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歌手关牧村和香港歌手徐小凤都是女中音,谁唱功更好?

关牧村和徐小凤都有共同点,女中音,年龄相仿。气质和歌路却完全不一样。

关牧村朴实、爽朗、深沉,走民族和美声唱法相融合的路线。

徐小凤雍荣、华贵、高傲,一出道就是奔时尚流行华丽的偶像星程。

一个是中央音乐学院毕业的科班出生。

一个是从夜总会走出来的优伶名媛。

俩人都是出类拨萃、亨誉天下的著名中音歌手,拉在一起比唱功,倒挺有意思。

关牧村在八、九十年代在国内就享有很高的声望,知名度极高,她唱的巜吐鲁番的葡萄熟了》《一支难忘的歌》《打起手鼓唱起歌》《月光下的凤尾竹》《美丽的西班牙女朗》等等,家喻户晓,个个耳熟能详,尤其是她的俄罗斯民歌《小路》《山楂树》《红梅花儿开》等,用深情款款的女中音,把酥麻醉人的俄罗斯风情韵味抒发得淋漓尽致。关牧村的歌打动了一代人的心声,当时的电视上收音机里经常能听到她悠扬动听的女中音。她是老一代人的青春回忆,她的许多歌成为经典流传至今。

徐小凤在七、八十年代是红透港台娱乐界的大姐大,与邓丽君齐名。邓丽君走小女生柔情路线,而徐小凤包装的是华丽典雅的贵夫人造形,这和她成熟低沉的嗓音相匹配。她在演唱会上那身飘逸臃荣的拖地长裙是她逢场必穿的标志服装,也是一道独特的舞台风景。徐小凤的歌有一种天然的熟透感,厚重而又韵味无穷,每首歌都流淌着浓浓的深情蜜意令人陶醉,她的代表作《明月千里寄相思》《别亦难》《南屏晚钟》《不了情》《卖汤元》《顺流逆流》《心恋》等等,这些脍炙人口的优美歌曲,从港台唱红大陆,深受广大内地民众的喜爱,也登上了央视春晚舞台。她和邓丽君一样在港台音乐界有着不可憾动的地位。

关牧村和徐小凤这俩位年事巳高、身处不同环境的老艺术家,要论唱功,各有优势,不分上下。个人认为关牧村的音域要宽广一些,她熟练驾驭民族风、美声唱法、通俗流行曲调,融合多种唱法为一体,把她一百多首歌曲拿来分类就知道了。而徐小风歌曲风格较单一,虽然每首歌都千柔百媚,但还是离不开流行音乐的范畴。











首先我不认为这是一个公平的比较!因为关牧村是专业歌唱家,而徐小凤驻唱出身的歌星。照理说从唱功上前者应该完全碾压后者,但事实上作为一个普通听众,我却根本无法发现两者有明显的的差距(请原谅那时我还年纪小)!我虽然也听过关牧村的歌,但却不曾拥有她任何一张专辑(而她数的着的名曲,可能仅仅刚够填满一个专辑)。而徐小凤,凡是能买到她的专辑我都努力的买到,这是一种魅力~我尊敬关牧村先生,但我更想说以你那超越徐小凤先生的唱功,应该做出更大的成绩才对。所尽管从唱功上可能关牧村先生略胜一筹,(没取得更大的成绩,可能是囿于体制,大陆音乐工业不甚发达的原因),但人民真正需要的是徐小凤那雅俗共赏的契合时代的流行曲,这也正是后者更为成功的原因!




(原创)

中国歌手关牧村和香港歌手徐小凤都是女中音,俩人应该说都是女中音中第一流的顶级歌手。由于俩人气质和歌路的完全不一样,唱歌成长的背景、环境的差异也很大,发声技巧上也各具个人特色。但是不管如何,以我之见,徐小凤的唱功颇为更加突出,因为她具有不要雕塑的纯天然特色,实属罕见。

徐小凤是香港殿堂级实力派歌唱家,1984年获十大劲歌金曲荣誉大奖。早在六十年代就曾获得“香港之莺歌唱比赛”冠军,代表作《卖汤圆》《风的季节》《婚纱背后》《谁又欠了谁》。她凭借低沉磁性声线纵横乐坛五十载,她的歌声不高亢不激越,嗓音不暗哑不滞重,歌曲古意盎然真醇古雅,但是具有强大无比的穿透力;加上优雅的气质、淡雅而甜美的微笑、韵味独特的歌喉,无不深深的感染着广大观众,让你得到一种古典高雅而精神愉悦的歌唱艺术的美好享受。即便如今时代在进步,但是属于徐小凤的经典永恒的歌坛神话,永远的是无法替代的。

关牧村是国家一级演员、中国独一无二的女中音歌唱家,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代表作品《打起手鼓唱起歌》《祝酒歌》《吐鲁番的葡萄熟了》。在她歌唱艺术的道路上,始终坚持以民族唱法为主,并巧妙的融合美声唱法和通俗唱法之长,形成自己独特的演唱风格。她的音质宛如天籁之音,充满纯真亲切且悠扬浓情壮美;音域宽广,韵味浓烈,吐词清晰圆润,清澈明亮,优美动听,沁人心脾,实为不可多得一位女中音歌唱家。






一个是内地第一低音女歌唱家,一个是香港第一女歌唱家,並列第一!




老百姓爱听的就是好歌手!徐小凤甩关牧春几条街。




讲艺术性,关远胜徐。讲流行性,徐高于关。可流行就一定好吗?流行性疾病可就不仅不好,且有害了。关是歌唱家,徐能唱的歌再多也还是歌手而己。关唱的艺术歌曲一般人难以企及,徐唱流行歌曲曲式曲调简单,一般人也能唱唱,kTV流行度广,但终究是下里巴人,难登大雅之堂。现代人多不懂音乐,瞎唱乱吼,自以为唱歌,实则噪音而已。非为唱歌,实为情绪宣泄。所谓歌者,以声悦人,以词教化和感染人。但不少流行歌曲,粗俗与不和谐音相杂,情感表达直接而缺少回味,音乐表达粗糙且缺乏韻味。但因与大多数人的文化修养和音乐修养相一致,因而从者众多,所谓能流行正缘于此。并不是它多出色,只因为它媚俗。因为它低劣又合低劣受众之耳与口。民间俚语俗歌,还须经文人及音乐家将其提炼升华,方能新鲜活泼,雅俗共赏。古之诗三百,今之王洛宾,雷振邦莫不如是。




第一次听关木村歌是在1976年唐山地震后,她到天津各大工厂慰问演出。站在大卡车上。一连唱了八首歌。老人们还是爱听关木村的歌。她的演唱朴实无华,韵味悠长,尤其是少数民族歌曲唱的优雅感人。




看到评论真可谓人云亦云,一个是文革时期特定歌唱者,一个是千锤百练靠市场决定生死的歌者,无论作品的宽广度,自我教育程度,以没对音乐的修养,个唱内功,舞台形象,俩人拉开的矩离是很大的,关终究文革气息一身,而徐似乎活在人间,关的演唱不差,可歌唱的内容不敢恭维,一个窄窄的关一个宽宽的家姐形象这二人能比不,在说把她俩放到市场上去,同等票价,我认为正真懂音乐的会去选徐,而有些怀念特定年代的人更会选择关,一个硬硬的关,一个软软的徐,都是女人,找老婆你会选谁,这不就比出来了吗




关牧村唱功比徐小凤好,关木村走的是民族路线,徐小凤走的是流行路线。关牧村不是纯中音,而偏高一点,喉音比较重,而徐小凤是纯中音。改革开放,我是潘龙江。





徐小凤更胜一筹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9

标签:女中音   唱功   香港   吐鲁番   木村   歌路   歌手   歌唱家   中音   唱法   美声   韵味   中国   俩人   社会   歌曲   音乐   徐小凤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