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高数连着两个学期58分,有点困惑。大学是有挂科率要求吗,为什么每次都挂在58上?

我当大学老师15年了,没听说过还有挂科率要求这一说。相信哪个当老师的,都不会愿意让自己的学生挂科。

大学的成绩一般都不单单是期末考试那一次的成绩,一般都会使用形成性成绩,也即平时成绩十期中成绩(有的可能没有)十期末成绩。各学校比例不同,我之前回答过一个期末考多少分能及格的问题,如果平时20%期末80%,那么如果平时成绩高一点,期末考50分就能及格。如果还有期中成绩,那么40分差不多就能及格。

您孩子58分,要么是他卷面太差,要么就是平时都不交作业,平时成绩太差,同时卷面也不理想。请您相信,没有哪个老师会故意难为学生的,能让学生过的肯定会想方设法让他过。如果过不了,那肯定是该加的都加上,也过不了了。至于为什么都是58,那应该只是巧合。

与其疑惑为什么,不如鼓励孩子加油努力吧。




两个学期都是58分,那高数的确不好。一般考试成绩如果是50多分,老师大多都会给提及格,既然给了58分,说明了孩子的卷面分数太低,加上平时成绩还提不上去,老师也无能为力。

一般大学对挂科是有要求的。比方说,挂科不能评优、入党等。当然,这样的成绩保研肯定没戏了。

挂科之后要补课,如果补课还没有通过且达到一定门数,一般学校都是处罚决定,如留级、退学等。





高等数学,或者数学分析,估计是大学四年学生们最深刻的记忆。我们上大学时,计算机专业的高数需学习三学期,还有的专业学两学期、四学期的,难易程度不等。


高等数学第一学期,挂科的最多。我们班26人,大概有12个人不及格,我当时也只考了65分,免强通过。

为什么挂科的这么多?原因很多。首要的是,推理证明不严谨,导致看似做正确,实则不够严谨,扣分太多。一句话,没有形成高数的思维定势,用想当然来解决问题。

最典型的,我们班有一同学,第一学期考高数,两小时考试时间,他仅用一个半小时就交卷。考完试后,他这样说:”题很简单,估计考95分没问题”。遗憾的是,他就是不及格的学生之一。


函数的连续性、极限、导数等是高数开篇内容,看上去与高中知识无异,但表达起来要严谨、复杂很多,推理、证明必须用学过的定理进行推理,即使结果一眼都能看出。

经过第一学期的洗礼,第二、三学期高数挂科明显减少,但基本上也有1/3的学生挂科。

至于大学有挂科率要求吗?答案是肯定有。著名的有高等数学、解析几何、普通物理、偏微分方程等。如果高数不过关,普通物理就有点悬了,偏微分方程估计也过不了。


我们上大学时,26个学生,有两个没有顺利毕业,上了五年。还有两个没有拿到学位证。大学前两年的基础课非常重要,如果学不好,影响很大。很多学生刚上大学,有松一口气的想法,在考试时往往会被当头棒喝,自信心会受到打击。所以,上大学后,辅导员、家长都应给学生反复提示,好好学习,挂科很麻烦,对以后的学习有影响。




大学高数是公共课,一般实行教考分离,集体批改试卷。

大学的确是有挂科率要求的,但是正好与你理解的相反。我在的大学是若一班挂课率超过20%,老师要写出教学分析,分析自己教学哪方面有失误,写出整改措施。平均分数最高的班级还会得到表扬。




首先,我要说,你提问的对象错了,你应该问问你自己,你了解你儿子在学校的状态吗?你应该问问你儿子,为什么要考58分?而且是两次?

其次,我从来没听说大学需要“挂科率”,虽然职业学院是低层次的大学。不及格就说不及格,作为老师从来没有教学生“挂科”这个词。

下面我结合本学期学生的学习、复习、考试情况,说说学生为什么会不及格?什么样的学生会不及格。

本学期我上的两个新生班2020级的课。开课前我对他们很是期待,因为新生比起毕业班来新生没那么多“歪心思”,学习注意力集中。再者,每班30人的小班课,师生的互动性会更好。

但第一堂课下来就感觉不爽,有的同学的心思根本不在课堂上。后来跟同事交流,大家也有同样的感觉。有的同事不客气地说,这是史上最差的一届学生。一个学期下来,同事的判断部分得到了验证。

职业学院重视过程性评价,平日成绩占30分,有6个得分点,可通过平日作业与平日成绩获得。期中考试占10分。这40分一般老师都高抬贵手,分值一般在36分左右。

我布置的作业都是1000字以上的小论文,旨在训练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写作基本能力。但本届学生有相当一部分审题都错了,这是前几届所不曾遇到的。但让他们重写,只要认真完成了依然有较好的分值。

期末复习前,为了序列化课程内容,给学生出了三倍考试量的复习题。单选、多选、判断题,让他们先自己做题,不会的互相讨论,再不会的老师辅导。案例分析题都给出了提示答案,自己稍加阐述就可以满分。考试题型是:

一、单选1*20=20,量大是因为本课程是专业基础课,基础理论多,需要牢记。

二、多选1*10=10,分值低是因为容易出错,算是“照顾”学生。

三、判断1*10=10。

四、案例分析15*4=60,每个小题涵盖3~4个小题。能答出要点就能得80%以上的分。

这样的试卷我认为已经照顾的大多数,不可能出现不及格,但结果让人郁闷呐,一共60人参考,有6人的裸分不及格,加上平日成绩仍有1人不及格,其裸分是18分。前40分得了18分,第四大题空白一片。老师很想给分,但你让我打哪里呢?

当然大部分同学还是令老师欣慰的,有三分之一个同学的成绩在90分以上,最高的裸分98分,比最低的多出了80分!(最后综合成绩是96分,被平日成绩拉了下来。)这样的同学就是上课认真听讲,课后认真研究的那种。上课时紧紧顶着老师的眼睛,不时地对老师点头示意,提问讨论。我看到有的同学的笔记本,其中有些内容是我课堂上没讲到的,是课后参阅资料得到的。尊重老师,又不拘泥于老师所讲的内容,才是真正的好学生。

反之,不及格的学生也有一些共性值得题主注意,就是“”。

这样的学生,一般家境比较好,心安理得地挥霍家长提供的优越的学习资源。“自古纨绔少伟男”,惯子即杀子

若干年前有个报道,一个学生大学四年共花了84万,而自己买笔纸是零元,需要必须写的作业,向学生借笔纸。这样的学生你还指望他什么?

人在课堂,魂不守舍。学院为了限制学生上课用手机,配备了专用的手机袋,上课前把手机统一收起。但有的学生很“聪明”,会买两个手机,上课照玩不误。老师教书育人,但要照顾大多数,要传授课程知识,对个别学生的这样情况往往力不从心。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小学、中学时代的积习也不是短时间能改变的。

而以上的种种表现,究其原因是学生缺乏正确的人生目标。

所以,像题主这样的家长,孩子学业不合格,应当困惑的是你这个家长怎么当的?不应该对学校抱有怀疑、指责的态度。而应协助老师,帮助孩子找回人生目标,认识文化知识的重要性,端正学习态度,这样何愁58分不能变成60分或者85分呢?

清·淮阴百一居士《壶天录》卷上记载:

“某家本殷实,父母以独子故,甚爱之,读书十年,胸无点墨。”

胸无点墨,无一技之长,那什么去竞争?拿什么自立于世间?




期末卷面分数太低,老师无能为力。至于为什么两次都是58,大概率 是巧合。我看到很好笑的答案,要照顾学生情绪,所以不及格的话综合要控制在55分以下,表面上是为学生考虑,其实就是怕学生来闹,提前断了你的念想。平时成绩给的随意才能做到如此控制。我上的课,第一次课就告诉学生考核方式和分数的计算,期末是多少就是多少,挂在多少分的都有,成年人该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任。




高等数学不仅难学而且难考,想过关不是那么容易的,想得高分更是难上加难。现在高校里面最后的综合分数是由平时成绩加上期末考试组合而成的。连续两个学期58分,说明期末考试考得很差。

现在的大学生呢,情商普遍低,不愿意和老师多交流。已经有了一次,挂在58分就应该和老师进行交流,看看到底什么原因,平时尽可能的多请教一下老师,让老子记住你,混个脸熟。这些事情你都不愿意去和老师交流,那么多学生,科任老师记得住谁呀?

现在每个分数通过Excel表格进行合成,是多少就多少,老师都不认识你,干嘛要帮助你过关?要么你就认真地学习,把自己变得非常优秀,也就不存在着这样的问题。

高校里面没有挂科的要求,作为老师也恨不得每一个学生都过关,省得下个学期来了以后还要组织补考、组织阅读。但是真正过不了关的,也没有哪个老师愿意帮助你。更何况现在的大学生没有感恩之心,随时随地都可能举报。

大学是学生进入社会之前的最后一个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场所。很多家长都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中小学阶段强调的是学习,要考出好分数,到了大学依然要强调搞好人际关系,情商远比智商更重要。大学生都是一刷水的智商,之所以有学习成绩的高低,主要是每个人是否勤奋有着很大的关系。

人生处处皆学问。生命不息,学习不止。





没有挂科率要求,甚至有的学校对挂科率过高的老师会找谈话。总评成绩58,大概率是期末考试分数低于50,甚至40的,平时成绩拉高了总评分数。小概率是上课捣蛋,态度不端正被老师记住了。




58分是这样的,平时作业和课堂表现占30-40%,期末考试卷面成绩占60-70%,58分可能是你儿子考了40多分,然后平时成绩90多分,折合过来就是这样。




大学里面最容易挂科的非高等数学了,因为基本理工科都要上两个学期高数,部分文史类专业至少上一个学期的高数。而高数是数理学院的公共课,基本是教考分离的(外校老师出卷,相似专业一张卷)。而且我们学校的改卷都是电脑上每个老师改一题。

大学的期末成绩并不是卷面成绩,一般要考核过程:我们是平时成绩(20%)+期中成绩(20%)+期末成绩(60%),所以,我在上第一节课就会跟学生说,卷面不可低于40分,否则,就及不了格。我们也有老师38分给学生通过了,后来,学校督导评估直接让老师写了检查。

这种公共课的成绩,我们直接用的系统算的成绩,所以,甚至有59.4分这样的成绩。我刚参加工作,有个学生看到58分的成绩还过来找了我们领导,弄得我也挺尴尬,所以,上传成绩之前,我都用EXCEL算一遍,实在无法通过的,基本平时作业(平时成绩算作业和上课签到)也做得不好,我就将分数改到55以下,以免学生来查试卷,其实一查都只有30多一点。

学生从高中来到大学,一下子没了人监督,很多人上课玩手机,我们布置了手机袋,可有的同学有的是办法。最基本的原因还是没有目标,学习是枯燥的,但是基本的上课要保证听讲,作业自己做完,及时复习,应该期末也不难。

监督孩子,或者跟孩子谈心,大学挂科太多是会影响学位证的(我们学校是六门补考就没有学位证)。数学还是蛮重要的,后面专业课的学习基本是要用到的,考研读研也是基本功。

及时改过,什么时候都不晚!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3

标签:学期   两个   卷面   大学   作业   连着   平日   期末   高等数学   分数   困惑   平时   儿子   成绩   同学   老师   孩子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