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网约车时代打车反而越来越难?

越近的车就是不给派,派的车都是2.9公里左右的车,叫车就是急着想走。当然有些人打车不着急,有好几次一看离我2.9、2.8公里的司机我就取消了,知道驾驶员不容易,就是搞不懂为什么不就近派车,现在习惯了,下单一看离得远的就取消订单,直接坐出租走了,再说现在价格也没有什么优势,出租车又快又稳,好多网约车驾驶员一看就是新手,开的慢不说,好多连导航都看不懂,我回家在一个十字路口要走桥下,导航也明确提示,好多次,一不注意驾驶员就直接上桥了,所以现在无所谓了,出租车也没有以前那么拽了,上车就走,同样路程、同样时间点,到目的地,出租车要快不少!所以现在赶时间就直接出租了,反正现在空车很多。关键滴滴派单不考虑距离,估计滴滴考虑哪个驾驶员分高就先给哪个驾驶员,分低的驾驶员就在你面前也不派单,我现在对滴滴的这种派单机制已经严重抵触了,总之派车近的我就等一下,派车远的就不必了。毕竟我打车距离都不远,司机也不容易,开近3公里花7、8分钟接我一个起步价也不划算。




现在大家在“吐槽”打车难,那么等到打车无比容易的时候,大家就该埋怨价格贵了。

作为用户的立场上,既要便宜又能快速打到车,这个出发点是人之常情。但是大家都一味只追求这点,又要司机来得快,又要司机赚得少,那么只能出现两种情况:第一,司机不干了。第二,公司倒闭了。

我们就只单说“难”这个问题,“难”是没有绝对的,只有相对的。那么,跟什么对比之后大家觉得现在打车“难”呢?看问题的话重点就是“网约车时代”了。是不是因为现在明明可以网上预约,而网络这么发达,科技上来了,为什么效率下去了呢?

那好,我们来看看非网约车时代打车为什么容易些。

以前都是路边拦车为主,也有些是留着司机的名片然后电话联系。这样的好处是什么,就是提高坐车成功率。路边挥挥手,司机能不能带,车上客满不满双方示意一下就知道了;电话一打双方几句话也就说明白了。

司机们能带就带,不能带就拒绝,提升了双方效率。你不能带我我就叫别的,实在不行就坐公交地铁了。

而现在,因为是网约车,很多打车的乘客都是偏远不好打车的地方用软件打车,司机的单都是自动接的。有时候千里迢迢往那赶,去晚了,顾客一取消订单……白跑了。

而且现在的油价已经7块多,如果一天做以前那样的事,司机们是不是“掐自己的大腿”跟自己过不去?如果还遇上乘客只是按单趟收费的情况,然后返回就得跑空车……

所以司机有时候也不是不想快点接完上单跑下单,有时候看到一南一北,一东一西……乘客再给个差评,平台的“只获取单方面意见”,让“出租车司机”这个行业变了味道。而司机的不满不能发给上司,不好发给家人,所以很明显现在司机的态度比以前差了好多,但又怕差评影响业绩都是“绷着”的,或者就干脆“破罐子破摔”。抱着我难你也难的心态,但这只会恶性循环。

本来,出租车就只是交通工具的一种补充,而且现在的交通市场上商家都在争取自己的那份蛋糕,网约车所属的平台更是得与“共享单车”“共享电动车”还有常胜不衰的公交车、地铁等“抗衡”。

一方面让百姓觉得实惠,觉得打的就跟坐公交一样必不可少。那么只能从司机这边抽成,以至于很多司机不断流失。

这也就导致“供不应求”了。所以要整顿的不单是司机,还有顾客问题了,毕竟人口越来越多……




虽然进入了“网约车”时代,但最近很多人也发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越来越难打到车了。以前叫专车、快车,司机们接单很快,车也很多。但现在每次打开软件都是附近无车,要不就是需要加价。就算是预约也是久久没有回应。我们会很明显的发现,用滴滴打车时等待时间比之前长了很多,为什么?

车少了,也贵了。2017年下半年,很多城市像深圳、北京等经过了新政过渡期之后,开始正式实施网约车细则,包括严格限制车辆、司机、车牌等等。而目前大部分网约车和司机是不符合这个标准的。实际上无论北京也好,深圳也罢,出台网约车细则,核心意义就是限制外地人参与网约车市场。所以新政的实施导致网约车平台少了,符合条件的司机少了,车自然也就少了,而我们感受到的就是打车难了。其次,很多司机放弃了全职或者兼职来跑滴滴,因为越来越没钱可赚了。平台收费太高,补贴少了,司机们觉得不合适,也导致了网约车的减少。

打车难时代回来了吗?的确,网约车刚开始发展的时候,方便快捷还便宜,随便站在路边就可以约到车,那对于乘客来说是一段愉快的打车生活。但今后网约车价格势必高抬,关键是车辆减少了。而这些情况就会导致黑车等乱象重新抬头,我们打车更难了。所以,已经有不少人开始选择重新使用地铁、公交等交通工具,或者打出租车。




在以前的出租车时代,相信很多人都遇到过打不到车、被拒载、司机绕路等情况,而网约车一度被认为是出租车市场的颠覆者,是被寄予厚望的屠龙少年,网约车价格更低,服务更好,只需要在软件上点一点,车就能来了。但是,到了网约车时代,为什么却有人认为,打车反而越来越难了呢?

价格更贵了

首先就是价格,出租车的价格是要由物价局核定的,不能随便涨价,但是网约车不同,它本身就是属于市场化的行为,本身网约车的价格要实行政府的指导价,但是某网约车平台把车型分为了特惠、普通快车、拼车、优享等等,实际上就是变相涨价,很多地区的网约车价格已经高明显高于出租车。

出租车招手不停了

以前在市区打车还是比较方便的,因为出租车很多,只要看到是绿灯,都可以招手即停,但是现在在市区,你即使看到空载的出租车,很多你即使招手他们也不会停下来载你,为什么,因为出租车也接入了网约车平台,很多都是去接乘客的,自然不会停,真正空驶的让你招手就能停的出租车已越来越少。

高峰期排队加价

在高峰期打车,有时候反而更难了,因为经常遇到需要排队的情况,这也和派单的逻辑也有关系,一旦遇到排队,加价的乘客往往会优先叫到车,导致有的时候我们只能不断提高小费,这也导致打车的成本更高了。

网约车平台其实是一把双刃剑,从打车的便利性上来说,从以前的路边招手叫车,到如今的手机操作,打车这件事本身肯定是更容易了,我们也不需要再担心被拒载被绕路,但是网约车平台的出现也会导致打车更贵了,有时候要加钱才能更快打到车的问题,从经济学原理看,打车难、打车贵无非两个原因,一是供不应求,二是垄断导致的人为抬价。供不应求是正常的市场行为,但是人为抬价确实不合理的,网约车本身是为了降低运营成本,提高出行效率,但是如果缺少监管,就很可能导致无序竞争的出现,出现打车反而更难的问题。




不是难,司机修门修不起 当你们花几块钱坐车的时候已经把自己当爷了,关门可算不是自己车恨不得把门给甩掉。一个小拐弯你们就叫唤说绕路。我拉滴滴的时候认识一个女孩,当我追她的时候她跟我说,你可以换份工作做保安保洁都可以 千万别做滴滴司机 我说为什么呢!她说滴滴司机是一个没有尊严的行业。滴滴 乘客 都把你们不当人看,你们在他们眼里就是一群傻逼,我们想怎么骂你们就怎么骂你们,你们敢报警吗?警察来先罚你们,你投诉我们滴滴不会管,我投诉你们立马你们就完蛋。所以你们做滴滴司机的连狗都不如没有尊严的活着。听完这些话我心酸心痛 果断卸载




今天晚上不知道咋回事?滴滴接连好几个单子给我派的都是3-4公里,平常都是2公里内,我果断拒绝好几单,无奈接受了一个2.5公里的~~这样泡滴滴,赚个屁钱啊~难道跑滴滴的司机都回家睡觉了吗???可这才是晚上9-10点,西安跑滴滴有前途吗!??我看不到希望,起早贪黑活雷锋!!!!

创建于1分钟前西安市 雁塔区




现在的网约车花样越来越多,这样特惠那样特惠的,司机根本不赚钱,哪怕是开电车跑,运气好点的2.3白一天,不好的100多块钱一天,看是很高,但是司机是出人和车,成本很高,我也跑过,我就不喜欢特惠单,特惠拼车更是坑的无法。




首先要解决的是就近派车的问题,多数司机接到单子都是三四公里接人,郊区还好,市区红绿灯多,很多地方单行线,乘客在冷风中瑟瑟发抖,司机白白烧油心疼掉肉!每天空驶里程相当多!明明你看到路边乘客在拿手机发单,但是你就是接不到!也许是滴滴为了防止恶意刷单,但是现在还有谁刷单,毛奖励没有,我从去年九月开始就不开滴滴了,没人格,没保障!




有很多原因,我就想到的常见的说几种,一,网约车不会像巡游的士那样到处跑着,一般到一个地方后都会就近停车等待派单,这就会造成运力不均衡,一个地方车扎堆,一个地方空无一车。二,派单距离,以前是就近派车,现在呢接单距离都很远,2.7公里2.9公里派单是常态,这就变像的降低了车辆的使用效率,三,应该是最主要原因,平台有单不派或控单,以逼迫司机开启拼车、特惠等对平台高收益,剥削司机的行程,也有意造成乘车叫车困难,诱导乘客加价或购买他们的所谓什么套餐!




现在跑滴滴除去油费和车损,本就是个微利的行业,至于滴滴公司抽成利润这里就不做定论,,一个微利行业如果还需要政府监管,达到政府的要求必然大大增加行业成本,让本来的微利更加微利。和同行业的出租车相比,出租车叫份子钱,网约车交抽成,两两抵消,出租车的车不是自己的,没车损,网约车的车是自己的,有车损。出租车可以随意挑单、拒载、加价、拼客。网约车则什么也做不了,还要忍受上帝的各种刁难。一比较下来,真不如来出租车。所以做网约车的越来少了,当然难叫车了!这就是太正常且现实的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8

标签:时代   微利   车价   供不应求   能带   驾驶员   特惠   乘客   出租车   路边   司机   情况   地方   价格   汽车   平台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