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真的很厉害吗?为什么我身边知道他的人并不多?

王阳明真的超级厉害!

很多西方人说咱们中国古代没有系统的哲学,其实你完全可以把王阳明推出来打他们的脸。

王阳明的伟大成就,主要在哲学范畴,而这个领域,涉猎者自古以来就不多,因为需要高智商、足够闲才行。

如果你是一个整天忙碌着养家糊口的人,整天为了碎银几两操碎了心,那你压根就没有这个闲情逸致来研究哲学。而目前社会上绝大多数人都是这样的人,这才是王阳明逐渐被大家所淡忘的原因。

但是王阳明的存在,的确是相当伟大的。因为他开创了哲学史上的一个新时代。让人们的认识层面有了一个质的变化。


一、阳明心学、程朱理学与孔孟儒学的区别。

第一,儒学难以为继。

孔子、孟子的儒学思想,本来在春秋战国时期并不吃香,我们看孔子周游列国后的结局,就能知道他碰了多少壁。

其实儒学真正发展壮大起来,是从汉朝汉武帝时期。那个时候汉武帝急切地想要集权于一身,于是大儒董仲舒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帮助汉武帝集权于中央。

自此儒学发扬光大,可以说一直到唐朝为止,儒学都是封建社会的主流思想学派。无数读书人都是以学习儒学作为立身之本。

可是任何事物包括思想,发展到了一定时间,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漏洞,也会有尾大不掉的情况。唐朝后期,儒学基本走进了死胡同。

唐朝最后一个大儒韩愈曾经挖空心思想要拯救儒学,可惜势单力薄,并没有什么成效。如果再不变革,儒学将会消失于宋朝。


第二,理学发展。

这个时候程朱理学出现了,既然儒学那一套玩不转了,那就换个名字好了。北宋五子:周敦颐,邵雍,张载,程颢,程颐等一起上阵拯救儒学,开创了理学先河。

南宋时期的朱熹,进一步汇总了北宋五子的思想,从此将理学定义为新的主流思想。读书人学习理学,就是那个时代的潮流。

第三,心学和理学的区别。

可是为啥才过了两三百年,王阳明还要搞出一套心学思想呢?难道说理学也玩不转了吗?其实并不是这样,理学和心学虽然都来自于儒学,但两者之间却有本质的区别。

  1. 区别一:理学是客观唯心主义,他们认为世间万物,都是由“理”和“气”构成的。而心学则是主观唯心主义,他们认为“心外无物”,心代表一切,所有主动性都来自于心。
  2. 区别二:理学认为人应该遵循天理,也就是客观规律。可是心学却主张人应该遵循内心的修行,通过修心便可以参透世间万物的规律。

好家伙,我这么说只是非常肤浅的认知,不过大家也应该粗略地领略到了,心学思想的确比理学思想又上了一个层次,王阳明便是心学思想的建立者,实在是太猛了。


二、王阳明文武双全,不得不让人叹服。

王阳明的智商很高,随随便便就考上了进士,但是他对做官没啥太大的兴趣,整天就知道琢磨思想,这一点着实有点不一般。

不过没关系,王阳明是官二代,他老爹王华可是南京的吏部尚书,正儿八经的高级官吏。所以王阳明的家底十分厚实,足以让他忘却生活之苦,一心扑在悟道这件事上。

别以为王阳明只是个纯粹的读书人,他曾经做过一件谁都想不到的事情。当时宁王朱宸濠叛乱,朱宸濠就是那个怂恿唐伯虎给他做师爷的王爷,而且动不动就要发飙。

当时王阳明刚刚平定地方匪患,已经上交了兵权,手里压根没兵马。但是他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如果宁王朱宸濠顺江而下夺取了南京,那南方半壁江山可就危险了。


在这种情况下,王阳明先散布消息,谎称朝廷已经派遣各路大军共计16万来平叛。此后又设计,故意写密信给朱宸濠的伪相李士实、刘养正,让他们劝朱宸濠攻打南京。但同时又把这事儿泄露给朱宸濠。

果然没多久李士实、刘养正便来劝朱宸濠攻打南京,朱宸濠直接把这件事当成了朝廷请君入瓮的计谋,连续十多天按兵不动,为王阳明调兵争取到了足够的时间。

等到朱宸濠反应过来以后,王阳明已经组建了一支8万人的平叛队伍,直奔朱宸濠的老巢南昌而来。朱宸濠倾巢而出,南昌空虚,只好选择回来救援。最终双方在鄱阳湖大战了三天,朱宸濠被王阳明擒获。

很难想象,一个整天读书,研究哲学的人,居然还是一个调兵遣将,运筹帷幄的高手。不得不服王阳明。


三、王阳明是很多大人物心目中的偶像。

王阳明实在是太优秀了,知行合一是心学的核心思想。后世若干大人物都受到过王阳明心学思想的影响。

比如说著名的内阁首辅徐阶,那就是典型的阳明心学的弟子。一贯打击心学的张居正,其实也深受心学的影响,他打击心学的主要目的,就是防止自己的改革遭到一帮研究心学的高级知识分子的阻挠。

泰州学派的王艮、赵贞吉、李贽、汤显祖、徐光启等人,也是王阳明心学的忠实信徒,他们自成一派,为发展心学做出了莫大的贡献。而他们本身也在理解心学的基础上,建立了属于自己的一番功勋。

在国内,阳明心学发展出了七大派系,每一派系都有若干弟子,影响深远。包括我们都知道的半个圣人曾国藩,对王阳明也是推崇备至。除此以外,在海外还发展出了韩国心学和日本心学。

尤其是日本心学,直接影响到了明治开国元勋伊藤博文、西乡隆盛等人。对马海战的日本指挥官东乡平八郎,打赢了俄国以后,当着众人的面拿出自己的腰牌,上面刻着七个大字:

一生伏首拜阳明。

由此可见,王阳明的心学思想,对这位日本将领的影响有多大。现在你明白王阳明在哲学界有多高的地位了吧?


总结:阳明心学,重在修身。

明末清初的三大思想家顾炎武、黄宗羲和王夫之,都对阳明心学提出了批判,王夫之甚至认为阳明心学是亡国之学,这是为啥呢?

因为这三位老兄都是唯物主义的坚定追随者。他们认为王阳明的思想过于强调心,忽略了事物的本质。导致那么多读书人空谈误国,却不注重实际条件。

其实这种理解是非常片面的,他们三位是处于明末清初改朝换代时期,所以体会更加深刻。其实阳明心学,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强调修身。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第一位的就是修身,如果做人都做不好,又谈什么齐家治国平天下呢?而且大多数人能把自己的内心修好,已经很不容易了,我认为应该先修身,再修事。

参考资料:《明史》、《传习录》等。




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

看花是花,看花不是花。

龙场悟道,40出山。

能剿匪,能平叛,能做宰相,还能全身而退。

门生无数,牛逼的不少。

干实事牛逼,干理论一套一套的。

格物致知,知行合一。

我倒觉得这个时代能以阳明心学作为指南,洗尽铅华,看淡浮世,人之一生求仁得仁。




那是你的圈子里文化人不多,王阳明是儒学圣人,心学创始人,他已经严重脱离普通人的范畴,即是文学圣人又是武学宗师,又是军事大师,反正强的一塌糊涂。很多真正厉害的人都拿王阳明做榜样,与他相比,我们都是竖子小儿




心学大师。

心学属于唯心主义,从主流思想看,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对立,因而是错误的,要批判的,所以基本不提。

其实,唯心与唯物都是一种哲学思想,一种观点,没有绝对的对错之分。




很厉害,中国不缺读书很厉害的人,但把书读得很厉害,搞实践还搞得特别出彩的就很少,把实践搞好后又总结经验后去写书的就更少。




建国前,王阳明的地位还是很高的。中国国历史上能够达到三不朽圣人,梁启超说只有两个半,就有他。为什么现在影响力不够,关键还是他那套东西算是唯心主义,而我们是唯物主义,自然是不能宣传了,70,80出生的人在学校课本根本没提过他。90后接触的影视又满屏清宫戏,明朝的极少。传统曲艺又没有关于他的节目在民间流传,用现在的话说,在各条线上都没有流量,自然知名度就低了。




王阳明,其实叫王守仁,因晚年号阳明先生,后世人称王阳明,他是心学集大成者,与孔子、孟子、朱熹并称为孔孟朱王,后人把程颐和朱熹这一套称为程朱道学,陆九渊和王阳明这一套称为陆王心学,两者合称为理学。

王阳明(1472-1529年),绍兴人,明朝著名思想家、军事家,著有《大学问》、《修道说》、《传习录》等。

王阳明首先是儒学的大才,论文他是学派的开山祖师,心学集大成者,开门授徒,形成一家之言,影响甚巨;论武提刀上马,无论是排兵布阵,攻杀战守斗隐埋伏,全是一把好手,自己也是武功高手,王阳明就是这么个人物,你说牛不牛。

图为贵州修文县的阳明洞,当年王阳明被贬为驿丞时在此居住,得其名,此洞因沾王阳明仙气举世闻名,历代文人墨客多游于此留下咏词镌刻,比如理学大儒罗汝芳、云贵总督贺长龄,蒋介石也题了“知行合一”四个大字,当年张学良被迁禁时,也被软居于此。

但是王阳阴在明朝混得很差,因为他碰到了个最腐朽最糜烂的皇帝,明武宗朱厚照,也就是正德皇帝。1519年宁王朱宸濠在南昌起兵造反,时任佥都御史的王阳明正在江西巡抚,听闻消息后王阳明招募兵马勤王,运筹帷幄,如砍瓜切菜一般就把声势浩大的造反给平定了,王阳明把朱宸濠擒到“南巡”而来朱厚照面前,朱厚照不但不封赏,还大发雷霆,为什么把他给抓住了,不能等我给抓住,为了满足皇帝的荣誉心,下令把朱宸濠释放,由皇帝朱厚照亲自捉拿,所以王阳明碰上了这样个主,也该倒霉。

王阳明墓位于绍兴兰亭镇,墓穴风水极佳,历代都有多次修葺,保存至今。

再到嘉靖即位后,升王阳明为兵部尚书,封新建伯,这时的王阳明已经看清世态,决心归隐注学,他觉得一切来自内心,如果心中的善念被蒙蔽了是最悲哀的,所以要反观自心,找到心中的善念,这也是他的知行合一的科学实践理论,他的学说后来直接上乘到孟子,不但影响整个明朝后世,还传到日本、朝鲜等地区,20世纪初日俄战争大获全胜的海军大将东乡平八郎,将制胜秘诀公开:一生俯首拜阳明。




你不了解其实跟国情有关系,我们国家政治课强调唯物主义,阳明心学强调的自己内心的修养,通过修炼内心洞察世间规律,这不是教学的主流价值观,所以你看大多数人知道都是毕业了走上社会了才逐渐知道了很多厉害的人厉害的事!




厉害不厉害,听别人说,不如翻一翻王阳明全集。打开王阳明的一生,说厉害都是太肤浅,窃以为他称得上伟大!

七天七夜格竹子,劝和尚回家,旮旯龙场悟道,一个月毁掉宁王十几年家业,一年之内把上百年的土匪祸害一锅端了……这些老生常谈,都是小儿科,王阳明都不愿意谈。

以立功立德立言而论,有人说他是五百年来一人而已。


至于为什么知道的人不多?有几个原因。第一,心学从来不是主流,不是官方认可的思想。心学因为王阳明发扬光大,也因为王阳明逝去而丧失光彩。第二,没有王阳明这掌门人后,阳明弟子各立门派,谁也不服谁,搞到最后心学是什么,都没人懂了。第三,清朝入主中原,进行文化专制,心学也就搁在角落了。

到现在,官方也没有给王阳明一个坚定又明确的评价。说王阳明是思想家,不符合唯物论。说王阳明是教育家,又没有进入教育史。说他是明朝文人武功第一,历史又一笔带过。这样的人,谁能了解,谁去学习?

当年我在高中读书,读哲学“理论指导实践,实践检验理论,理论联系实践……”,绕来绕去,伤脑筋。十年后,我自己翻阅古籍,看到“知行合一”这四个字,豁然开朗。这么简单的表述不用,却用西方那一套!可惜王阳明,可惜心学。

相信国家昌盛,文化复兴,孔孟、程朱还有阳明心学,一定会得到重新审视。最近央视《典籍里的中国》也讲述《传习录》,国学有望崛起。




王阳明最后疯了,王阳明的徒弟疯的也不少,心学害人,近代学心学的大家是蒋介石,国民党完在了他的手里…厉害谈不上,中国的哲学体系跟王阳明也没多少关系,心学学的越深疯的越快,所谓的哲学在《道德经》面前一无是处,真正的文化在中国,人类若想存续真正的解决方案也在华夏文化里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8

标签:大儒   孟子   孔子   明朝   厉害   儒学   唯物主义   读书人   南京   日本   理学   中国   哲学   身边   思想   美食   心学   王阳明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