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使用助听器后会有回声?

1、戴上助听器后,耳道口被堵上,原本要从耳道口泄露出去的低频被堵在耳道内,如果低频比较好就会感到有回声。可以开放式验配或者降低低频。2、耳道塌陷也会产生回声,可以选配耳内机或者制作耳模把耳道撑起了。




这个我没有用过,不知道,你可以去百度一下





它是一个辅助听力的工具,处理声音会存在二次失真的现象,跟真耳是有区别的,随着机器档次的不同听觉感受也有区别,芯片级别高决定机器档次和舒适度自然度更高,一般的机器不能期望值太高。另外低频听力不算差的人会有堵耳现象,可以借助通气孔和更换稍小的耳塞来解决刚配的机器是有一个适应和调试的过程的,因为每个人所处的环境都不一样,对声音的敏感度都不尽相同,所以不可能听力一样的或差不多的都调成一样的,需要根据每个人的环境和感受来进行个性化的微调,才能达到最好的助听效果的。




这是由于耳模(包括定制式助听器外壳)将外耳道封闭后,自己说话的声音经中耳和颅骨传导,引起外耳道软骨的振动而造成的。正常情况下(不戴助听器)外耳道是开放的。这种振动能量被释放出去而不被察觉。当外耳道被耳模封闭后,这部分能量就被留在外耳道里,从而产生上述现象。正常人如果用手指或其他东西阻塞耳道时也会出现这种情况。在医学上将这种现象称之为“堵耳效应”。




基本上都是因为助听器低频增益过多造成的,适当削减低频或总音量,就能得到满意的效果。

还有一个可能就是压缩线路类助听器拐点偏低、压缩过大,适当调节压缩特性可以得到明显改善。




戴上助听器后,即使还没有打开开关,也有些人会感到自己说话有回声,嗡嗡的就像在木桶中说话一样。这是由于耳模(包括定制式助听器外壳)将外耳道封闭后,自己说话的声音经中耳和颅骨传导,引起外耳道软骨的振动而造成的。正常情况下(不戴助听器)外耳道是开放的。这种振动能量被释放出去而不被察觉。当外耳道被耳模封闭后,这部分能量就被留在外耳道里,从而产生上述现象。正常人如果用手指或其他东西阻塞耳道时也会出现这种情况。在医学上将这种现象称之为“堵耳效应”。

也可以换一个角度去解释:我们对录音机里传出的自己说话的声音总感到“怪怪的”,但别人不觉得。为什么?因为正常情况下,我们听自己说话,既有从嘴里出来经外耳传到内耳里去的“气导”成份,也有直接通过颅骨振动传到内耳的“骨导”成份。听录音时,我们只能听到“气导”成份,而听不到“骨导”成份。正常情况下,气导和骨导成份是平衡的,我们已经习以为常了。若戴上了助听器,“骨导”成份突然加强,听起来就会觉得有回声。

这在定制式助听器更加明显,一般我们通过在定制机上制作通气孔来解决这一现象,但有时对于堵耳效应比较严重的在选配外型上要有足够的重视。




这个是堵耳效应,刚开始戴助听器都会有点这种感觉,可以到助听器验配中心调整下,调整下会稍微好一点,但是还是需要慢慢适应。




基本上都是因为助听器低频增益过多造成的,适当削减低频或总音量,就能得到满意的效果。

还有一个可能就是压缩线路类助听器拐点偏低、压缩过大,适当调节压缩特性可以得到明显改善。




戴上助听器后,即使还没有打开开关,也有些人会感到自己说话有回声,嗡嗡的就像在木桶中说话一样。

这是由于耳模(包括定制式助听器外壳)将外耳道封闭后,自己说话的声音经中耳和颅骨传导,引起外耳道软骨的振动而造成的。

正常情况下(不戴助听器)外耳道是开放的,这种振动能量被释放出去而不被察觉。当外耳道被耳模封闭后,这部分能量就被留在外耳道里,从而产生上述现象。

正常人如果用手指或其它东西阻塞耳道时也会出现这种情况。在医学上将这种现象称之为“堵耳效应”。堵耳效应在定制式助听器中更加明显,一般我们通过在定制机上制作通气孔来解决这一现象,但有时对于堵耳效应比较严重的在选配外型上要有足够的重视。




基本上都是因为助听器低频增益过多造成的,适当削减低频或总音量,就能得到满意的效果。还有一个可能就是压缩线路类助听器拐点偏低、压缩过大,适当调节压缩特性可以得到明显改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4

标签:助听器   回声   通气孔   外耳道   颅骨   中耳   软骨   低频   制式   成份   效应   能量   说话   现象   声音   数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