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南有苏州、无锡、常州、镇江四个城市,你更喜欢哪个城市?


题主漏了一个城市,那就是江苏省会南京。这五个城市我都去过,都非常不错,各具特色。南京的底蕴和文化氛围是其他城市不具备的,毕竟那么多优秀名校在南京。

苏州gdp非常高,合资外资企业非常多,园区一带非常具有现代特色和老城区相得益彰。

无锡其实是一个非常宜居的城市,经济不差,也不像其他两个大城市那么拥挤。

常州藏富于民,本来没有什么旅游资源的地方,硬是搞出了全国文明的景点,非常不错。

镇江这个城市非常有味道,人均GDP也很高,生活节奏不快,本地人过的也非常舒心,镇江人是这几个城市里性格最好的,可能是因为这座城市的缘故吧。

如果你是个外地人想去发展,南京和苏州肯定是最好的选择。我个人更倾向于南京,比较以后的基础教育资源还有医疗配置都是其他城市不具备的




有时候常州很小,不想遇见的人偏偏遇见。有时候常州又很大,想见的人自那次遇见后再也没见过。这样的城市却一直有着让人难以抗拒的喜欢,精心整理了10条喜欢常州的理由,如果常州这座城市也同样有着让你感触的地方.....

1、常州这座古老的城市越来越年轻了,越来越靓了。我是土生土长的常州人,我看见常州的今天已成长为花容月貌的城市,干净现代化的气息世人瞩目,生活和工作在这样充满朝气的城市里是多么幸福。

2、江南的风光哪儿美?常州的水。南山的竹海天目湖,恐龙园有着温泉谷。常州的山装扮着常州的景点,常州的水养育着一方常州人。3、在常州即使钱少也能活得很滋润。满街有便宜又好吃的美食,豆腐汤,小笼包,蟹黄包,糕团,大麻糕,蟹壳黄。浓浓的吴地特色,地道的家乡小吃。4、常州,地处华东太湖之畔,常州人不像北京人那样居高临下,也不像上海人那样“排外”,常州人极具亲和力,无论你从哪里来,在常州都很容易找到家的感觉。5、常州人的辞典里没有作秀,常州人做人做事最烦做作,爱也好,恨也好,全挂在脸上,坦坦荡荡,清爽流露。6、总有对我人说常州是“中国最有生活气息的城市”、“最有可持续发展潜力的城市”、“最干净整洁的城市”…这些煽动性词语实在让我情不自禁地喜欢上常州。7、常州不沿海,但常州却是个游泳的好地方,奥体中心、飞龙体育公园、中天钢铁体育馆.....数量繁多的大型室内游泳清爽又卫生。8、我喜欢早饭品尝常州的萝卜干;我喜欢穿上奶奶做的老棉鞋;我喜欢提着手艺匠人做的兔子灯;我喜欢住在繁华美丽的怀德桥;我喜欢常州的文化遗产乱针绣;我喜欢用着常州产的古老篦箕;我也喜欢行走于西瀛里那段古朴明城墙。9、有个上海的朋友说他在常州工作了30多年,现在终于退休了,可以申请回去上海,但他不要回上海。常州的空气也比上海新鲜。上海再繁华,也不如在这闹中取静的江南小城,悠闲自在地养老。10、常州的商业很发达,听说常州现居福布斯中国商业城市榜单的第12位。这给常州的老百姓带来的好处就是,在常州购物既方便,又便宜。南北俩吾悦、南北俩万达、南大街、莱蒙、常发、丰臣……想买什么都有。购物中心、泰富、百货大楼......基本上你想要买的奢侈品牌在常州都能找到它的专卖店




综合来看,我更喜欢无锡。

无锡自然环境得天独厚,既有太湖碧波万顷,又有灵山香火鼎盛,既有长广溪一碧千里,又有惠山暮鼓晨钟。春风十里,不如无锡千米。

无锡半山半城,一手美景、一手繁华。即可鼋头渚赏樱花烂漫,又可到恒隆广场逛街购物,有静有动。

无锡起源于泰伯奔吴,周太王的大儿子泰伯以及二儿子仲雍自愿放弃皇位,到了吴地,开创了吴文化。无锡历史底蕴深厚,文化韵味十足。在无锡这片土地上,养育出了许多家喻户晓的名人,比如作家、文学研究家钱钟书,创作型民间艺人阿炳,企业家荣德生,科学家、诗人顾毓琇等。人杰地灵,可见一斑。

无锡是一个难得的美食之城——油面筋、小笼包、玉兰饼、豆腐花、糟煎白鱼、脆皮银鱼、镜箱豆腐、梁溪脆鳝、桂花芋头、鸡子大饼、太湖船点……吃货首选之地。


无锡的城市定位是新一线,2017年无锡城市GDP破万亿,江苏排第三,全国排十三。在无锡前面的是北京、上海、杭州等城市。无锡的发展前景十分好。

以上仅是橙籽个人的游玩体会,欢迎在下方冒泡开坑,聊一聊这些城市,你最喜欢哪个?




我觉得,这还用问吗,当然是苏州它玩的地方多,也是旅游景点,有句话说的好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所以,我更喜欢苏州城市,支持苏州城市[赞][赞][赞][赞][赞][玫瑰][玫瑰][玫瑰][玫瑰][玫瑰][玫瑰][玫瑰][玫瑰][玫瑰][玫瑰][玫瑰][玫瑰][玫瑰][玫瑰][玫瑰][玫瑰][玫瑰]




这个问题其实就是给这四个城市的人介绍自己家乡的机会啊,我是常州人,父亲是常州人,母亲是镇江人,在镇江上的高中,后来在无锡,苏州都工作过,感觉这四个城市的区别不大,本身地域问题,都是苏南一片的,风土人情都差不多,苏锡常因为都说吴语,可能在情感上更亲近些,但是镇江的市区和句容都是说江淮官话,只有丹阳说吴语,情感上有些疏远,但是其实都是吴文化地区,各方面都差不多,城市的发展也都很不错。那说说常州吧,常州其实一直没有很大的存在感,苏锡常虽然大家都知道,但是大部分人都不是很了解常州,常州是一个小城,城市国土面积不大,人口也不多,特别是常州一直以来是民营企业为主,外来投资少的状况,所以外来人口也不多,但是常州城市规划一直很好,城市建设也是按照自己的路线在按部就班的实施,马路宽敞,城市中轴线南北通江大道,东西中吴大道,延陵大道,BRT四通八达,现在在开发地铁1,2号线,交通便利,环城高架围绕老城中心,连接新城各区,南延连接最新的区金坛区,常州人相对比较低调,不会去刻意排外(但不乏有特殊人群),现在的常州以园林城市,旅游城市为目标,市内主要以高新技术,新能源技术为发展重心,现在的新北高新区,武进高新区,金坛高新区基本上都将污染型企业外迁,各区都大力发展园林,旅游,市内有红梅公园,青枫公园,华罗庚公园,人民公园,东坡公园,荆川公园,紫金公园等等园林公园,有恐龙园,嬉戏谷,淹城,东方盐湖城,天目湖度假区等国家5A景区,今后的常州不仅是追求城市的GDP,更多是追求城市的发展朝着富裕宜居方向努力,希望家乡越来越好,也希望越来越多的全国各地的朋友来常州做客,当然江南四市都不错,也希望都会越来越好




作为镇江人,实话是,希望所有人都不要奶镇江,镇江经济水平没法和苏锡常比,不是一个量级的,但可能幸福感指数比其他三个高,因为节奏慢,压力小,适合居住过日子,本地人,自己都不愿意吐槽自己的经济水平和收入水平,因为改革开放几十年来,都发展不起来,本地人也就麻木,基本有个共识,就是有本事想挣大钱的,都会南京和苏锡常工作,所以留下来的大部分人就是图个安逸混日子,房价开始那几年还是比较低,碰上政府拆迁,也是会出现几个房二代的,压力更加小,生活更轻松,。关键可怕的是,所谓宁镇扬一体化的提出,今年年初开始房价猛涨,但本地人收入水平又没涨,就因为这个,越来越发现身边人越发不幸福了!还是那句话,奶多镇江,镇江就会涨房价,房价最影响幸福感!所以我作为本地人,就希望大家都把镇江忘记,管别人评价镇江苏南苏北,经济好差,镇江本地过好自己的小日子就行了!只要房价不涨,大家都还是轻松自在的!比幸福感绝对远远高于江苏所有城市。




沪南线上的镇江是被人忽视的地方,一是镇江地方小人口少,经济总量比不过旁边的苏锡常。二是镇江明摆的是江南,可偏偏说的是官话,难免受到苏锡常吴语系人的歧视。三是镇江先天不足,建国后一直是县级市属镇江专区,而苏锡常早就是地级市了,八三年地市改革,镇江市才升格为地级市,比周边的老大哥整整晚了三十年。当时的镇江市区人口仅仅只有23万。各位不要小看了镇江这个地方,镇江市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丹徒是吴文化的发祥地之一,焦山碑林为全国第二大碑林,市内曾有三山五岭八大寺,文化底蕴十分厚实,镇江市搏物馆的古代藏品在全省名列前茅。镇江的城市建设是全省乃至全国都是别俱一格的,“城市山林”,这几个字可不是一般人写的,是宋代大书法家米芾亲笔所提,山在城里,江在城边,山水相连,交相辉映,这是江苏任何一个城市都不能比的!镇江的社会治安在全国是领先的,每次评比都进入前十位,有一次还夺的第二名(第一是香港)。镇江的教育也是很强的,两所国家正牌大学,(江苏大学,江苏科技大学),其它就不谈了,同比在地级市中也是领先的。镇江的经济总量确实没有苏锡常高,但生活水平,生活质量不差,交通便利,社会文明,物价适中,人民群众安居乐业。镇江历史上就是人来人往的交通要道,五湖四海,天南地北都能融入,不会欺生,不会排外,比较好相处。镇江也有值得骄傲的历史,从民国到建国前一直是江苏省的省会,但镇江人从来不会自吹自擂,镇江风景迷人,当初蒋介石与宋美龄初次约会就选在镇江。赞美镇江但并不否定其它城市的美好,各有各的特色和长处,镇江有金山,有金可挖,镇江有南山,寿比南山,镇江有茅山,宝华山佛,道两教交相辉映,保佑镇江人民!




论山(佛教金山、北固山、焦山、南山、宝华山、道教茅山)、论水(全省最长的长江岸线、面积西湖三倍的金山湖)、论历史文化底蕴、论地区发展水平人均DGP,综合这些,镇江当之无愧。




这四个城市我都去过,各有特色,都比我苏北穷县城好。我的看法肯定有偏见、陈见。这与去的时间远和近,住那时间长和短,对其了解细和粗有关,与其情感深和浅有关。说出来虽不代表现现在四城,但都是我亲身体验,不受报刊、电视、书籍影响,对我来说,回忆比较,也是乐趣。网友看了,或也发笑一乐。

四城中,我对镇江印象相对较差,了解最少,但印象最深。那是1964年12月31日下午4点,我们新兵由江北高港码头过江到镇江,我1人因是技要兵,和我县接兵负责人,一位大尉副营长两人,单独到火车站乘火车。从码头到火车站,中途吃个晚饭,我只感镇江房子低矮,街道不宽,和我以后见到的无锡常州苏州比起来,灰头土脸,不那么亮丽。

当晚11点到无锡,以后我先后在基康里、荣巷、王巷、河埒口、钱桥、青山寺,住了一年半。近二十年又去过三次,每次一两天。我对无锡印象最好,锡山无锡,太湖水清,绿化美化亮化,公园古迹也不算少,水陆空交通便利。市区高楼大厦不多,路也不宽,但街道清爽,房屋整齐。市民村民,文明礼貌。

1968年春节,"三支两军"进驻常卅,我在东风中学、柴油机厂先后住过几个月。给我最深印象是人口不多,也不繁华,但街道宽,路面好。房屋不紧密,但房屋整齐。无山少水,绿化不多,但空气洁净。象个新开发城市。不过以后从未去过。

近20年,苏州也去过三次。苏卅园林,景点不少,吴越文化深厚。老城区与无锡相似,新城区有现代气息。可惜我每次去也只一两天,最近去的一次也十年多了。




在网上看到的是各喜欢各的,但真正每年新落户苏州的多!。七㳄人普统计显示,苏州是江苏户藉人数量,最多的市,达到一千二百多万,其中新苏州人占一半,也是人囗增长最快的城市!。人望高处走,水望低处流,是永远的真理!。城市吸引魅力是,经济收入,城市配套设施,气候,海纳百川的雅量等综合考量!。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7

标签:镇江   常州   无锡   苏州   苏南   镇江市   镇江人   太湖   喜欢   城市   南京   江苏   本地人   上海   公园   玫瑰   社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