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一些人看到五十多、六十多的人玩手机或电脑很熟练,感觉惊讶?

一些人看到五、六十岁的人玩手机或电脑特别熟,感到惊讶,是他们对一些五、六十岁的人还不太了解。

现在五、六十岁的人看起来似乎是思想僵化、手笨脚笨、落后于时代的老古董了,但是他们当中有许多人在二、三十年前绝对是操作电脑的“神手”。

我第一次接触的是手提皮包(我们在部队称“作战包”或“参谋包”)装的“电脑”(那时叫“计算机”),那是在上世纪的八十年代初。我记得是进口日本的设备,具体是什么型号和什么样子我早忘记了,只记得有键盘和打印机,启动、操作程序是靠索尼的录音带,打印纸是成卷的,宽不到10cm,打印针记得是与红黄蓝三色的复写笔头相似,操作指令全部是英语;说是计算机,实际上就是一个用于某种业务的专用处理器,根据指令输入有关数据后,可打印出数据、结果及曲线图等。当时,这在全国大多数民众来说,不说是操作、使用了,有些人见都还没有见过。

我接触真正的计算机大概是1984年在重庆医科大学的计算机培训。那时的计算机还没普及和运用到文字处理等办公领域,主要还只是用于编程、计算等髙端领域。

计算机普及并用于机关办公应该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那时机械打印机己经淘汰,四通、联想打印机己经在市场上展示出绝对的优势,并与电脑一起迅速进入办公领域。我记得我办公用的是PC一1500型号电脑,后来是286、386、586。那时单位没有专用的电脑打印机,但我自己已经用于办公的文字和表格处理了,无非是编辑好烤入磁盘让专业文印部门印出罢了。而且那时,我用电脑非线编辑的音、视频新闻、专题片等的技术效果,并不亚于当时市级电视台专业人员的水平。

进入本世纪以来,电脑型号发展到了奔腾系列了,随着手机和电脑的计算速度、内存和功能的倍增,电脑和手机己经溶入到了民众工作、生活、娱乐等各个方面,成为人们生活、工作中不可缺少的必备品。同时,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分工的细化,一批年轻的、院校专业的电脑人才的出现,不但推动了我国It行业的发展,也成为普及、使用手机、电脑的主力军和生力军。

另一方面,随着年龄的增长,大部分过去的“半路出家”、自学成才、“一瓶子不满,半瓶子咣当”的曾经的电脑“精英们”,惰性增加,进取心骤降,记忆力衰退,己经没有了好奇心和钻研劲头了。特别是接近退休年龄以后,有“船到码头车到站”的感觉,自己是能不干就不干了,能不学就不学了,能让孩子们、年轻人操作的就让他们去帮忙干、甚至直接处理了,久而久之,我在智能手机和电脑使用方面显得笨手笨脚、傻极、笨极,似乎己进入了被时代淘汰的行列。

不可否认,有一部分五、六十岁,甚至是七、八十岁的人做到了“活到老,学到老”,“小车不倒只管推”,电脑业务知识不但始终没丟舍,而且能够与时俱进,紧随着智能手机和电脑的发展而不断提高自己电脑知识,不断拓展自己的使用操作技能,所以,现在一些五、六十岁以上的人能熟练地操作智能手机和电脑,得益于他们年轻时代的扎实基本功,得益于他们的不断进取、不甘落伍的精神。对他们能够熟练地使用手机和电脑,咋一看感到惊叹,但细想想也是见怪不怪,也是很正常的了。




六十岁以上的现在还能玩电脑玩智能手机的人,就算在城市里也不太普遍。在农村就更是凤毛麟角了,所以会有些看到六十岁以上的人会用电脑或智能手机就觉得很惊讶:“你都这么大岁数了还会玩这个啊!?”这种惊讶的现象还是比较普遍的。为什么会这样呢?

据我观察,六十岁以上的人能玩电脑的人过去大部分是在党政机关事业单位或者是高新技术企业里在管理岗位上工作的人,他们一般都是具有大中专及以上学历的人,文化水平比较高,接受新事物比较快,又有必须会使用电脑或智能手机的必要条件和要求,加上这部分人又有好学上进的精神(你不好学上进就有被淘汰的危险),所以这部分人会用电脑会用智能手机并不稀奇。但是,这部分原来在党政机关事业单位或者高新技术企业管理岗位上工作的六十多岁会用电脑或智能手机的人与在单位其他岗位上工作和在工矿企业生产一线打工的以及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劳动的人相比还是少数,甚至可以说是极少数。这群只占少数的人退休以后回归到社会生活中,与那些不会用电脑和智能手机的大部分人在一起的时候,那些大部分人以及他们的后代就对六十多岁的人了还会用电脑会用智能手机感到很惊讶,很稀奇。

至于现在五十多岁的人会用电脑和智能手机,目前在城市里并不稀奇,因为办公用和家用电脑在社会生活中出现已经有二十多年了,城市里普及到家庭也有十多年了,智能手机自从有了4G手机,也有十来年了,现在这些五十多岁的人那时候正是二十多岁三十来岁顶多也就四十来岁,我想不管他的文化高低,即便是小学六年级毕业,只要他肯学,这部分人就没有不会用电脑和智能手机的了。但是在农村,目前还是有一部分人仍然不会用电脑和智能手机,尽管人数不算太多。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一个问题,这就是人在社会上的分层问题。纵观人类社会发展史,我们发现总是那些受到较好教育的人最先掌握先进的生产生活技能(也说是“生产力”),他们在推动整个社会向前快速发展的同时也成就了自身适时适应不断变化发展的社会生活的能力,成为社会生活的强者。而那些由于各种原因没有受到较好教育的人就总是在适应社会发展变化的进程中比别人慢半拍,显得有些跟不上形势,也使自身的生活质量显得比别人差了一点。

因此,从小到大接受良好的教育,并且有好学上进的精神,不甘落后,热爱学习,真正把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看成毕生生活的第一需要,别说学会用电脑和智能手机,就算是再难得多的技能咱们也可以学会!

老兄老弟,老姐老妹,你们说我说的对吗?




老年人会电脑会用智能手机,这有什么大惊小怪的?我今年76岁,1984年开始学习和使用电脑,当年全国的程控电话都极少。用的是IBM-PC微型电子计算机(如图)

我当时学习了,《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DOS(磁盘操作系统1.0版)》,《数据采集技术与系统设计》,《basic语言程序设计》,《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数字电路与逻辑运算》《五笔字型》等。我从DOS1.0用到DOS6.22,后来WIN3.1,WIN3.2,WIN95一直到现在的WIN10。应用软件从DOS下的CCED、Wps、3DMAX到WIN下的WORD、Wps。还有ps、会声会影、UGA5等很多实用软件。一路走来,智能手机也从开始有就使用。我们这些人,当年生活困难,但学习的艰苦程度是现在年轻人想像不到的。我用电脑已经35年了。






其实人一边生活,一边学习新知识,一边创造出物资,一边能解决问题,时代造就了科技,不想落后就要学,手机电脑路三熟,记住原理不太难,要有决心才能行。

学习肯定能成功,要跟上时代步伐,在于大家肯努力,向往美好的未来,年龄大了学的慢,功夫不负有心人,健康长寿人都爱,微信付收特方便,视频画面真好看,十岁孩子都会玩。

头条写点也要学,粉丝朋友一起来,共同学习进步快,互相认识不见外,男女老少是朋友,人到七十也要学,跟着名人会更巧,现在生活多么好,满足精神是法宝。

人老了心不要老,幸福快乐跟你跑。




现在手机已经普及到几乎人手一部甚至多部的状态,五六十岁的老年人玩手机没有什么值得惊讶的,比如我快六十岁的人了不就在玩手机上头条吗?现在手机智能化水平高,只要有人稍加指导能识几个字的人都能会用,老年人玩手机一是种乐趣它替代了过去的报纸,杂志一类文化传媒,看看新闻,浏览一下头条美文,和几个头条好友互动一番,既长知识,还有解闷,所以老年人喜欢学,也乐意玩手机,最重要的是:它是老年人和孩子的沟通工具,现在年轻人都在外面打拼很长时间难在老人面前见面,打个电话,发个照片,甚至聊聊视频老年人就高兴,所以为了这也努力去学习使用手机,很多老年人玩手机玩的不比年轻人差,支付,微信,红包,游戏等等功能玩的还很溜呢……







那是因为他(她)可能来自于底层,身边大部分的50-60多岁的人对手机和电脑都不熟悉,受到圈层的固有思维,认为这个年龄阶段的人不会玩电脑和手机,或者不熟练很正常,当他遇到把电脑和手机玩得非常熟练的人时自然会感到非常惊讶。

就拿我爸和舅舅来说吧,他俩一个是60后,一个是50后,我爸55岁,我舅舅65岁了。

我爸是农民出身,学历是初中未毕业,因为他读初中的时候爷爷在煤厂里干活,瓦斯爆炸烧成重伤,无法继续上班,家里断了经济来源,作为爷爷的长子不得不挑起重担,刚开始是在水泥厂上班,后来在煤厂里上了8年班,然后就是在工地和酒厂干活,他干的活基本上都是体力活,老爸不善言谈,只会努力干活,对于电脑他现在也不会开关机,对于手机,他从2006年到现在一直用的老人机,不会上网,没有qq和微信,不会存储手机号码,每次要记号码都叫我和哥给他记录。

而舅舅则不同,他是高中学历,因为当年毕业后没有关系,加上他性格比较直,不会讨好领导,被下放到生产队做队长,后来也是因为性格问题被乡长、所长等联合把他公职弄掉,成为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最后通过养猪养牛送两个儿子上了大学,舅舅非常爱学习,在智能手机没有出来的时候,天天看新闻,了解时事政治等内容,每次和人聊天都能说出很东西出来,到后来他自己买了智能机和电脑,对手机电脑玩得非常熟悉,他完全靠自学,不懂就问百度,现在他玩电脑、玩游戏比我这个上过大学的都好。

所以说不要被身边的人和年龄限制了自己的思维,只要肯学习,一样不比年轻人懂得少。




我就是你所说50多岁的,可以说是最先玩电脑的,从windows97到现在的win10,差不多每个操作系统都玩过。记得为了一个财务软件,自己在一台电脑上同时安装了xp和win98系统,那时开始没有ghost软件,装系统要在DOS环境里执行命令语句,估计现在没有几个年轻人会DOS命令了,呵呵,那个时候就这样的。组装兼容机也是业余爱好,现在的年轻人大部分电脑水平不高,估计玩手机去了。




六十岁以上的老年人,手机应用自如的人相对少些,大部分人都具有大专以上的文化程度,或是教师、银行、企业会计、机关公务员、工程技术人员和愿意学习专研的一些人。他们工作中有接触电脑的机会,所以会用手机也就不意外了。六十岁以上的人学历相对低,不喜欢学习新事物,能自如应用手机的人也就不多。比如网上购物,网上缴费,网络银行,手机导航,微信支付,网上转账、网络购票、订宾馆、手机刷卡、等许多手机功能不会应用,也不想用,当会用的老年人让年轻人看到就会感惊讶。

时代在发展,活到老学到老可不是一句空话。十年前我提醒同学你们不学会用智能手机,你们就会被社会淘汰,当时没人响应,都说没用,可现在他们也都加入微信群了,也会一些简单的手机应用了。不过老年人还是落后,学东西也慢,当初早点介入该有多好。不过他们心痛钱不舍得花钱,孩子淘汰手机给他们,才开始用智能手机。消费观也不如年轻人,对自己很吝啬,对孩子却很大方。没办法时代的烙印,就是这样一批甘愿为家人着想的老人。

手机应用真的不是很难,老年人只要想学还是能学会的,现在也有老年大学开班教学。手机发展月新日异,5G以后会产生更多的应用范围,学好手机应用还是很重要的,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




好险啊,遇到个老伯,差点被他投诉了。

一早,有个老伯来营业厅买手机,我看他六十多岁,觉得老伯也不容易,就推荐了老年机给他,谁知道他不要,我又觉得推荐个天语或者华为畅享什么手机给他,他也不要。我说要不红米吧,这些手机设置个老人机模式,就可以跟老年机一样简单使用了。

他摇摇头说不要,他要要华为MATE手机,还特地指给我看宣传图片,说要这个手机。

我好心对他说:这个手机五千多呢,太贵了,您用不上,像你这样哪个千元机就可以了。

老伯生气了,训斥我狗眼看人低,瞧不起他,歧视他,要找领导来投诉我。我委屈的说,我也不想坑您骗您,只是觉得你这个岁数,不是很时髦的人,不如用个千元机。打打电话足够了。

老伯说我就是瞧不起他,他就是要华为MATE,还说是不是觉得他没钱啊,他立马拿出一叠钱来,一共六千元。说今天过来想买苹果,可是看到宣传华为MATE也很好,觉得自己中国人就用国产机。这是中国人的骄傲啊。

给老伯取出来,他使用下来不错,还说曲面屏看着舒服。


我说一直觉得五十多岁的人,从小没有接触电脑、手机,以为就是接听拨打电话,没想到他用的很熟练。

老伯说他以前在部队,接触过电脑,当初还用电报码呢,现在电脑输入法也是电报码。后来专业去了经信委工作,长期在信息产业一线工作。退休后,觉得无聊,每天都要上头条发文章写文章。手机就是他的依赖了。

他说,因为每天都用的东西,必须用好一点。现在退休工资一万三,买个手机也是很轻松的。而且你们营业厅就在这里,到你们这买了手机,万一以后什么操作不会,就可以找你们帮忙。给他安装了银行APP、证券APP几个,用了指纹识别。老伯说,还是要买好点手机,太便宜的用起来不舒服。


通过此次事件,以后这个老伯我调动到哪里,他就找我到哪里。感叹到,不要以为五六十岁的人就用老人机,因为你们没有给他们买,他们可能自己舍不得买。不要以为他们就是只会接打电话,等教了他们,让他们用上了微信和抖音,他们同样会用的很熟悉。




有个同事认为50岁、60岁的人都是蠢货,应该什么都不懂,什么文化都没,不能不应与后人一样,只应做苦工。从没读过书,连拼音都不懂。可她忘了,她就是这年龄的人生出来的,养大的,教出来的,什么都不懂的蠢货长辈教出了她这什么都懂又聪明的后辈,真是可笑又可气。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4

标签:惊讶   华为   电脑   手机   老伯   智能手机   舅舅   老年人   老年   说是   年轻人   感觉   操作   计算机   时代   工作   科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