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乒赛周启豪不敌波尔,刘国梁会后悔当初的决定吗?

参加世乒赛,参赛人员首先要在国内进行选拔赛,根据比赛成绩决定谁参加国际赛事,不是教练一个人来决定的。

周启豪在国内选拔赛时,发挥出色,战胜了许多国内乒坛高手,是用实力赢得参赛资格的。不过,在美国休斯敦世乒赛上止步于第二轮,输给了德国乒坛老将波尔,爆了一个冷门。但也需要看到,年轻选手第一次参加国际赛事,缺乏大赛经验,输球也属正常。这更加说明一点,年轻人需要大赛的历练。

我们都需要明白,竞技体育都具有一定的偶然性,胜败就产生于一念之间。所以,运动员的技术水平、心理素质、环境影响都不能忽视。乒乓球是中国的国球,中国乒坛水平独领风骚,为了推动乒乓球的国际化水平,各国也出现了许多乒坛高手,从而保证了世乒赛更激烈,更精彩,更引人入胜。

周启豪的参赛,不会存在刘国梁后悔的问题。






输赢是正常的事,每个人打法不一样,需要一个适应过程,第一次代表国家队参加比赛,本身心理就紧张,水平发挥不稳定,不要输了一场比赛,就否定一个人,启豪,还是有自己的技术特长的。




相信主教练的眼光,相信运动员选手的实力,为国争光,全力支持。

体育赛事的本身也是重在参与,不能被太多的商业化所引导,体育精神是值得我们关注与追逐的。




不会后悔。一是周启毫有一定的实力,也是通过选拔赛争取的名额;二是世乒赛参赛名额多,绝对主力们都能参赛。介于这两个因素,刘国梁主席的决定是正确的。既然是正确的决定,就要坦然面对结果。只不过周启毫就是个“神经刀”,什么人都敢赢、什么人也敢输,特别是赢“熟人”很有一套心徳。周启豪不堪重用。




周启豪输给波尔



四十岁的老波尔



18岁的邱贻可初出茅庐世乒赛战胜当时排名第一的波尔



21岁刘国正在世乒赛中挽救七个赛点,战胜如日中天的金泽珠。




每个人都有高峰和低谷。对于中国乒乓球运动员来讲,用内卷来形容已经不能完全描述球员的现状了。比如在休斯敦世乒赛前二三十岁就退出国家队的周雨,闫安,方博等。如果放在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队里都是绝对的一哥。而他们几位的水平和马龙,樊振东等一线队员相比,就是两个球三个球的差距。由此可见,国乒的一线队员实力已经是世界最顶尖级别了。在这个层面上的球员所追求能得到提高的当然就是心理和比赛经验了。

周启豪和樊振东一样出自广东队。从小一直打到大,直到进国家队技术水平都相当突出,24岁也是当打之年,也在国内赛事中屡屡取得好成绩。

但是正如绝大多数竞技体育一样,平时的训练水平在比赛中能发挥出多少,那就要看心理素质和比赛经验了,心理素质可以训练比赛经验也可以归结为心理的调整能力。据说球员能把平时的训练水平在大赛中发挥出7成就是一个比较好的水平了,能发挥到9成就是非常优秀了。

关于心理素质和比赛经验主要指比赛中针对对手的应对能力和技术发挥的稳定性。中国乒乓球队里面不乏高手,比如著名的刘国正。默默无闻的他在世界大赛中挽救7个赛点,战胜当时不可一世的金泽珠。还有目前国乒女队中的邱贻可也是在世界大赛中击败了当时世界排名第一的波尔也就是今天战胜周启豪的德国老将。

所以周启豪也许是个大器晚成者。近台,中台,远台都可攻可守,正手,反手都可拉可打,但是顺风球可以打个十九比零,逆风球就是可以连续输给无名之辈。

增加点自信,多一点随机应变之类的训练也许还能有机会。








刘国梁不会后悔

自己的决定,

周启豪功夫是有的,只是心里不过硬,周启豪必须以赛代练,再不给机会,将报废。




不会后悔的,给小将机会了,实践再次证明了周启豪外战的弱势,这对今后参加重要赛事的安排更有依据。




应该不会,锻炼新队员,让他们有学习和进步的机会,为以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和动力。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9

标签:波尔   世乒赛   休斯敦   后悔   乒坛   球员   选拔赛   乒乓球   中国   国家队   运动员   赛事   当初   实力   水平   经验   体育   周启豪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