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家长,既参加辅导班又在家辅导,结果数学考了30分,诬陷老师没教好,您怎么看?

如果这个家长让自己的孩子参加跨栏比赛,孩子如果跨不过去或者跑不快的话,她一定会怨怪这个栏为什么设置的这么高呢?

有点想不通,她为什么不怨怪出题的老师和编写教材的老师,他们为什么把题和教材编写的那么难,让自己的孩子不会做呢?

一个老师在正常工作量情况下,一般要带100多个学生,这100多个学生之中,有学习好的,有学习中等的,也有学习特别差的。

如果不是学校掐尖招生的话,一般情况下,一个班级里有优、良、中、差的学生才是正常的一个教育生态。

任何一个老师所带的学生,都会以这样一个教育生态呈现,这个才是正常的。让所有的学生都成为优等生,那是绝对不可能的。就连孔圣人三千学生之中,也才只有72圣贤。

我是一名教育老兵,在农村初中执教20多年,我所教过的学生很多。说实话,在教过这么多学生里面,真正能算得上优秀的都占不到1/3。如果按照这个家长的逻辑,我的门槛估计早让家长给踢踏了。

在自然生源状态下,再优秀的老师都不可能把所有的学生都教成优等生。

其实,家长给孩子报补习班,请家教,或者在家中进行辅导,但孩子仍然考不好的情况是非常多的。我的学生之中,这样的孩子就有不少。但我没有听说哪一个家长会把责任推到老师身上,会去指责老师没有教好。

我们可以做一个推理和猜想,假如这个孩子将来参加工作了,他如果把工作干不好,胜任不了所在的岗位,这位家长会不会去追责单位领导?或者去追责带他孩子的主管领导?

从追责老师这件事上,我们可以断定,这个家长可能会这样做的。

真是奇葩的让人哑口无言了!




双面辅导依然考不到及格的分数,只有两个很重要的原因。

第一学生本身基础太差了怎么学都学不会,特别是初三的学生,小学初一初二的都没怎么学,什么知识点都没掌握,你讲什么他都一问三不知,想要考及格真的太难了。上学期我也是接了一个初三的女生,想数学冲刺一下考上高中,但是他的基础是在太差,连基本的勾股定理,平方公式都不会,甚至连负数减法都算不对,所以我只能一点一点的教基础,把最简单的基础但又是考试题目教给她,中考才勉强的考个50分,结果还是没考上高中,因为她物理和化学更差。

第二是学生根本听不进去,不愿意学,你教他什么都不做,自己也没花时间去学习,他能考30分就应该感谢上天了。因为数学不像语文,你认字就能做题得分,你没掌握到知识点,没学到方法,你可能连1+1等于几都算不出来,因此学生自身一定要听教听讲,老师才能把方法教给他,再加上自身努力才能学的好。学习不是靠老师,自己学习才是重点。

有些家长对待孩子的教育只会一味地依赖老师的教育,自己却不管不顾,孩子没学好就责怪老师没教好这是不可取的。如果遇到这样的家长,我是不会教他们的孩子的。因为他们对孩子的学习不上心,你花再大的力气也是白费的。




学生既上了辅导班,家长又在家里辅导,结果考了30分。

对于这种结局,家长应该是心中有数的。因为他在辅导的过程中,会了解到学生的实际情况。

学生的学习成绩,是由多方面的因素决定的,不是谁想要多少就有多少。

一方面是孩子的智力因素,就是孩子理解、记忆、分析、判断和概括问题的能力等。这个受遗传的影响比较大,这东西几乎是无法改变的。

一方面是孩子的非智力因素,就是孩子的决心、信心、吃苦耐劳程度、自觉性等。孩子不自觉,不想学习,成绩可想而知。

再一个就是环境因素。就是学生所在的家庭的具体情况和学生家长的具体素质,以及家长对孩子的基本要求和对孩子在学习过程中所采取的措施方法等等。

上补习班,虽然可以提高一部分学生的学习成绩,但是这种现象并不是普遍的。

办补习班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赚钱,让学生学习知识只不过是赚钱的手段和方法罢了。

你只要交了钱,学不学,学会学不会那是你自己的事,与补习班没有多少关系。因此,不是每个上补习班的学生就一定会有好成绩。

家长的辅导,情况就更复杂了。如果一个家长素质比较高,辅导的方法比较正确,学生的学成绩还是可以提高的。

如果一个家长本身素质就比较差,根本不知道怎样辅导学生,靠吼、靠对学生发脾气辅导学生。这样反而越辅导,学生越糊涂,越辅导,学生的成绩越差。

再说老师教课的问题。

如果这个班的老师所教的学生普遍成绩都比较差,30分的学生很多。学生得了30分的成绩,真的与老师的教有很大关系。

如果老师教的这个班,大多数学生的学习成绩都比较好,考三二十分的是极个别的人。那么这个学生考30分,老师有责任,但也不是很大。

学生考分数少了,家长应该自己反思,想想哪些方面出了问题,认真的总结经验教训,恭恭敬敬的向老师请教,接受老师的指导。争取在老师的帮助下,使自己的孩子取得好成绩。

如果一味地埋怨老师,孩子考得少就认为老师是教的不好。这样下去,孩子不但这次成绩差,下一次也不会好起来。




看到这个问题,我眼前马上就联想到培训机构的周末,真是热闹,家长不辞辛苦接送孩子去补课。有些家长还发着牢骚,但是极少有家长会认真思考一个问题,我的孩子为什么要补课?如果不补课怎样才能把学习搞好?

也恰是因为家长不懂教育,更不懂学习辅导,才会出现盲目相互效仿的现象。就如题主所讲的这个例子,其实就是最典型的一个。有些家长花在孩子补课上的钱真不少,自己也在家辅导孩子,但是孩子就是成绩很糟糕,原因在哪呢?

要说怪数学老师,那纯粹是胡诌八扯,老师教一个班学生,为什么有的孩子能考出满分成绩,你的孩子就只能考30多分?如果家长把责任归因到老师头上,其实你就真忽略了家庭教育的重要作用,仅拿孩子的数学学习来说吧,下面我就给你讲讲如何学好。

一、数学基本计算能力,是靠平时在日常生活中训练的。

举一个例子,菜市场的商贩,如果把上一二年级的孩子带在身边,让孩子跟着卖菜,学着算帐,保证一年下来,孩子数学基本计算特别熟练。为什么呢?就是因为孩子把数学基本计算应用到生活中了,练多了,自然就算的快,算的准了。可是有多少家长重视对孩子进行数学知识的生活化训练呢。有心的家长还可以和孩子平时做数学游戏活动,如大富翁游戏,玩多了,孩子的数学计算能力会越来越棒。

二、数学基础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关系到语文学习能力。

很多数学学不好的同学,如果你去观察孩子的语文学习,发现大多数口语表达能力不好,书面语表达也一般。而作为数学来讲,数学基础知识是需要靠听老师课上讲,用心去领悟,认真去思考,才能掌握的。如果孩子平时数学学习一般,我建议家长平时多陪孩子练课外朗读,增加课外阅读互动环节,多与孩子聊天,让孩子突破说这一关。孩子理解和表达能力提升了,对数学基础知识的学习才会很轻松。

三、数学逻辑思维训练必须要重视,否则,孩子无法建立起逻辑判断与推理思维。

不管是从小学的数学知识,还是到了初中阶段,其实数学学习大都是在对一个孩子进行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和训练。而很多数学老师不会告诉学生,好,同学们,我们这节课进行数学逻辑思维训练啊。为什么?学生听不懂这些专业术语。但是每节课却都在做这些相关的训练,既通过理解、分析、判断、推理、比较、计算等方式,让孩子学会逻辑判断与推理,从而建立起用数学逻辑思维解决现实生活问题。

结束语:如果一个孩子数学总是学不好,我建议最好找有经验的数学老师,给孩子进行数学思维能力的评估和诊断,看看孩子数学能力的发展到底怎样。如有的孩子虽然已经五年级了,但是数学思维能力才仅达到三年级水平,你让一个三年级孩子学五年级数学,能有好成绩才怪哩。做出实际评估和诊断后,再进行分梯次的数学知识的基础补课,以及解题思维步骤化训练,才能让孩子慢慢提高成绩。




家长可以诬陷老师违反这样那样的规定,但就是诬陷不了老师没教好,至少老师不用怕这种诬陷。

可以肯定,既参加课外辅导班,还在家一对一补习,结果数学还只考30分,那肯定是学生的问题,与老师无关。

不得不说,再会教的老师都会遇到类似的学生,要么是智力实在有问题,要么是学习习惯差到极点,老师再怎么苦口婆心,家长再怎么背后着力,都改变不了结果。但往往此时,家长却不会死心,也不会认为是自己孩子的问题,那老师就成为家长心理怪的唯一对象,这不足为奇。

面对不同类型的家长,也是现在老师必修的一门功课。如果有老师面对一些家长的言语和行为,就受不了,那干脆别做老师了。现在的老师,既要做到问心无愧,还得守法守规,好在到现在还没有一个是学生成绩不好要处分老师的规定。




学生参加了辅导班的补习,在家里又对孩子进行辅导,结果数学考了30分。很多评论都说是学生自身问题,不是读书的那块料,与老师的辅导没有关系。我真想知道辅导老师在对学生的辅导过程中,到底讲了些什么内容?有没有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辅导计划和方案?

如果老师连学生的实际情况都不了解,盲目对学生进行补习,犹如医生给病人看病一样,都不知道病人哪儿疼痛就乱开药方,这样的医生是不合格的。同样的道理,辅导老师是否做到因材施教至关重要,现在的辅导机构真不敢恭维,有的老师连教师资格证都没有,对教材内容也不是很熟悉,更谈不上把握教材重点和突破难点了。他们对孩子的辅导往往就是做题,通过对孩子的机械训练来辅导孩子。如果考题中有辅导过的类似题,学生可能能够得分,稍微变化后的题目,他们束手无策,这样的辅导是低效的。

家长对孩子的辅导效果也不好,一方面是因为家长不是专业的老师,知识结构体系不完善,也没有对孩子的学情进行分析,学生虽然在家里,但心没有在学习上,这样的辅导效果很差,数学考30分也是很正常的事。

有的人说孩子本来就笨,我不赞同这种说法,如果让孩子和老师同时玩一款游戏,老师未必能够玩得过学生,这就充分说明学生的智力不存在问题,只是没有把时间和精力用在学习上罢了。

要想孩子成绩好,就要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分析,和孩子多沟通交流,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树立自信心,这比给学生讲100道题都管用。教育本无定法,但一定要讲究科学的方法,学生的行为习惯决定了学生的成绩。





事实上,不是老师没教好,是因为辅导班、家长与教师的要求不同步,共同害了孩子!家长诬陷老师毫无道理。

你想一下,学校教师授课,面对的是一个教学班,多则四五十名学生,少则二三十名学生,别人家的孩子能学好,你的孩子却学不好,能怨老师吗?如果全班学生成绩普遍较低,你似乎可以将责任归咎于老师没教好,如何只是您的孩子没有考好,这就怨不得老师。

不可否认,让孩子参加课外辅导班或者家长对孩子进行辅导,孩子在学习上就产生了依赖心理,课堂听课时心理就会想着:反正学不好还有课外辅导班和家长呢!而事实上,课外辅导班和家长的辅导并不到位,要求也不一致,与教师课堂上的讲解相差甚远。

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家长不要认为自己学历高,就试图代替学校教师的工作,即使你是一名教师,也不要这样做。如果你认为自己能把孩子教好,何必还把孩子送到学校?你的辅导要么过浅,要么过深。古代就有”易子而教“的说法,孩子来到学校,需要在与同伴的合作中学习,需要培养孩子的亲社会性,每科教师都要按照课程标准有计划地科学施教,每堂课的教学目标你了解吗?所以,聪明的家长是配合教师让孩子达到学习要求,而不是代替教师的工作。

再说课外辅导班,我丝毫没有抵毁课外培训机构的意思,有些特长培训班办得也不错。但不可否认,有些文化类补习班学生鱼龙混杂,教师的教学水平参差不齐,有些教师没有资格证,辅导抓不住要点,你认为花了钱孩子就能学到东西?错!孩子不仅学不到东西,可能会学到很多坏习惯,成绩能好吗?

因此,从孩子目前的学习状况看,您不可再去诬陷教师没教好,如此反而会人为制造家校之间的矛盾。正确的做法是退掉辅导班,停止你对孩子的辅导,主动与学校教师取得联系,找准孩子成绩不好的症结,家校合力,共同转化孩子。

很高兴回答这一问题,个人管见,不当之处欢迎“关注”作者继续交流!




老师没教好也不是没有可能,但我想学生过多的参加课外辅导往往更多的原因是自身,而不是外在的辅导和老师。

我上大学的时候也给中学生做过辅导,我是到他家给他做1对1的家教,每个星期三节课每次一个半小时,我就给他讲解本周所上的课本内容,外加一些作业。自我感觉每次将重难点和作业都讲得很透,学生当时听的也非常明白。但是到了期末考试,学生家长却告诉我孩子只考了70分,说我给孩子的英语教得太差了,3500块钱的学费只能给2000,我那时候还是在校大学生也搞不过人家,只能收了2000块钱走人,自认倒霉,后来人家才告诉我,这个孩子不仅仅让我给他1对1辅导,周末的时候还在外面上英语辅导班。

我当时心里就有个想法,这孩子成绩要能搞得好才怪,所有的课后时间都是在被动的学习,而不是主动的思考。这是学习的大忌,不管是语文,数学,还是英语,学习都要有一定的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如果家长将孩子所有的课余时间都安排的满满的,全部都在上辅导课,都是在不停的进行知识灌输,那么孩子的消化能力就会变得很差,没有融入思考的学习是没有灵魂的,更不能做到举一反三灵活应对考试。

所以我认为题主说到的数学成绩问题也应该属于这种情况,数学强调的更是思维,而数学思维来自于哪里,最多的应该还是自己对过往知识和练习的总结与思考,尤其是对学习成绩不佳的学生,在不停的灌输数学知识会让孩子变得更迷糊,考30分的结果是在情理之中的事情。

当然,也还有一种可能:辅导班的老师和家教的老师都在糊弄这个孩子,我们也不能排除这种情况存在,现在的文化课培训市场实在是太乱了,师资根本就不能保证。对于这种情况,家长应该可以现在看一看,看看其他的同学考试成绩怎么样,如果其他的同学考试成绩也很糟糕,那说明培训班和家教的老师都有问题,但我仍然认为这种概率非常小。

所以,我认为家长开始以此为鉴,还是要适度的依据孩子成绩状况安排课外辅导,不要让孩子在满负荷的运转下去学习,一个不善于思考的孩子辅导的太多也没有用,毕竟未来面临的是高考,死记硬背已经成为历史,只有不断的提高孩子的核心素养才能从容应对。

大家觉得呢,欢迎在下方留言分享你的观点!

感谢你的点赞和关注。




一个孩子智商低,请什么专家补缺补漏也是没用。

孩子们的学习好与不好,重中之重在于他(她)本人的爱好与兴趣及学习积极性,他既不想学习,智力又低,谁都无法去弥补他的学习成绩。

做为一个教师,每个教师都想学生学的很好,可是,遇到了个别低智能,教师是回天无力啊!




既参加辅导班又在家辅导,结果孩子数学考了30分,诬陷老师没教好,家长在甩锅。

1.各方都有责任

孩子的数学成绩,考了30分,把责任推给老师,不够公平。

家长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孩子第一责任人。孩子的智力水平,孩子的学习习惯,孩子的言行举止,家长是一清二楚,除非家长对孩子的学习不闻不问。

其实家长是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的。否则,为什么经常给孩子辅导。整天给孩子补课,对孩子的学习情况,肯定了如指掌。

家长辅导效果不佳,又把孩子送到校外辅导班去学习,辅导班对目的就是收费,它也难以让孩子的学习成绩提高。

一般来说,老师对每一个孩子都认真负责,不会对孩子放任自流。家长有什么理由,诬陷老师,抱怨老师没有教好,把责任推给老师?

2.共同提高孩子成绩

孩子数学考了30分,确实有点少。家长要与老师沟通,看看孩子到底差在哪里,有目的的给孩子补课。

孩子是属于智力问题,还是粗心大意,学习马虎?如果孩子是智力因素造成的,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有点难。

如果孩子属于其他问题,家长要找到孩子的问题所在,孩子是计算上有问题,孩子逻辑思维有问题,有针对性地给孩子补习,强化对孩子的训练。

让孩子参加校外辅导班,收效甚微。辅导班老师的责任心难以超越任课老师。给孩子补课,最好是一对一辅导,那样效果可能会更好些。

孩子的学习成绩能否提高,关键在孩子是否努力,其他人的作用都在其次。

欢迎大家留言评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4

标签:辅导班   老师   数学   目的   补习班   课外   学生家长   智力   家长   不好   成绩   能力   教师   孩子   方法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