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城市定居后,老家的红白喜事该不该参加?

我十六岁参军入伍,走出了那个偏僻而贫穷的老家,就一直在外面打拼。我在城里扎稳根基之后,帮助家里的几兄妹都先后走出了小山村,父母亲也被我们接到了身边,经历了几十年的异地生活,他们完全融入了这座城市。

父母亲虽然身在城里,但心里依旧惦记着老家的一切,与那里的叔叔舅舅侄子侄女,还有左邻右舍保持着电话联系。

离开了老家几十年,我经常接到父母亲的电话,说老家谁谁谁去世了,谁谁谁家儿子结婚女儿出嫁,谁谁谁七十八十大寿,谁谁谁家建房上梁,必须要去祭奠或者送个人情。说实话,这些人我大多没有什么印象,既然父母亲发话了,我也不能表示反对,尽管工作很忙,但还是挤出时间陪着他们去了。每次看到主人对父母亲的到来表示深深的感激之情,还有亲朋好友的问寒问暖,我就很感动。

有一段时间,父母亲说想在老家原来的地基上建房子,遭到了我们兄妹一致的反对。我们始终认为这辈子,以及下一代都在城里安居乐业了,何必多此一举呢?其实,我知道父母亲的心思,人老了总想着叶落归根。有个房子在那里,我们兄妹回老家时有个生火做饭遮风挡雨的地方。

这些年,老家掀起了修建水泥路的高潮,不论是村支书还是组长,都给父母亲打来了电话,请求他们给我们兄妹做做工作捐款修路。父母亲把我们兄妹召集起来,说老家修路是天大的好事,我们一家也是受益者,一定要带头捐款,还要找关系跟朋友打招呼,尽量争取政策上的资金支持。我们兄妹不但捐了好几万的款,还前前后后争取了相关部门几十万的资金,现在,水泥路修到了家家户户的坪里,让老家的人见了我们都喜笑颜开。

弹指一挥间,我离开老家近四十年了,父母亲现在已经八十多岁了。有一次,母亲从老家返回城里的途中,突然说了一句老家的人很淳朴,我跟你们父亲这几十年与左邻右舍攒下的情谊,够你们享用好些年了。那一刻,我的眼泪莫名其妙的流了下来。




我与在农村的亲戚很多年没有来往,老家的红白喜事也从不参加。父亲去世的时候想要落叶归根,我很为难,想到平时跟村里人没有人情往来,葬礼应该没人帮忙。想不到最后全村人都来了。


我小时候在村里长大,后来读书,加上父母的关系问题,读初中开始就几乎没有回过村里。毕业以后在市区工作成家,跟村里的亲人没有联系很多年。

爸爸去世前一年跟我住在一起。跟亲人最近几次联系是爸爸生病,他想念村里的亲人,我载他回村里走了一圈。爸爸住院的时候,几个叔叔姑姑也到医院探望。

将近二十年没有见的叔叔婶婶们及姑姑见到我,神情又激动又复杂。看到他们变得矮小干瘪的身材,满脸的皱纹,青筋暴起的双手,亲人都老了,我经不住泪涟涟。

婶娘红着眼眶责备我:“这么多年不跟我们来往,你是怎么忍心的。小时候在我们家,跟着我家两个孩子一起长大,怎么说断了联系就断了呢。爷爷对你那么好,连他的葬礼都不回来参加,太没良心了。”

婶娘的一番话让我惭愧得抬不起头来。小时候,我很长一段时间呆在大叔家里。我跟着他们家三个孩子一起玩耍,吃住都在一起。到县城读小学后,交通也不方便,就渐渐少回来了。

说是爷爷,小时候对我真的好。在刚刚解决温饱的年代,苹果和雪梨都是奢侈品,过年才能见到。爷爷经常把姑姑们送的苹果雪梨藏起来,偷偷拿给我。读书的时候,每次回来,爷爷总要塞些零花钱给我。

爷爷去世的时候,我读初三,得知消息已经是葬礼一个多月之后。那时候没有手机,没有电话,所有事情得靠人上门传话。实际上,爸爸没有告诉我爷爷过世的事情。也许是伤心难过无暇顾及,也许是不想影响我学习。我不得而知。

面对婶娘的责怪,我没敢开口说自己根本没有得到消息。


我跟村里的亲人逐渐断了联系,最关键的原因是父母离婚。

爸爸老实懦弱,不勤快还烂酒。据妈妈说,奶奶对她很不好,几个叔叔姑姑帮着奶奶欺负自己的嫂子。爸爸作为丈夫,从来不站出来替妻子说一句话。日子实在过不下去,妈妈选择了离婚,再嫁到了县城。

读小学的时候,妈妈把我和妹妹接到了县城。妈妈恨透了爸爸,也恨透了婆家人。她不喜欢我们跟爸爸这边的亲戚来往。但是我们需要靠爸爸赚钱交生活费和学费。爸爸当时还在村里,哪怕妈妈再不愿意,我们也得回来拿费用。

妈妈的家毕竟不是我们的家,在这样的家里我们难免受到责骂。读初中的时候,我闹了很久要求住校。

所幸那时候爸爸离开了村里,到县里的工厂上班,赚的钱比在农村多。爸爸被我闹得不行,咬咬牙同意了我的住校请求。

初中三年,不再需要回村里找爸爸要生活费,更加没有理由回村了。哪怕过年偶尔跟着爸爸回来,妈妈必定要骂得狗血淋头,再一遍遍的哭诉当年婆家人的所作所为。

初中时候我特别努力读书,读书是当年能想到的唯一出路。考上中专我就能远离家里,以后在外面找一份好工作。所有的时间我都用来看书学习。

为了避免跟妈妈的冲突,也为了有更多的时间学习,印象中整个初中仅有两三次回过村里。

初中毕业后,我考上了千里外的中专。暑假的时候勤工俭学,寒假才能赶回妈妈家过年。为了防止我回村里,妈妈从我回家家里第一次就开始唠叨诉苦,也因此成功的阻止了我。

中专毕业后,我到了广州工作。忙于应付工作,和赚钱给弟妹读书。等到家里兄弟姐妹都毕业出来,我才有空考虑自己的事。紧接着我结婚买房,有了自己的小家庭。


爸爸习惯懒散,自从我中专毕业出来工作,他就松了一口气。在县城做着工地、山林的看护工作。工资不高,工作不累,他是一人吃饱,全家不饿。

而且自觉身上没有了压力,他开始酗酒。爸爸喝酒都是按斤来算,把酒当水喝,每天喝一两斤白酒。经常喝得醉醺醺的,喝醉酒就不管何时何地,不停给我打电话。

每次过年回家,都听妈妈咬牙切齿地咒骂。爸爸在外面喝醉酒,经常就地到头大睡,路边,公园都睡过。县城不大,妈妈总能得到消息。她觉得这男人祸害了他一辈子。所以顺带地连我们看望爸爸也变得不满起来。

因为这事,我接连好几年没有回家。

等我成家以后,似乎慢慢也能了解一点父母的想法,并试图去理解他们。

爸爸六十多岁的时候,身体不适去医院检查,发现了肝硬化,而且到了非常严重的地步。医生告诉我们滴酒不沾还能有两三年的生存期,喝酒的话随时要命。

为了阻止爸爸喝酒,我顶住了妈妈的压力,把他接到我家。在我们的监督下,爸爸将近一年没喝酒,气色也好了起来。

只是最后,爸爸控制不住,又开始酗酒。身体越来越差,甚至有时候意识迷糊。

爸爸说想回家,看看自己的兄弟姐妹。我请了长假把他送回了村里,于是见到了二十多年不见的亲人,有了开头的一幕。

见了亲人以后,爸爸的病情恶化,住进了县城的医院,最后的日子也是在医院度过的。

爸爸去世后,我通知了叔叔们。按照风俗,火化后要安葬在村子里自家山上。这是我的人生中第一次经历白事,没有见过,没有参加过葬礼,我内心惶恐。我更怕的是,从来不参加村里的红白喜事,村里人没有人来帮忙。

整个葬礼由大叔安排,他请了风水先生看地方,到村里挨家挨户通知,张罗挖坑、敲锣、抬瓮各种事宜,商量酒席。而我们做儿女的,只是做了购买物品,行好各种礼。

下葬那天,全村三十几户人全都到了,实在出乎我意料。

后来才知道,我没有回村子的几十年。对于村里的红白喜事,爸爸很随性,他想来就来,不想来就不来。大叔劝了他很多次,他听不进去。而我,只是偶尔听爸爸喝多的时候会聊起村里人的事。

劝不动爸爸,只要村里有人办事,爸爸没到场的情况下,大叔都会多随两份礼金。一份写爸爸的名字,一份写我的名字。

大叔说:“农村是最讲究人情往来的地方,特别是白事,平时不来往,死后只能冷冷清清地走。”

爸爸的葬礼办得风风光光,我感恩于大叔的付出。含蓄的性格使我没有办法说出感谢的话,走的时候,我偷偷地留下了一万元表达谢意。

我留下村里亲人的电话,逢年过节会打电话问候。我让大叔村子里的红白喜事都告诉我,我不会回来,但是会随礼。

妈妈对爸爸对婆家的恨意并没有随之消散,我们每次回村子拜祭爸爸都是偷偷的来,不让她知道。

所以我想好,只要我还能动的一天,就要每年回来拜祭爸爸,村里的红白喜事都会随礼。我不会要求我的下一代参与村子的事,等我将来过世,有钱就在城市公寓买块地,没钱就租个小牌位。

回到话题,在城市定居后,老家的红白喜事该不该参加?

梁晓声在小说《我和我的命中》说道:“缘分的意思就是,或长或短,或续或终,都可顺心性之自然,其他的都不必在意……”

你跟老人家的亲人,邻里之间都是缘分,想续想终,都由你内心决定。

若是你想要老家人断绝来往,自然不必理会他们的红白喜事。

如果你的父母或者你将来有落叶归根的想法,老家的红白喜事必须参加,实在回不去,也要托人随礼。

因为每个人都有一本人情账户,人情就是你来我往。人情账户就好比银行的储蓄卡,只有先存入,保证余额,在你需要的时候才能取出。

所以定居城市后,老家的红白喜事到底要不要参加,问问你内心就知道了。




老家的酒碗(各种宴席)要渐行渐远,否则麻烦多!这几年我和老婆两家,除直系的几个老长辈寿宴外,其余的一律不参加。两边相加,相当于每年增收20000多元,够买蔬菜了!

起初不习惯,怕人说闲话,慢慢就习惯了!这样做主要原因是:1、我定居城里后诸多红事很少办酒碗,即使老爸老妈80大寿设宴也不请老家人,说俗点不欠他们的人情。

2、酒碗这事惹不得!老家是个大家族,直系旁系亲连亲,从祖辈到孙辈……酒碗越办越离奇:白事不提,单说红事①建房、买房、商铺开业,甚至买个二手房装修一下也要办酒碗;②年青人定亲宴、结婚宴、满月宴、再婚宴……③老人年年生日宴,拘留回家冲喜宴;生病住院冲喜宴……哎哟名目繁多,分子也看涨……若是选择性参加顾此失彼,必遭人骂……

4、我夫妻俩都是公务员,长辈提醒我“你们是当官的(其实没挣多少钱)分子钱要比别人多点,不然显得太抠!”唉[流泪][流泪][流泪]

现在老家人的酒碗越办越滥,纯属敛财,什么亲情友情全没啦!俗语“一代亲,二代表,三代四代全拉倒(没有亲情了)!有个侄子开油坊的,他家的酒碗没少吃,可他卖给我的菜籽油年年掺假(加棉子油),后来发现从此不来往!还有个亲戚大地主(租种数百亩田),卖给我的当季新米却是陈谷子现磨的……

哈哈哈,再见吧!老家的酒碗,别来烦我!




最好不要参加,看开了最好。其实都是一些无用的社交。这样说也许会被许多人骂,没有良心,忘恩负义啥的,但是一切都会归于尘土,无需计较太多。




我不知道别人家怎么操作的,反正我不会受任何人影响,我自己想怎么做就怎么做,遵从自己内心。我二十年前带着女儿离开老家江苏来到深圳,二十年的时间里,逢年过节我不会回老家,可是老家亲人以及亲戚办大事,我都会尽量去。实在人去不了,我会把钱转给我父母,让他们帮我出礼金。我的根本在老家,我不能因为我出来年数长了,就断了和老家的亲戚来往。我特地交代父母和我妹妹,但凡老家亲戚家有事,一定要告诉我。比如每年春节,我都会转钱给我妹妹,让我妹妹帮我给钱三个姑姑,父母那更不用说,更是要给。又比如我舅舅生病住院,我老爸会打电话告诉我,虽然我不会特地回去看他,可是我会让我老爸帮我带钱去医院看舅舅。又比如上个月我姑姑去世,我接到表哥电话,立马买了机票赶回老家,送姑姑最后一程。又比如表哥表妹家的儿女结婚,他们打电话请我喝喜酒,因为路途太远,我人不一定会去,可是我礼金肯定会到。俗话说:一代亲,二代表,三代四代才拉倒。至少老家的表兄弟姐妹们,都是和我有血缘关系的,我割舍不了。




这个因人而易吧,自己觉得怎么办好就怎么办,一个人有一个人活法,做事对的起良心。




该不该参加老家的红白喜事?我其实有两个观点的。第一个观点:想参加就参加,不想参加就不参加。过好自己想过的生活,不被“道德绑架”。第二个观点:摸摸自己的心,跟着自己的良心走。做人不能太无情无义,忘本的事不要去做。

“第一个观点,跟提问的描述一致,这里我就不再说了”

我主要讲讲,我的第二个观点:做人不能忘本

饮水思源从一颗种子长成参天大树,不是一蹴而就的。不管是在温室里长大,还是在恶劣环境里长大,都有非常弱小的时候,都有被呵护的那个阶段。

知恩图报有一个词叫做“父老乡亲”,农村走出来的孩子,大多寄托了乡亲们的厚望,他们期盼你学有所成,他们期盼你大展宏图,他们更期盼你能建设家乡。

寻宗问祖你从哪里来,你要到哪里去?以前的你知道哪里来,现在的你只知道哪里去。连根都不要的人,早晚会轰然倒塌的。根才是本!

不论在何时,不论在何地,都不要忘了老家,不要忘了兄弟姐妹,不要忘了父老乡亲。他们一不图你财,二不图你权;老家的红白喜事,你有空就参加吧!现在的老家没这么穷,别人随礼200,没有人会要求你随2000,大家一视同仁。

他们不在乎你有没钱,他们在乎你是不是家乡人。你要是选择忘记出生,也不会有人怪你。大家还是过自己的生活,不会因你有任何的改变。

没有哪个人不是忙碌的。有心人能抽空参加,时间挤一挤总会有的,挤不出那是因为看不到利益。

我会参加老家的红白喜事,遇上红事走不开,也会给主家人随礼,送上一句祝福。倘若遇上白事,只要不是天塌下来,我都会赶回去参加的。家人都有“百年”的那一天,我不愿意看到家人走的太凄凉。

千万别说:生前不孝顺,死后百样作;注重白事的人,往往比不重视的人孝顺百倍。

谁没读过书?谁不知道无神论?谁不知道科学?

人要敬畏生死离别,别动不动就扯上封建。




在城市定居后,老家的红白喜事该不该参加,这是很多进城的农民,为此事都感到很纠结,我个人觉得,老家的红白喜事完全有必要参加,这样可以增进邻里之间的感情。


我有一位邻居,九十年代初期,便去广东佛山打工,他在工厂摸爬滚打十来年,后来自己开了一家小厂,当上了一个稍有名气的小老板,并且在当地买了房,完完全全融入了城市生活。


如今离老家湖南700多公里,村里大大小小的红白喜事,每次他都要参加,从不间断,碰上村里年纪大的老人去世,他亲自驾车回家,给老人送葬。


碰上村里一般的寿酒、结婚酒、进伙酒之类的酒席,他有时间一定会参加,实在没时间,便告诉他在家的哥哥、嫂嫂,给他代上一个份子礼,总之,尽管自己远在千山万水,家乡这份乡亲情,永远也不会忘记。


其实,农村现在进城定居的越来越多,至少有50%以上,如果这一部分人都不参与农村的红白喜事,也许农村的酒席中,失去了过去那种热闹的场面,农村会变得越来越冷清。


大家都同在一个村子,朝夕相处几十年,平时遇到什么事情,互相帮忙、互相照顾、红白喜事更是如此,这是一种乡亲友谊,世世代代留传至今,谁也无法磨灭。


假若村里遇上红白喜事,有人不愿意参加,其它旁人会说三道四,认为这种人不够义气,不值得交往,这样一来,在村里会显得很狐单,况且,以后自己摆什么酒席,人家也不会参与,我们当地有句俗语“天晴不去晒,下雨那有收”。


意思是只有付出,才能有回报,其实在农村,这种家庭确实很少,但也不排除没有,每个村1~2户还是有,有的由于家里经济困难不去参与,有的本来就不喜欢与别人往来。


农村林子大了,什么样的鸟儿都有,但绝大多数邻里之间,都是重情重义,总之,农村人在城市定居后,老家的红白喜事,要根据自己的收入情况,还有时间是否充足,若条件允许的话,大家相互走动一下,很有必要。


以上纯属个人观点,读者朋友,你们所在村里,情况如何?欢迎大家在评论区下方留言讨论,谢谢大家!




(原创

在城市定居后,老家的红白喜事该不该参加?

这个话题:个人认为要分以下几种情况来解决。

第一,你的爷爷,奶奶,伯父伯母,叔父叔母,姑父姑母这些至亲,在百老归天时,必须得参加丧礼。

因为:他(她)们是你的至亲长辈,不要以为自已定居大城市,就可以不来往。

只有人通知你,你就得回。这是传统礼节,否则:从良心上也过不去。

死人为大,孝在优先。

其它亲戚朋友则另当别论,一代亲二代了,情理上说得过去。

第二,喜事。

上述至亲的子女,晚辈邀请你参加婚礼,你也得参加。因为,人家把你放心上,你不能以种种托词回绝。

人活着朋友还处,何谈亲戚至亲呢。

现在的人,人情淡了。只顾赚钱养家,

没有人情世故上的概念,这是一种不好的现象。

亲情友情都没有,那金钱还有何用?

一个忘情的人,走到哪里都不会有太大的发展空间,只有会被社会淘汰。

尊重亲情,掌控友情,是每个现代人必须关注的问题。

老家有红白之事还是惦量着去考虑吧!

不要把自已孤立在某个城市里,却忘掉自已的根。




问:在城市定居后,老家的红白喜事该不该参加?

城市定居,换了生活地方和环境,老家的红白喜事还去不去参加,我认为,宗亲和亲戚的红白喜事还是要去参加。即使亲戚还可以不去,但特别是宗亲,一定要参加,就是出了几服宗亲,只要知道了红白喜事的信息,就必须去参加,如果不去,你就成了没有根的游子了,和大鼻子洋人没什么两样,没有了传承,我是不同意和异族一样不认祖宗的。

至于乡亲,远离了就断了消息,红白喜事不参加也沒有关系,回乡探亲时也会互相拱手表示个见面发财的。

宗亲的亲是传承几百年的,每年的清明大会,就是为了凝聚宗亲的,人的落叶归根,也是回到宗亲大家庭中的。就是剩下一把骨头,也都愿意葬回故土的。

所以,参加宗亲的红白喜事,也是凝聚宗亲亲情关系的场合,人在年轻时可以顾不到这些,可人一过六十七十,落叶归根就是所有人的心结了。

再有,你年轻时的红事,你上年纪时父母的白事,宗亲和亲戚可能也都参加了而且出了礼,你这就欠了大家的人情帐,现在你没事了,但你欠了帐就拍拍屁股不还了吧?这还叫做人吗?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8

标签:红白喜事   老家   白事   城市   宗亲   父母亲   姑姑   葬礼   村里   大叔   人情   亲戚   亲人   爸爸   妈妈   社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