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人说的“马猴子”是指什么?

隋炀帝开凿大运河,麻叔谋负责拆迁,他专挖古坟,被尸臭熏了,吃啥都没味,为此杀了几个厨师。一个厨师觉得反正难逃一死,就捡了个死婴为麻叔谋做了道菜,麻叔谋吃后胃口大开,还要此菜,厨师找不到死孩子,就向麻叔谋坦白了,麻叔谋于是就开始偷小孩吃,后来尽人皆知麻叔谋吃小孩。因为麻叔谋外号叫“麻胡子”,于是大人吓唬小孩就说:“麻胡子来了!”年深日久,以讹传讹,慢慢的,“麻胡子”就变成了“麻猴子”,又变成了“马猴子”




说起吓唬小孩子,用的玩意各地可能不一样。就说说谎吧,在姥姥家那就是“说谎的孩子被狼吃。”在自己家里,那是“说谎的孩子鼻子会长老长。”

关于“大马猴子”,东北范围内啥样是不知道,不过家住沈阳的我小时候是没少被姥姥用“大马猴子”吓唬。姥姥家在棋盘山那片,小孩子讨人嫌真是追鸡揍狗的,于是姥姥就说,“再闹!大马猴子就把你抓走!”问姥姥大马猴子是啥,反正就是吃小孩的!后来就问一个村的老人,这位从清末活过来的老人说的更吓人,说他自己就见过这家伙,说这“大马猴子”就喜欢蹲在磨盘上,谁家小孩不听话到处乱跑的话,晚上肯定被大马猴子抓走。再仔细问老爷子大马猴子到底长啥样,老爷子说了,天黑看不清……

后来城里的动物园有了猴山,看了猴之后,对于“大马猴子”也就再也不怕了。

因为姥姥家所在那个村大部分都是从山东过来的,所以“大马猴子”这个词可能是山东传过来,接触了“绣房蹿出个大马猴”这首名诗后,曾有同学说是绣房蹿出个“色狼”的意思,因为山东东部地区的人管狼叫“马猴”。这个就需要山东的朋友来证实了。

(图自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

其实“马猴”最出名的是《西游记》了,四大神猴之一就是红屁股大马猴,《西游记》里的妖怪可都是吃人的。而有考据说,在最早的《西游记》话本里,红屁股大马猴的原型是无支祁,无支祁是像猴子样的水怪,吃人无数为祸一方。

孙悟空好像也应该算是“马猴”,因为他是弼马温嘛,弼马温就是避马瘟,古时候人认为在马厩养个猴就能让马不得瘟病。

另外在黄河南长江北之间的大运河左近也有一种说法,据说是出自《隋唐演义》,奉杨广之名开挖运河的叫麻叔谋,大胡子,所以被百姓称为“麻胡子”,这麻胡子就喜欢吃小孩,于是大人们就吓唬小孩说,不听话,麻胡子就来抓你!慢慢的,“麻胡子”就变成了“马猴子”,毕竟过去了解历史的人不多,但知道猴子的人就多了。

不知道其他地区的朋友们还有什么说法,比如是不是“野人”?




很高兴参与讨论这个问题:

我是土生土长的东北人,小时候每当我磨人哭的时候,大人就经常吓唬我们,“快住声,再哭把大麻猴子召来,把你叼走!”

可能是由于地缘的关系,东北话不说马猴子,而叫麻猴子。我长的稍大一点的时候,就问麻猴子长啥样啊?这么吓人!大人的解释到现在也没弄明白,那个大麻猴子到底是啥。

大人说大麻猴子长长的身子大脑袋,长尾巴,大大的嘴巴,红眼睛,专门吃小孩心。这个形象简直就是个怪物。

大人常讲的故事“大灰狼,老虎妈子之类的,小孩都听贯了,大人才想出这个足以吓住我们的怪物。

所以我认为大马猴子,大麻猴子都不是指真实的动物,而是一种是是而非的虚拟怪物。它与东北话“老虎妈子来了”一样子都是用以吓唬小孩儿的。其实真的没有去追根溯源的必要,只把它做为一种地区方言去理解就可以了。




究竟马猴子是指什么,我也不清楚。只记得我5岁时,家在黑龙江。一到晚上,不爱睡觉。我姥姥就吓唬说,快把眼睛闭上,大马猴子来了,我还问,在哪呢?姥姥开始哼唱,狼来了,虎来了,大马猴子背着大鼓跑来了。走一步,敲三下,咕咚咚。吓的我把被蒙头上,听了一会,没打鼓。我又把头露出来问姥姥,大马猴也没来呀。姥姥说,一会就来了。还有个,红眼大下巴,一走一尬巴。后边还跟着个老虎妈子,趴窗户瞅你呢。吓得我不敢吱声了,一会就睡着了,这办法哄孩子睡觉挺有效果。

到了我带孙女时,也用这办法,孩子不但不睡,还来精神了。让我给她讲大马猴子和老虎妈子的故事,我也不会讲啊。我又想出一个新的吓唬孩子的词,蜘蛛大老头来了,孩子一会就睡着了。

这句话用到孙女上学,给孩子留下了心理阴影。现在都10岁了,一见到蜘蛛,就吓得尖叫,就连看见蜘蛛网,也吓得扭头就跑。这就是吓唬孩子的后果。

世上到底有没有大马猴子,我不得而知,我觉得就是吓唬小孩子,想象出来的吧。


`




东北人说的马猴子应该是指狼,应该山东人带到东北的。

山东人管狼叫马虎,这个马字他们念二声麻字。我父母都是山东人,我小时侯,我妈就经常给我讲关于马虎冬天没吃的时候,会下山半夜三更的下山来,它们会装成人的样子直立行走,还会学人说话,进村子扒窗户扒门,偷小孩子吃。

马虎还能打开猪圈,用尾巴把猪赶到山上吃掉。所以晚上我要是小听话,她就会吓唬我们这些小孩子说,再不听话,一会马虎就来了吃小孩了!我小时候一直不知道马虎是什么东西,长大了才知道就是狼。应该是时间长了叫顺嘴了就是马猴子。

还有我妈经常说的一个动物叫皮狐,说一窝皮狐不嫌骚,形容就是説我和我大爷姑姑家的孩子见面特别的亲,是因为有血缘亲情关系,现在想起来应该是狐狸吧!




应该和隋炀帝修大运河时派遣的大臣麻叔谋吃小孩这个典故有关!据说他爱吃小孩!这个传说不但东北有,关里河南河北山东也有这个说法!小时候记得自己不听话奶奶就说在不听话“毛猴儿”就来了!长大点去动物园看猴子!心想这猴挺好玩的也不可怕啊!长大后读的书多点!才了解麻叔谋吃小孩的典故!估计是麻叔谋的谐音!东北我老家哪里读“毛猴儿”这个音!!!关键是这个典故在野史里有很多相关记载!!!




哈哈哈,这个提问太棒啦,小时候大玲阿姨是听这个马猴子来了吓唬长大的。

小时候偶尔有不听话的时候,妈妈就说:大马猴子来了,快点听话……[捂脸][捂脸]

听妈妈说:大马猴子是狼变的,它能变成外婆的模样,去吃不听话的小孩,哪个小孩不听话就给哪个小孩吃掉,然后我就不敢闹了,怕大马猴子变成外婆给我吃了……这个故事吓唬我很多年[捂脸][捂脸]

最逗比的是:我儿子小时候也会偶尔不听话,我竟然也会说:别闹了,在闹大马猴子来了……有一次,儿子晚上想出去玩,那个时候他也就三岁吧,我有活不能陪他,自己不敢出去,让我陪我还没空,他一边哽咽一边说:妈,我哭,大马猴子就来,我不哭,大马猴子就不来,我不哭。所以我说,我儿子乖的让我感动让我流泪呢!

这一句大马猴子来了不知道流传了多少年,反正,我们娘俩都是听:再不听话,大马猴子来了……吓唬长大的[流泪][流泪]





摘自拙作《隐秘的西游世界》

哦?你想问马猴是个什么东东?是的,这三种猴子中数马猴最神秘,在北方一带老一辈吓唬小朋友,都经常说:“不听话?再不听话让马猴来捉你。” 么,什么是马猴?没有一个确切的答案。

相信大家大概都百度过,里面对马猴的说法那是个众说纷纭。有说山魈的,有说猕猴的,说什么都有。 既然马猴会捉走小朋友,那就只能往大的方向去考虑了。百度百科为马猴配的图片其实是山魈。一想呢,还真有点象,山魈是个子最大的猴,性情凶猛,又是长脸,与马接近,脸上的色彩丰富,红色的嘴鼻配上脸上蓝色的条纹,也就更吓人一些。其实它还有个外号叫:鬼狒狒。吓哭个小孩不成问题。

那么马猴就是山魈了? 未必,一查产地,山魈产自非洲,距离中华大地山高水长,再怎么也不象会为古中国人所熟知的样子。 所以又有其他的答案,最有名的是民国名人章太炎的见解,他指出马猴就是猕猴,很多人相信这种说法,但仔细一想就能发现问题,因为在西游记中马猴与猕猴是并列的。既然有了猕猴,如果再有马猴是不是太不负责了?

最后还是同是民国人的徐珂在《清稗类抄》中给出了比较确切的答案,原来在四川曾有一种叫做“貜父”的巨猴,样子很象猕猴,有一人高,青黑色,移动的速度很快,经常在道上抢掠妇女,所谓“貜”其实就是“攫”的意思,据说它能够把女性抢回自己的老巢为自己生育。这样的猛猴才有被作为恐怖象征而传说的可能。

由是《红楼梦》中那句话:“女儿愁,绣房撺出个大马猴。”才好解释。 细究“貜父”似乎在上古神话巨著《山海经》中已经出场,不过在里面的读音似乎更原始,成了“举父”,出自《西次三经》,里面说在崇吾山,有一种野兽,它的样子像猕猴,手臂上有花纹,尾巴和豹子的尾巴相似,善于跳跃投掷。 由是“马猴”的面目已经很清楚了。可惜的是这种动物在现在的世界上已经看不到了,虽然最近在四川出土了一些古代巨猿化石,但其的复原图都是根据非洲的猩猩画的。不过那里的顽猴至今有调戏妇女的习惯。




天津也说大马猴。记得儿时淘气时,大人就吓唬。再闹,大马猴就来了。其实大马猴是什么 一直不知道。总以为是只大猴子。




马猴子,在东北指什么咱不知道!在山东指什么咱也不敢代表!但是在我们这个地方呢,马吼,马虎指的就是狼!小的时候哭闹的时候,家里老人会说:“再哭,再哭就让马虎把你叼去!”有时候看到小年轻在寒风中穿着那瘦腿裤抖擞时,也会说:“看你那两条腿,马虎杆子似滴!”或看到一个人做事前怕狼后怕虎首鼠两端的,或者两个人对持,色厉内茬的,也会说他们:“狗咬马虎两下怕!”在我们这边有个传说是狗是狼的舅舅,狗咬马虎,从体格上来说狗怕,从辈分上来说马虎怕![捂脸]

至于为什么要把狼叫做马虎,那就不要问了,问就是不知道![捂脸][捂脸][捂脸]

反正我爷爷辈儿的人,年轻的时候在我们这里还是见过狼的,那时候就把狼叫做马虎!再要问为什么,那就是爷爷的爷爷也就是这么教的![捂脸][捂脸][捂脸]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6

标签:猴子   绣房   山魈   西游记   猕猴   大运河   大麻   山东   姥姥   胡子   听话   小时候   说法   小孩   孩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