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医给怀孕的女性把脉,诊出喜脉的原理是什么?

中西医豪赌过招脉诊准确率

  其实,关于中西医的争论由来已久。“打假专家”方舟子在2007年曾撰文称“经络并不存在”,并以解剖学等原理试证经络理论的荒谬,一时引发热议。本次微博名人、北京积水潭烧伤科医师“阿宝”质疑把脉验孕的准确性,无疑更引起学界和市民的关注。此前,“阿宝”就曾公开表示“中医是伪科学”。

  此番,他更拿出5万奖金发起挑战,以随机盲法测中医脉诊准确率是否能超80%。据介绍,目前“挑战赛”奖金已在部分网友赞助下追加到10万元。随后,成都老中医吕即来表示,愿意出20万作为奖金,摆一个中西医擂台赛,挑战多种病症。不但要验孕,还要挑战通过诊脉来判断还有几天来月经。

  面对挑战,北京中医药大学教师杨桢和吕即来已纷纷通过微博报名参加应战。据悉,目前双方正在商量挑战的具体方案,初定由32名育龄妇女协助参与测试,挑战者与参试者之间用布帘遮挡,仅根据诊脉结果来判断参试者怀孕情况。

  现状

  妈妈们多通过科技手段验孕

  对于这次争论,正在怀孕的妈妈们无疑是最有资格表达。不少孕龄女性表示,把脉验孕纯当作“心理测试”,她们更相信通过尿检、B超等现代医学检测的检验方法。

  “你会通过中医把脉诊断是否怀孕吗?”昨日,记者在广州二孩妈妈生育QQ群作了一个简单的调查。群里一共有63名妈妈接受调查,但在无论头胎还是二胎怀孕中,没有一名妈妈用过中医把脉诊断是否怀孕。妈妈们称,一般发现月经没来,第一反应是用验孕棒检测是否“中招”。“验孕棒便宜、准确率高,最重要是方便,在药店就可以买到。确定中招了再到医院做正规尿检,建档看医生等。”越秀区的二胎妈妈黄仪表示。

  妈妈们还表示,之所以不选用中医确诊,是觉得中医单凭经验,准确率不高。西医则使用科技手段检测,结果更为精准。“另外,通过B超、验血等还能够检测出是否是"问题宝宝",相对来说,西医的检测结果直接、精准、省时”。

  观点 中医把脉验孕到底靠不靠谱?

  这场看来有点较真的打赌,也引起了学界和市民的讨论。“如果把脉不准,臣妾怀孕了怎么办?”“看来清宫戏的整体格局要改写了”……也有人认为,这样的讨论有一定的意义,毕竟真理越辨越明。对此,相关的中西医专家也有自己的看法。

  把脉是否真可以验证出怀孕

  医书上描述喜脉就是滑脉,怀孕的脉象摸上去跳动得很欢快,且有力流利,如珠子在盘上滚动一样。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南沙医院中医医师邓聪表示,怀孕通过脉象会有所反映,但仅仅是通过脉象来诊断也会有“误差”,结合中医的“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等来诊断是否怀孕则“八九不离十”了。

  “确实可以通过把脉来诊断女性是否怀孕。”邓聪介绍,“医书上描述喜脉就是滑脉,怀孕的脉象摸上去跳动得很欢快,且有力流利,如珠子在盘上滚动一样。”

  邓聪还介绍,脉象分为“寸脉”、“关脉”和“尺脉”三部分,分别对应食指、中指、无名指。健康的怀孕女性,把脉时,医生会明显感觉到三个手指的脉搏跳动都是非常有力流畅的,“特别是无名指所对应的尺脉,因中医认为尺脉就是肾脉,如《脉经》曰"肾名胞门子户,尺中肾脉也,尺之脉按之不绝,法妊娠也",而正常人的尺脉一般不会动得如此有力。”邓聪解释,这种情况下,结合“望闻问切”等诊断方法,就可以确定其是否怀孕了。

  在广州越秀某三甲西医院工作的邓勃表示,由于自己非中医专业人士,不好评判这种方法是否靠谱,“我认为这次争议的重点在于,中医缺乏拿得出来的数据支持。”邓勃认为,把脉是中医几千年积累下来的方法,肯定有一定的经验准确性,“但这次拿35例来打赌,为何之前没有进行数千数万人的大样本统计呢?如果有数据说明,质疑的人也就无话可说了”。

  临床是否会用把脉确诊怀孕

  女性刚怀孕,是比较难诊断,但一般在3个月以上就比较容易摸出滑脉了。

  把脉能诊断出怀孕,那目前是否在临床上应用?邓聪介绍,“健康女性刚怀孕,是比较难诊断,随着孕周时间的增加,脉象也越来越明显。一般在3个月以上就比较容易摸出滑脉了。”邓聪指出,用现代医学来诊断怀孕肯定会安全很多,单纯地用脉象确实是有点片面,而且,其准确率也没有统计过。

  “现在很少用把脉来诊断怀孕,只是用于日常疾病的诊断治疗。”其建议,育龄女性不要仅靠脉象来诊断是否怀孕,还是应多参照生化检查,作出更加明确的诊断(尿液检测就很便捷)。“毕竟,通过脉象只能够摸出是否是死胎或者是活胎,是否有先天心或者遗传疾病、畸形等只能通过现代医学来诊断”。

  邓勃也表示,目前可以确定的是,无论是中医院还是西医院,在确诊怀孕的临床标准中,并无“诊脉验孕”一条,怀孕确诊的金标准有3条:分别是尿检法、血液检查和超声检查。

  把脉还能分辨胎儿男女性别

  妈妈肚子里怀的是男孩子,左手的脉象就比右手快一点、有力一点,反之则为女孩。

  对于本次争议,不少中医“粉丝”认为,把脉不仅可验孕,还能辨别性别。

  对此,有中医专家也表示,古代医书上确有这方面的记载,但学校里并没有医学教材专门就此论述过。但既然古医书有记载,应该是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据介绍,古医书推崇的是“男左女右”听脉方法,通过对比双手的脉象来判断。如妈妈肚子里怀的是男孩子,左手的脉象就比右手快一点、有力一点,反之则为女孩。一些中医专家表示,中医里通过脉象来诊断男女,自己“试过”且比较准,但从不会明确给胎儿把“男女”胎脉象,结果更不会告诉患者。

  在省中医院工作的丁邦晗教授从事的是中西医结合研究,他坦言,这次打赌有点“娱乐化”,诊脉验孕的方法是可行的,但也不能说百分百准确,具体还与中医专家水平有关,“对一些练过内气功的专家来说,诊脉会更准确。”即便如此,诊断也应是一个整体,不能说单纯靠一个脉象就确诊,“机器都不能百分百,并非每种办法都是万能的。”他最后表示。




喜脉脉象是“滑脉,即脉往来流利,应指圆滑,如珠滚玉盘之状”。怀孕后女性的心脏、动脉搏动会出现一些变化,所以根据长期的经验可以凭借脉象诊断是否怀孕,但准确性存疑,需要结合其它方式诊断。

古人没有如今的超声等诊疗方式,所以判断是否怀孕就是通过“望闻问切”。“望”说起来很简单,就是观察女性体态的变化,若无疾病等特殊原因影响,女性怀孕后3个月就显怀了,肚子隆起可为诊断怀孕的依据之一;“闻”并不是闻气味,而是听,古代没有听诊器等工具,且由于伦理道德的问题,不可能趴在孕妇肚子上听,所以这种手段较少;“问”就更简单,怀孕后会停经,根据生育规律,问孕妇近来可有房事或者月经是否规律也可以判断是否怀孕,而孕妇孕期还会有孕吐等反应,也可以作为依据之一;而诊脉就是所谓的“切”,根据女性脉象的变化诊断是否怀孕。

但是这种手段在历史上可能被夸大了,中医的望闻问切是结合在一起的,单独的一种脉象可以指向多种结果,怀孕的脉象是滑脉,而滑脉这个脉象主痰饮、食滞、实热等证,又主妊娠。但是这个主要还是凭借个人经验和感觉诊断的,因为“滑”的感觉像是有一排气泡在患者血管中游过,或者如一个小铁珠依次滚过医师手指,这种感觉总是会有个人差异的,而且不同人的脉搏动程度等都有差异,有的人脉搏强有力,有的人的脉搏则很微弱,需要加大诊脉的力度才能感受到脉搏。通常妇女无病而见滑脉,可判断为妊娠,可这一点不是任何医师都能准确判断的。

在古代诊断怀孕与否甚至需要多个医生共同出马,依次诊脉并且询问女性的个人生理变化,才能较为准确地得出是否怀孕的诊断。只是诊脉,而没有其它的几种诊疗程序,就可能使诊疗结果大大不同。近现代由于部分中医医师迫切地想要证明中医诊疗手段的先进,非要去和现代医学比较诊断怀孕的准确性,而现代医学可以通过超声等直接去观察是否怀孕。前几年由某些现代医学医师搞的一个擂台赛,以随机盲法测中医脉诊准确率是否能超80%,中医医师验孕时帘子隔着,不能看到参试者的面貌、体型和任何其他有关的信息。

虽然当年擂台不了了之,但是结果应该不用多说,会是现代医学准确率更高,因为现代已经可以直接透视人体了,有没有孕囊和胎心岂不是一目了然,而且在孕早期、胎心还很薄弱的时候就可以通过孕囊观察、激素诊断是否怀孕。传统的依靠脉象诊断的方式自然存在很多不足,且由于个人经验等差异,比较难做到不同人获得同样结论,也难以和现代的诊疗手段比较。而在诊断其他疾病的时候,诊脉也会导致不同的医师有不同的结论和治疗方式,这使得传统的治疗方式缺乏统一的标准,外人看来就是瞎胡闹,但其实就算在现代医学中,一种病数种治疗方式也是很常见的。

现代纯靠诊脉诊断疾病的方式基本上已经淘汰了,在现代医学中,脉象更多的就是判断患者的心率等较为浅显的问题,而不是直接用于诊断疾病。即便是很多坐堂的中医医师,也要结合现代影像医学做出结论,流程是简化了,而这又使传统的“一人一方”受到了挑战,比如同时甲状腺结节,很可能就是不同人吃同一种药,而缺乏对个人体质的诊断,这样药物未必能起效。所以中医发展到现代有很多缺陷和阻碍,若不能闯过去,迟早会被现代医学击退。




我们在古装戏上经常会见到这样的桥段:太医凝神聚气,为娘娘把脉。然后突然下跪大呼:“恭喜娘娘,贺喜娘娘,您这是喜脉啊!”。看到这里,电视机前的观众都会意:娘娘怀孕了。

那么,什么是喜脉?把出喜脉为什么说是怀孕呢?

事实上,女性妊娠之后,生理状态改变,脉象也随之变化。随着妊娠的进展,脉象呈现一定的变化规律。

1、身有病而无邪脉。妇女妊娠停经后1-3个月期间,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特殊反应,如头晕、肢重、懒动、恶心呕吐、饮食偏嗜等。诊断过程中如果六脉调和,无明显病脉,便是妊娠,即《素问·腹中论》谓“何以知怀子之且生也?曰:身有病而无邪脉也”。

2、尺脉小弱到按之不绝。随着孕期增加,妊娠脉在尺部的表现尤为明显。清代黄元御认为:“盖子宫者,少阴肾之位也,故见于尺,之所以脉象有异,胎元初结,气血凝塞不见流溢, 故脉形小弱”。冲为血海,任主胞胎,女子孕胎依赖冲任调养,冲任起源胞宫,胞宫居于肾位,故尺脉最能反映妊娠脉象变化。胎元初结,阴血凝聚,故尺脉小弱,而后气血渐充,肾气充足,尺脉按之不绝。

3、六脉滑数,尺脉尤甚。此即所谓喜脉,也就是中医上讲的滑脉,古人形容为往来流利,应指圆滑,如珠走盘。孕妇停经2-3个月以上,表现为六部脉滑数,以尺脉表现最为显著。祖国医学认为“妇人以血养胎”,气血留聚胞宫,气血充实,血流加快,故脉象“往来前却,流利展转,替替然如珠之应指”。如《诸病源候论》言:“诊其妊娠脉滑疾,重以手按之散者,胎已三月也……重手按之不散,但疾不滑者,五月也”。

所以,喜脉往往是在妊娠三个月后才比较明显。把右手的食指,中指,无名指顺序放在左手的手腕上,如果怀孕了,无名指,中指和食指三个指头都能清晰的把到很滑利的脉象。当然,滑脉不仅仅只在例假和妊娠期间出现,当体内有食积、痰湿、湿热等病理表现时候也会出现。

王浩浩硕士研究生/王传航教授




妇女妊娠一般表现为滑脉,为什么呢?

原来,

妊娠后血容量增加,血液稀释,此时心搏加强,每搏输出量加大,而且由于子宫和胎盘区域动脉和静脉之间形成短路,使外周阻力降低,脉压差增宽,心搏与脉压的这些变化都会引起脉搏图的主峰高耸,重搏波部位降低,从而出现滑脉的特征。有人报道,具有滑脉的妊娠妇女心输出量增加,特别是每分心输出量明显增加,如妊娠滑脉每搏心输出量比平脉高19%,每分心输出量则比平脉高38%,这是因为妊娠滑脉者心率往往加快而造成的。滑脉的外周阻力比平脉小37%,动脉顺应性也有明显上升。滑脉的这种心输出量增加、外周阻力降低和动脉管弹性改善的特征,与妊娠期妇女的特殊生理特性完全一致。早孕的滑脉以及妇女月经将来潮时出现的滑脉,可能与体内孕酮增加有关,因孕酮有扩张血管、降低外周阻力的作用。




古代人们卫生知识不普及,好多人怀孕了也不知道。医生问问月经情况,有没有孕吐,观察脸有没有变圆,胸部有没有变大,腹部有没有隆起,结合起来判断基本也就八九不离十了 。怀孕妇女由于体内激素水平的变化,面相体态都会出现变化,有经验的医生一眼就能看出来。把脉能够得到的信息不过是孕妇心率的变化而已,没有那么神奇,都是被现代人吹的。望闻问切不可偏废。

如果把脉那么有用,完全可以发明压力传感器装在手腕上,记录脉压变化的曲线,然后拿出图形来对患者说,这种脉象就是怀孕了,所有的医生和医学生也能一目了然,从此没有争议。




我们在平时看电视剧时,常常会看古代的医师在给女性看病时是通过把脉,而且他们通过把脉还可以判断出女性是否怀孕,那现实生活中,真的可以通过把脉就得出“怀孕”的结果吗?如果真的可以,那其中的原理又是什么呢?

要了解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了解怀孕之后,身体会有什么变化?

如何判断“怀孕”?

现代女性一般发现自己“怀孕”都是有一个过程的。首先,她们会发现“大姨妈”长时间不来。然后,就会有所怀疑是不是自己已经“怀孕”了。但是仅仅通过“大姨妈”来不来是不能够直接判断“怀孕”的。于是,一般来说,女性会到相应的药店去购买验孕棒,如果验孕棒有两条线,那就说明可能已经怀孕了。

那么问题来了,验孕棒是如何判断怀孕的呢?

女性怀孕后,在这个女性的尿液当中会存在着一种叫做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简称:HCG),这种激素是胎盘的滋养层细胞分泌的一种糖蛋白。验孕棒是可以和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发生化学反应的,如果发生了反应,就会有两道杠或者其他的阳性反应。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判断这位女性可能已经怀孕了。

不过,验孕棒一般时候在性生活后10天左右使用,这时候会比较准确,太早或者太晚可能都不太准确,而且尽量要采用晨尿。使用的时候需要在3-5分钟内进行观察,否则可能会有误差。

一般来说,即便是使用了验孕棒,也最好还是到医院进行检查,而医院检查是否怀孕,则是采用检查学院当中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的数值来判断,实际上和验孕棒的原理是一样的,只是医院是直接检查血液当中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含量,可以规避验孕棒可能出现的误差,更为准确。

除此之外,为了避免假阳性的情况发生,除了检查血液中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含量,有时候还以用其他的一些辅助检查办法来避免误诊,比如:B型超声显像法、超声多普勒法等等。

综合来说,现代医学常用的判断“怀孕”主要方法是激素含量和成像技术

把脉如何判断“怀孕”?

那么问题就来了,医生不可能直接从把脉来判断怀孕女性的激素分泌情况,而不可能实现成像技术。那把脉又是如何判定“怀孕”的呢?

如果翻开古代典籍关于把脉判断怀孕的章节,我们就会发现,各种记述的内容是不太一样的,这说明可能不同时代的古代医师用的方法也不同。

目前来看,比较主流的说法是:喜脉之脉为滑脉

关于滑脉,指的是号脉者感觉脉象往来流利,应指圆滑,如珠滚玉盘之状。但这里我们要补充一下,如果给一些气血充实的青壮年号脉,实际上也会得到类似的结果,除此之外,如果女性稍微肥胖一些,她的脉象也会和滑脉类似。所以,即便是得到滑脉的结果,也未必是真的怀孕了。

出现这样的问题也可以理解,号脉如今看来,本质上是感受脉搏的情况,脉搏的快慢或者是不是有力,不同的人出现相似的情况很常见。

这其实有点类似于如今的听诊器。要知道,听诊器目前也只是医生用来做初步判断的一个手段。

那这是不是意味着号脉就不能够判断出“怀孕”呢?

客观地说,很难说,完全看医生。根据上面我们讲到号脉的本质,我们很容易发现,号脉实际上是要依靠经验的。如果古代的一些医生常常给孕妇号脉,时间长了,他也就大概摸索到孕妇脉搏的情况,也就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来判断。说白了就是,医生是号脉越多,经验越多,就能越准。然后,通过自己长年的经验来写医书,告诉后来的医师这类脉象就是喜脉。但是由于每个人理解不同,未必可以一下理会什么是喜脉。就拿滑脉来说,说的是脉象有点类似于铁珠依次滚过你的手指的感觉。每个人感官是不同的,所以对于这段描述投入实际应用时,也会出现差异。所以,新手还是很容易出现问题的,并不会一下子就很准。

所以,号脉来判断“怀孕”说白了就是看脉象的力道和速度,需要医生多年的经验。用这种方法来判断并不能够非常准确。而现代医学依靠的是检测激素和成像技术,更加直接,也更加准确,这也是为什么如今医院采用的都是检测激素和成像技术的原因。




我学过中医,但是只是基本了解。我们的中医学老师是个真正的老中医,一把年纪的老头。他就跟我们讲过,把脉这个东西,以前的确是有的。只是现在慢慢的没落了。

因为以前医学不发达,什么检查手段都没有。医生们只能靠把脉,所以说把脉就跟我们现在西医学习解剖一样,是基础里面的基础。如果不会把脉,在以前你敢当医生?估计治坏一个大户人家就要被早早地砍死了!

而现在,即使是真正的中医出身的,把脉基本上都是只知皮毛,不通精髓。但是因为有那么多先进的仪器,也不需要你去仅仅依靠把脉来看病了,所以就是真正的中医,现在也不敢靠把脉来吃饭了。

与其在那里坐着吭哧吭哧把上一阵,还不如一块钱买一根早孕试纸,接点尿30秒搞定,而且准确率还高,何必舍近求远呢?就是现在中医门诊上面,来看妇科的,医生也不是按住就给你把脉,而是先给你开个单子,去,门诊接尿,验个孕!




谢邀~

事实上,前一段时间有人摆出擂台,请中医来给人把脉,就判断是否怀孕,没有任何一个中医敢应战。这是否说明,其实这些中医也并非对把脉百分百有把握呢,否则如何不敢应战?

我一个西医临床医学的医生,除了大学本科上过几节中医课,应付期末考试,其实对中医的了解是非常少的,也不太能够理解这些脉象之间的神乎其神、细微变化。

按照我的推测,女性怀孕后身体会有相应的改变,比如说血容量的增加导致相对贫血,看起来面色就差一些,代谢率相对提高、心率相应增快,摸出的脉搏自然快一些;另外中医也会问女性的末次月经大概在什么时候,因此也可以推测是否怀孕。单纯摆出擂台赛,单靠摸脉搏来判断怀孕,其实确实挺难的。因为中医也是需要望闻问切、综合判断。

不过就算现在,我们中医诊所的医生,也不再靠摸脉来判断病人是否怀孕了,因为简单的验个尿就可以马上明确是否怀孕。

摸脉验孕可能会成为遥远的历史,慢慢被时代的洪流逐渐抛弃。

希望以上回答对您有一点点帮助,获取更多女性健康知识和孕期保健,欢迎关注小超人的头条号。




我们夫妻俩是在广东顺德容桂打工时经朋友介绍相识,是未婚先同居(未摆喜酒未登记),同居不久女友(称老婆也可以吧名副其实了)就时而感冒留鼻涕,到上佳市市场旁有个叫国药药店那里买感冒药,药店入门处有个老中医,就顺便把了一下脉,老中医问:你结婚了吗?我老婆说没有,老中医听说没结婚也不多问就开了几副中药,服用后症状依旧,然后就去医院检查,结果是怀孕了! 后来才想起,其实老中医问的结婚了吗就是把脉出来有怀孕的可能,可能是老中医的观念问题吧没直接说而是先问结婚没有,这年代未婚先孕很正常的呀。而我老婆也没多想就直接说没结婚,也就是说当时根本没想到怀孕这个可能,只是当普通感冒。




看电视时,古时候的郎中总是打打脉,然后抚须告诉姑娘:你有喜了。

脉诊是中医最神奇的诊断手法,中医通过脉诊的三部九侯之后,不仅能判断生病的原因,甚至还能把出来妇人怀孕与否。所以脉诊在民间最受人喜爱,也被神话的最厉害。

不过有多少人爱他,就有多少人恨他,有阳光的地方就会有阴影。脉诊也是被人诟病最多的诊断手法,经常有各类人士以黑中医的脉诊来刷存在感,甚至于好多中医大夫自己也不相信脉诊。

所以这篇问答写出来不是和不相信脉诊的人叫嚣的,而是给脉诊感兴趣的人全面剖析下中医到底是怎么把出怀孕脉的。

明朝的张景岳在《景岳全书》里写到:妇人脉滑而经断者为有孕。就是在黄帝内经这句话基础上发展出来的。

中医是怎么判断怀孕的?

传统理论中,妊娠脉的特点是浮滑,简单说就是脉象摸起来比较快而流利(把右手的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顺序放在左手的手腕上,一般来讲,无名指按的地方是“寸”,中指是“关”,食指是“尺”(请注意,这里只是为了说明部位才这样说的,真正把脉的时候食指会按到"寸",中指"关",无名指按到"尺"),如果怀孕了,无名指,中指和食指三个指头都能清晰的把到跳动得很欢快流畅的脉象。)

判断喜脉要点

判断喜脉要点有二:

一是肺脉和肝脉之间的比较,肺脉大于肝脉,说明不是怀孕,是闭经;肝脉大于肺脉则是怀孕。

二是尺脉(肾脉)和寸关脉之间脉形的比较,尺脉比寸关脉脉形弱说明是怀孕,不弱即非孕。

这里所说的妊娠脉指的是3个月之内的脉象,3个月之后很多人早孕反应已经很明显,基本不用诊脉即可大致推断,而且脉象也已经发生很大的变化。

问诊法

严格地说,古代的医家并不单是依靠脉诊确诊怀孕的。如宋代医家齐中甫著述的《女科百问》明确说道:“何以谓之有妊?……《脉经》云:有一妇人来诊,自道经断不来,……正是为作胎也。”可见,月经的停经史也是诊断妊娠的基础条件之一。《女科百问》更进一步指出妇人妊娠后会出现“心中愤闷头运,四肢烦痛,懈堕不欲执作,恶闻食气,欲啖咸酸果实,多睡少起”的早孕现象。由此可见,古代医家很早就认识到了女性在怀孕初期会出现相应的早孕反应。通过问诊得到的月经停经史与妇女早孕反应的信息也应该是诊断妊娠的依据。

虽然怀孕全程皆有滑脉,但是滑脉并不仅仅代表怀孕,痰湿,积食都可能出现滑脉。所以中医大夫也不要学江湖气息,只凭三指断春秋,中医讲究“望闻问切”,脉诊虽然神奇但也是四诊之一,医生在诊察疾病时,要四诊合参,综合分析患者的“证”候,才可万无一失。

美好生活源于健康之初,健康之初,健康科普专业媒体!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8

标签:脉象   望闻问切   女性   医书   无名指   太医   脉搏   激素   月经   医师   现代医学   中医   原理   古代   准确   医生   经验   健康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