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放水大潮的席卷下,房子真的是抗通胀的好东西吗?

大白话,捞干货!

房子在如今这个时代依然是相对的安全资产,优质土地依旧是保值增值的载体。放水这个说法其实并不严谨,搞清楚水是怎么来的。

今天换个思路,驳一驳几个认为房子不行了的观点。

关于通胀,关于调控,关于房价收入比,关于价格太高,关于泡沫等等。

关键词:安全,土地,通胀,价格

第一,房地产没有了暴涨,但是保值增值依然最好,相较于别的资产,房地产是最稳定安全的。

如果你去回看过去的经济,在工业化时期,土地价值一直是暴涨的,包括现在那些西方人,欧洲人。他们在土地价格上涨面前也是没有任何底线的,不断的囤房子囤地,全世界都一样。不要觉得我们非常特殊。

现在我们的工业化几近完成,经济增速也下来了,这是一种正常的情况。这东西叫做效率的收敛,既然财富的增速没有那么快了,那房价应该也不会涨那么多了。

还是那句话,房子其实也是一种财富形式,也是一种钱,只不过流动性差一点,如果你把我们的长期存款看做m2。也就是第二等级的钱,那房子可能看成m8,m10也就是第十等级的钱。财富只是从存款里转换到房子里并,不是说砖瓦沙石被炒的很高。

房子既有使用的价值,又有资产的价值,他最终还会落地,最终还会让人们使用,那么房子的安全性就是要大大超过别的资产的,比如权益,比如股票。这些东西大部分人持有,只是为了未来更高的价格。相比较权益市场,房地产市场实际上是更加安全的。

人们总喜欢说放水,人们总喜欢说,因为货币超发导致了房价很高,这个问题我已经解释了很多遍了,今天我再简单说一下。与其说房子是一个蓄水池,不过房子是一个抽水机,正是因为人们太想要房子了,才把房价的预期炒的很高,而并不是说你多放了货币。货币跑到房子。

大家想一想,现在多数人买房子都是靠贷款的,长期贷款就是货币m2,为什么你敢贷款?贷款不是白来的,贷款到了年头是要还利息的。

我想人们敢贷款,还是因为对房子有信仰,还是因为想要房子,还是对未来的预期,有一个稳定的预期,认为你能够还的上贷款。给生活一个希望,这才是房价高的观念元。

也就是说,房价高导致的贷款多,贷款多导致的存款多,才导致了货币多。而并不是因为银行多印了钞票,钞票多了,把房子给怼起来了,这个逻辑一定要想清楚。

而且很多时候放水也并不是为了让房价涨,实际上我们是可以通过一些操作避免大量的货币直接进入房地产的。放水说白了就是降低融资成本,鼓励人们贷款,实际上是为了实体生产不至于锁死。而并不是说就是要让房地产涨。


第二,我们的房价到底高还是不高?

关于房价的误区非常的多,我也看到了一些高票的回答,在这里我谈一谈我的想法。不是抬杠,只是从底层的逻辑来思考,大家看看我说的有没有道理。当然如果你上来就没什么认知,上来就骂的你可以不看。

首先说说中国的房价到底高不高,从绝对数来讲当然是很高的。我们的北上广深的房价都是全世界为数不多的高房价地区,但是这是有深刻的原因的,并不是说它凭空的高。

如果你去看全世界的一些发展中国家,有些也是非常高的,比如印度的孟买,比如俄罗斯的莫斯科。比如柬埔寨的金边,这些国家经济还不如我们,房价依然非常高。

还有人用我们的房地产的总市值去和我们的GDP相比,或者说我们卖了北上广深的房子,就可以把美国或者别的国家买下来。以此来印证我们的房价非常高,有泡沫。

这里我想说这个观点不完全正确。房价高是多种因素造成的,而且房子是个不可贸易品,不能把它挪到国外去,不能简单地比较,一是我们的城市规模非常大,我们的人口太多了。房价筛选的是比较有钱的人群,如果从这个角度来看,由于规模大,财富创造多,这个房价高也就不奇怪。

二是我们国家的房屋持有没有成本,或者说没有房产税。而美国人往往是有房产税的,而且非常的高,这就相当于它的房价实际价值要加上未来的折现。我以前算过这个问题,它的房价是要未来的现金流折到现在算现值。

而我们的房子是直接70年产权,表面上它是永久产权,实际上它是永久租权,而我们的70年是实实在在的,起码现在是这样的。这个价值差别就很大了。

三是经济发展的方式和融资方式的不同。美国主要是直接融资,也就是说它的股票是主要资产,而我们的融资方式主要是靠银行,靠贷款间接融资,所以我们的财富更多的就在房地产里。

这些年很多人诟病说我们的房价总市值比上GDP都上天了,全世界第一。但实际上你不要光看房地产市,全世界的资产是各种各样的,如果你要比,那就要把人们手里的大类资产都加起来,比如说把房地产和股票和债券都加起来,然后在几个主要国家进行比较,而且我经常说你用一个存量的货币量去比一个流量的GDP是没多大意思的,如果真要比那就把这几项都加起来,实际上我们的比例也不是很高。


第三,澄清几个主要的误区。

最后说一说关于房价的几个主要误区和认为房价会下降的理由不一定靠谱。

一是认为房价收入比太高,所以我们的房价有泡沫,房价要跌。这观点乍一看是非常有理的,但实际上,如果你买过股票,如果你懂底层的逻辑,他也不一定站得住脚。如果按照这个逻辑来看,那房价收入比高的地方应该跌,房价收入比低的地方应该涨,但是我们看到很多小县城的房价收入是不高的,但是房价也不涨还在跌。这就说不通。

要我说为什么房价收入比太高,是因为经济增速太快,人们对未来的预期太好。北上广深的从房价收入比是非常高的,人们一年的收入可能还买不了一两平米的房子。但是它的房价却依然很高,而且房子很好卖,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你这个房子比错了,你不应该拿现在的收入去和现在的房价比,你应该拿未来的收入和现在的房价比。买过股票的都知道这个道理,如果你觉得公司的业绩很好,这个公司股票会涨,那么他是在未来涨还是现在长的答案是现在涨,因为你现在就觉得它会好,你就会拿钱买一下就把它买起来了。

而大城市最大的特点是高净值人群多,人们的收入增长快,而且如果你去看国际上的发达城市,大部分的房子都是被有钱人买走了,大部分人是要租房子的,所以你应该拿中高收入人群的收入。按照现在的增速换算到五年,十年以后再与现在的房价去比。才能比出一个结果来,如果这样看的话也许并不高。

二是关于调控会让房价下降的观点。我们现在的调控政策无非就是那么几种,限购,限售,限贷,限卖。等等等等。如果你要分析房价,就要从供给和需求的角度,如果从供给和需求的角度来看,限制的是短期的需求,而长期来看,只要经济在增长,只要人们对房子还有信仰。这需求是不会凭空消失的。一句话,限购,限售。调整的是房价的涨速,而不是涨幅。

比如说吧限购政策,比如说规定你必须在社保满多少多少年才能买房子。必须在达到什么样的条件才能买房子,但是呢人们的收入不会因此降低,经济不会因此受影响,所以人们就会等着这个需求被暂时的压抑住。

但是一旦等到人们满足了这个条件,小孩儿一样上学,老人要看病,人们要在城市里扎根,要交社保。要离上班地方更近,要有一个窝,这个需求是不会消失的,一旦达到条件,更多的人就会一票难求的去买房子,这个需求就被集中释放。

再比如说广为诟病的限贷政策,人们认为如果把银行端掐死,那么房价就不会涨了,这的确是有一些效果的。但是我想说,决定房价根本的还是供求关系。而且这种手段如果弄得不好,就可能搞得太过激,会伤害刚需的需求,还会影响经济整体的效率。

你想想。对于有钱人来说,一套房子的钱可能也不是那么不得了的,而中国最大的特点就是储蓄率高,存款多,也就是说现在这种做法,操作不得当,有的时候会造成有钱人更容易买,而普通人更难买这种情况。

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现阶段我们仍然有着巨大的产能,我们的经济发展依然需要提供总需求。房地产关联了太多产业,如果一下子就把房地产打死,那也就把整个国民经济锁死了。

你去看任何一份文件中都没有说要把房地产打死,而是说要调控让他稳步的上涨,不能涨得太快,也就是说他控制的是平时的涨速而不是最终的涨幅。这个政策一定程度上牺牲了效率,但是是个良心政策,是为穷人好,为年轻人好。

三是关于通货膨胀和经济,我看到有的网友也认识到了这个问题。的确,我们现在的情况不是通货膨胀,通货膨胀是所有东西都在涨价。我们现在更加接近于通货紧缩。

而且一般来说,只要不是特别夸张的通货膨胀,通货膨胀和经济繁荣就是一个意思,东西在缓慢的涨一下,经济一片繁荣,因为需求旺盛,这是好事。

但现在的情况不是这样,现在的情况是很多东西都在跌价,卖不上价钱,你去问一问做生意的小老板就知道了,现在如果你没两下子,基本上做什么都是亏。

所以我们面临的情况是通货紧缩。按说通货紧缩的时候,什么东西都应该跌,但是现代宏观经济通过调控的手段,通过货币政策把这个泡沫给做实了。

你想想,如果债务越来越高,如果经济越来越差,如果市场上的流动性都锁死了,怎么办呢?那就只有降低偿债成本,向社会释放更多的流动性。特别像欧美这样的国家,已经开始践行现代货币理论了,mm t也就是说你要多少流动性,我就可以给你,甚至通过财政政策直接往手里发钱。

在这种情况之下,那你的通货紧缩很多时候就会被缓解,而多出来的钱呢毫无疑问又会进入稀缺资产。所以大家看到疫情期间非常的明显,越是好房子,越是稀缺的房子越是豪宅涨的更凶了,没有别的原因。就是因为稀缺。

钱被房子吸走了,那么别的东西也就不涨价。所以现代货币理论有一个非常明显的指标,那就是通货膨胀率,只要通货膨胀率起不来,我就可以继续放水。当然长期来讲,这种政策的结果有非常大的争议。但是长期谁管那么多呢,先活下去再说。

当然关于房价还有各种各样的争论,比如泡沫论,比如说人口下降的原因。比如说房子都已经这些我都做过反驳,有兴趣的可以再看一看。

还是那句话,未来的房子会出现分化的情况,房子和房子是不一样的,全世界没有相同的两个房子。好的土地位置依然是可以随着经济的增长,随着效率的提升,随着城市化进程保值增值的。

结论。房子暴涨的时代已经结束了,经济增速下来了,但是随着城市化的继续,随着需求和经济增长,房子依然是保值增值的好手段。

我们的房价看起来是非常高的,那是因为我们的房子实际上一次性交了70年的使用权是,我们的持有成本不高,同时由于我们的城市规模的财富效应大,房价也很高,再者就是我们是以间接融资作为主要手段的国家,如果把所有资产一起算上的话,这个比例并不是非常高。

房价收入比是因为经济增速很快,人们的收入上涨很多,对未来预期很好。调控并不能消灭房子的需求,只是控制房价的涨速。通货膨胀和经济繁荣就是一回事,通货膨胀的时候,房子还不一定涨得特别好,而通货紧缩的时候,由于货币政策的原因,由于放水的原因,房价可能会涨的更凶,更分化。

原创不易,喜欢就请为我点赞,关注,评论,转发,谢谢!




通货膨胀非常可怕,恶性通货膨胀会一夜之间吞噬你的财富,温和的通货膨胀会逐步侵蚀你的财富。

一、恶性通货膨胀下,钱不如纸。

恶性通货膨胀下,钱还不如草纸,现金和存款会快速变成废纸。

  • 1、国民党统治下的法币和金圆券。

1945年,国民党大量发行法币,不到8个月,南京城里最基本的生活物资价格暴涨,稻米的价格竟然暴涨500倍。

即将败亡时,国民党又大量发行金圆券,以至于人们买生活必需品,必须用麻袋装钱。1948年12月底,金圆券发行量增至81亿元。1949年4月时增至5万亿;至6月更增至130万亿;比10个月前初发行时增加24万倍。金圆券钞票面额不断升高,最终出面值100万元的大钞。

物价最贵的时候,一石大米竟要4亿多金圆券。

  • 2、前苏联解体前的超级通货膨胀。

前苏联解体前,就经历了可怕的恶性通货膨胀。在农贸市场里,只有西红柿、黄瓜、土豆几样品种,水果就更是少得可怜。通货膨胀率居然达到了2000%以上,商品价格每天都要涨90%。有一位苏联朋友在《真理报》评论部工作,他曾经有几万卢布的存款,短短几天之内,这几万块钱就没有了任何价值。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又搞了个休克疗法,通货膨胀率达到了2600%,也就是物价上涨了26倍

  • 3、恶性通货膨胀下,马克的贬值速度。

德国人一战时,就经历了可怕的通货膨胀,一个鸡蛋就卖到15亿马克。下面,我们来看看恶性通货膨胀下,德国马克的贬值速度。

1914年,1美元约合4.2马克;

1918年,7马克;

1920年年中,40马克;

1922年,500马克;

1923年1月初,7525马克;

1月中,2.3马克;

5月,4.767万马克;

6月,10.9996万马克;

8月,462万马克;

10月底,252.6亿马克;

11月,2193.6亿马克;

12月,4.2马克;

在1923年1月初,1美元只能兑7525马克。到了同年12月,1美元已经能兑换4.2马克(一亿个一亿为兆)。你现在是不是觉得,通货膨胀非常可怕了?

二、温和通胀下,钱逐渐不值钱。

温和的通货膨胀,润物细无声,每年悄悄拿走你的钱,80年代一斤大米只要0.15元,现在一斤大米需要3元。80年代一斤食用油只要0.8元,现在需要10元。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80年代上海的物价:

  • 1、工资,约50元每月。
  • 2、大米,约0.15元一斤。
  • 3、食用油,约0.9元一斤。
  • 4、食用盐,约0.15元一斤。
  • 5、啤酒,约0.3元一瓶。
  • 6、油条,约0.05元一根。
  • 7、租房,50平米小两房,一厨一卫一阳台,月租9元。
  • 8、书本,1元一本(400页)。

三、买房抵御通货膨胀。

2020年,各国央行疯狂印钞,全球八个主要经济体,印钞总量14万亿美元,折合人民币近100万亿。在这种情况下,买房就是普通人抵御通货膨胀的最好的选择。

房子是抗通胀的好东西,原因有两个:房子的地段具有稀缺性,房子本身是实物资产,具有稀缺性。

买了房子后,不管是恶性通货膨胀,还是温和的通货膨胀,房子的价值都不会贬值,你的财富的购买力,都不是贬值。




投资买房,你是吃了熊心豹子胆了吗?没有别的,我拿事实和数据说话。

1,中国房价,世界最高。在全世界各个大城市中,香港第一,新加坡和伦敦紧随其后,北京上海深圳都在前列。中国计算的是建筑面积,使用面积必须缩水30%,这样看,中国的房价,世界最高。

明显,中国经济不是第一,北上深,要是从经济上与欧美日的大城市比,恐怕不最发达的,人均GDP差得更多。经济没有达到,房价超过他们了,只说明房价虚高。

2,收入房价比。国际上,4到6为正常值。而中国,大城市基本上超过10。一个家庭不吃不喝必须10年,20年,才能够买一套房子。这是房价虚高的第二个表现。

3,房价租金比。房价高,租金低,这是房价虚高的第三个表现。

比如天津,一套100平方米的商品房,300万,放在银行利息是一个月是1万元(3年期定期储蓄)。而房租是2500元。

4,国家政策。国家打压炒房,是近些年国家的政策。国家的经济发展和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很大程度上依赖房地产,因此国家不可能让房价暴涨暴跌。既然国家出手调控,指望再像以前一样一夜之间翻番,是不可能的。更何况随着税收政策的调整,对二套房相关政策的出台,房地产必定会进入冬天。

4,通货膨胀。那是错觉。物价高企,一片惊呼,物价暴跌,则一声不吭,不知道是什么心态。现在全世界经济不景气,到底通货膨胀还是通货紧缩很难说,我们没有前后眼,但投资房产,还是省省吧。




2020年,全球货币大放水,八个主要经济体印钞近100万亿人民币,这必然导致全球性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到底有多么可怕呢?我们先来看一个例子。


一、津巴布韦超级通货膨胀。

1982年,一津元大约能换1.47美元。此时,特斯拉老板马斯克的身价是1200亿津元。

此后,超级通货膨胀来了。

2006年,津巴布韦的年通胀率为1042.9%。

2007年,冲到10000%以上。

2008年6月末,津巴布韦货币的汇率已跌至1美元兑1000亿津巴布韦元,此时,普通人买一个面包,需要1000亿津巴布韦元。

2009年,津巴布韦的通胀率达到惊人的231000000%。在这一年,津巴布韦央行发行了100万亿面值的津巴布韦元纸币,成为世界上“零”数最多的纸币。

如果特斯拉老板马斯克在1982年,把他的财富换成津元,大约是1200亿津元,到了2008年,他的这些钱只够买一个面包,通货膨胀的威力就是这么可怕。


二、通货膨胀正在悄悄偷走你的财富。

我出生于1980年,在80年代初期,50块钱就能让三口之家过一个月,现在50块钱只够吃三个盒饭,相当于一家三口的一顿饭钱。

由此可见,即使没有发生恶性通货膨胀,温和的通货膨胀依然不可小觑,它会日积月累,润物细无声,悄悄偷走你的财富。

我的老岳父继承了台湾父亲的财产,80年代末,就有近百万人民币存款,由于不懂得抵御通货膨胀,这些钱现在已经不够在深圳首付买房了。


三、房子是抗通胀的好东西。

如果我的老岳父稍微有那么一点点常识,懂得买房抵御通货膨胀,在80年代末,把他的钱买成厦门的房子,不需要贷款,只需要一次性付款,现在他的身价,至少也在5000万以上。

城市里的土地有限,不可能无限量供应房子,因此,城里的房子就是稀缺性资产,长期来看,必定能够跑得赢通货膨胀。

买房抵御通货膨胀,就是富人越来越富,中产阶级资产保值增值的秘诀,也是普通人致富的必经之路。


写在最后。

最近,欧盟加码印钞5000亿欧元,美联储再次放水9000亿美元,大摩预计,2021-2022年美日英欧四国央行至少会放水5万亿美元,折合人民币超过30万亿。

面对如此货币洪水,普通人想要抵御通货膨胀,除了买房还能做什么呢?




房产是抵御通货膨胀的良好资产。

现在在全球放水的情况下,经济发展较好的城市的核心区房产是能够比较好的抵御通货膨胀的影响的,但是如果是人口流出较多的城市的房产,可能就不一定能够很好的抵御通货膨胀的影响了。

1、经济发达城市房产更好一些

现在来说,如果持有的是经济发达,人口持续流入的城市的房产,是能够比较好的抵御通货膨胀的影响的。

现在我国很多经济发展较快的城市,城市化建设依然在进行,企业经济效益较好,人员工资较高,这个将吸引人口持续流入。而人口的持续流入,也会带动消费的增长,从而就会让城市经济更加的繁荣和发达。

而人口增多,工资收入较高,这个也会带来更多的住房需求,住房需求较大,就有可能逐渐推涨房产价格,就能够让这些城市的房产能够比较好的保值增值。

因此,整体上来说,经济发达城市房产更好一些,能够更好的抵御通货膨胀的影响。

2、人口流出较多的城市需要谨慎

现在我国有一些资源城市,由于资源枯竭等各种因素的影响,经济发展较慢,人口持续流出,这样的城市的房产就要谨慎了。

大家都知道,如果一个城市人走的比较多,那么城市里面人口越来越少,那么经济也会遭遇到影响,消费也会下滑,这样逐渐的城市可能就不能很好的保持经济活力,那么房产可能不一定能够抵御通货膨胀的影响了。

因此,如果是人口流出较多的城市,这些地方的房产还是要谨慎一些,可能不一定能够很好的抵御通货膨胀。

3、结论

综上所述,现在全球放水,如果是经济发展较快,人口持续流入的城市,可能房产更能够抵御通货膨胀的影响,而如果是经济发展较慢,人口流出较多,这些城市房产就要谨慎一些了。




房子是不是能抗通胀,可以回顾一下2020年的市场整体情况。

1、全国城市房价前15名

从表上可以看出,2020年国内宽松的大环境下,房价并不是处于普涨状态。北上广深四个一线城市都有不错的涨幅,特别是甚至,涨幅更是居前,让中央不得不在7月份的时候出台新政抑制房价上涨。但二线城市的房价却有一定分化,特别是杭州,同比下跌超2位数,南京、青岛也有不同幅度的下跌。

可以看出,在高房价的今天,房价的走势已经出现了一定的分化,一线城市因为人口多,资源集中,购买力强,金融属性也相对较高,除了刚需还有较大的投资价值,房价整体还是处于上涨态势。

但随着中国人口出生率的不断下降,中央“房住不炒”政策的贯彻实施,城镇化进程的逐步成熟,房子已经过了投资的黄金期。对于房价,长期看人口,中期看土地,短期看金融。

虽然2020年单一年度无法有效反应房价趋势,但对于一线城市及投资价值较好的二线城市,抗通胀的能力还是有的。

2、其他抗通胀措施

2020年,除了房产外,涨幅更大的其实是资本市场。

上图是2020年A股各大指数涨幅,从图上看,上证与深证分别涨了13.87%与38.73%,创业板指更是上涨了64.96%。

除中国外,美国股市也是普涨状态。2020年,三大指数齐涨,纳指涨幅43.64%,道指全年累涨7.25%,标普500指数累涨16.26%。

除了股市外,全球大宗商品也有不同幅度的涨幅。比如黄金,2020年上涨近25%,为10年来最大涨幅。除此之外,铁矿石、动力煤、螺纹钢等行情也是单边走势,都有不同幅度的上涨。

3、结语

在全球放水大潮下,市场的可用资金增多。资本逐利的本质,要求寻找优质的投资标的获得较高的投资回报。

在2020年,全球经济的基本面都比较差,投资者的风险偏好都比较低,因此资金更倾向于向核心资产集中。我们也能看到,一线城市房价大幅上涨,基金“抱团”炒高核心资产,茅台、海天味业、美团、阿里巴巴、腾讯、微软、亚马逊、特斯拉等都大幅上涨,其实都是必然的结果。


因此,应该说,在全球放水的大潮下,核心资产的抗通胀能力是最强的。




作为普通百姓来说,如果真的遇到严重的通货膨胀,咱们手里那点金银细软,连同房子一块算上,也扛不住物价汹涌而至的大潮,如果真的有那么一天,也只能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打个工,换点吃喝,能保命就算不错了。

什么叫通货膨胀?往轻了说是稀释了社会财富,往严重了说,就是劫掠。严重的通货膨胀无异于抢劫,作为一个小老百姓,你有什么能力抗击?

一旦物价成几何级地上涨,你所拥有的房子看起来好像是也跟着值钱了,可是,但凡拥有一个栖身之所的人,他所关心的就不是买个新房子,换个大房子了,吃饱肚子生存下来才是第一要务,再者说了,就算你的房子多,卖上几套,换一堆纸币回来,可是,在严重通胀的情况下,又能换回多少生活必需品?

法币是旧中国1935年11月4日至1948年8月19日流通货币的名称。旧中国长期采用银本位制,1933年4月“废两改元”以前,实际上是银两与银元并用。“废两改元”后,虽然货币得到统一,但国民党政府财政经济上的困难并未得到解决。英美两国为控制旧中国的货币权,又展开了激烈的争夺。结果造成法币十余年间其购买力自由落体一般下跌。


以上列表是1937年---1948年大致10年间,100法币购买力的变化,1937年,100法币在市场上还能买到两头牛,到1948年,100法币硬生生成了一张废纸,核算下来只能买到3粒米。


由此不难看出,在严重通货膨胀的巨浪下,没有谁能独善其身,更难以想象房子能够作为抗击冻胀的避风港。

当然,适度的通胀对经济发展是有利的,通货紧缩也不利于经济的发展,总之,任何事情都要适度,至于这个“度”怎么把握,那不是我等百姓能解决的,说了一圈,无非是为了回答题主的问题:房子不是抗通胀的好东西。仅此而已。




我认为把手中的现金变成房产,在一定程度上的确是抗通胀的好方法,至少在21世纪的前20年里,中国的房地市场一直是扮演这样的角色的。

房价

进入21世纪,中国房地产市场就像我国的GDP一样,持续增长,蓬勃发展。我始终认为我国的房地产市场和我国的GDP是相辅相成的,各行各业的资金流向最终都是房地产。这20年我国的平均房价增长了将近十倍,GDP也从2000年的10.3万亿人民币增加到2020年的101.6亿,基本上也是十倍左右。

GDP

这20年我国的人口红利疯狂爆发,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化进程的持续推进,不仅仅带动了经济的发展,也导致了物价的持续上升,印的钱多了自然是要市场去买单的,也就是通货膨胀。

等价

接着我们回过头了来,如果一味地通过买房来抗通胀,这个肯定是有限度的,否则2018年之后国家就不会持续出台各种限价,限购,限贷的政策,就是为了防止房价失控,导致房地产泡沫,最后泡沫被戳破,导致更大的经济危机。80年代的日本就是最好的例子,三十年过去了,日本都还没有恢复元气,在这里很多人会问,日本政府都是猪么,不会动手干预么?

金钱泡沫

其实这个不是什么大秘密,日韩都是财团把持朝政,财团后面还有漂亮国,这个我就不多说了。那么我们政府为什么可以出手干预呢?因为我国是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经济为辅的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在这里我们需要感谢我们的祖国,为他骄傲。

目前我们是慢慢的实行房地产紧缩政策,让房价停下来,维持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不能跌,也不能涨的太块,就是这么一个现状。如果全球出现放水大浪潮,我个人认为房子的价格前期可能会有一段增长期,如果超过了我国政府的可调控范围,这个泡沫迟早要破碎的。




由于一定时期的经济环境不佳,全球大放水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不论是有钱的还是没钱的,都希望自己的资产得以保值,按照过去20年经济科技高速发展的基本状态,横向对比,大部分人都认为房子或者说房地产是能够真正抵抗通胀的好东西,但真正的实际环境,真是如此吗?

日本在战后30年的时间里经济腾飞,在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没有人不认为房子是能够保值增值的东西,所有的身家都压在房地产,都压在钢筋混泥土上,甚至是当时的日本几代人的梦想,因为有一套房产就意味着自己可以跳跃阶层,实现财富自由,更是个人能够实现财富跃升的最佳道路。

在过去40年的发展里,其实我们这里也是如此,甚至一些专家还不断宣称要民众使用六个钱包买房,虽然时间不同,但是中国和日本的基本发展模式和发展逻辑确实有一定的可比性,但是当今在日本社会,房地产还能像曾经那样如此疯狂吗?

这个问题我想不需要做明确的回答,因为谁都知道答案,但并不是说日本房地产不值钱,只是回归一个合理的较高区间,现在的日本年轻人也很难买得起房子,但从日本经济的整体上面来看,日本的房地产已经不可能像曾经那样高度捆绑日本经济的发展。

未来我们的道路也一定紧随日本的步伐,房地产的价格依然高企,但是房地产却未必能够永久捆绑国家经济,一旦国家经济与房地产脱钩,那么房地产抵抗通胀的基础也就不复存在了,自然就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比如说地方的土地财政政策,整个国家的税收体系和税收政策如果不改变的话,其实所有的问题都不会改变。

同时并不是说国家经济与房地产解绑,就意味着房地产一文不值,只是那个房地产普遍上涨的时代结束了,脱钩以后的房地产依然是值钱的,它也可以起到保值的作用,但真的不是所有的房地产都会达到这样一种状况

老房子,旧房子,不同的城市,一个城市不同的区域,都会导致房地产市场行业出现冰火两重天的状况,虽然说房地产的购买和房屋的购买一直是投资理财的一个重要环节,很多家庭都是如此认为,但这并不是说不需要任何思考,只要买了房子就可以。

商品房的购买永远是投资性的,只有具有商业头脑,投资头脑的人才能够大体分别一个房子的是否能够保值增值?当然,这也并不绝对,但是那个房地产普遍上涨的年代已经结束,如果没有一定的投资能力,而只是认为购买房地产就可以跑赢通胀,是完全不理智的。

同时,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社会状况,房地产所起到的作用也是不同的,在过去20年里,房地产支撑了中国经济的发展,但是在之后的20里,房地产将进入存量世界,房地产市场也面临着优胜劣汰的定局,而且在20年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房地产的投资问题会进一步出现。

因为如此长的一段时间里,不论是移民也好,还是二胎三胎也罢,鼓励生育,鼓励结婚。总之,人口问题将是长期的问题,而如果人口供应量不足,那么对标人口所生产出来的房地产和各类投资性消费品都会受到影响,所以现在为止,如果家里头有一定的财力,并且自己能够选择一套好的房产。

在短期内,我指的短期是十年以内,依然可以作为保值增值,抵抗通胀的最佳首选,但这种情况不可能永远持续,尤其是当劳动力人口和青年人口迅速萎缩,而老龄人口迅速增长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普通人购买一般房产抵抗通胀的能力,其自身的作用将越来越小。不过核心区块和富人的游戏另当别论!




受到经济增长乏力的影响,全球很多国家都实行了宽松的货币政策,货币数量增加后,资产的价格就会上升,引起通货膨胀,使得大家手头持有的货币贬值。在这种背景下,我们要采取相关措施来抵御通货膨胀,那我们要选择什么资产来抵御通货膨胀呢?我觉得房产是一个比较适合抵御通货膨胀的产品。


房产在我国一直是很多人投资的对象,很多人把房产作为投资标的,而忽视了房产用于居住的本性,导致了之前我国房价的快速上涨,因为有太多人购入房产来赚取收益。为了控制我国房价过快上涨,我国出台了很多政策来控制房价过快上涨,从限购、限售、贷款限额等方式对房价进行了调控,但是有一些城市的房价还是在不断上涨过程中。

虽然国家对于房价上涨进行了严格的控制,但是有一些城市的房价还是处在上涨过程中,如果想要通过购买房产来获取更加的收益,这是比较困难的。但是通过购买房子来抵御通货膨胀还是可行的,我国的房价还是会处在逐步的上升中,上涨的幅度比较小,如果购买房子来抵御通货膨胀,我觉得还是可行的。

如果你没有更好的渠道,那么选择购买房产来抵御通货膨胀是可行的。

大家好,我是老徐,一个在努力奋斗的金融民工,请大家关注我,共同探讨财经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8

标签:通胀   津巴布韦   房子   通货膨胀   大潮   马克   货币   房价   人口   资产   收入   东西   国家   房产   财经   城市   经济   房地产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