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亲戚家拜年,他们回礼了一些过期的物品,我应该直接说出来吗?

八月十五,我与我对象去看我姑姑,姑姑非要给我回两箱奶,在推让中,我发现其中有一箱牛奶已经过期半年了。

我拎起那箱牛奶,说:“姑,别推让了,我捎着这一箱。”

回去的路上,我对对象说了,他说:“扔掉吧。”

我说:“我回家浇花吧。”

然后我就扔仓屋里了,很快就忘了这箱奶。

今年过年,我把分的福利,买的东西,还有别人送的成箱的东西都放仓屋里,挤的满满当当的。

三叔家弟弟来出门走亲戚,我随手就拎起一箱牛奶给他作为回礼。出门在阳光下一照,感觉有些脏,找东西擦已经来不及了,弟弟已经出门准备上车了,我赶紧放下牛奶给他拎了一箱啤酒。

弟弟走后,我好像突然福灵心至,想起这是那箱过期的牛奶,忽然一阵后怕。

如果弟弟发现了,除了有点尴尬,其余倒是没什么,就担心他不看,再送给老人,老人喝了,那我就罪大了。

有时候回过期的,是不懂,不看,不知道,可以委婉提一下,就说所有东西都有保质期的,油与米也有;如果是故意的,那就要减少走动了。

但是我想很少有故意回过期礼品的。




我的处理方式是:亲戚拜年拿的东西质量不好,我们也不会说,等他们走后不想吃就扔掉。




你说你的亲戚不止一次这样做,把过期的粮食或油作为回礼给你,直接当面揭穿这个事,肯定不好,我认为可以这样做,直接拒绝他的回礼,就说啥也不要了。你这样做估计他应该反思一下你为什么不要回礼。

说一下回礼的事。我们山东很多地方也有这个风俗,春节期间互相拜访做客,肯定要拿些礼品,等离开的时候,主人会把你带去的礼物留一部分,其他的让你再带回来,叫回礼,或者主人把你带来的礼品都收下,然后另外给你一些礼品带回家。提问者说的就是后者。

亲戚之间春节互相拜访是为了亲情的联络,回礼也是风俗,但是,把过期的东西当作回礼很不妥。

说实在的,原来生活困难的时候大家不在乎食物过期不过期的,只要能吃就不会扔掉,现在生活条件好了,人们都讲究健康,过期的食物没有质量保证了,肯定不会再吃了,只能扔掉。

作为春节的回礼,应该把好吃的东西、稀罕的东西分享给亲戚朋友,把过期的食物分享给亲戚朋友很不合适,也很伤感情。这是把他人当文盲看吗?现在谁家买食物不看保质期啊,过期的东西不买更不会吃了。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过期的粮食或油自己都不想吃了,还给别人,这不是明摆着错误吗。我自己的做法是,春节的回礼是回一些外地的特产,比如水果或点心,这样吃个稀罕。现在大家的生活水平都提高了,肉、鱼、奶等都是家常便饭了,送一些平时吃不到的东西才有新意。




产品的保质期是怎么规定的?如何规定的?很多产品是不需要保质期的,但是必须要有保质期,保质期是一个产品流通的正规手续,但是很多产品就算是过了保质期,并不影响产品本身的质量,比如说蜂蜜,蜂蜜的保质期是三年,我们家的蜂蜜已经放了8年了!那你说是应不应该扔掉呢?再比如说白糖,你提到的大米,大米呀,只要没有发霉,它并不影响实用,很多产品必须有这些规定,但是这些规定有的时候也是因为规定而规定!因为到现在为止没有任何一个产品说永久保质期的,或者保质期五年八年的。

亲戚之间啊,不要把人想的特别坏,如果内心当中就认为对方是这样的人品,那就别处了,处什么?自己也别太虚伪了,好像搞得自己挺委屈似的!我去农村亲属家,每年回来都会带很多很多农村压榨的油,连包装都没有,更别谈保质期了,那你要用你所谓高大上的生产手续,包装标准来谈,是不是直接就倒掉呢?

如果不喜欢就直接不要,拒绝,明确的拒绝人家也不送了,你知道超市当中以米为主,到期怎么处理?不还是重新换包装吗?有些事情对待亲人之间就不需要那么多的解释,人家家也吃这个东西,吃的好好的,送给你,也许是一个好心好意,现在很多年轻人都不懂得爱,总是认为自己我懂得多,这个事你瞒不了我,这回我可发现了一个事实了,就缺少了人性和换位思考,要么把很多人想的特别好,要么把很多人想的特别坏,其实也没那么糟糕!

我的眼睛就是尺,这句话就表达了很多年轻人的自信和果断,为人处事啊,别别别,扭扭的虚情假意的,能处呢就处,不能处呢,就不处,或者是就拒绝就不要。很多人说丢掉,我认为这更是一种垃圾的行为。这个逻辑很简单呀,如果你认为他给你的是垃圾,那你就是个垃圾桶啊!你真的认为对方把你当成垃圾桶吗?那既然你不是垃圾桶,你为什么把它当成垃圾丢掉呢?

就我不知道为什么平台邀请我回答这个问题,回答完了,我都不想留名,丢人!




很正常,一是太富没人吃用,又想节省,只能送人惰,一是太穷经济不行,别人送的舍不得吃用,借别人之礼送人情,




如果是我,我就会当场说出来,或故意看生产日期,嘴里故意发出“咦”的声音,这样你亲戚应该懂了;不要知道装不知道,拿回去也是摔掉,还白白的算人家还你个人情,不值得。




一次忽略不计,多次就要告诉他们一声,东西过期了,是不是你没注意看啊,这善意提醒一下也没什么。不然还会有下次的。




@

我会把亲戚给的物品带回家里,到家里再好好检查一下哪些是过了期的,然后把过期的东西直接扔掉,直接说会伤了和气。




每逢过年过节,去亲戚家拜年,看望长辈。从而也开启了“礼品多家游”模式。

大年初二,许多人都有拜年习俗,给舅舅拜年。带的酒,带的牛奶,带的水果,带的营养品,四样礼品去拜年。晚上,转战到姑姑家拜年,老人随手将家里亲友送的礼品,让孩子拿上四样去姑姑家拜年。大年初三,姑姑从家里拿上四样礼品,让孩子去姨娘家拜年。姨娘再从家里拿出四样礼品,让孩子去叔叔家拜年。这就开启了礼品多加游的模式,礼品跟着主人去完他家,到他家,礼品究竟是谁送的也搞不清楚。

况且,过年时间,家里堆满了礼品,没有一个人会在意小辈们送来礼品的生产日期,保质期。再退一步说,年龄超过50岁以上中老年人,大多数没有查看食品,物品生产日期,保质期的习惯。

如果我第一次收到,亲朋好友送的物品过期。亲友们第二次再送物品时,我会有意识的查看生产日期。检查出过期食品,现场向老人科普,这些物品已过保质期,如果食用会影响健康的道理。同时奉劝将过期大米送给农村的亲友,喂猪,喂鸡。极使将过期大米拿回家,也可以悄然转送农村亲友,当做饲料使用。

关于对过期食用油的看法,现在许多路边食品摊,做手抓饼,炸糍粑,炸油条,炸麻团所用的食用油,也都是三无产品,不知情,过份计较的人不是很多,生意依旧红火。





跟你讲个故事,我三姑特别喜欢送一些快要到期或者过期的东西给家人,虽然她本身很有钱,但是就是会送这些东西给我们,有一次送了快坏掉的水果给了我大姑,我大姑直接把这件事情在家人面前说了一遍,其实大家都知道三姑这个习惯,都是亲戚所以给面子不说出来,大姑这次的做法让三姑超级没有面子,亲亲的两姐妹,因为这件事三年不来往,也就是今年稍微有所缓和。三姑今年还是带着快坏掉的水果来我家了,我妈默默的收起来,等她走了就把过期水果扔了。其实有些事情不用说破,因为一旦捅破了窗户纸,尴尬的是一家人,所以如果你心里别扭,那就把过期的东西扔掉,老一辈的人心知肚明都不说,你又何必强出头呢?为了一家子的安宁和和谐,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才是相处之道啊!你说是不是这个理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2

标签:回礼   物品   大姑   保质期   姑姑   亲友   亲戚   牛奶   家里   食物   水果   老人   东西   礼品   社会   产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