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很多童书绘本,有哪一些是真正令你感动的呢?

挺多的。

宫西达也、艾瑞·卡尔的绘本都很感人的!




和孩子一起读过的绘本有很多,这里我来推荐一本读完让人感觉既温暖了孩子又治愈、感动了成人的绘本--《这只小鸟会隐身》。

这是一本我和自家孩子亲子阅读的绘本,又依托绘本设计成社会情感课程多次给学生讲授,带领多个孩子一同阅读、学习、体验、成长。

这究竟是怎样的一本绘本呢?

在介绍绘本前,先来聊聊经典的人生三问:

我是谁?

我来自哪里?

我要到哪里去?

家里萌娃是否问过爸爸妈妈:

“我是谁啊?我从哪里来的啊?”

作为成人,我们是否有过自我发问:

“我是谁?我有什么价值?我将要去往何处?”

似乎我们总在进行自我认知的探索与剖析,可有时候却没那么清晰的感受与力量,偶尔被忽视的体验让自己挫败、矛盾。

真正的自己在哪里?是什么样子的?我是否接受自己的独一无二并收获与他人甚至与世界的美好联结呢?

来阅读《这只小鸟会隐身》吧:

这是一只拥有隐身能力的奇特小鸟,特异功能不仅没给它带来快乐与自豪,反而带来总不能被其他同伴看到的困扰,久而久之没有人看见、没有朋友、也没有快乐,于是这种能力仿佛成了一个负担,成为了大家取笑它的笑柄。

这只会隐身的、心灵受伤的小鸟打算离开这个不被看到的世界,绘本中,我们通过画中被隔离在象征着快乐的红色、黄色的帷帘外的一滩蓝色泪水,以及那踩着泪水离去的一行脚印,去感受小鸟的痛苦与绝望。

从此,隐身小鸟踏上了寻找“被看到”的自我寻找之旅。当它看到一只夺目的“羽毛华丽的鸟”,突然灵机一动,想到通过“装饰”来达到被看到的目的。

于是它专心于收集别人的“优点”来装扮自己,功夫不负有心人,隐身小鸟搜集到了漂亮的羽毛、叶片、花朵,走到哪里都会成为别人的焦点。

它以为自己通过外物的力量,可以摆脱之前低头乞求的可怜形象,所以它拼命的搜集着那些美好的东西。终于隐身小鸟变得不隐身了,得到了重视、赞美,甚至连小老鼠都跟它打招呼了。

然而,外力的装饰终究是靠不住的。招摇的外在引起了天敌狐狸的注意。辛苦收集来的装饰在狐狸的一次攻击下,瞬间完全丢失,隐身小鸟也险些丢掉了性命。这次突如其来的危险,是巧合还是自我虚荣的必然结果呢?庆幸的是在危机之间,隐身小鸟放弃了一切外在的装饰,利用独特的隐身技能,保全了性命。

生活就是这样,每一次危险就是点燃智慧的一盏灯。隐身小鸟终于顿悟到了最强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外在,而是源于自己独一无二的特点和智慧。

从此,它的隐身技能闪现了无比的光芒,不仅仅可以保护自己,更是保护朋友的好办法。

书中的那株南瓜秧从前面的开花到现在的结果,小小毛毛虫破茧成蝶,即是象征着季节的更迭,更象征着隐身小鸟内心的蜕变与成熟。

此刻,它不再是那只可怜的自卑小鸟,它已拥有了一颗自信坚强的心。小鸟和好朋友小老鼠一起静静地、小心翼翼地看着蝴蝶破茧。只有懂得尊重自己的人,才会友好的看待世界的每一个生命,此时,友谊与快乐也会欣然而至。

每个孩子都有可能成为照耀世界的那束光,一旦孩子有了清晰的自我认知,不再被别人的眼光或自己的过度担心束缚时,就自然能够找到真正的自己,服务他人,收获喜悦。世界给予我们最珍贵的礼物,不是那些光鲜亮丽的“装饰”,而是我们自己。

每一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不用羡慕他人,认识自己的优点,增进自我接纳,发挥自身优势,寻求自信的支撑点,才能做最好的自己。

正如台湾漫画家朱德庸说的那句话:

“我相信,人和动物是一样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天赋,比如老虎有锋利的牙齿,兔子有高超的奔跑和弹跳能力,所以它们能在大自然中生存下来。人们都希望成为老虎,但其中有很多人只能是兔子。
我们为什么放着很优秀的兔子不当,而一定要当很烂的老虎呢?”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努力在自己的位置上和角色中做得最好、最出色,这就够了,这样的人生才是精彩的人生。

每个人都值得被尊重与接纳,作为家长,作为成人本身,最应该做的是教会孩子做独一无二的自己。

当看到邻居的孩子钢琴弹得好,你是不是希望自己的孩子也马上去学?
看到朋友的孩子学会了100以内的加减法,你会不会因为自己的孩子不会而着急?
看到亲戚的孩子懂礼貌,你是不是也会强迫自己的孩子见人就问好?
如果你还在为孩子资质普通、成绩平平、不够“出众”而焦虑,请带着孩子一起读读这本《这只小鸟会隐身》吧。

当你细细品读《这只小鸟会隐身》,就会发现我们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独一无二的特质,只要用乐观积极的心态去欣赏自己,接纳自己,就会发现许多属于自己的优点。

世界给予我们最珍贵的礼物,不是那些光鲜亮丽的“装饰”,而是我们自己。所以让我们坚定地做自己!

接纳独一无二的自我,用善意与世界建立联结。

绘本推荐:

★荣获2012年博洛尼亚国际童书展最佳童书奖,美国插画家协会原创艺术金奖。

★独特的艺术设计形式,巧妙地与故事融为一体,让孩子们在趣味盎然的阅读的过程中,感受通过色彩对比呈现绘画形象的魅力。

★简单但富有寓意的故事,启发孩子们去认识和接纳独特的自我,并学会以善意与世界建立联结。

绘本书名:《这只小鸟会隐身》

作者:【法】珍妮弗·耶基斯

绘者:萧潇

出版社:郑州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05

推荐指数:★★★★★

适合年龄:2岁以上小朋友及成人。

期待更多读者阅读此书后留言交流更多心得收获。




真正令人感动的大多数亲情友情题材、生命题材的绘本。亲情友情题材的有《猜猜我有多爱你》、《我爸爸》《我妈妈》、宫西达也的霸王龙系列、《爸爸的吻》、《小猪佩奇》、《我有友情要出租》、《小猪小象系列》。生命题材的绘本有《獾的礼物》、《一片叶子落下来》、《鸭子遇到见死神》、《风到哪里去了》等。

其中最令我感动的是霸王龙系列,宫西达也以强烈的对比手法,细腻地描绘了霸王龙凶狠的外表下也有着一颗温暖柔软的心,而令他柔软的正是以弱小的形象出现的小甲龙。从这也一系列的绘本故事中,我们读出了人性本善,只要彼此互相尊重,互相关爱,其实是可以消除隔膜,友好共处的。而孩子是其中的关系纽带,他的纯真善良可以让很多伪装者摘下面具,让关上心门的人敞开心扉……这样的绘本,不仅带来温暖,跟是观念上的冲击。多读这样的绘本,相信心一定会变得柔软。




谢谢头条邀请。

陪孩子读了接近500本绘本,最让我感动的是这本《活了100万次的猫》。

《活了一百万次的猫》是一个很简单的故事,这只猫拥有无穷无尽的生命,它曾经是一只国王的猫,一个魔术师的猫,一个水手的猫,一个小偷的猫。可不管国王、魔术师、水手、小偷怎么爱它,为它死去而伤心,它都一滴眼泪也没有。

人们并不真正爱它,它始终只作为宠物存在,直到有一天它不再是任何人养的猫。它喜欢上自己的生活,放下傲慢爱上了一只白猫,跟白猫幸福地生活在一起,生了一堆小猫,而白猫死去时,它头一次流下了眼泪。

“人只有身为自己而活着,为爱而活着才是真正的活着。”




陪孩子一起看了很多书,不得不说有些好的绘本真的是经典,让人很感动。

一、《永远永远爱你》

这本书是最让我感动的,陪孩子看第一遍的时候我就流泪了,随着孩子大一点我们再一起看这本的时候,我发现孩子对它的理解更深一步,小朋友会说:“我有妈妈爱我”。每一个人心里都有一颗爱的种子,即使是粗暴可怕的霸王龙。成长的道路不会是一帆风顺的,有时不免会遇到霸王龙的顽劣亦或是霸王龙式的孩子,但人与人之间交往的真谛是信任、关爱和鼓励。

二、《自己的颜色》

伤心的变色龙遇到一个难题——他没有自己的颜色,这和别的动物都不一样。

他走到哪儿,他的颜色都会随之变化。他会跟着秋天的叶子一起变红,而在漫长昏暗的冬天里变黑。可是到了春天,在绿草丛中,他找到了令人开心的解决办法。而对于我们的孩子,也要学会告诉他:你的存在就是一抹独特的颜色。帮助他认识自我,肯定自我,做最好的自己。

三、《问题小鸡》

有一只小鸡它的话特别多,无论在什么场合什么情况下,它总是会一直叨叨的说个不停,因此受到大家的排斥,最后无奈离开鸡舍。但是它走后大家似乎又觉得少了点什么,最后鸡妈妈决心找回问题小鸡,翻山越岭、冲出艰难险阻找到了那只小鸡,最让我感动的是鸡妈妈见到小鸡的场面,经过沟通小鸡和鸡妈妈一起回鸡舍了。从谈话里可以看出鸡妈妈真的是很有智慧的妈妈。

四、《不喜欢水的鳄鱼》

这本书说的是一只小鳄鱼不喜欢游泳,因为他不喜欢水,他更喜欢爬树,所以无法和大家一起玩,他感到很孤单,所以他决定改变自己,尝试去做自己不喜欢的事,但过程中他失败了不但没能和大家一起玩,反而大家开始嘲笑他。后来小鳄鱼发现了自己的优势,他决定不再勉强改变自己去迎合别人,而是发挥自己的优势让大家接受自己得到认可。在生活中我们也应该帮助孩子更好的认识自己,了解自己,发现自己的优势,从而扬长避短,在成长中收获成就和价值感。

和孩子共读绘本,是一件很享受的事情,也是我做了三年全职妈妈每天在家里最能让我开心的事。因为作为一个成年人,在我小的时候是没有机会看到这么好看的书,现在可以借陪伴孩子的机会和孩子一起看,一起感受图画书的美,真的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

关注佳楠育儿,了解更多育儿知识,分享更多绘本故事。




让人感动的绘本有很多,为你推荐一本适合5岁以上孩子,甚至7岁都可以阅读的一本绘本——《再见了,艾玛奶奶》。


01 生命教育类绘本的写实经典

儿童绘本只要涉及到死亡,许多作家都会用隐喻或其他动物来展开故事,但《再见了,艾玛奶奶》却是采取了直接面对,直接记录这种令人吃惊的方式,把艾玛奶奶临终前一年时间的所有细节,完整地呈现给孩子,在阅读的时候,我和孩子都感受到强烈的生命震撼力。我们并没有因为艾玛奶奶的死亡而感到恐惧,反而在最后,当奶奶的骨灰撒到了海里,亲人们在院子里合照,有的脸上露出了笑容,还有那只可爱的猫咪面对山海的背影,让我们感受到奶奶的价值,生命的价值。


02 越冷静、越客观,越让人动容

这本绘本是日本摄影师大塚敦子的一本摄影绘本作品,因为作者与奶奶是多年的缘份,所以在奶奶生命的最后一年,征得奶奶的同意,大塚敦子陪伴在奶奶的身边,用自己的相机记录下了日日夜夜的那些难忘的时刻。

拍摄的画面选择的是黑白,这样能比较好地回避掉一些让孩子可能不适的感觉,同时,黑白影像隽永、深刻,从来都是摄影家们喜欢的表现方式。


每幅画面都是经典,都在传递着生命的跫音,如果你喜欢,请一定把这本书推荐给更多的人。




最让我感动,最温馨的就是14只老鼠了。特别喜欢这套绘本的绘画风格,还有每本书描绘的故事。

在绘本里面大自然的一花一木,每一样都是见过却没有引起我们注意的,在绘本的呈现中却尤为动人。每个场景都很熟悉,但是又好像多年没有见到过这样的场景了,追忆感很强,仿佛让人回到童年的时光。

14只老鼠的日常相处模式也是非常温暖,一家人一起劳动,一起收获食物,每只老鼠都为家庭建设出到自己的一分力。晚上一大家子围坐在烛光下听爷爷讲南瓜种子的故事,孩子们在桌子上画画,奶奶和妈妈在和面准备好吃的,家庭幸福之感也莫过如此了吧。

感谢这本书给我带来的最朴实的来自家庭的温暖和感动。




易易现在两岁,阅读总量应该在300本左右,最让我感动的应该是《活了100万次的猫》,把我读哭了。

这本书的作者是日/佐野洋子 译:唐亚明。内容主要是围绕一只猫展开,讲述了爱他的人和他爱的人的故事。书里的文字也很让人感动:

有一只100万年也不死的猫。

其实他死过100万次,又活了100万次。

有100万个人宠爱过这只猫,

有100万个人在这只猫死的时候哭了。

可是他连一次也没哭过。


爱猫的人

遇见他爱的白猫

这是一本关于生命教育的绘本,作者用一只猫的生老病死来比拟人,或者是万物。生命的轮回在于生老病死,而生命的价值只能用爱来表现,有了爱,生命变得有价值,活着变得有意义。100万个爱猫的人为猫的死哭泣,而猫无动于衷,直到遇到心爱的白猫,他开始珍惜生命,害怕死去,当白猫死去,他哭了,哭到再也不愿活过来了。

第一给易易讲这本书的时候是哭着给易易的,我感觉他理解不了,但真的触动到我了,这就是绘本的力量。推荐3岁以上亲子阅读,开始可能不太理解,听故事就好了,大一点,5-6岁的时候可以作为生命教育讲解绘本。

用心分享,点赞➕关注,和我一起育儿,一起读书。

多久给孩子买一次绘本合适?

培养孩子阅读习惯,1岁前,绘本只需要买三本。

0-3岁宝宝亲子共读绘本分享,看我怎么用书教会孩子好好吃饭




谈谈个人看法:

有一本韩国作家的绘本,虽然画风有点暗黑,不过内容真的挺感人的 ,名为《妈妈发火了》,书中孩子因为吃饭不好被妈妈怒吼,因为画画涂到墙壁又被妈妈责备,因为洗澡弄的浴室满是泡泡又被妈妈训斥,虽然每次遇到这样的妈妈,都很难过,但是孩子一直很爱妈妈。

通过妈妈遇到的一系列的幻想世界中的经历,听到了孩子吐露的心声,妈妈知道了自己的错误行为对孩子造成了极大的伤害,最后两人相拥在一起!


这本书让我们看到,我们应该尊重孩子,理解孩子,父母要多反思自己的行为!做到会爱孩子!











我的妈妈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5

标签:艾玛   小鸡   小鸟   题材   奶奶   老鼠   温暖   自我   霸王龙   妈妈   价值   生命   孩子   故事   世界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