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乒联新规真的是为了限制中国球员吗?

提高竞争力啊!如果体育项目只一个国家在玩,其它国家没人玩,那这项目有大发展?你说对推广该项目有好处?




中国乒乓球队长期以来引领世界乒坛,称雄世界多年,对于乒乓球的发展肯定起到了普及推动作用。关于这一点毋庸置疑。但是作为国际乒联为了世界乒乓球运动的推广和发展建设,也一定会推出很多改革措施,这一点我们也必须明白。这两者之间大的方向是有一致性的,但是也不否认国际乒联不想让中国队一家独大,那样对于世界乒乓球的普及推广也是不利的。所以从矛盾论的对立统一观点来看,也是符合哲学规律的。

本问题不知道具体是指哪一次国际乒联改革,我们可以笼统的说一说。莎拉拉就任国际乒联主席大力推行改革,先后退出小球改大球,并且乒乓球材质的改革,开始也是认为针对中国,事实证明这一项改革现在也是成功了,如今世界已经进入大球时代。还有21分制,改革为11分制,就是增偶然性,看着也是针对国乒,现在看世界也都适应这种比赛积分制了,有实力该拿冠军的也都拿了,没有实力突然爆冷的,就是21分制不是也有出现吗?现在国际乒联又推出WTT赛事,又是一种改革,从目前成功举办的中国赛和中东赛,也是很成功。

综合以上,如果单纯认为就是在里针对中国,确实有点偏颇,肯定会有这方面因素。其实只要中国队能够顺应国际乒联的改革大势,并以积极的心态去应对,国乒还是那个王者之师,诚所谓是魔高一尺,道高一丈是也!




国际乒联最近几年频繁的修改规则,说到限制国乒,其实也就是那么回事,说到不限制,也是因为国乒长期统治国际乒坛,为了让更多的外协会球员参与进来,良好的发展乒乓球,国际乒联修改规则也是无可厚非。

比如说2008年北京奥运会,国乒拿到了男女各单打前三名,三面五星红旗两次升起,创造了史无前例的壮举,这项壮举是前无古人,也是后无来者,因为国际乒联随后修改了规则,由之前的三人参加单打,改为两人,这样一来,也是希望外协会球员可以获得哪怕一枚铜牌,也让他们有参与感,否则都让国乒得奖,其他协会就失去了兴趣。

另外国际乒联年终总决赛也修改了规则,之前是男女前16名参赛,但是国乒球员就占据了半壁江山,最终都是国乒包揽四强,这样让其他协会球员也无法看到获胜的希望,所以国际乒联将参赛名额定为,每个协会四人,就这样国乒男女加起来,也包揽了7强。没有办法国乒太强。

还有就是混双项目,本来混双项目完全可以每个协会两组参与,但是为了让其他协会有参与度,混双就设定,每个协会只有一组球员参与,国乒也只能获得一枚金牌,一旦国乒失败,那么都将是外协会球员获奖,所以外协会对这次东京奥运会的混双项目非常重视。

国乒的强大是依靠很多人的共同努力,虽然限制了名额,但是国乒只要拿到冠军,就不虚此行。也可以让外协会分得一杯羹,否则外协会都失去了参赛的兴趣,那就失去了乒乓球的意义。




不太清楚题主所谓的国际乒联新规指的是哪一项,倒是可以正好借此机会理一理国际乒联最近的几次规则改革。归纳起来,最重要的有以下3项:

1.小球改大球。严格说起来,其实这不算是改大球,最起码无法跟以前从38mm改到40mm的那种革命性力度相提并论,这次只是从40加大到了40+而已,应该说幅度是很小的。不过,乒乓球是一项手感极其精细的运动,这一点点的改变对运动员的影响还是不小的,而且水平越高、年纪越大就越是如此。

这个改革的初衷是为了增加回合,从效果看还是不错的。当然,副作用也不小,会增大运动员伤病的几率,因为球大了之后会迫使运动员微调动作结构以更多地主动发力。

2.乒乓球材质从赛璐璐改成塑料。这是为了满足环保以及运动员健康的要求。以前的赛璐璐属于易燃品,不够环保和安全,不但对环境和运动员的健康有潜在的伤害,而且不利于运输,比如飞机托运起来就非常麻烦,要办繁琐的手续。

这项改革没啥说的,必须赞成。从现在情况看,随着塑料球材质和工艺的成熟,效果还是不错的,尤其是ABS球(也就是现在所称的新球),无论是硬度、圆度、弹跳、耐打性等各方面都完全满足要求,比以前国产品牌使用的醋酸纤维材质要好很多。顺便提一句,国外的塑料球从最开始就是采用的ABS材质,从这个意义上讲,其实新球这个说法是不准确的。

3.积分体系新规。恕我直言,这是一项极其荒唐的改革,绝不是因为它是由日本提出,也不是因为它确实是有所针对国乒,最起码对国乒不利而对日本有利,而是因为它与上述2项改革会产生极其糟糕的化学反应,将伤害所有的乒乓球运动员,从而最终伤害乒乓球这项运动本身。

至于为什么,我以前写过好几次文章探讨过这个问题,如果有兴趣可以找找或者咱们下次有机会再聊。




小球改打球,无遮挡发球,以及抛球高度等措施的改革,就是针对我国的。一项运动始终由一个国家统治,对这项运动的发展和推广来说,无疑是不利的。能够让多数国家的运动员在此类运动当中也能取得一定的成绩,是发展和推动此类运动的最好结果,所以,乒乓球的改革,无论是针对我国也好,帮助其他国家的运动也罢,只是有利无害的举动!




限制了一部分人,不是所有人




这么说吧,这次德国公开赛就是最好的例子,当中国运动员还在适应新球的时候,德国和日本已经习惯了,球的速度和质量都在变化,给欧洲人力量和速度优势带来了机遇,而且积分规则变了明显是加重中国运动员的伤病和缩短中国运动员的职业生涯,全世界以伤害运动员为目的的组织恐怕非乒协莫属了,绝对是被收买了,中国得有措施才行了。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乒联新规不断,各国球员也都要去面对,也都要随着新规的变化而改变。但由于中国球员的水平相对高出一筹,要改变原有已形成的习惯的确改变起来难度系数相对是增加了,反过来说又正因为国乒教练队员能力相比也较强,所以适应新规的能力也会更强.所以乒联的新规更准确的说:是求变出新,是为了限制优秀的球员的。




当然!记得有一年的总决赛,16人中国女队站了十几个,要是加上海外兵团,几乎全是中国人。有什么好玩的?你会为了别的国家内战去摇旗呐喊吗?国际乒联只为了你一家组织各种比赛吗?无论是影响还是效益,国际乒联都得不偿失!只有大家有的玩,这项运动才有的发展!理解!




这个地球人都知道。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2

标签:球员   中国   中国队   乒坛   混双   这一点   小球   日本   乒乓球   运动员   不利   材质   规则   协会   体育   世界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