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区分热感冒和寒感冒?

(1)风寒感冒

多见于冬春季,是风寒之邪外袭、肺气失宣所致。主要症状是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周身关节酸痛、 鼻塞流清涕、喷嚏、咽喉痒、咳嗽、咯稀白痰、舌苔薄白、脉浮紧。

应选用发散风寒的辛温解表药,以含有麻黄、荆芥、防风、苏叶等解表散寒药为主要成分。如感冒清热冲剂、九味羌活丸、参苏理肺丸、通宣理肺丸、正柴胡饮冲剂、感冒软胶囊、川芎茶调散。其中风寒感冒冲剂主要用于发热恶寒的感冒初起;荆防冲剂主要用于恶风寒重者或风寒感冒较重者;感冒清适于风寒感冒中后期发热明显者。

服药后可喝些热粥或热汤,微微出汗,以助药力驱散风寒。患风寒感冒也可服用验方:葱白5节、淡豆豉9克、生姜3片,水煎服,日一次;或生姜30克、红糖30克,煎汤分三次服用。

(2)风热感冒

多见于夏秋季,外感风热、风热之邪犯表、肺气失和所致。主要症状表现为发热较重、微恶风寒、头痛、咽痛或扁桃腺肿痛、 鼻塞、流黄涕、咳嗽、咯出黏痰或黄痰、口渴喜饮、舌苔薄白微黄、脉浮数。

治疗应选用清热宣肺的辛凉解表药,以含有菊花、薄荷、桑叶等为主要成分。如银翘解毒丸(片)、羚翘解毒丸、羚羊感冒片、桑菊感冒片、板蓝根冲剂等。方药可选用银翘散加减,中成药可选用疏风解毒胶囊、银翘解毒丸、清开灵口服液等。羚翘解毒丸适于发热、咽痛、咽干、咳嗽症状;银翘解毒片适于风热感冒,以咽喉肿痛、小便短赤为主要表现者;柴胡口服液主要用于以发热为主者;板蓝根冲剂适于发热、咽痛;双黄连口服液、清热解毒口服液主要用于发热、咽痛为主者。

患风热感冒要多饮水、饮食宜清淡,可以喝萝卜汤或梨汤。患风热感冒也可以服用验方:薄荷3克、芦根30克、板蓝根15克、生甘草6克,每日一剂;或竹叶10克、薄荷3克、杏仁9克、连翘9克,每日一剂。

(本回答由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何志超提供)




这个问题问得非常好!热感冒与寒感冒,属于典型的传统医学对感冒症候的分型。

首先,中医认为引发人体疾病的源头是“六邪”,即风、寒、暑、湿、燥、热,它们原本是存在于大自然的6气,它们构成了自然,造就了天地。

由于人吃五谷,天人合一,所以,我们身体里也有这6气;通常情况下,我们身体里这6气,相互制衡,协调统一,维持身体的健康状态;而一旦6气失衡,某气过盛,人体就会生病。

中医认为风热感冒与风寒感冒,就是因为风邪过盛,联合热邪与寒邪,组成风热与风寒而致人生病。

那么,如何区分风热感冒与风寒感冒呢?下面我就从它们之间的症候分型、临床症状、传播途径、治疗原则、用药特点,来具体分析风热感冒与风寒感冒的区别,仅供参考。

区分1:症候分型不同

1.风热感冒症候分型:中医认为风热感冒,是由“风热”邪气侵犯人体以后而引发的病症。

2.风寒感冒症候分型:中医认为风寒感冒,是由“风寒”邪气侵犯人体以后而引起的病症。

区分2:临床症状不同

1.风热感冒临床症状:中医辨证风热感冒,以发热,恶风,鼻塞为主症;以咽干,咽痛,乏力,烦躁,口渴,大便干等为辅症。

2.风寒感冒临床症状:中医辨证风寒感冒,以恶寒重,发热轻为主症;以无汗,鼻塞声重,喷嚏,流清涕,咽痒,咳嗽等为辅症。

区分3:传播途径不同

1.风热感冒:主要经口鼻传播,患者发病时具有明显的上呼吸道症状。

2.风寒感冒:风寒从口鼻或从皮肤侵入到体内。

区分4:治疗原则不同

1.风热感冒治疗原则:以疏散风热,清热解毒为主。

2.风寒感冒治疗原则:以辛温解表,宣肺散寒为主。

区分5:服用药物不同

1.风热感冒常用药物有:

(1)桑菊感冒颗粒: 主治疏风清热,宣肺止咳。

(2)风热感冒颗: 主治疏风清热,利咽解毒。

(3)银翘解毒片、VC银翘片: 主治:辛凉透表,清热解毒。

(4)双黄连片/口服液: 主治疏风解表,清热解毒。

2.风寒感冒常用药物有:

(1)风寒感冒颗粒:主治发汗解表,疏风散寒,用于恶寒发热,鼻流清涕,头痛,咳嗽。

(2)感冒清热颗粒:主治疏风散寒、解表清热,用于头痛发热、恶寒身痛、鼻流清涕、咳嗽咽干等症。

(3)自制生姜红糖水:驱除风寒。

(4)温热性食物食疗。

总结:风热感冒与风寒感冒在症候分型、临床症状、传播途径、治疗原则、用药特点,各有不同。

你同意我的观点吗?

每天更新健康热点,医疗痛点;如果我说的,正是你所想的,那么,请点赞、转发、关注朱萧俊说健康!

特别提醒:评论区中的推荐用药,均需谨慎试用,切勿打款购买!




冬天回答这个问题,我更倾向于回答:如何辨别感冒的寒热?

因为冬天里大多数的感冒,包括现在很可怕的流感,都是风寒感冒。即便有风热表现,也是风寒逐渐化热,并非一开始就是风热。



废话说完之后,知道感冒的寒和热就很重要了。

风寒感冒初起的时候,主要有以下表现:怕冷,可能会发烧,甚至是高烧,鼻塞,流清鼻涕,可能有咳嗽,咽喉痛,痰清稀,可能有浑身酸痛。

如果化热,那么症状仍然可能有怕冷。但同时会有发热,自己感觉热。仍然有鼻塞,但是鼻涕变浓,咳嗽,咽喉以干痒为主,痰也会变浓,舌苔颜色会变黄。



这里面有几个关键点:

一,发烧不一定是热。其实反而风寒的时候更容易发高烧。

二,寒和热都可能有怕冷的症状,但是风寒的时候,往往以怕冷为主,虽然有高烧,但是,自己不感觉发热。

三,咽喉痛主要是寒,咽喉痒主要是热。

四,本身热性体质的人更容易化热,小朋友因为阳气非常的旺盛,也很容易化热。

五,体质虚弱的人或老年人,很容易邪气直犯心包,病情快速转变,形成危重的病症。要注意病情变化。



从治疗的角度来说,感冒了还是寒性的时候,尤其是风寒感冒刚开始时,建议先用生姜红糖水,可以加一点葱白,煮五六分钟,一碗趁热喝下去,不一定非要出很多汗,有想出汗的感觉就可以了。

也可以用小柴胡颗粒,冲服。

也可以用刮痧法。

也可以拔罐。

中医有很多方法的,越早治疗越好。下图是我为高烧同事刮痧的效果图,很快会退烧。


以上措施能够很好的改善风寒的症状,也可以吃一点感冒清热冲剂,注意这个是针对风寒的感冒药。

如果感冒已经有了热象,那么就建议用银翘类的感冒药,银翘维c片,银翘冲剂之类的。

这样药品都是以银翘散为底制成的,对风热有效。当然也可以用桑菊颗粒、抗病毒口服液、双黄连等。



另外就是我在昨天的问答里提到的,一定要注意休息,保暖,隔离,多喝水。

感冒很容易消耗人体的水分,多喝水是绝对正确而且必要的,做法。

如果病情变化,或者自己难以判断,一定要及时就医。

邱医生在此祝大家都能健健康康,过个幸福快乐的新年。




您好,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寒感冒的全称为风寒感冒,风寒是指致病因素为风邪,寒邪等邪气侵犯人体肌表而引发;热感冒的全称为风热感冒,病因亦是指风热等邪气侵犯人体肌表而导致。二者的相同点是病位一致,均为外邪侵袭体表卫气口鼻,由于肺主皮毛,均可影响肺气,且都属于表证,若正气充足均可使外邪排出体外,即存在自愈性的特点。所谓风寒和风热是中医学的病证分类,不同点是病因和外邪性质的不同,导致致病机理也不一样,使得二者的症状表现,发展转归,预防治疗有着明显的区别。

当我们在天气冷暖不定时出现了发热,鼻塞,流鼻涕的症状时,一般自我判断就是感冒了。若因穿衣单薄受寒后,表现为发热,怕冷(恶寒),鼻流清涕等症状,可判断为风寒感冒(寒感冒);因感受自然界的燥热气候或风寒没有排出体外而入里化热,出现了发热较高,恶寒怕冷不明显,咽喉红肿化脓,流黄鼻涕,就可判断为风热感冒(热感冒),此外,夏季天气炎热,烈日当空,长期在高温环境下,感受暑热也属于热感冒;因在夏季食用过多的冷饮或持续在低温空调房活动易受暑气夹湿寒而引起暑湿感冒,这种情况可归类于寒感冒。寒感冒还包括伤风感冒。

风雨寒暑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卒逢疾风暴雨而不病者,盖无虚——《黄帝内经》

大体上,感冒是就病因而言,字面的意思是因外邪引起,一般外邪侵袭人体的前提是人体的正气(相当于免疫力)亏虚,所以感冒多发生在熬夜,受寒,高温等刺激因素下,使正气不足,外邪就会致病。古人讲“感受外邪,冒雨受寒”是对病因的描述,不难发现,感冒这个名称具有明显的中医特色。而且,非常的深入人心,因为每个人的一生中都会发生多次感冒,无论是年长的老人,还是襁褓里的婴儿。感冒涵盖着现代医学的上呼吸道感染,急性咽喉炎等疾病,若防治不当,病邪深入,易引起支气管炎,肺炎,化脓性扁桃体炎,而且感冒还是多种重症疾病的首发症状,例如白血病,肺结核等。朱大夫觉得有必要区分寒感冒与热感冒异同之处,来帮助大家如何减少感冒的发生,发展,具体应该怎么区分呢?咱们详细的谈一谈。

★感冒为什么要分风寒和风热

  • 这个区分是古人智慧的结晶,具有理论指导和实践意义。风寒是指风邪或寒邪做为病因引起的感冒问题,风热感冒同理。《内经》说“天食人以五气”,“鼻通天气”五气指“风暑湿燥寒”,实际上,就是自然界的气候,合适的五气是自然界一切生命的存活条件,一旦过于强烈的五气刺激就会导致疾病,致病的五气就属于邪气了,例如穿着衣服单薄受寒,就是寒气相对亢盛,“肺主皮毛,开窍于鼻”,刺激体表,口鼻而引起发热鼻塞就是风寒感冒;天气异常燥热,风热刺激肌表,口鼻引起的发热,咽痛,口干就是风热感冒。请注意,二者病因不同,症状不同,治疗肯定就不一样,当然要做明确的区分。临床上,还有一种带有传染性的感冒,称为时行感冒,类似这次的新冠肺炎就属于时行感冒的范畴。

★为啥寒感冒与热感冒均有风邪呢?

  • 风邪无处不在,可发生在任何理解,经常做为寒暑湿燥火的老大,带领着其他邪气致病,耳熟能详的有风寒,风热,风湿,风燥。而且善于走行运动,《内经》说“风善行而数变”,意思是致病较快,感冒发病迅速,起病急,发病快,一小时前还好好的,突然觉得周身疼痛就发热了,这就符合风邪的特点,还有无论是寒热感冒,症状上均有头痛,咽部不适,这也是风邪的致病特点,《内经》说“伤于风者,上先受之”,头部位置最高,风邪就很容易的上去了。古人说“头为高山之巅,唯风可及”。

风者,百病之长也——《黄帝内经》

★寒感冒的病证特点

  • 伤风:也叫“外感中风”,是指单独的风邪致病,病因是风邪,病位是体表口鼻,注意,这个外感中风不是脑血管意外的中风。人体皮毛肌肉巡行着保卫人体的气(卫气,卫阳),具有温煦皮肤,调节毛孔开闭的作用。风邪侵袭人体,“风性开泄”,卫气被风邪所散,毛孔打开,自汗出,怕风的情况就明显。症状表现起病急,因风属阳邪,对卫气伤害的不严重,一般不高热,或患者自觉发热但体温不高,周身不舒,“无风不作痒”,鼻子痒,喷嚏频繁,汗出,舌淡,脉浮是风邪鼓动,脉缓是汗出过多阴津亏虚。汗为阴津,血脉内津液亏虚,正气亏损后,更易受风邪侵袭。所以,伤风易反复发生于正气不足的人群。治疗上,以调和营卫,疏散风邪为主。

中风,阳(卫气受风)浮而阴(阴津)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伤寒论》

  • 风寒感冒:病因是感受风寒邪气,病位在皮毛口鼻,具有风邪与寒邪共同致病的症状,寒为阴邪,易伤阳气,卫阳被寒郁滞,郁而发热,卫阳不能温皮肤,出现明显的恶寒(怕冷),这种感冒的怕冷一般人都经历过,感觉汗毛都竖立起来了。寒性收引凝滞,血脉被滞,周身疼痛,疼痛的很厉害,感觉躺在床上都不爱起来,毛孔被寒闭塞,不爱出汗,除非吃退烧药否则很难出汗。肺主皮毛,皮毛受风寒后,影响肺气宣发肃降,出现咳嗽。
  • 内经》说“诸病水液,澄澈清冷,皆属于寒”,所以风寒感冒的鼻涕也是清鼻涕,脉浮是风邪在表,脉紧是寒性凝滞所导致,同时可伴有伤风表现。治疗时,风寒感冒以解表散寒,疏风为主。注意,风寒感冒日久或者治疗不当,可出现寒邪转热,发展为风热感冒。也可引起肺气受损,津液停滞,出现外寒内饮证,常见的疾病如幼儿毛细支气管炎。

无论中风伤寒。俱有头痛。俱有发热。但伤于寒。则表实无汗。伤于风。则表疏自汗。是头痛发热者。伤寒所同。而汗出恶风者。中风所独也——清《伤寒贯珠集》

▲伤风感冒与风寒感冒的区别

  • 暑湿感冒:夏季乘凉太过或者长期活动在低温的空调室内,有的患者是因食用过多的冷饮,暑邪混合着寒湿侵袭人体,出现感冒症状,俗称胃肠感冒,暑是阳邪,阳盛则热,表现为发热。寒湿凝滞体表和脾胃,引起无汗,周身疼痛困重,头脑不清,干呕恶心,腹泻腹胀,舌淡苔白腻,脉浮紧。

因于湿,首(头)如裹——《黄帝内经》

  • 以上内容是寒性感冒的常见分类,为了更好的区别热感冒,接下来谈谈热感冒的病证特点。

▲暑湿感冒病机

★热感冒的病证特点

  • ①风热感冒:因感受自然界的燥热邪气,风热侵袭人体体表,口鼻引起的感冒症状,发病时多因熬夜,着急上火,喝水量少等诱因影响,出现风热致病特点的症状表现,由于风热均为阳邪,热较风的热性更加突出,所以,本证以热邪在表为主。热邪侵犯卫气,卫气与热邪二阳相激,发热明显,一般恶寒较轻,头痛,肺气宣发不利,咽痛咳嗽,热邪易煎熬津液,引起口干舌燥,鼻涕色黄,咳嗽痰少色黄,有的风热感冒患者,因热盛肉腐后,出现扁桃体化脓,高热更加明显,舌红苔黄是热性熏蒸,脉浮为风邪在表,脉数为热邪迫血旺行,加速血液运行所致。

温邪上受,首先犯肺——清《温热论》

  • 注意,风热感冒可由风寒进一步加重转化而来,具体情况可具体分析。治疗时,以疏风清热,解表为主。风热感冒应该及早的调治,热邪传里,易引起支气管肺炎,肺炎支气管扩张等疾病。需引起重视。
  • ②暑热感冒:夏季长期在高温环境下活动引起的暑热邪气侵犯人体皮毛口鼻,而引起的热性感冒问题。暑与热都是阳邪,阳盛则热,患者高热明显,暑性升散,消耗津液和阳气,易出现大汗出,口渴,渴的非常厉害。舌红,脉洪大均是暑热表现。注意,暑热感冒一般较重,应及时治疗,因暑为夏天的主气,夏季与心相应,暑热易扰动于心,引起神昏谵语,高热惊厥等病毒性脑炎的表现。

因于暑,汗烦而喘咳,体若燔炭烧,汗出而散——《黄帝内经》

★寒感冒与热感冒的区别总结

  • 寒,热感冒的相同点是均有表证,均可影响到肺,以发热头痛,鼻塞流涕,咳嗽,脉浮为主要表现。
  • ●不同点:寒性感冒以伤风,风寒,暑湿为常见病因,表现的寒湿在表的问题突出。偏于伤风的一般不发热或微热,以鼻塞鼻涕,喷嚏为主。偏于风寒的恶寒怕冷重,发热亦不高,周身疼痛脉紧的症状突出。偏于暑湿的以胃肠症状为主。综合分析,寒性感冒体温升高的不是特别厉害,而头痛,周身身痛,无汗的表现较风热明显。
  • ●热性感冒以风热感冒和暑热感冒为常见,均有明显的发热,头痛,一般不恶寒,注意,风热如果出现咽喉肉腐化脓后出现的头痛较风寒重的多,而且是高热寒战较风寒恶寒为重。有的患者头痛的不敢抬头,是风热上攻所致,注意,热性感冒均有明显的伤津液的表现,抓住口渴,心烦,出汗,鼻涕黄,痰黄,咽喉干痛,脉数的主要症状。与寒性感冒的区别不难。

表证者,邪气之自外而入者也。凡风寒暑湿火燥,气有不正,皆是也——《景岳全书》

★专业总结

寒感冒与热感冒各包含着相应的证型,总体上的区别之处就是以发热头痛,易出现咽部红肿化脓的类疾病,治疗不当或者正气不足时易合并肺炎,脑炎,脓毒血症的是热性感冒。以恶寒,怕风,发热不高,身痛,咽喉干痒,易合并肺中水饮,出现咳喘痰多,喉中痰鸣,易出现受凉后胃肠感冒表现就是寒感冒。二者治疗时的区别在于寒感冒以解表散寒为主,热感冒以疏风清热为主,具体治疗情况要辨证分析。

建议:临床上,感冒是常见病,大多可自行痊愈,注意多休息,多饮水,避免劳累,熬夜,受凉等不利因素。由于感冒症状可发生在多种疾病的早期,例如病毒性心肌炎,白血病,肺结核等,如果持续不好的发热头痛,精神状态差就要寻求正规的治疗,请专业医生给予指导帮助。

最后,希望朱大夫的回答对您有帮助!




感谢邀请!首先要申明,疾病是在不断的变化当中,有时候会出现寒热交杂的情形。单纯的寒感冒就有鼻流清涕,口不渴,畏寒怕冷身痛发热的表现。热感冒有口干而渴,咽喉红肿热痛,舌苔黄,咳嗽痰黄粘稠等症状!





首先,你得知道“感冒”是怎么来滴!风寒和风热是中医的说法。前者俗称「 着凉了」,秋冬季节比较常见,多因劳累,突然吹了凉风,没休息好等引起。不过,有时也有可能是因为过敏性鼻炎等其他因素。

风热感冒则常见于春夏季节,通常因为温差导致,如室外温度三十七八度,空调房仅有十几度。而常吃羊肉等温热的食物的人,也容易引发风热感冒。

听完这个,机智如你可能会得出一个结论:发生在秋冬季节的都是风寒感冒,夏天得的就是风热感冒啦!

从字面意思和基本介绍来讲,风热感冒和风寒感冒的区别的确如此,但……

真实世界很无奈,冬天也会得风热感冒!

春夏秋冬各有特点,但春季往往出现「 倒春寒 」,冷起来堪比腊月,而秋季一旦 「 秋老虎 」肆虐,骄阳似火也是常事儿。这两个时期的确是感冒高发期,但是风热还是风寒就不一定了。

另外,北方人冬季长期留在暖气房,部分南方人也选择打开空调暖风取暖。当室内温度较高,空气不流通,人们又有意无意地多吃类似火锅之类的燥热食物,久而久之就会出现风热感冒的症状。

呐,既然说到症状,小乐就教你一个比拿季节对应感冒类型更有效的方法…

记住这9个症状,分清风热风寒感冒!

No1 鼻涕的颜色

尤其小孩子感冒的时候,一般都会流鼻涕。清鼻涕是风寒感冒;浓鼻涕,且有些发黄,就属于风热感冒。

如果鼻涕颜色由清转黄,可能与鼻炎等其他疾病有关,治疗阶段须多考虑这个因素。

No2 痰的颜色

家长从小就教孩子不能随地吐痰,但该吐痰还是要吐的,因为通过痰的颜色和质地可以判断感冒的类型。

如果痰是稀白的,说明是风寒感冒;如果痰比较黄稠,说明是风热感冒。

No3 舌苔的颜色

风寒感冒的患者舌苔薄白,而风热感冒的患者整个舌体发红,舌苔薄黄。

No4 咳嗽是否严重

风寒感冒的时候,咳嗽一般不重,只是干咳,上嗓发痒。

如果是风热感冒,因为风热直接袭肺,咳嗽风热位置比较深,来自胸腔,声音响亮。如果有痰,咳嗽的声音还会略显沉闷。

No5 嗓子/喉咙的疼痛感

一般而言,风寒感冒时嗓子/喉咙不会出现红肿,不会疼;

如果是嗓子/喉咙红、肿、疼,扁桃体肿大,就是风热感冒了,小孩子可能出现拒绝吃奶,不想吃饭的情况。

No6 是否口渴

一旦感冒,多数人都会收到多喝点热水的建议。

其实,风寒感冒的人由于津液尚足,通常并不觉得口渴/干。如果患者口干舌燥,总想喝水,就是风热感冒了。

无论哪一种感冒,补水都没错,但要注意适量。

No7 是否出汗

风寒感冒的人由于寒邪闭阻了肌肤毛窍,故不轻易出汗。

风热感冒则因为风热之邪迫使体内津液蒸发外泄,但常常汗出不适。

No8 胃肠不适

无论哪种感冒,人体都处于不适状态,都会导致胃肠不适。

风寒感冒更容易造成脘腹冷痛、小便清长的情况,而风热感冒人常见便秘、腹泻。

另外,风热感冒的人还有口气重、有异味,小便黄的特点。

No9 发烧

两种感冒都可能发热,但风寒感冒「 发热轻、恶寒重 」,更有头颈背部僵紧疼痛感;风热感冒正相反,「 发热重、恶寒轻 」,甚至「 不恶寒,反恶热 」。

需要特别提醒的是,「 焐汗 」是民间治疗发烧的秘诀之一,其实需要一分为二来看。

如果是风寒感冒,喝热汤水之后添衣加被十分必要,可令寒邪随汗而解,感冒好转;

可若是风热感冒,体内本已积热,「 焐 」便是火上浇油,成为诱发体温攀升、脱水、热性惊厥的导火索。

说这么多,目的就一个:分清感冒类型,用对药!

风寒感冒的用药原则以辛温解表(多发汗)为主。

此类药物多带有「 祛风 」「散寒」「 风寒 」等字眼,常见药物包括伤风停片、风寒感冒颗粒、感冒软胶囊等。不严重的情况下,可通过喝姜糖水、姜粥等缓解症状。

风热感冒以辛凉解表(清热解毒)为用药原则。

此类药物多带有「 清热 」「 解毒 」等字样,常见药物包括柴黄片、羚羊感冒片、银翘片、感冒咳嗽颗粒、板蓝根颗粒、桑菊感冒片、银翘解毒片等。日常则建议清淡饮食,多饮水。




“感冒”大家并不陌生,或许每个家庭都有一个独特的治疗感冒的方法,市面上的感冒药从曾风靡一时的板蓝根到各种新型抗生素、抗病毒药,真是应有尽有,似乎吃哪种药都可以治疗感冒。但是如果仔细问起来,大家的症状似乎不太一样,有的人流清鼻涕,有的人流黄鼻涕,有的人嗓子疼,有的人嗓子不疼,有的人发烧,有的人昏昏欲睡……其实感冒细讲起来是有很多类型的,比如可以分为流行性感冒和普通感冒,或者是细菌引起来的感冒还是病毒引起来的。今天我们想跟大家聊聊从中医的角度如何区分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

顾名思义,风寒和风热,常常都和“风”相关,寒冷的北风是风,夏天的暖风也是风,空调吹出的风也是风,总而言之,风可以悄无声息地带着其他的朋友如“寒朋友”或“热朋友”来侵犯人体,所以就会感染风热或者风寒。那么有人就问了,同样的风,同样的环境,我们夫妻俩一起感冒为什么大夫说我们一个是风寒感冒一个是风热感冒呢?那是因为即使是同样的风,人的体质还是不一样的,有的人是湿热体质,有的是虚寒体质等等,风进了人体,有时还要适应一下人体内的大环境。比如寒风进了一个热性体质的人,就可能引起风热感冒。而且即使开始是风寒感冒,也会随着身体的变化而倾向于表现出风热感冒的症状;开始表现为风热感冒的,也可能在病程发展中随后出现风寒感冒的症状。

说了这么多,大概知道了风寒风热是怎么引起的,下面要介绍一下它们的症状啦。它们都可以有怕冷,发热、流鼻涕等症状,但是风寒感冒有“寒症”的表现,比如流清鼻涕,舌苔是白色的。风热感冒有“热症”的表现,比如流黄鼻涕,口渴,舌苔发黄。风热感冒还有一个重要的特征那就是嗓子痛,这个特征不需要我们观察鼻涕及舌苔颜色,疼痛会提醒我们这就是风热感冒,热感冒,感冒,冒……

区分了风寒感冒及风热感冒后,再买中成药的时候就要对症购买啦!

药事网权威解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抄袭必究。




中医认为感冒分为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到底这两种感冒如何区分?常用药物如何选择?这里分别介绍:

1.什么是风寒感冒?

风寒感冒简单理解就是我们常说的着凉了或者天气寒冷冻感冒了,中医上就是指“寒”侵犯人体所引起的一系列症状,如恶寒发热、咳嗽等,最常见的症状就是怕冷,流清鼻涕,浑身疼痛,但嘴巴不干。

风寒感冒常用药物有:桂枝合剂、表实感冒颗粒、感冒清热颗粒、正柴胡饮颗粒。

2.什么是风热感冒?

风热感冒从字面理解就是风和热同时侵犯人体引起的表现,它有以下很明显的特点:

1)发病急 、传变快;

2)易搏结气血,蕴结成毒;

3)多从口鼻而入;

4)易耗伤人体津液;

5)多具传染性。

这几个特点是风热感冒所特有的,最简单来看我们常说的扁桃体炎等咽喉疾病,以及发烧时觉得口渴咽痛等多为风热感冒。

从中医辨证来说,风寒感冒的特点是:恶寒发热,恶寒重,风热感冒的特点是:发热重,恶寒轻。

风热感冒常用药物有:银翘解毒丸、桑菊感冒片、双黄连口服液、羚羊感冒颗粒、连花清瘟胶囊。




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是中医学概论之八纲辨证之说。风寒感冒:是风寒之邪外袭、肺气失宣所致。症状可见: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身痛、鼻塞流清涕、咳嗽吐稀白痰、口不渴或渴喜热饮、苔薄白。治法应以辛温解表为主。常选用“麻黄汤(无汗)或桂枝汤(有汗)”主之。风热感冒:是风热之邪犯表、肺气失和所致。症状表现为发热重、微恶风、头胀痛、有汗、咽喉红肿疼痛、咳嗽、痰粘或黄、鼻塞黄涕、口渴喜饮、舌尖边红、苔薄白微黄。治法应以辛凉解表为主。常选用“银翘散、桑菊饮”主之。




风寒感冒风热感冒的区分与治疗  

感冒是四季常见的外感病,尤以冬春两季多见。许多家庭都备有治疗感冒的中成药,有的人患感冒后吃了不少药,但病症并没减轻。关键在于没有辨证用药。 

 中医认为感冒一般可分为风寒感冒风热感冒两大类。这两种感冒病因病机、症状、治疗原则及用药差别很大。 

 风寒感冒是风寒之邪外袭、肺气失宣所致。症状可见: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身痛、鼻塞流清涕、咳嗽吐稀白痰、口不渴或渴喜热饮、苔薄白。治法应以辛温解表为主。常选用麻黄、荆芥、防风、苏叶等解表散寒药。代表方剂为《葱豉汤》、《荆防败毒散》。服中成药可选用感冒清热冲剂、正柴胡饮冲剂、感冒软胶囊、川芎茶调散、通宣理肺丸等等。服药后可喝些热粥或热汤,微微出汗,以助药力驱散风寒。患风寒感冒也可服用验方:葱白5节、淡豆豉9克、生姜3片,水煎服,日一次;或生姜30克、红糖30克,煎汤分三次服用。 

 风热感冒是风热之邪犯表、肺气失和所致。症状表现为发热重、微恶风、头胀痛、有汗、咽喉红肿疼痛、咳嗽、痰粘或黄、鼻塞黄涕、口渴喜饮、舌尖边红、苔薄白微黄。治法应以辛凉解表为主。常选用菊花、薄荷、桑叶等。代表方剂为《银翘散》、《桑菊饮》。服成药可选用银翘解毒丸(片)、羚翘解毒丸、桑菊感冒片、板兰根冲剂等。如发热较重、咽喉肿痛明显,可以配服双黄连口服液(冲剂)、清热解毒口服液。这些药具有较好的清热解毒作用。患风热感冒要多饮水、饮食宜清淡,可以喝萝卜汤或梨汤。患风热感冒也可以服用验方:薄荷3克、芦根30克、板兰根15克、生甘草6天,每日一剂;或竹叶10克、薄荷3克、杏仁9克、连翘9克,每日一剂。 

 如何区分风热感冒和风寒感冒  

最近经常听到朋友说感冒啦,在喝板蓝根,在喝抗病毒口服液,喝金银花,在喝凉茶等。我一般都会劝告朋友,你没正确区分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  

为什么这么说呢,最近时间广东天气降温,这时候受凉感冒,十之八九是风寒感冒。就是吹风受凉了呗。通常在休息不好,身体虚弱,以及穿衣不足,大汗吹风的情况下容易发生。 

 中医将常见的感冒分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其实很多朋友都分不清什么是风寒感冒,什么是风热感冒。 

 风寒感冒,其起因通常是劳累,没休息好,再加上吹风或受凉。风寒感冒通常秋冬发生比较多。风寒感冒属于太阳经症,太阳开机受阻

其特征症状为: 

 * 后脑强痛,就是后脑袋疼,连带脖子转动不灵活。  

* 怕寒怕风,通常要穿很多衣服或盖大被子才觉得舒服点  

* 鼻涕是清涕,白色或稍微带点黄。如果鼻塞不流涕,喝点热开水,开始流清涕,这也属于风寒感冒 

 * 舌无苔或薄白苔 

 * 如果你会把脉,你应该可以测到脉像是浮紧,浮脉的意思是阳气在表,轻取即得。

  我到药店,很奇怪地竟然没有找到合适治疗风寒感冒的中成药。治疗风寒感冒的关键就是需要出点汗(中医称辛温解表),有很多方法的,包括桑拿、用热水泡脚(最好加点酒)、打一场篮球(如果你还有力气的话)、盖上两层被子、喝姜糖水、喝姜粥、吃个辣辣的麻辣火锅等等。风寒感冒主治方是桂枝汤,伤寒论首方,也称和剂之王(麻黄汤也主治风寒感冒,但在南方慎用)。

下面我将抄录桂枝汤的组方,有心的朋友可以记下来,以备不时之需。 

 桂枝 10g 白芍10g 炙甘草 6g 生姜 3片  红枣 6枚  很简单的一条方,不过两三元钱。师父说过,学懂了桂枝汤,就学会了如何开方治病,真值得好好研究。  

风热感冒,其起因通常是便秘,很多时属于阳明经症。通常情况是这样的,便秘两天以后,喉咙痛一两天,然后出现感冒症状,这就是风热感冒(也可以是外感热邪,首先犯肺)。为什么便秘会引致感冒?中医认为肺和大肠相表里,排便不畅,大肠影响肺就出现感冒症状啦。同样反过来,风寒感冒治疗不及时或治疗不对对症也会外邪内进引致便秘或拉肚子,其实风寒感冒后拉肚子,在中医属于变症,属于病由外入里,大家不要随便使用止泻药。 

 风热感冒的症状:  * 喉咙痛,通常在感冒症状之前就痛,痰通常黄色或带黑色。 * 浓涕,通常黄色  * 舌苔带点黄色,也有可能是白色的,舌体通常比较红。  * 便秘  * 身热、口渴、心烦  * 脉像通常为数脉或洪脉,就是脉搏比正常的为快,为大。 

 搞清楚了风热感冒成因,治疗很简单,大多数情况就是通便(再配合清热解表药物,通常很快见效)。

方法很多,喝点凉茶;吃些清热解毒药板蓝根等。中成药有三黄片,银翘解毒片+牛黄解毒片,板蓝根等等。也可以吃些治疗风热感冒的金银花口服液之类的。阳明经症的代表方剂是白虎汤,不过我不主张大家随便用,属于猛药之一,这里也不抄录了。 

 最后澄清几点朋友们可能会搞混的概念。   * 病毒性感冒并不代表风热感冒,病毒是西医的提法,中医更关注的是人体。所以有些医生将病毒性感冒等同于风热感冒来治疗是不正确的。   * 喉咙痛并不是区分风热感冒和风寒感冒的关键,风寒感冒很多时也会引致喉咙痛的。   * 同样的,咳嗽和流涕还有发高烧也不能作为这两种感冒的区分。   * 不要同时进行西医治疗和中医治疗,这是两种是不同的治疗体系,开了抗生素了,就没必要再喝姜糖水啦。为什么?大家想一想,一个是想办法给身体降温,一个是想办法让身体出汗,几乎是反着干,身体能受得了吗?这既会减低中医效果,也会降低西医疗效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9

标签:津液   舌苔   板蓝根   冲剂   风寒   邪气   口服液   口渴   咽喉   鼻涕   颗粒   头痛   症状   中医   人体   健康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