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总感觉微单拍摄出来的照片比单反拍出的单薄,没有厚重感,反正就是感觉不一样?

微单的照片与单反相比有一定着差距,缺少一些厚重感和色彩还原上,但还属于上乘的画质。(可能与镜头的特点不同有关)








这个可能是您的错觉,也可能是您不完全懂得微单与单反的区别和微单的结构、原理。我直说了。

微单与单反的主要区别在于取景方式的不同,而在成像结构和成像原理方面,这两者是相同的。

微单和单反都是通过镜头,将影像投射到图像传感器形成影像。有些微单的图像传感器,直接就和单反完全相同,比如佳能EOS R,使用的就是5D4图像传感器;尼康Z7使用的就是尼康D850图像传感器。

您感觉微单拍摄出的照片比单反拍出的单薄,这不禁让我想起了数码相机问世的初期,那时也有类似的说法,数码相机拍摄出的照片比胶片拍摄的单薄。如果说当年的数码相机与胶片相比,确实存在这样的问题,因为数码相机的像素还不是很高。今天,摄影已完全进入数码时代,胶片已经不存在,不管是微单还是单反,像素量都已经达到高画质的图像要求,拍摄的照片都已经超过了胶片,再出现这种说法,我想可能有以下两个原因:

一是单反与微单的争论产生的歧意

目前,虽然微单相机开始被市场认可,许多影友改变了单反独大的意识,开始使用微单相机。但围绕单反与微单,孰优孰劣,谁会替代谁的争论,依然存在,依然激烈。存在争论很正常,当年数码相机面世时,也出现过很大的争论。数码照片画质不如胶片,数码相机不会取代胶片相机等等。但据我所知,说数码相机不可能替代胶片的一派,现在全都用数码相机了。现在又到了摄影器材发展的一个转折点上,再次出现争论并不奇怪。但我相信,随着数码相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市场的不断变化,随着影友对新技术、新器材的不断了解,这个争论也会象数码与胶片一样,渐渐平息。

二是对微单相机了解和认识不同

其实微单相机只是相机的一种,它和单反及其它的相机一样,最终的功能就是拍摄一张照片。拍摄一张照片这个功能,在今天的相机中,不管是单反、还是微单、还是卡片机甚至一台小小的手机,都完全可以做到,而且都能做得很完美。您可以看看卡片机拍的照片,看看手机拍的照片,它们的成像品质可以真心让你折服。微单相机与单反相机,两者只是取景器不同,成像方面,结构、原理都相同,差距能会那么大吗?

当然,微单相机与单反相机从总的方面相比,是取景方式不同,但就其细节而言,也有更多的不同之处。如,微单相机不需要单独的测光和自动对焦系统,而是通过图像传感器所采集的信号,同时进行测光和自动对焦计算。这种方式的准确性,可以说,远远优于单反相机的独立的测光和自动对焦系统,同时也优化了结构,减少了相机的复杂性。但这种结构,并不影响图像传感器的成像。

下面就说说微单相机的工作原理

微单相机完全实现电子化和数码化,是一款真正的数码相机。在微单相机的机身上,已经找不到光学和复杂的机械部件了,全部由电子元件所替代。以微单相机中,图像传感器不仅直接接受镜头投射的影像、感光和传输感光数据,同时测光、自动对焦也通过图像传感器的感光数据来完成,不需要安装独立的测光和自动对焦系统。

注意,我这里说的测光和自动对焦是通过图像传感器的感光数据来完成,而不是由图像传感器完成。

图像传感器的作用就是通过感光元件感光并将光信号变为数字信号,然后将数字信号传输给处理器进行处理。至于曝光是否正常、对焦是否准确,图像传感器其实并不过问。因此,我们通常把相机内的感光元件称为图像传感器,而不称为图像感光器,因为它的作用就是感光和传输数据。

在单反相机中,处理器只是把图像传感器传来的数据进行计算后,形成影像,再交给存储器存储下来,形成真正的数码照片。而测光和自动对焦却是由相机的另外系统进行完成,处理器并不承担这个工作。但在微单相机中,处理器不仅要处理图像数据,还要根据这些图像数据,计算曝光量和对焦是否准确。这些计算虽然都在一个处理器内,却有着明确的分工,互不干扰。处理器对数据进行处理后,得出曝光和对焦是否准确的结论,再指挥相机对曝光和对焦进行控制。我们形象中认为图像传感器进行了测光和自动对焦,实际这个工作并不是图像传感在做,也不会影响成像。

(微单相机内部结构剖面图)

总结:

从理论、结构和原理上,微单相机并不存在拍摄的图像比单反拍出的单薄这个现像,因为,微单和单反的成像原理上是相同的。微单也没有比单反具有更多的影响成像的因素。您大可不必为个问题而担心,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微单相机,也可以放心地使用微单相机。

更多摄影资讯,欢迎关注“画说摄影”!




如果效果一样的话,单反就应该淘汰了,就像当年的傻瓜相机卡片相机。几张单反拍的照片。










排除技术上的差异,主要是在于镜头的不同,就像传统相机一样,同一张胶卷,放在不同相机里拍摄,镜头越看,层次感越强。微单的成像效果尚且比不上单反,更何况手机了。[呲牙]





给你看两张照片 同样是出自同一款相机,只不过是一张后期过,一张没后起过,所以说3分摄影,7分后期,不知道楼主是否能理解。




微单只是一个名字 其实应该叫无反相机 跟单反相机的区别是里面的反光镜取消了 按道理来说无反相机应该比单反的成像更加锐利 因为少了反射 比如很火的索尼a7m3就属于无反微单 而佳能5d4、尼康d850等属于单反,佳能的无反有eosr等 尼康的z6都属于无反相机!你说的厚重我觉得可能是你的心理错觉,无反相机的成像质量尤其视频拍摄的能力都要高于单反!





首先看看什么是“单薄”,什么是“厚重”


衣服单薄

单薄的意思是天冷的时候穿的衣服少而薄,也指力量薄弱,不充实。

这个词出自唐朝李延寿的《南史·顾协传》:“初为廷尉正,冬服单薄”,意思是第一次做廷尉这个官,冬天穿的衣服又少又薄。

用作画面来说,“画面显得单薄”,往往是指的画面缺乏立体感,颜色浅,生硬,死板,表达的色彩和立体感不到位,显得不充实。


人品厚重

“厚重”一词,出自汉朝荀悦的《汉纪·高祖纪》:“周勃厚重少文,然安刘氏者,必勃也。”这里的“厚重”指的是性格敦厚温润,忠诚善良。

这个词引伸的意思还有形容物品厚实稳重、文化内涵丰厚以及厚待看重的意思等。比如,某个花瓶,敦实、厚重;某某城市,文化底蕴厚重等等。


相对于“单薄”,厚重就是指的画面感给视觉和心理上一种浓重的、浑厚的、踏实的、有内涵的感觉,而不是像“单薄画面”那样浅显的、轻飘飘的、苍白无力的。

回到题主的问题,感觉微单和单反拍摄出来的照片感觉不一样,微单拍摄的不如单反拍摄的厚重。

微单、单反差距不大

回答问题的有很多知名摄影家,就微单和单反的成像技术等问题已经解释得很详细很专业了。

从理论上来说,画面的“单薄”与“厚重”可能与微单和单反关系不大。


因为同样条件下,微单拍的照片,也可能“单薄”,也可能“厚重”。

同样,单反拍的照片,也可能“单薄”,也可能“厚重”。

如果指的拍摄的方式方法、构图用光、内涵表达……的单薄和厚重,那基本和使用微单或者使用单反没啥关系,属于摄影者本身的个人问题。

仅从设备角度看,也还可能区别在以下两个方面:

不同层级的镜头和相机

入门级的微单,和中高级以上的单反相比,同样的条件下拍出来的画面,确实显得非常“单薄”。


不要对比各项专业的数据,就看入门级的器材拍摄的画面,远看是一张,近看是一片,就是一个再简单不过的平面图像,根本没有细节,更谈不上立体感等等。

而“空气切割机”的优质镜头拍出来的画面,主题突出,景深虚化,在视觉上给人以强烈的冲击感,让人感觉画面就像在空气中分割出来一样。

但是如果用同样的镜头,装在中高级微单上,那种“空气切割感”一样突出。

而入门的套头单反,是拍不出中高级微单加优秀镜头的这种厚重画面的。


取景的感觉不一样

因为初期使用微单和单反,无论先使用哪一个,都会感觉,在同样的场景下,拍出来的照片并不一样。

微单一般是屏幕取景,取景器里显示的也是电子图像,相当于把屏幕搬到了机器里面,所见即所得,眼睛看到的画面往往就是能够拍下来的画面。


单反的优势在于它是透镜折射直接取景,眼睛看到的画面是实景,如果设定的参数不到位,拍下来照片可能一塌糊涂。而经验丰富的摄影师则会充分利用好机器的性能,设定各种自己画面需要的参数,当然也可以拍摄成RAW格式,后期加工成自己需要的风格。

这两种方式,如果运用得当,谈不上各自有什么优劣。

就像两把枪,经验丰富的狙击手打一枪,就知道这支枪的偏差在哪里,怎样才能正确操控这支枪准确地击中目标。


而一个毫无经验的新手,给他一支性能良好的武器,在他手里说不定是个走火误伤自己的烧火棍子。

如果使用同样层级的微单和单反,在同样的条件下、拍摄同样的题材,不熟悉微单的优劣,而更熟悉单反的使用,往往就会出现不熟悉的器材拍出来的画面单薄,而熟能生巧的器材拍出来的画面厚重。

微单大有取代单反的趋势

按说,体积和重量远小于全画幅单反的佳能200D才是“微单”——微型单反。

但严格来说,微单是索尼注册的无反相机品牌。


无反相机,也就是对应单反,没有反光板和棱镜的纯电子相机。

现在大家约定俗成,就把各家的无反相机,都叫做”微单“。

从佳能的技术研发路线来看,目前RF系列微单已经从各项技术指标不仅继承和发展了传统单反的优势,有趋势全面超越传统单反。

RF系列机身和一系列RF镜头的推出,高画质、轻便型,更易用,更先进的微单已经让很多摄影师、摄影家受益。

这和微单刚推出时可不一样,那时候比卡片机强不了多少的微单,也就是五反相机,拍出的照片,确实也就是旅游纪念照的标准,一般单反都会鄙视。


也许几年以后,单反暗淡无光,甚至陆续退出市场,拍出”厚重“照片的重任,就交给新一代微单了。

图片由讲故事的摄影师手机随拍




很多人都以为微单体积比单反小,所以微单的画质无法和单反媲美,但这样的认识实际上是不全面的。微单之所以能把体积大幅缩小,主要是因为改变了取景器的结构。

传统单反相机采用光学取景结构,进入镜头中的光通过反光镜和五棱镜的3次反射,将光线引导到取景器中。由于反光镜和五棱镜要占用大量的空间,所以单反相机很难把体积做小。但现在也有单反开始采用电子取景,能把体积做小了。

相比之下,微单相机牺牲了光学取景器,直接用传感器接收光线,然后在机身背面的液晶显示屏上进行取景。

所以,很少有微单相机具备要把眼睛贴近进行拍照的取景窗,即使有,也是电子显示,而不是光学取景。因为没有了反光镜、五棱镜,所以微单可以大幅缩小体积,但在画质上不一定输给单反。很多微单传感器所使用的规模和微单都大体相同。

在镜头搭配上,微单也有很多种镜头搭配,镜头素质也不输给单反的镜头。

而单反相机从开机到进入拍摄的速度是要优于微单相机;但微单相机的发展速度和进步程度是要优于单反相机的,单反相机的工作依赖很多机械部件,机械的提升是有很大瓶颈的;而微单相机的主要功能都依托CMOS,CMOS一旦升级就会给画质、对焦、快门、连拍、视频带来全方位提升。

但两者适用人群也有不同,对于那些对体积重量有严格要求或以拍视频为主的人,微单会更好;对于那些爱长途旅行爱冒险或对镜头有较高要求的人,单反会更好。

所以在固有印象里微单画质比不过单反的,这不是对的。




是啊,我也有这感觉就是说不出个所以,尼康d850就比Z7厚重的多,同样4500万像素看上去就不一样。




现在有不少人津津乐道微单,好像都把微单玩了几年似的,弄得自己就是微单专家一样,常常说得好厉害的样子。其实微单才刚刚上市,成天盆微单的人,未必都买得起微单,有的根本就没有。现在微单都是很贵的,动不动就几万块钱。微单好与坏,厚重不厚重,时间会告诉你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5

标签:取景器   单薄   尼康   佳能   照片   画质   胶片   厚重   体积   画面   镜头   数码相机   相机   感觉   图像传感器   数据   科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