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以前,老百姓是不是一辈子都很难出一个县城?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萨沙第8863条回答。

古代很多农民,一生没有去过县城。

红军长征到云南,发现了一个严重的问题。

当时红军没有云南的详细地图,只能依靠向导指路。

但当地山民一般不会离家超过二三十里,所以只能指路一小段。

这给红军急行军造成极大的麻烦,直到意外缴获了云南军阀龙云的军用地图,这才解决了问题。


为什么会这样?

原因如下:

第一,中国农村是自给自足的。

萨沙看过以前的资料,一个中缅边境的山村,一年唯一的对外接触。

这个村子的少数民族村民,准备好了辛苦一年种植的鸦片,还有打猎的皮毛以及找到的少量宝石。

而马帮也来到村外,他们一年只来一次,因为这里地形太难走,很不方便。

邓贤这么写:玛青父亲经过长时间深思熟虑,终于确定交换商品的主要内容,这些物品包括:五斤盐,十斤火药和铁砂,一只煮烂饭的铝锅,两根钢针和一卷洋线,一面玻璃镜子,一只敬菩萨的烛台,一壶烈酒,一匹尼龙布,以及一只漂亮的银项圈。这些物品一经换算,立刻耗尽这家人整整一年辛勤劳动的全部汗水和收成,但是他们毫无怨言,焦黑朴实的脸膛上漾出满足和幸福的笑容。

就是这样了。


其实对于山民来说,这些东西就足够了。

邓还很有趣的这么写:当地人没有穿鞋的习惯,只有极少数头人才能拥有一双胶鞋。我看见这些胶鞋都印着中国商标,它们是通过边境贸易流入金三角,然后几经辗转,普通胶鞋的身价就上涨数十倍乃至上百倍。我亲眼所见,又是头人阿金,以三甩鸦片的天价(约合九斤!),从商人手中换回一大一小两双中国胶鞋,大的当然归他自己,小的给头人的接班人儿子。

看看,就是这样。

其实,这毕竟是60年代,如果是古代,那么除了食盐、火药铁砂、针线和锅以外,其他都不是必须要有的。因为布可以自己织,酒也可以自己酿。

所以,村民不需要太多的外来商品,也就没有必要离开家。



第二,中国农村的必须商品,赶集就可以解决。

以上这些商品,既然马帮都能解决,更别说乡镇的集市了。

当时任何一个村子附近一二十里,都会有一个乡镇的集市。

有的是天天都有集市,有的则是隔三差五会开,对于农民来说已经足够了。

他们可以用粮食、布匹等等,换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根本不需要离开家多远。



第三,古代离开家很困难。

其一是古代的医疗差,人一旦换环境很容易生病。

尤其不同的地方可能有不同的传染病,你在家乡习惯了这里的细菌,一到外地可能一病就死。

当年也没有抗生素,一旦出现细菌感染,哪怕是肺炎都很危险。

其二是古代没有今天的旅行设施,政府的驿站不接纳普通老百姓,长途旅行非常不方便。

即便可以住那种车马大店,吃住也非常不卫生,很容易染病。

其三是古代交通不发达,车船旅行的价格都很昂贵,普通老百姓很难承受。

如果徒步或者骑马旅行,速度非常慢,一般一天也就二三十公里。

从天津到北京只有130公里,今天打个响指就到了,古代徒步就要走上四五天。

如果从南京到北京的1000多公里,大家算算要多久。



第四,农民有什么理由离开家?

完全没理由啊。

古代亲戚全部都在一个村子附近,至少也在一个县里面。

普通乡民就算拜访亲友,也不会离开县城。

而长距离旅行的人,只有官吏、商人、科举考试的人还有就是云游四方的僧道,其他就没有了。

农民根本不需要离开家。




我们看看徐霞客,就知道了,古人确实很难走出一个县城,一是因为体力不允许,二是没钱的出不起,在古代没钱你连门都出不了。

庄子说:去近郊要提前准备三餐,去百里以外要连夜舂米,去千里之外则要提前三个月备粮食。古人出远门基本上都靠步行,电视剧中那些坐车马的都是有钱人家或者是当官的,普通老百姓全靠“11”路,这就很考验体力。并且古代人口并不密集,商业也不如现代发达,除了良好的体力以外,还要备足钱财和干粮。这也是古代老百姓很难走出县城的主要原因,那么导致这些困难的又是什么原由呢?

古人难以出远门的具体原因

1、古道驿站之间距离较远

在《后汉书.和帝纪》书中提到:旧南海献龙眼、荔枝、十里一置、五里一堠。

这也就是在说,古人道路上会设置驿站,但是驿站之间的距离最短是10里,而每5里就会设置一个标记,用于标记路的方向和计算道路的距离。这个“堠”也很简单,是热门用土堆起来的一个小包,有专门的人维护。


现代社会,一米一个小商店,十米一个大酒店,和古人对比起来,实在是为我们出门,行了不知道多少方便。古人一旦开始上路远行,就至少要走10里路才能有休息的地方,并且平常老百姓家里本就不富裕,有的人一天只休息晚上,白天用来赶路,非常的辛苦。

2、每个地方路牌不统一,容易误闯猛兽道路

在古代人口不密集,所以丛林很多,里面的飞禽猛兽自然也很多,而人为了避免危险,和猛兽狭路相逢,当地熟悉的人就会设置路牌提醒,有的路牌是统一的通用的,而很多偏远地区是只有当地人才能辨认的。

通常情况下,寻常老百姓走的路叫做“道”或者“路”,根据路面宽度不同,又分为“康”或者“庄”,这也是“康庄大道”的由来,而如果这条路会出现许多的分叉口,又会有叫做“衢”“逵”,有的又根据路边的环境叫做“蹊”“冲”。这些叫法都是国内通用的,大家都明白,但这些都是官路或者人行走的路,而猛兽出没较多的路线,就不是这么叫的。


一达谓之道,二道谓之岐旁,三达谓之剧旁,四达谓之衢——《尔雅.释宫》

古代的少数民族一般都居住在深山老林里面,到敌人为了减少猛兽威胁,就会制作特殊的路牌提醒。比如说土家族,他们在常有猛兽出没的道路上,就会设置“草牌”,凡是立有草牌的都是很危险的地方。不过对于外人来说并没有多大提醒作用,因为他们根本就不知道,并且人事很好奇的动物,没看见指示还好,一看见指示还就喜欢往里走。

3、道路上人烟稀少,容易遭遇劫匪

古代最不缺的就是山贼,山贼就是以抢劫为生,而他们最喜欢抢劫的,就是行经路上的行人和商家。

古代稍微有点小钱的人出远门,除了带足干粮,还会带很多家丁或者雇佣镖局,保证他们的行程安全,防的就是这些土匪盗贼。但是家丁往往胆子很小,也没有什么能力对抗身经百战的土匪,一遇到这种危急事件,逃命都来不及,哪里顾得上主人家,真正能起作用的只有花钱雇佣的镖局人员。

寻常老百姓是雇佣不起镖局的人保护自己的,他们最多有个把个仆人陪伴,简直不堪一击。而在这方面最吃亏的就是年轻女子,当年轻女子遇到山贼,基本上就没有逃走的可能,只能上山做压寨夫人。

并且你也别想着普通老百姓不值得山贼强,古人讲究再穷也不能穷上路人,所以就算家里再贫寒,也会给出远门的人准备盘缠和足够的衣物,还有其他行礼,虽然不如富商那么富有,但是蚂蚱再小也是肉呀。


无论是富商还是普通百姓,在远行路上都极有可能遭遇土匪的打劫,并且不管雇人保护与否,损失都是难以避免的,而寻常百姓遭遇山贼,又没钱吃,要么被抓上山为贼,要么被就地处决,下场都不太好。

4、古人没有出远门的必要

古代的时候,各地方老百姓之间联系并不紧密,因为他们在生活方面能够自给自足。古代商品并不多,吃饭也都依靠自己种地,简单的小玩意临近的集市就有卖,并没有什么必须的物品,是需要跑到很远很远的地方才有的。

所以古代各地方之间除了官府,老百姓们更像生活在自己的百宝箱里,要啥有啥,不用出“箱”特意寻找。这就减少了他们出远门的动机。

古代要出远门的,要么就是寻医问药的,要么就是投靠亲戚的,要么就是进京赶考或者读书的,但都是少数人,极大多数人都没有出远门的理由,除非是想“去看看世界”。

写在最后

古人云:穷不行远路。一句话道出了出远门的心酸和艰难,在古代没钱啥也做不了,这句话我认为放在今天依然适用。

虽然今天我们科技发达,交通发达,出趟远门已经不是难事,但是远方的车票是很贵的。虽然世界很大值得我们去看看,但是我们要准备好足够的“盘缠”,才能去看这个世界,并且好好享受这个过程,而不是单纯为了看而看,最后还白白受罪。但是同时也感谢这个伟大的时代和美好的社会,给了我们有钱就能出发的勇气,不用再向古代那样,瞻前顾后的,大家说对不对呢?




还用清朝?

上世纪九十年代,我去邻县喝喜酒。主家在家里按酒席,我被分在主家邻居家吃饭。

邻居家的老父亲当时八十多岁了,生于民国初年。老人家身强体健,耳不聋、眼不花,精神矍铄,非常健谈。

谈话间偶然知道老人家未来过我们县,觉得很诧异。两县相邻也不远,怎么没来过我们这里呢?老人家腼腆的笑了笑:我这辈子没出过远门,就连县城我也只去过两次。我很吃惊,刚刚二十的我出省都好几次了,这么大岁数的老人居然没出过县?

老人不以为然的说:这有什么,我们这些老百姓没有什么事谁出远门?花钱遭罪,脑子有病啊?我们村和我年龄差不多的、比我小的都是这样啊!

二十多年过去了,现在农村老百姓收入上去了,观念也更新了。出去旅游、散心也不再奢侈,成为稀松平常的事了。

天翻地覆,沧海桑天,追今抚昔,不胜感慨。




附近有一个大州村,一个小州村。还有一个故县村,一个新县村。虽然名字挂州带县,可是在五六十年代以前,多数人一辈子都没出过县界。

五十年代,国家号召组织起来走农业集体化道路。大洲村16户贫苦农民成立了全县苐一个农业合作社。大家心气足,开会也多,工作组的同志宣传将来农村也要有电灯电话,种地用拖拉机,出门坐汽车,火车。説得这些没出过县界的农民心里氧氧的,多想见识一下这些新鲜玩意。秋后,初级社取得了大丰收。收完场,大家一致要求到市里坐坐汽车,看看火车,看看电灯。于是社里组织,三十多个人带上窝窝头。早晨五点起床,步行到汽车站。汽车是那种带棚的卡车,乘客只能立着,好在几十公里路程,九点就到了火车站。看完火车,又逛了市场。中午,集体每人买了一碗杂拌汤,就着自己带的干粮。下午又逛了公园,动物园。回到家里已经晚上八点,虽然有点累,心里都很满足。三十多个人一天只花了20多元,让其它村民持别羡慕。

那个时候的农民一是舍不得花钱。二是家里的庄稼,鸡鸭猪鹅需要人照顾,很多人一辈子没出过远门。




别说清朝以前,就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农村的老百姓也很难得去县城一趟,偶然间去了一趟县城,那就差不多是刘姥姥进大观园,更别说出县了。

事实上,古代的大多数农民一辈子连村子都很少出去,去邻村办点事,转一转,

至于为什么,我个人认为有这么几个原因:


第一,古代是自给自足的。

中国古代是小农社会,大多数农村地区自给自足的,吃的粮食用的布匹都是自己生产出来的。由于生产力水平有限,实话说也没什么余粮拿出去卖。

就算是有可供交换的剩余产品,村镇周边不远的地方也有自发形成的集市。一般来说,每逢初一、十五,或是重大民俗、宗教节日前后,有买卖需求的农民都会出来赶集,一方面是出于商品交换的目的,另一方面也是民俗节庆的一部分。

到明清时期,由于商品经济有所发展,除了集市可以满足农民商品交换的需求之外,还会有一些商人专门从事对接农产品的贸易行为。比如有些商人会把农村的大宗棉、丝买下来,然后对接城市中的纺织工场。还会有一些商人专门对接城乡,贩运粮食。这一时期,有些农村地区如江南地区,开始出现农产品商品化的趋势。

这些渠道已经足以满足大多数农民的交换需求了,所以没有极特殊情况,他们也不需要走出村子。


第二,古代交通落后。

就算是古代人想走出村子,可那时候想出趟远门,真的很难。那时候没有火车、汽车、轮船、飞机,马车驴车之类也不是普通人能用得起的,想出门也只能靠两条腿。

就算是靠着两条腿走,古人想出去也是很难。古代没有什么国道、省道、高速公路,大山、大河、丛林都会成为你前行的重大阻碍。一旦遇到这些不可抗的自然阻隔,凭那时候的技术水平,要么绕行,要么寸步难行。

更何况,古代也不像今天似的,走在路上就有旅店、超市、饭馆,可以休息和补充食物,老百姓又不能使用政府用来补给和更换马匹的驿站,所以十分不便,更不安全。


第三,古代有严控人口流动的相应措施。

中国古代是宗法社会,尤其是农村地区,往往都是同一宗族的人集体住在一个村子里,所以本质上是一种熟人社交。说白了大家都是亲戚,谁家什么情况,有什么人,谁家有谁出去,大家都很清楚,一目了然。宗族对于成员的凝聚力和管控力是很强的,族里有头有脸的乡绅对下面有着很强的责任感,这种责任感既源于血缘关系,也是国家行政力的体现。

自古皇权不下县,但并不等于皇权不存在,皇权是在通过乡绅去管控广大农村。所以,行政权力会扶植乡绅,在农村建立保甲制度等监督体系,并设置路引制度,来掌握流动人口的去向,并对其进行规范化管理。

所以在古代,一般来说,走亲访友最多不会超过县界,顶多邻村之间互相走动。如果跨越县界的人口流动,就是非常大的事情,不是你走就能走的。


第四,古代人真没必要离家。

你想想吧,吃喝用度可以自给自足,没有的,顶多去集市交换;亲戚朋友都住在不远的地方,走亲访友抬腿就到,不需要长途远行;更何况,想走也没那么容易,保甲和路引制度限制你,就算真走了,交通也不便利,交通工具又严重缺乏,荒无人烟的地方随处可见,连个打尖住店,吃饭休息的地方都找不到,万一碰上野兽和土匪,一般来讲就小命不保了。

可以说,除了参加科举考试的读书人,还有宦游四海的官吏,以及背井离乡出去赚钱的商人,大多数古代人其实真没必要离开家,去遥远的地方。




还用得着清朝以前?

我爷爷1929年生人,现在93岁。老爷子人生第一次离开本市(县级市),是2019年。

在这之前,他去到最远的地方就是36公里外的县城。

老爷子的身体一直都很好,别看93了,身体依然硬朗,散步几公里毫无压力。现在天气舒爽情况下,都还可以割半亩油菜花。

所以没出过远门,不是他身体不好。

老爷子没接受过正规教育,但建国后上过脱盲班,能写会算,年轻时当过十几年的生产大队长。据他自己说,年轻时在湾子里是说一不二的狠角色,几次评为先进。在十里八村也是小有名气的人物。

所以没出过远门,也不是他缺乏见识。

至于老爷子为什么大半生没出过远门,原因是显而易见的。

一,没需求。平时的生活必需品,地里用的种子、农药等,村里供销社就有得卖。连镇上都不用去。再加上现在还有叔舅在老家,他们平时会去看老爷子,会带东西过去。老人家在村里完全可以自给自足。

二,没必要。老爷子是标准本地土著,亲戚都在方圆十几里。在外县市没有亲朋。偶尔去镇上、县城,也都是有事才去,比如去赶集、挑农货卖。虽说儿孙现在大都在外地安家立业了,但老爷子年纪大,不会让他舟车劳顿到外地生活,都是大家定期回去看他。

三,舍不得花钱。出远门肯定就要坐车、住旅社,而坐车、住店就要花钱。老爷子节约一辈子了,年轻时去镇上都是走着去,去县城也都是当天去当天回,让他花钱坐车去外地住宿,他舍不花这钱。即便是我们掏钱,他也不愿意,觉得钱花得让他心疼。

所以直到前年之前,老爷子都没出过市。

如果不是前年奶奶过世,老爷子一个人在家生活不方便,大家连哄带骗,像骗小孩子一样把他接出来住了几个月,可能老爷子一辈子都不会出市。(接出来住了几个月,嫌不习惯,吵着要回去,疫情过后就又送了回去。现在每个月寄钱给村里邻居,托她们帮忙照顾)

这还是当代农村老人。古代的农村人,可想而知,出过本县的绝对是少数。大多数人都是就在方圆一二十里范围内过完一辈子。

因为一方面,就如前面说的,出远门就得要花钱。古代生产力低下,单靠地里的收成,维持一家人吃饱都很难,普通农人哪有闲钱到处游历?

有闲钱到处见世面的,都是像徐霞客那种出生在富庶之家的财主。

另一方面,古代有保甲制度。官府在制度上也严格限制人员流通。

就拿宋朝来说。

农村每十户为一保,设保长。

五十户为一大保,设大保长。

十大保即五百户左右,为一都保,设都保正和副保正。

县太爷虽然不管乡下的“渔樵耕读”,但乡下的保长、保正会代县太爷管理老百姓。

一个普通农人想出远门,先得问问保长和保正同不同意。若是保长不点头,想离开本村怕是都不可能。

别小看了保长、保正的权力。

为什么《水浒传》中的晁盖在郓城乡下颇有地位,还能跟县衙门的人说上话?就是因为他是保正。手下有十个大保长,每个大保长下还有十个保长。

村官也是官,不要拿人家不当回事。

宋朝以前也一样。就拿唐朝来说。

一百户为一里,五里为一乡,四家为邻,五家为一保。乡下的里正、保长,平时替县太爷管理老百姓,还负责收税、抓人头去服徭役等事宜。

一个普通农人还想出远门?问过保长了吗?

今年该缴纳的税,凑齐了吗?徭役服了吗?

保长可能都没出过县,一普通农民还想出去见世面?

说到服徭役,这是古代人唯二能出去“见世面”的机会。

另一种是碰上天灾人祸,活不下去了,一家老小背井离乡,去别的地方讨生活。

明太祖朱元璋的祖先,原本是江苏镇江句容朱家巷人,后来活不下去了,就逃荒到了江苏盱眙。又后来在盱眙也活不下去了,就又辗到了安徽凤阳定居。结果到了元末,朱元璋在凤阳也活不去了,被迫四处要饭。

徭役加逃亡,这可以说是古代人唯二能出远门的“机遇”了。

所以从现实意义说,能过上不用“出远门”的日子,对于大多数古人而言,其实是好事。

古人要是大规模“出远门”,那绝对意味着原本安定的生活被外界因素打破了,不是好事。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古代人没什么出远门的机会,但这绝不意味古代人完全不知道外界的情况。

因为前面说了,古代是有保甲制的,而保甲制的存在,即说明古代的大部分人,都是社会经济的一部分。而既然是社会经济的一部分,那就任你深山老林,还是海角天涯,也逃不过要给朝廷缴税的义务。

缴税的流程是乡村→县→州府→朝廷。

消息的传达,倒过来了,朝廷下文件传达给州府,州府再传达给各县,最后传到乡村。

老百姓不认识字没关系,皇榜张贴出来,衙门自然会派书生在一旁念给大家听。

更何况,人只有在无可奈何情况下,才会进躲深山老林生活。没几个人是吃饱了撑得主动与世隔绝。拒绝外界消息。

就拿我们家老爷子来说,他虽然喜欢在老家窝着,拒绝出门。但他看新闻,听广播,对外界发生的大小事情感兴趣。

所以像很多段子说的,老皇帝死了,或前朝灭亡了,老百姓过了几年都不知道,这就是为了编段子而夸张的说法了。




从古到今,老百姓活动范围取决于路况和交通工具。

古代社会,广大乡村没有公路;民国时期也很少有公路。

大多数农村,直到90年代后期才有了公路。

别说清朝之前了,直到20世纪80年代,大多数农村的状况都是一样的。

七十年代虽然有了自行车,但它是奢侈品,一般农民都买不起。

那么在没有公路,没有自行车之前,是不是老百姓一辈子都没有到过县城?也不尽然,要看具体情况。

古代的农民自己没有土地,土地资源都被王爷和地主垄断,青壮劳力只能给地主打工。

在农忙季节,他们天天都在地主家,从早忙到晚。

如果没有婚丧嫁娶或者本人、亲人生病的大事,这些农民是没有人身自由的。

但是老人、妇女和儿童只要不给地主打工,他们是有充分自由的。

他们空闲的时间很多,到县城的机会非常多。

虽然是泥土路,虽然没有先进的交通工具,但丝毫不能降低他们赶集的热情。

即使没有牛车,步行也要去。

这是因为那时候农村没有小卖部,针头线脑的日常用品需要到县城的集市上买。

而且很多农民房前屋后、空院子都有土地,他们要将自己种植的瓜果、蔬菜到集市上卖。

有些心灵手巧的妇女,在家纺花织布,绣花纳鞋,做出各种工艺品,都要拿到集市上出售。

现在的农村人口多,经济发达、收入高,集市分布很广。平均一公里都有一个集市,每三天或者五天就有一个集市。我们可以说中国是个自给自足的国度,但不能说农村可以自给自足。

早在货币没有出现之前,就有了集市,人们在集市上进行易货贸易。

早在商、周时期,集市就出现了。

《易·系辞》曰:“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

《史记·平准书》云:“古人未有市,若朝聚井汲水,便将货物于井边货卖,故言市井也。”

秦朝时期,秦始皇统一六国,也统一货币和语言,还修缮了道路,这些促进了集市贸易的发展,并且为了加强对贸易经济的管理,专门建立了“市”。

古代农村人口少,村庄稀少,集市都在城镇。

农民们买生活必需品、出售农副产品和工艺品的时候 ,必须到县城去。

要不然的话,城里的人吃什么,农民们的零花钱从哪里来?

旧时运输条件落后,没有火车,也没有汽车,山东寿光的青菜卖不到陕西,长途贩运会肯定会使青菜失鲜。

所以当时有这样的谚语:"千里不贩青",就是路远的话不能倒卖蔬菜。

集市上最畅销的是禽蛋市,那时候也不怕割尾巴,农民家家养鸡,靠出售鸡蛋换取零花钱,号称"鸡尻子银行"。

因此在农村集市中,卖鸡蛋的很多,农民卖鸡蛋不论斤,而是论个。除了禽蛋市,最红火的要数牲口市。

这个集市上经销马、驴、骡、牛、猪等家畜。

到了农历九月之后,庄稼地里就没有了活,给地主干活的农民也都放假回家,他们不去赶集就没有办法打发漫长的冬季。

春节的时候,农村家家户户都要去县城赶集,俗称“腊月集”。

腊月集上,人们购买过年时穿戴的衣服、鞋、帽子以及烟、茶、油、糖果、鱼肉、禽蛋。

所以这些商品的销售量,都比平时猛增数倍。

此外,还出现一些特殊的市,如:画市。出售年画、对联、神像。

对联有印刷品,也有由摊主用浓墨大笔当场书写的,借以招徕顾客。神像为财神像和"五祀"像。"五祀",即门神、户神、井神、灶神,中雷神(土地神)。

旧中国农民家家户户养猪,养猪除了自己杀吃,多数是卖了变成零花钱,卖的话必须要集市上去。

种地人家家户户有牛,这些家畜有的是自己繁殖,有的是从集市上买的。

卖、买双方不直接交易,而经过经纪人(陕西人叫“行”)成交。

所以说,那种古人一辈子不到县城去的说法是不符合事实的。

比如陕西户县,位于西安市西南部,南依秦岭,北临渭河,一部分是山区,一部分是平原,经济也不发达。

户县距离西安50多公里,在古代这已经是非常遥远的距离了。

但是户县县城在很早就有了集市,户县城内外有四个集市,均属于日集。

而且这些集市属于间日集,即每隔几天就举行一次的集市。

长安、蒲城、大荔等县分作棉花、布匹、衣服三个市;三原县又把布匹分为棉花市、化纤市。

有些地方天不亮成市,天明不久即散集,俗称"露水集"、"鬼集"、"鬼市"。

一般来说县城的方圆不过三四十里路,如果不是雨雪天,坐牛车的话往返五六个小时。

去的时候起早,走的时候搭黑;完全可以去县城赶集,不是什么难事。

何况旧中国农民,只能通过赶集出售农副产品;他们需要的日用品,也必须去集市上买。

至于那些小货郎,挑担里面的商品,只能起到辅助作用,根本满足不了大家的要求。

那么,是不是有的百姓一辈子都没有出过或者没有去过县城?

没有出过县城的人肯定不会有,因为古代县城太小了,轻而易举就能出去。

一辈子没有去过县城的人肯定会有,比如偏僻地区,交通不便的地方。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就描述了一个被世人遗忘的村落:

他们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战乱,领着妻子儿女和乡邻来到这个与人世隔绝的地方,不再出去,因而跟外面的人断绝了来往。

他们问渔人现在是什么朝代,他们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必说魏晋两朝了。

当贸然而入的渔人把自己知道的事一一详尽地告诉他们的时候,他们都感到不可思议。

陶渊明所描述可能是虚构,但类似的事是可能发生的。

不要说古代,就是现代,有了公路、高铁、飞机,也有被遗忘的村落。皖南的石台县有个白石岭,至今依然保持着古朴、原始的村貌,就像人们常说的“世外桃源”一样,白石岭也保持着这个特性。

这里的交通非常不便,经济也十分落后,没有电灯和电话,也没有楼上楼下,甚至连耕地的牛都没有,人们过着的似乎是一种与世无争的生活,这点与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不谋而合。

如今的白石岭非常冷清,若是夜晚上,会让人感觉到害怕的那种冷清。这里生活居住着的村民非常少,只有不到10户人家。

四川凉山的支尔莫乡,因为坐落在悬崖之上,又有“悬崖村”之名。阿土列尔村长东西长,南北窄,长约1公里,宽则几百米。

村庄建筑也非常落后,基本上是土坯墙、木头屋。

它的位置是坐落在1400米的悬崖上,高差之大,不难想象出行之不便。

这里居住着72户人家,平时村民出行依靠藤蔓或者梯子攀爬,藤梯有17条,普通人单程攀爬可能需要两小时。

在攀爬的过程中,一不小心从悬崖掉落就有可能粉身碎骨。

所以大家不到万不得已,不会轻易出去,很多人连现场什么样子都不知道,更不用说到县城去了。

所以村落与外界联系非常少,处于与世隔绝的状态。

受地理条件限制,阿土列尔村的生活形式也非常原始。

在山上有数百亩地,村民在地里种植农作物,比如花椒和核桃等。

平时大家是不出去的,只有在收获时才背着这些农作物到山下售卖。除了种植核桃花椒外,村民也会养猪、羊这类牲畜,解决自己的吃肉问题。

由于运输不便,他们从不多喂养,保持自产自销,或者互相买卖。

广大农民深有感触的上学难和看病难,在这里尤为突出。

阿土列而村村民如果有了小病小痛,不会轻易去看医生,大多依靠一些土办法解决。

如果碰到大病大灾,就不能再忍,需要专业医生进行诊治。

这时候往往要几人一起协作,才能将病人送往山下的医院。

在上学的时候就更难了,由于攀爬藤梯的危险性,孩子们上学放学都要有大人陪伴。

到农忙的时候,抽不出人手,村民会轮流接送这些孩子。

阿土列尔村的贫穷落后引起当地政府的高度重视,但庞大的安置费和搬迁后的收入来源问题让搬迁的方案搁置。

而且有的村民习惯了那里的生活, 不愿意离开。

当地政府只能采取其他措施,如修建铁梯,缩短了出行距离,保证出行安全。

以上所说的是,古代的人没有到过县城的问题。

至于说到别的县去,那更不可能。

没有那个条件,也没有那个必要。

交通不便自不必说,而且是观念问题。

过去的人出门都是走亲访友,过去交通不便,社交圈非常小。

娶媳妇嫁闺女都是在方圆几公里之内,再远也不会出来自己的县城。

不像现在,北方的小伙别说娶个广东的姑娘,就是娶个越南女孩、俄罗斯姑娘都不是新闻。

过去的人没有旅游观念,也没有旅游条件只有李白那样的高收入人群才有那样的物质条件。

普通百姓连温饱都难以维系,整天给地主打工没有人身自由,一辈子没有出过县境的人,不在少数。

虽然现在交通发达了,只要不是为了打工,一辈子没有到过外县的农民也大有人在,没有什么奇怪的。




别说清朝以前,就在改革开放之前,乡下人没去过县城的也不乏其人。哪能像现在打工都跑到外国去。?[祈祷][祈祷][心][心][大笑][大笑][玫瑰][玫瑰]




别说清朝以前,就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人们要想出出门,那也是很困难的。记得我家里冬天烧煤取暖做饭,大哥都得到离家二百里以外的地方去拉煤。几个人各拉一辆架子车,上面带着几卷长而窄的席折子,到了煤窑那儿,买煤便宜,架子车上打席折子,狠劲地装上一大车,再靠人力拉着往回走。这样来回差不多得半个多月,确实太不容易了。为什么古代人活动范围小,只在本县一些地方活动呢?这主要还在于古代社会生产力低下,交通不便,市场经济不发达所致。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不需要人们出远门进行商品交换。过去有三十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之说。人们有自己的耕地,或雇大户的耕地,也不讲究什么粮种杂交,自己种自己的地,犁耧锄耙,都是简单的农具,样样齐全,就是缺少了,近处的集市也是有卖的,无需跑远门去购买。打下的粮食,除去交税交租,剩下的自家食用。菜也是自种自食,就是想去卖些,也是推个小推车,在十里八乡转游。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吃的穿的住的用的,自己都应有尽有,基本上不需要太多商品交换,这就是自给自足。只在方圆几十里的范围内,事事基本上都能得到满足,还需要到外县干什么呢。


古代交通太不发达。过去根本没有什么柏油路、水泥路,最好的官道、驿道,也是由官家派人平整的土路,更别说那些乡野小道了,崎岖不平自然是很正常的。每逢天雨路滑,真的很不好出门。就是在上世纪七十年代以前,乡间那些土路,每逢下雨,泥泞不堪,根本没法行走。那时就是想走个远门,去搭个公共汽车,还要跑到几十里以外的县城才行,就更别说清朝以前的情形了。同时呢,古时候最好的交通工具就是马匹,一般的人家,哪有什么上好的高头大马可骑呢,能有个牛车、驴车就很不错了,大部分人出行主要靠的还是自己的一双脚板。人的体力有限,一双脚一天能走多少路?一百里路就非常非常不错了。我记得我上高中时,有一年到县城上学,因为下雨,去城里的道路基本上都是土路,经雨水一冲刷,道路真是太泥太粘了,根本骑不了自行车,没办法,因为明天还要上课,只好步行去城里。结果从下午两点开始上路,一直走到下午六点多,其实家里到县城也就是三十多里。而且累得我了不得,过了一个星期,两条腿酸得还没歇过来。因此,古代道路不好,交通工具不好,出行实在太难,没有特别的事情,谁也不愿轻易出远门的。


古代钱币不便携带。我们知道,在古代流通的大多都是铜钱、银元、银锭、金锭等货币,铜钱是最基本的流通货币,铜钱都是论吊论贯的,想出外买些东西,都需要将铜钱串起来缠在腰间,或用搭连搭在身上,非常沉重不便。再说了,出门在外,钱不外露,身上带那么多钱出远门,让人一眼就看出来了,一旦遇上歹人,图财害命的事,也是很容易发生的。


出外远行,人身安全很难保证。在古代交通不便,信息不发达,对一些偏僻遥远之地,就是朝廷也很难管理,因此,在一些穷山僻壤,险道路口,往往会有强人土匪出没。像过去那些占山为王的绿林好汉、土匪强盗,都是靠打家劫舍为生。官有万兵,我有万山,官来我去,官去我来,就是官府也拿他们没办法啊。因此,为人身安全计,为以防万一,还是尽量不出远门的好。同时呢,在乱世多有强抓壮丁的,出远门在外,不但多有因乱而亡的,也有因乱被强抓去当兵的。一旦被抓走当兵,脑袋就别在裤腰带上了,在想好模好样回家,那可就难了。


正因为有以上诸多原因,古代只要能自给自足,生活能过得去的人,一般都是不会出远门,出本县的。大部分人甚至一辈子都呆在自己家里,从没看到过外面的花花世界。





是的,事实上不仅是清朝以前,甚至到了今天,一辈子没有出过县城,甚至没有出过村庄的都大有人在。

而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有很多:

1、小农经济的束缚

从战国时期铁器出现并逐渐打破井田制开始,小农经济就逐渐发展起来,并在秦始皇统一中原后逐渐成为帝国的经济支柱。

小农经济相比于其它经济形势最大的区别就在于以家庭为单位的自给自足,男耕女织的生产方式虽然产值很低,但门槛更低,而且在偌大的帝国,小农经济以土地为基础,最大限度地将人口固定在土地上,从而大大减小了人口流动的可能性。

虽然从宋朝时代开始,随着商品经济的不断繁荣,所谓的资本主义萌芽也逐渐开始,人口流动不断加剧,土地兼并后,也难以限制人口的流动。但改朝换代是一切生产力方式剧烈调整的重要方式,小农经济作为支柱也最终得以维持。


2、交通条件的限制

由于古代生产力水平的限制,能够供养的人口数量也远不如今天。在这样的情况下,帝国的行政机关也就远不如今天庞大,这也导致了古代县城的数量远不如今天密集。相应的,古代一个县的面积要远大于今天。

而小农经济支撑起来的生产力,也注定了大多数人尤其是底层民众,没有远行千里的交通工具和出行成本,步行虽好但却耗时费力,耽误了农业生产更是得不偿失。

所以,由于古代行政区划的影响,加上通勤水平的低下,所以很多人一辈子没出过县城,甚至没出过村也就不足为奇了。


3、士绅阶层的职能

从秦始皇一统天下建立大一统帝国以来,帝国的疆域时常非常广阔。

而在生产力水平异常地下的古代,中央政府想要维持帝国的统一,就必须借助一个“志愿者阶层”,那就去士绅阶层。

士绅阶层以有一定社会地位和名望的人组成,是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中间的中间势力。他们靠剥削农民阶级为生,但却充当着地主阶级统治的触角,通过给予一定的社会地位换取士绅的前赴后继。

而因为士绅阶层在底层尤其是乡村充当了训导、收税等角色,所以也决定了很多农民足不出县甚至足不出村就可以完成自己的职责。

所以,古代底层老百姓一辈子不出县甚至不出村也就不足为奇了。

多有疏漏,烦请斧正。

我是静夜史,期待您的关注。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5

标签:户县   县城   老百姓   保长   古代人   自给自足   远门   老爷子   清朝   集市   古人   古代   农民   农村   交通   美食   地方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