从250 Hz到4 kHz每一倍频程对聋儿的听阈测试,精确地调试助听器的音量、音调,使聋儿佩戴助听器后的听阈在正常的"香蕉图"内,听力损失得到最佳补偿。另外,还须依据聋儿听觉动态范围调试助听器的自动增益和声输出控制,保护聋儿残余听力不受损害。

聋儿选配助听器的最终目的是能够听清语言,进行正常的社会交往。因此,用言语测听对助听效果进行功能评估十分必要,应伴随聋儿逐渐掌握的词汇或语句跟踪进行。定期评估聋儿配戴助听器后接受语言信息的能力,较全面地评价助听效果。

现报道1例患儿的助听器选配:

患儿,男,1996年5月出生,父母皆大专文化程度。1997年5月患儿高烧4~5天,病愈后,家长发现其不再叫"爸爸"、"妈妈",对声音没有了反应。经江西省妇幼保健院做听力测试,脑干诱发电位(ABR)双耳110 dB HL声刺激无波形出现,诊断为神经性耳聋。1998年4月来检查:鼓室压图为A型、声反射未引出;初次测听患儿拒戴测听耳机,采用声场测听,患儿对250 Hz 90 dB啭音和较响鼓声有听觉反应。选用Danavox 155 ppAGCID助听器(音量调至2档,OSPL 90调至125 dB,TONE钮接近H.)试戴左耳。此后,虽多次复查,但因适应性训练未较好进行,助听效果评估难以完成。1998年9月入康复中心培训,两个月后,即会听声移物等,言语察觉阈95 dB。同年11月14日与今年1月10日进行了两次助听器效果测试,把TONE钮从偏H调至N,OSPL90从125 dB调至130 dB,助听听阈56.7dB,语言识别率大于90%。入训三个月后,轻声喊名,聋儿能准确无误地应"到"。今年3月右耳亦选配了同型号的助听器。现在,他能听词整句80余条,运用60余个词语表达意思。




儿童验配的方法:行为观察测听,视觉强化测听,游戏测听




听损儿童科学验配助听器的重要性有哪些?

您好,听损儿童科学验配助听器,可以有效的改善儿童聆听交流的问题,并能够很好的保护儿童的残余听力。选择很多听力中心有专业的儿童验配师,可以更好的帮儿童解决听力问题,回归主流社会。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帮到你。




1、从听力检查开始,儿童和成人就不同,成人可以通过纯音听力检查结果作为验配依据;儿童大多是通过客观测试——脑干诱发电位ABR、耳声发射OAE、多频稳态ASSR、40HZ听觉相关电位等,再配合主观测听——行为观察法、视觉观察法、游戏测听。

2、儿童助听器的功能要比成人助听器的功能更好!

3、调试方面,儿童的听觉范围要尽量广,因此,调试和成人的也不一样!




听损儿童科学验配助听器的重要性?准确验配助听器的基础是准确的听力学检查:而准确的听力学检查离不开受测者的主观配合。幼儿,特别是尚无语言能力的幼儿,由于谈不上主观配合,其听力状况难以获得,更难得准确。所以,对幼儿而言,完全准确地验配助听器是难以实现的。目前,尽管在听力检查方法上有ABR(脑干诱发电位),但要彻底解决问题还要假以时日。然而,如果不能尽早验配助听器,幼儿的语言能力的发展将受到威胁,进而影响身心的发育。所以,尽管难度大、准确性差,还是要尽力,尽早为幼儿验配助听器。为聋儿验配助听器有几项原则需要把握:一定要验配,并且要尽早验配:只要可能,一定要双耳配用;耳背式助听器或许最适合年龄较小的聋幼儿患者,最好还要使用耳膜;所选助听器应具备良好的性能与品质,功能调节范围宽。功率稍大无妨,但需有强声输出控制功能,当然最好选用数码编程式助听器;随时细心观察幼儿戴用助行器的听觉反应,经常为幼儿检查听力,以随时依照他们的反应调整助听器的性能。




听损儿童如果不验配助听器有可能会导致听觉功能退化,会至使儿童无法学习语言,无法讲话,会影响认知,理解,学习,交流各方面的能力,儿童早期的干预可以影响着以后的学习生活。




因此,聋儿助听器验配较之成年耳聋患者的难度大、周期长,需要耳科医生、听力学家、聋儿家长或教师通力合作,遵循验配助听器的程序,使聋儿获得至佳助听效果。 聋儿选配助听器的至终目的是能够听清语言,进行正常的社会交往。因此,用言语测听对助听效果进行功能评估十分必要,应伴随聋儿逐渐掌握的词汇或语句跟踪进行。定期评估聋儿配戴助听器后接受语言信息的能力,较全面地评价助听效果。




听损儿童和成人验配助听器的目的基本是一样的,听损儿童如果不配助听器就有可能导致听神经长期得不到足够的刺激而功能退化,会至使儿童无法学习语言,无法讲话,会影响认知,理解,学习,交流各方面的能力;成人的如果不戴助听器就会使残余听力慢慢退化,严重者会产生老年痴呆。




1.听力资料准备

  选择助听器最首要的是掌握准确的听力资料。

  1.1 了解聋儿耳聋的病因、病程、发病情况及伴随症状,对声音的反应、言语表达能力等情况,注意有无地域性聋和遗传性聋的倾向。

  1.2 进行详细的耳科和相关系统的检查,重点是听觉机能和平衡机能的系统检查。其中行为测听、言语测听、声导抗测试应列为必查项目,必要时还应做听性脑干反应、学习能力测试等的检查。

  2.选择助听器

  2.1 佩戴耳选择 对于双耳均需助听器帮助的聋儿,原则上应双耳选配,这不仅符合听觉生理要求,也符合听觉心理要求,使聋儿听到的声音更为自然、均衡、清晰。如果因某种原因,一时难以做到,助听器应戴在听觉动态范围大的一侧耳上。另外如果双耳的平均听力损失均不超过60 dB,则应戴在听力损失较重的一侧;如果双耳听力损失均超过60 dB,则应戴在听力损失较轻、听力曲线较平坦的一侧。

  2.2 助听器种类选择 选定助听器的功率和频响范围,介绍助听器的种类及其优缺点。根据我们的经验,传统耳背式助听器较适合聋儿使用。如有条件,亦可选择数码编程助听器或定制耳内式助听器。

  2.3 预调助听器 对助听器的音量、音调、最大输出及自动增益作调试,使之处于理论上的最佳状态。

  3.定制耳模

  耳模的作用除了固定助听器、防止声反馈、使佩戴舒适外,更重要的是用于改善助听器的声学特性,影响助听器的声输出效果,使之更适合佩戴

  者使用。佩戴盒式、耳背式助听器均应定制合适的耳模。

  4.助听器适应性训练

  聋儿戴上助听器后,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性训练,才能对声音产生认识。适应训练的成功与否,是决定助听器验配周期长短的重要环节。这一阶段的训练内容,应在听力学家的指导下,由家长或教师密切合作才能完成。

  在训练期间,要认真观察聋儿佩戴助听器的反应,尤其是不适反应。一般来讲,经过2~3个月的严格训练,聋儿适应佩戴助听器、熟悉不同频率的纯音和啭音、能分辨声音的有无并做出行为反应,才能对聋儿助听效果进行评估。

  5.助听效果评估,明确助听器处方

  听力学家进行助听效果的数量评估,从250 Hz到4 kHz每一倍频程对聋儿的听阈测试,精确地调试助听器的音量、音调,使聋儿佩戴助听器后的听阈在正常的“香蕉图”内,听力损失得到最佳补偿。另外,还须依据聋儿听觉动态范围调试助听器的自动增益和声输出控制,保护聋儿残余听力不受损害。

  聋儿选配助听器的最终目的是能够听清语言,进行正常的社会交往。因此,用言语测听对助听效果进行功能评估十分必要,应伴随聋儿逐渐掌握的词汇或语句跟踪进行。定期评估聋儿配戴助听器后接受语言信息的能力,较全面地评价助听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2

标签:助听器   听阈   耳科   脑干   耳背   儿童   听觉   听力   重要性   言语   损失   声音   效果   能力   语言   功能   科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