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车企有几家是自主研发的?有哪些车企是东拼西凑的“组装车企”?

完全自主研发不可能


现代工业都是全球范围内的分工合作,苹果手机有80%以上的零件都是国内生产组装的,波音飞机也有不少零件是咱国产的。汽车领域更是如此,你看奔驰宝马,大众奥迪,谁自己生产轮胎?都是固特异、马牌、普利司通、米其林什么的。

很多东西不是做不到,而是没必要。人家专门做轮胎的,做了百十来年了,怎么更结实耐用,怎样刹车距离更短,怎样设计花纹,怎样控制成本,你肯定没人专业。与其自己再投产一个轮胎厂,倒不如直接买现成的。或者别的一些部件,把标准列出来,人家报价,到时候按照标准来验收,只要能符合产品设计标准,外购反而比自己研发成本更低。


那我们怎么界定如何才算东拼西凑?我觉得至少是两个标准,第一,看车企是否有自己的平台架构,第二看是不是用自己的发动机。

其实看那些车企在东拼西凑也简单,看看谁还在用三菱的发动机


组装车企:


1、还在用三菱发动机的车企东南汽车、众泰汽车、东风汽车(启辰)、猎豹汽车。

国产造车行业起步较晚,在很长一段时间都依赖三菱发动机造车。比亚迪、吉利、长城、中华、海马……好多车企都用过三菱的发动机。其实新款的三菱发动机并不算差,热效率也有37%,哪怕是现在也是主流一线的水平。用三菱发动机造车当然不能算错,可是至少从侧面说明这些车企缺乏进取心,缺少研发能力,自然也没有什么核心竞争力。现在的市场表现也能说明问题。

2、北京汽车:BJ40,2.0T买的是哈弗H9的GW4C20系列发动机。BJ80,3.0T用的是无锡五菱的,BJ90用的是奔驰上一代的发动机,就是个换个壳的奔驰GL。北汽不是没有自己研发的发动机,不过是真上不了台面。

3、造车新势力:小鹏、蔚来、理想这些半路出家的车企都只能算组装车企,纯电汽车没有自己的电池,要靠宁德时代,理想One的1.2T发动机是长安全资子公司东安动力生产的。其实组装的活他们也没自己干,小鹏找海马,蔚来找江淮,理想用的是力帆。不见得代工就一定不好,但是至少说明这些新势力车企还缺少底蕴。

自主研发三大件


汽车三大件,相对而言,发动机是最简单的。近几年国产发动机迅猛发展,一线品牌接二连三取得突破,即便是一些二线品牌也都通过联合研发,或者请人研发,获得了核心技术。像是奇瑞的中国芯、长安的蓝鲸、荣威的蓝芯,广汽传祺的动力芯,比亚迪的骁云。都达到甚至超越了国际主流水平。

而底盘说难不难,都是最简单的机械结构。可是说易不易,要想调校得当,却难如登天!底盘好坏,直接决定一辆车的行驶质感和动态表现。这方面国产一线品牌和二线品牌的距离还是比较大的,真正底盘做得好的,也就是比亚迪、长城、奇瑞、吉利、红旗、长安等少数几个品牌。

变速箱一直是自主品牌的弱项。尤其是AT变速箱,还真是和国际一线品牌有着不小的差距。像是红旗,发动机V12都搞出来了,可是8AT的表现仍旧不尽如人意,无奈只能选择爱信的AT变速箱。不过湿式双离合国内生产调校的已经都不错了,最起码比大众的要强。长城、吉利的7速湿式双离合绝对拿得出手。比亚迪的稳定性还可以,但是低俗顿挫仍旧很明显,好在可以用在插混车上,插电式混动因为低速用电,所以很好的解决了双离合低俗顿挫的问题。而高速行驶时,双离合的传动效率高,换挡迅速的优点可以得到更好的体现。

另外,在CVT领域,国产的奇瑞万里扬也表现不错。


没有车企能够做到完全自主研发,像是红旗,用了爱信的变速箱就只能算组装车企吗?这显然是不公平的,个人觉得是不是组装车企,除了发动机以外,还要看有没有自己的平台。


哪些车企有自己的平台?


平台是啥?其实也没有多高深,说白了就是模块化造车,弄个流水线而已。我们拿攒电脑举例子,同样一块主板,你可以搭载不同型号的CPU,装4.0TV8发动机,你这车动力性能就强,装个2.0L自吸,那说动力孱弱也不算黑他。除此之外,主板上还有内存插槽,你插8AT,那当然动力平顺,质量稳定。你配个双离合,动力油耗都不错,但是低俗顿挫难以避免。CVT要看发动机支不支持了,毕竟CVT无法承受过大的扭矩。

大概就是这么个意思,同平台,你拉长一点就是B级车,缩小一点就是紧凑级。升高底盘就是跨界SUV,溜背式改一改就是SUV。有的MPV也一样可以弄出来,不变的一半是发动机的位置和方向,还有就是轮间距。


国产一线二线车企,基本上都已经实现了模块化造车,比较知名的有比亚迪的BNA架构,可以融合不同的车型平台和动力系统,比如说BLP平台+DM3.0系统,就是汉唐等中大旗舰车型的插混版,比如说BMP平台+E平台,就是中型车的纯电版。非常灵活。

红旗的L平台、H平台,长安的P3、P4平台,长城的柠檬平台,奇瑞的M1X、M3X和T1X平台,吉利的CMA、BMA平台,都已经非常成熟了。


国内车企,自主度最高的应该是比亚迪。


国内是比亚迪,国外是丰田,这都是不给合作伙伴留活路的车企。

比亚迪从发动机、电机、电池、变速箱,到车载芯片,全都自己设计生产,堪称造车界的李荣浩,根本就不给别人留饭。我有一个朋友是做车载空调的,看我买了比亚迪的车破口大骂,说他和比亚迪有不共戴天之仇。这事说起来比亚迪是有点不地道,找他们公司做车内空调方案,他们干了一个多月,把方案拿出来了,结果比亚迪一脚给他们踢开,拿着方案参考,自己做了。


用我朋友的话讲,比亚迪的“罪行”是罄竹难书,不过也侧面反应了它的研发能力和制造能力。

现在比亚迪的很多零部件都对外供货,像是刀片电池、芯片,都是供不应求。别看这个名字土,但比亚迪真的已经不容小觑了。现在市值超过了奔驰,仅次于特斯拉、丰田大众,排世界第四。


原来外观不行,现在请来了奥迪的设计师,新款的唐、汉、秦、宋,都是家族化设计,奥迪的设计师亲自操刀。说底盘不行,把奔驰的底盘专家琼斯给挖来了,补上了最后一块短板。

写在最后。


比亚迪的可能是自主率最高的,像是红旗、奇瑞、长城国产化的程度也都不差。不过我并不认为国产率越高车就越好。当然,这可以反映一家车企的技术实力和底蕴,但是汽车毕竟是一个涉及众多零部件的综合工业产物,比亚迪能把三电系统做得很好,但是不太可能把各方面全都做到极致。用其他国家,其他厂商生产的零部件也无伤大雅。




中国没有一家汽车企业是完全自主研发的,都是东挪西凑的“组装车企”唯一算得上自主研发的就是车子的外形跟内饰,三大件基本都是东挪西凑的,下面我们来盘点一下每个车企最后代表性车型的的研发实力,国企丢脸程度,超出我们的想象......

国营车企自主品牌三大件盘点

1 上海汽车工业集团

自主品牌代表:荣威发动机是上汽与GM联合研发的,跟三菱一样耗油,可靠性比三菱差了不是一点半点,CVT变速箱用的是博世,底盘用的是双龙。)。

2 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自主品牌:东风启辰刚推出来时,宣称是轩逸的国产版,其三大件都是跟轩逸同祖同宗,油耗、驾驶舒适度确实达到了轩逸的标准,东风自己做了一个外壳套上去,大火了几年,后面轩逸禁止其使用轩逸品牌三大件,现在的启辰及新推出启辰星,已经无人问津。

3 中国第一汽车集团

自主品牌:奔腾,正宗的买菜车,发动机用的是日本威志技术,上世纪80年代的技术,变速箱MT用的是重庆青山,AT是用的是日本爱信,底盘用的是日本马自达。

作为国民之骄傲的红旗轿车,发动机号称是自主研发的CA4GC18TD-11,我怎么看怎么像大众的EA888,自主研发的吗???6AT来自日本爱信,底盘用的是日本的马自达阿特兹技术。

4 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国内较早地方汽车工业之一 。

自主品牌北京Jeep:发动机由北汽与凌特动力联合研发,变速器采用采埃孚,是实实在在的“奔驰芯”

5 广州汽车工业集团

自主品牌有:传祺,传祺GS8的售价与汉兰达相媲美,发动机广汽自主研发,但也借鉴了不少丰田发动机的技术,变速器是日本爱信的6AT,底盘照搬了汉兰达整套技术。

6 长安汽车集团

依靠军工背景,拥有较强的自主研发能力,代表品牌:长安CS系列,发动机为长安自主研发的蓝鲸发动机,中国十佳发动机之首,变速器用的是日本爱信的6AT,底盘用的是丰田的RAV4。

7 中国重型汽车集团

全国最大的重型汽车生产基地,中国第一辆重型载重汽车黄河的制造者,国内重卡行业质量较好的企业,这个与我们的生活相送程度不大,反而自主程度比较高。

8 华晨汽车集团

旗下有自主品牌中华轿车,其三件又是何方神圣?发动机来自沈阳的航天三菱,一款上个世纪80年代的产物,变速器是国产的双离合,底盘是法国的麦格纳调校。

长安汽车、广汽集团等等真正进行自主研发且有优秀成果的国营车企很少,一汽主要依靠德系与日系的技术,二汽浑浑噩噩只能接触菲亚特PSA甚至日产,上汽完全就是依靠通用汽车的“洋落”;江淮与奇瑞等地方国企有一定研发成果,然而相比BYD、吉利以及民营车企而言还是逊色太多,剩下的福汽之流已经不值一提了。

民营企业自主品牌三大件盘点

1、长城汽车

自主品牌哈弗、WEY他们是国产车里面卖得最好的了发动机是长城自主研发的1.5GDIT直喷发动机,数据完美,但网友普遍反馈太垃圾,变速器也是长城自主研发的7DCT,底盘仍然用法国最好的技术团队调校。

2、比亚迪汽车

比亚迪是做电池起家,新能源车子全球第一,运用了无数与“张飞的脸还要黑的”黑科技。底盘用的是博世公司的,自主程度是所有中国车企里面最高的。

3、吉利汽车

自主品牌:帝豪,发动机由吉利自主研发的,变速器是德国格特拉克生产的6AT/7DCT,底盘由沃尔沃团队调校。

4、众泰汽车

自主品牌有众泰,原是上汽加工厂,其名下产品多数是仿造德系品牌完全没有研发能力,正宗的组装车。

5、力帆汽车,

中国第一家私营上市汽车企业,原来是生产摩托车的,后面改生产汽车,无自主研发能力,2018年破产。

6、华泰汽车

自主品牌有特卡拉,不要看成了特斯拉,柴油发动机是自己研发,汽油发动机是三菱的,其它技术都是用韩国现代的技术。

7、汉腾汽车,曾经收购过美国悍马

自主品牌汉腾X7,发动机是用的德国马勒公司生产的1.5T,底盘是英国米拉公司调校的,变速器拥有自主研发能力。IC

中国汽车企业三大件自主研发实力最强的无疑是比亚迪。从自然吸气发动机,涡轮增压发动机到油电混合动力系统,从手动变速箱到完全自主产权的双离合变速箱。 比亚迪把核心技术牢牢抓在手中,是中国车企的楷模。其他车企中:吉利>长城=奇瑞>传祺、长安 。

吉利通过收购澳大利亚DSI公司,成功做到中国自主车企唯一一个能自产AT变速箱。

长安自动变速箱常年使用爱信6AT。但是在发动机、自动驾驶方面取得极大的成就。

奇瑞是唯一一个自产CVT变速箱的车企。

传祺的变速箱也来自爱信。卖点是外观和设计。

长城的变速箱也是来自外购,底盘逆向CRV。现在的双离合是和德国合作,发动机有明显的三菱遗产。

综上所述,国企是大多以合资品牌打天下,民企以研发实力打天下,但要说完全自主研发,就没有一家,全世界也没有一家完全自主研发的汽车企业,这就是所谓“术业有专攻”吧。

上面所述的都是中国有名的车企,研发实力如何我相信各位看官都看懂了吧!除了这些,其它的小企业就不及一提了,那么到底谁是东拼西凑的组装车企,就不用我多说了吧?各位看官,你的见解呢?




各位看官,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还可以就麻烦加个关注吧~谢谢了

写在前面:都2019年了经济早已全球化,没有哪个车所有零件都是自己生产的,也没有哪个车企闭门造车,不看竞争对手的。就连波音飞机好多零件是中国造的呢~

前某自主品牌研发工程师一枚前来回答。

看到题主的问题,莫名兴奋了一下,想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对目前自主品牌研发方面的思考。

首先要说明一下汽车是怎么造出来的。

众所周知,汽车是由一个个零部件组装起来的。

那么所有的零件都是汽车厂家自己设计制造的吗?如果是买别人现成的零件算是东拼西凑吗?

目前主流的车企只有少部分汽车零件是自己制造的,主要是车身零部件选择自己制造,像大梁、侧围、顶盖、地板等这些大型的钣金件。主要原因是这些钣金件制造难度较大,对整车性能、质量、外观影响较大。其他一些小的车身钣金件难度不大,就直接外包给零部件制造厂家进行生产,这样可以减少零部件管理成本、设备成本等;不同车身钣金零部件厂家将零部件都送到汽车工厂,然后再由汽车厂家在焊接车间将其焊接成一个完整的白车身。

但是汽车上的绝大部分零件都是汽车厂家自己设计的,原因是每个汽车厂家开发的车辆外形、尺寸、配置、重量都不是完全一样,而且不同厂家的车辆各零部件的安装位置可能也有所差别。这就造成了各个厂家车辆的很多零部件的安装结构,位置都有所不同,所以汽车上绝大部分零部件都需要汽车厂家自己设计,这样才能使整车的性能做到更好,各零部件的之间更加协调。除了零部件外形结构的设计,还有一些外购的零件只是改其软件。像一些难度极高的零件,譬如说汽车的自适应巡航雷达(ACC雷达),此雷达只有屈指可数的几家国际供应商能提供,如德国博世、德国大陆集团等。由于这些零件是全球通用的零件,所以其外形基本一致,然后各个汽车厂家根据各自定义的通讯协议,对雷达进行重新标定匹配,以满足自身车辆的性能目标。

除此之外也有些零件是完全买回来的,不用设计,这些零件一般都是标准件(简称标件),例如螺母、螺钉等。

综上所述,汽车的零件是绝大多数是汽车厂家自己设计(包括软硬件的设计),少部分是自己又设计又生产。

中国车企有几家是自主研发的?

假如按照自己设计的占90%以上视作是自主研发,那么我至少中国的几家主流车企都是算自主研发,譬如说吉利、比亚迪、长安等。虽然有人说某某品牌像哪家外国车企,这只能说明其外形像,而外形上能抄的东西很少,况且外形这个东西真不是工程师说了算,是领导说了算,而你真正能感受到的性能反而是工程师给与的。所以说抄造型这个做法还远远没达到真正的抄袭,要做到真正的抄袭很难的,除非在对方那里派有卧底,如果仅仅靠买几辆车拆开看,只能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所以真正的高手是能抄到内在的,如果内在的也能做到一样,那才是真正的厉害。

有哪些车企是东拼西凑的“组装车企”?

按照常规的理解,估计99.99%的车企都是“组装车企”。但是基于上面所说的“车是如何造出来的”来看的话,"组装"其实是大家公开的秘密。

但是............ 敲黑板了!!!

国内有一家车企坚持所有的零件都自己生产,虽然目前仍然无法做到100%自产,但是神奇的是竟然可以将自己生产的零件卖给竞争对手。

你猜到是哪家车企了吗?

答案是 BYD。多么激荡心灵的三个字母!

BYD=be your dady,哈哈哈~~

不好意思,跑题了。

传说BYD有20万员工,十几个事业部,几乎可以生产汽车上所有的零部件。可以说是一个汽车帝国了。BYD一直坚持正向开发新能源汽车,多年的技术积累是的BYD成为了全球第二大电池供应商,其电动车更是远销海外。逐渐壮大的比亚迪也引起了,世界汽车巨头大众集团的关注,去年有爆料,大众集团总裁穆勒开着比亚迪唐混动在上海超速被罚。

除此之外,今年上海车展上的“丰田皮尺部”偷看比亚迪新能源车裙底,也让比亚迪火了一把。

总之,对于自主品牌,我认为自主研发程度最高的当属比亚迪。

让我们给我们的名族企业点赞,祝中国的车企早日走出国门,与德国车、日本车、美国车、韩国车一决高下!敞开国门,与世界接轨,修炼内功,这样才不致于让华为、中兴事件发生!




「中国车企·自主研发」的品牌越来越多-东拼西凑的车企已经在大浪淘沙

三大阵营:

  1. 民营车企-代表品牌
  2. 国营车企-代表品牌
  3. 新势力车企-东拼西凑

首先需要说明一点:自主研发指机型具备知识产权或各类专利技术,完全做到「每颗螺丝钉」都是自主制造的车企是不存在的;比如奇瑞就曾经被称赞过螺丝都是自己制造,然而这是绝对的门外汉的刻意吹捧而已。

因为整车厂没有必要扮演齿轮厂、玻璃厂、轮胎厂等等角色,投入与回报不成正比则毫无意义,采购的零件成本低于自主制造才是最重要的,这就是为什么存在供应商这种角色的原因。



民营车企

1:长城汽车是燃油动力车辆的研发型车企。虽然早期的长城汽车就像是“组装厂”,采购三菱的发动机与爱信的变速箱,逆向德系与日系汽车的设计;但是除了全球第一家车企以外,剩余的数百家车企都是这么成长起来的,所以没有必要因为早期的借鉴而否定积极向上的企业。

参考机型有目前正在使用的4B15B-1.5T,4C20B-2.0T,4D20M-2.0T柴油机,以及DCT450型七档湿式双离合。这些汽车随便挑出一台都是业内的优秀产品,比如小排量的1.5T发动机也有124kw/285N·m(1400~3000rpm)的动力储备;看似增压器效率偏低,但是气门升程连续可变技术有效降低了高转区间的进气损失,实际在3000-4500rpm的范围内仍旧超越很多1.5T。


目前长城汽车应当进入了3.0阶段,发动机已经有高效率的4N20-2.0T的储备,同时有3.0T-L6发动机;不过最重要的还是变速箱的突破,仅讨论双离合变速箱也已经挺难得,早期使用的格特拉克湿式六档问题频发,同时使用同品牌的福特与沃尔沃也受到很大影响,而长城汽车率先转型自主研发DCT,现有七档机型已经有不错的水平,9挡机型只待产品规划完成应当也可装车。

同时长城汽车打造了国产首台「9AT手自一体变速箱」,这台机器有可能改变行业格局;这家车企的机器已经供应给其他车企,在有些善于“内讧”的国产汽车阵营中,这是相当难得的结果了。



2:比亚迪汽车是新能源阵营中的佼佼者。这家车企曾经的问题与长城汽车相同,起步阶段是采购过发动机和变速箱总成的,而且设计也存在逆向问题,比如F3/S6/M6。但是在工业4.0的时代,以先进的电驱技术作为储备,比亚迪在全新的领域中必然可达到非常高的高度。

混合动力汽车F3DM在2008年就已经上市销售,采用的集成双电机变速箱与目前丰田本田福特通用等品牌的车辆,仍旧在使用的ECVT技术;然而比亚迪早期淘汰掉首代DM,升级至今已经为并联式三擎四驱插电混动平台。一台车装三台发动机(涵盖两台电动机),从燃油动力驱动系统到电驱系统均为自主研发,仅此一点就没有第二家车企能够做到,能做到相同超高性能与稳定性的混动汽车当然更没有了。


「E平台」时比亚迪的电动汽车平台,永磁同步电机最高效率达到97%,这是行业标杆;电控系统中的IGBT功率半导体,是国内唯一一家具备自主研发能力的车企。

动力电池有和CATL水平相当的镍钴锰酸三元锂,同时还有打破行业格局,在安全性、稳定性以及体积能量密度等方面都超越NCM的刀片型磷酸铁锂电池。这就是比亚迪电车总有高性能和低功耗的原因,同时也是能转型作为其他车企供应商的基础;与其合作的车企有戴姆勒、丰田、奥迪、长安、长城、北汽等等,这家车企的未来不可限量。



国营车企

  • 长安汽车
  • 广汽集团
  • 等等

真正进行自主研发且有优秀成果的国营车企很少,一汽主要依靠德系与日系的技术,二汽浑浑噩噩只能接触菲亚特PSA甚至日产,上汽完全就是依靠通用汽车的“洋落”;江淮与奇瑞等地方国企有一定研发成果,然而相比长安广汽以及民营车企而言还是逊色太多,剩下的福汽之流已经不值一提了。

长安汽车的亮点可以参考「NE·OEM平台」,该平台不仅能做到自主研发出一些优秀的发动机,比如NE-473ZQ5型号的1.5T,132kw/300N·m(1250~3500rpm)的动力储备还是挺不错的。更重要的是NE还能够为前提车企代工生产发动机,这是第一家能够提供“贴牌”业务的中国车企。


在变速箱方面长安也有自主研发的七档湿式双离合,综合表现良好;至于长安东安旗下的6AT倒是比较一般,实际稳定性表现偏差,所以也只有极少数品牌(参考海马汽车)有使用过。

不过主品牌的长安汽车综合表现良好,撇开期间出现过问题的JL476ZQCF发动机以外,其他机型的质量、动力与油耗都还在中等偏上的标准。对于国营车企而言真的是很难得了,参考风神或奔腾等品牌再回头看看长安吧。



【广汽集团·传祺汽车】在自主品牌中也是有一席之地的,虽然主力车型的紧凑级SUV销量不够理想,但是轻奢级的GM/GS/GA-8系汽车都有很高的水平。不过不能否认的是广汽目前仍没有能匹配高标准发动机的变速箱,自主研发的七档湿式双离合只能匹配1.5T-4A15J1。

然而这对于传祺汽车也已经是很大的提升了,因为早期依靠的是菲亚特供应的干式七档机型,稳定性表现差的一塌糊涂。所以能升级湿式就是进步,而且国营车企中具备研发DCT的企业仍旧不多。


重点:广汽4B20J1-2.0T以及四代储备机型水平很高,三代机已经有40.23%的最佳热效率,同时以高压直喷与涡流控制技术实现了185kw/390N·m(1750~4000rpm)的高性能;目前这是国产发动机的最强汽油2.0T,综合其稳定的质量表现而言,水平不输奔驰宝马与通用福特。而四代机一旦量产则会有更高的标准,广汽集团近两年的进步是显而易见的。



新势力品牌

「东拼西凑」用于形容互联网造车的新势力品牌还是比较合适的,这些年轻车企基本都是在模仿美系新势力-特斯拉的营销模式,说白了就是产品不指望赚钱,能不断把股票做强做大也就算达到目的了。

在各类新势力品牌中似乎只有珠海银隆研究过电池,也就是收购美国奥钛的【钛酸锂】;这种电池有非常高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但是超级高的制造成本决定了不会有市场。所以即使董小姐(董明珠)的炒作下,银隆汽车最终也是一地鸡毛收场,结结果还造成了董小姐诋毁所有国产汽车的案例出现。


蔚来与小鹏等品牌主要依靠宁德时代电池,少有几个具备电池组PACK或者控制系统开发,依靠的是以联合电子为主的供应商;电机以精进、大洋、电驱等品牌为主,其次如转向系、行驶系与基础结构也都依靠采购。

重点是有些车企还不具备自主生产汽车的能力,依靠江淮、海马、力帆等车企代工,但是这些车企自身在新能源阵营中也都没有什么建树。所以这些新势力品牌的存在,至少在现阶段而言还没有什么推动行业技术进步的价值,但对于拉升自主品牌的整体定位还有些意义;国产汽车还是要依靠比亚迪长城这种企业才能加速进步,广汽长安也许会是未来国营车企联盟的领军企业吧。

(仅为乘用车型领域评价)



编辑:天和Auto-汽车科学岛

天和MCN授权发布

欢迎转发留言讨论,保留版权保护权利





提到国产车,很多人第一个念头就是照抄合资车,没有自己的技术。从实际情况来说,国产车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里头还是有不少尖子生,可以在核心零部件实现自研,实际表现值得肯定的。

首先要确定一点,无论是合资品牌,还是自主品牌,自主研发是有限度的。比毕竟一台汽车上面,有2~3万个零部件,想一家车企搞定全部的零部件产业链,那是绝对不现实的,也是违背产业链全球化的初衷的。

从全球汽车产业链的布局来说,汽车零部件分的很细,属于典型的术业有专攻,并不需要车企大包大揽所有的零部件。举个例子,汽车的ESP,ABS等主动安全系统,一般由博世提供。汽车变速箱,有日本爱信,德国采埃孚这些知名企业。IGBT芯片,有日本的英飞凌。汽车玻璃,有我们自个的福耀玻璃……综合来说,对于车企来说,一般只需要搞定发动机,变速箱,底盘这三个核心零部件,就可以算是自研型车企,其他的零部件,都是全球采购。以自研发动机,底盘,变速箱为基础,来看看国产品牌有哪些车企,可以做到。

自主研发型国产车企品牌盘点

一,红旗。

红旗品牌,在国产车里头算是隐形大佬,很多人不了解。如果熟悉红旗的人就会知道,红旗不但是一家车企,还是一家需要承担国家任务的标杆型车企,算是我们国家对外的面子担当。

红旗目前,在发动机这块,技术底蕴足。在发动机,红旗有6.0 W12发动机,应用于红旗L5上面。4.0T发动机,3.0T发动机,应用于红旗HS7上面。2.0T高低功率发动机,在H7等车上面可以看到。其中前三款发动机相比于国内车企是独一无二的存在,在国际上虽然技术不够先进,但是完全解决了“有无”的问题。

变速箱这块,一汽红旗有搭载在H7上面的DCT400双离合变速箱。这台变速箱,是国内首款自主研发的高端纵置湿式双离合变速箱。最大扭矩420n/M,最高传动效率98%,采用了多种新技术,可以对标BBA上面的采埃孚变速箱,以及大众DQ381变速箱。

红旗的底盘,绝大多数都是自研底盘。其红旗H5,使用的底盘是马自达的CD4底盘,但是红旗H7的底盘,是按照国际通行的正向研发流程,从2008年开始到2013年,耗时5年,耗资150亿研发而成。除了红旗H7,红旗的百万豪车红旗L5,底盘也是自研,是拿来国庆阅兵的标杆级轿车。就现在的情况来说,红旗是中国唯一具备独立正向E级,C级车平台正向研发能力的车企,技术实力可圈可点。

二,奇瑞。

提到技术实力,奇瑞绝对要拿出来说一说。虽然很多人网上夸奇瑞,线下买吉利,但是不妨碍奇瑞在技术方面的优势。

发动机方面,奇瑞一直坚持正向研发,目前奇瑞的正向研发发动机,已经更新到了第三代,即最新的1.6T 197马力涡轮增压发动机,2.0T 254马力涡轮增压发动机。这二款发动机,1.6T 发动机是19年中国芯十佳发动机之一,这是自研发动机才能拿到的业界荣誉。

变速箱这块,奇瑞技术实力也极其强悍。现在国产车十万以下的车,用的CVT变速箱,源头就来自于奇瑞早期以技术换股份,卖给万里扬的CVT技术。

奇瑞目前主流的变速箱,使用的是奇瑞跟德国格特拉克联合研发的七速湿式双离合变速箱,代号DCT 250。这款变速箱,经过30多项苛刻的台架试验验证,使用了电动换挡技术,是2020年世界十佳变速箱之一,这也是自研发动机才能获得的业界荣誉。

底盘方面,奇瑞目前全系换装了自研的新底盘,摒弃了逆向仿制的老底盘。目前十万以下的奇瑞轿车,如艾瑞泽5,艾瑞泽GX等车型,使用奇瑞M1X底盘。奇瑞紧凑级SUV,中型SUV,如瑞虎8,瑞虎7等车型,使用奇瑞T1X底盘。十万以内的小型SUV,如瑞虎3,瑞虎5X,使用奇瑞A3X底盘。高端汽车,如奇瑞星途,使用M3X底盘。新能源领域,如艾瑞泽5e,使用奇瑞NEV底盘。

三,比亚迪新能源系列

比亚迪在燃油车这块,自研的水平已经落后于主流国产品牌,但是在新能源领域,比亚迪不但可以自产新能源这块核心的电机,电池,电控,还能自产大部分的零部件,技术实力不错。

燃油发动机这块,比亚迪有自研的骁云系列发动机,有1.5T 185马力涡轮增压发动机,同排量马力强劲,属于一流水平。有1.5L 110马力插混专用发动机,这台发动机热效率高达43.03%,为量产发动机之最。还有一台1.5T 139马力,热效率40%的插混专用发动机。这三台发动机,都是比亚迪自研的产品,可以说明比亚迪在燃油发动机方面的实力。

变速箱这块,燃油变速箱,比亚迪有最新的七速湿式双离合变速箱,最高传动效率95%。其实比亚迪是国产品牌里,第一家研发出双离合变速箱的车企,技术实力还是不错的。新能源这块,比亚迪有最新的dmi,dmp系列,搭载E-CVT无极变速箱,这属于国产品牌首个量产搭载的E-CVT变速箱。

底盘这块,比亚迪有最新的E 3.0平台可以兼容纯电,混动等不同车型,完全自主设计,原创度非常高。至于燃油车,没什么亮点。

除了新能源领域的核心三大件,比亚迪大有包揽汽车全产业链的势头。比亚迪旗下近二十个事业部,无数子公司,可以生产车机,空调,天窗,方向盘,门把手等多个零部件,现在比亚迪大热的比亚迪汉EV,上面绝大多数零部件都是比亚迪自家生产出来的。

以上三家,就是国产品牌里头,可以自研核心三大件,具备自研实力的实力车企。

东拼西凑的组装车企盘点

一,吉利。

吉利目前主流家轿车帝豪系列,发动机来自于仿制丰田的1.5L 109马力发动机,底盘来自于丰田威驰,变速箱为万里扬的CVT变速箱。

主流的SUV车型,如博越。1.5T 177马力涡轮增压发动机,来自于沃尔沃技术,通过把沃尔沃四缸发动机缩缸之后得来。1.8T 184马力涡轮增压发动机,逆向仿制大众EA888 2.0T系列发动机。变速箱为吉利跟沃尔沃联合研发。底盘为仿制丰田RAV4底盘。

吉利领克,发动机来自于外购的沃尔沃技术,变速箱为吉利跟沃尔沃联合研发的七速湿式双离合,和采购自采埃孚的8AT变速箱。底盘为吉利跟沃尔沃联合研发的CMA底盘平台。

二,哈弗

哈弗主要造SUV车型,旗下的热销车型哈弗H6,发动机为自研发动机,有1.5T 169马力,2.0T 211马力以及还未发布的3.0T系列发动机。变速箱为自研变速箱,为七速湿式双离合变速箱。唯一的槽点就是底盘,仿制第四代本田CRV底盘。旗下的H6,F5,VV5都延续这个套路。

三,长安

长安目前有自研的蓝鲸系列发动机,为1.4T 160马力,1.5T 178马力,2.0T 233马力,为自研发动机。变速箱也自研的七速湿式双离合变速箱,但是主力车型如长安CS75 PLUS ,使用爱信6AT,8AT变速箱。底盘这块,逸动的底盘神似现代悦动,中型轿车睿骋CC底盘神似凯美瑞。

四,启辰

启辰的车,就是日产的换壳车。启辰D60,发动机,变速箱,底盘全部来自于日产。启辰T70,来自于日产轩逸,底盘,发动机,变速箱几乎一模一样。启辰启辰星,发动机来自于三菱,底盘应该是奇骏。总之,启辰是完全的组装品。

还有很多,就不一一说明了。这些车企,在变速箱跟发动机这块,或多或少有自己的技术,但是败在底盘上面。因为底盘设计,牵一发而动全身,技术含量太高,能过自主研发的车企实在太少。很多国产品牌车企,本来利润就不厚,车卖的不多,没钱再捣鼓底盘了,所以都是逆向仿制,拿来就用。




喜欢的点个关注哦。

我简单说说我的观点:汽车工业虽说不是什么高精科技,但是也是非常的复杂,现在是全球化时代,谁也离不开谁,比如说吉利,沃尔沃,大众都采购爱信的变速箱,博世的电气化模块,当然采购别人的也不是因为自己造不了,这里牵扯到研发成本,成熟度,稳定性,目前国产汽车包括汽车配件供应商基本上全品类都有,只是没有国外的先进而已,人家上百年的技术积累,和工艺积累不是那么简单学的。

关于国产厂商哪一些是组装车不思进取呢?

累如:一汽奔腾,北汽绅宝,东风系列,力帆,海马等。像一汽东风北汽这些央企,共和国长子至今做的车像山寨一样,我们的汽车工业起步早于韩国,但是现在呢?看看现代起亚的技术积累和在全球的销量?

我觉得比较争气的企业:上汽,吉利,广汽,长城,比亚迪等,并不是所有的国企都不争气,上汽和广汽是个优等生,这里还有很多努力研发的民企,其实购买发达国家的技术并不可耻,因为时间等不了我们,我们需要弯道超车。

我的评价可能有争议,大家可以自己试驾一下这些国产车,感受一下我说的有没有错,外观好看,空间大,配置高没有什么用,一个车的精髓是开。

附图两张大家看看有多少国产车没有见过?有多少倒闭的?







感谢邀请欢迎关注百乐鱼,和小编一起交流活动这个话题。

说实话,这10来年国产汽车发展非常的迅速,快速崛起,对于合资汽车起到了非常大的挑战作用,对汽车价格的垃圾起到了非常强的推进作用,为国人实现汽车梦,立下了悍马功劳,如果没有国产汽车的发展,就不可能有现在骑车的繁荣,同时现在汽车的质量也非常的不错,国产主流品牌,都有了自主技术,比如说,吉利汽车,长安汽车,哈弗汽车,奇瑞汽车等等,都有自己的核心技术,都有自己的发动机技术.

当然了国产汽车有很多品牌从梯队来算,有一梯队,二梯队,三梯队甚至四梯队,那些37里的车基本上都是组装汽车的产品, 这里说一下那个东南汽车,在国产汽车刚发展的初期没有发动机技术,更没有发动机产品可使用,是东南汽车与三菱汽车合作,生产出来的三菱发动机,为国产汽车提供了动力,但是现在的东南汽车依然是34线梯队的车企, 也比较有少的主流产品,面试,目前来说销售比较好的也就是东南的dx3和dx7咱可以马马虎虎。但是他依然没有自己核心技术。

当然了,除了东南汽车,还有很多汽车上没有自己的核心技术,还主要组装汽车为主, 这里面还包过,国内还非常主流的,大型国有车企。他们都没有自己的发动机技术,主要靠代工,来赚一些劳动费。

以上就是小编的,简单,回答和个人意见了,希望给大家提供一些讨论话题。




自主研发的只有奇瑞,其他的基本上都是东拼西凑




在我国产汽车研发上和脚踏实地造好车中,奇瑞说第二没有那家有资格成第一。




国产自主研发只有奇瑞,其他的都是组装。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0

标签:中国   沃尔沃   自主   东拼西凑   长安   长城   变速箱   底盘   离合   吉利   零件   零部件   发动机   品牌   汽车   技术   科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