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区大门向外挪了十几公里,想进景区,必须附加四十元的车费,你还会来吗?

老朱原创,敬请关注

景区大门向外挪了十几公里,想进景区,必须附加40元车费,你还会来吗?前两天,我回答了一个类似的问题,也是讨论景区小交通的,我对这个问题也确实有点看法,在这再说一说。

景区小交通现在已经是很普遍了,一个景区不搞个观光车好像有点对不起游客似的,这其中有为了游客安全考虑设置的景区交通,比如说稻城亚丁,毕竟是几十公里盘山路,而且盘山路的宽度十分有限,自驾到景区确实有一定的安全隐患,景区交通统一调度指挥,行进的速度,对向来车,会车位置都是研究好的,安全系数要高一些,这样的景区交通我是比较赞同的,花点钱认可。

除了上述情况,还有一些不要脸的景区,大门建的贼远,进去不坐车得走一个小时,没办法,掏钱买票吧,之前我吐槽过山西壶口瀑布景区,我觉得对它也不算公平,毕竟还有很多这样做的,今天我就事论事,不点名说了,现在这景区都为了增加评级而扩大景区规模,评级上去了,门票价格自然就上去了,景区的收入就高了,这也是政策导向产生的问题,我对这一点真的是很反感,应该从更深层次来考虑这个问题,景区的硬件是一方面,景区的软件我觉得更重要,去一会,大家都吐槽,现在信息如此发达,搞得臭名远扬对你们景区的发展应该是不会有利吧。

其实上不光是景区交通的问题,现在有部分景区拦路收费,我2016年去敦煌魔鬼城,开车路过玉门关和汉长城遗址,拦路就给修了一个道卡,想过去一律得买玉门关门票,不去这景区也得买票,我靠,这不就是拦路抢劫么,恶心不?

现在国内旅游市场的问题真的是太多了,导游辱骂游客,景区物价离谱,小交通,门票定价,宰客等等,要改进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不要搞到最后大家都去国外玩了才想起来整改。

上就是我的回答

觉得靠谱的朋友帮忙点个赞呗

欢迎关注:爱玩的老朱同学

我会不断分享新鲜的旅游资讯和我旅途的见闻




中国式的收费,俗称细绳子勒死人,移动公司的模式,门票不涨,涨附加,摆渡车收费,停车场收费,美名其曰,安全管理,交通管理,景区为您着想,稻城亚丁,门票150元,大门32公里开外摆渡车收你120元,到冲古寺换观光车往返80元6公里到洛绒牛场,欲上牛奶海再换骑马500元,否则你爬上去,体力好动作快一天来的及,体力差的不出钱你就别看,不强迫,纯属自愿,反正你几千公里来了,我不信你不看,现在一听景区,反感的很,稍为有点风景,人去的多了,建个大门就收费,我还是相信旅行不必在乎目的地,风景都在路上,景区是有钱人消费的,我还是去荒野郊外,靠近大自然,找寻真正的自然风光!





我走过全国很多景点,确实发现景点都有这种现象,景区电瓶车,已经成为景区除门票以外的第二挣钱方式了。有些景点就像题主说的,原来没有电瓶车,后来增加了这个项目。

比如安徽黄山,最早自驾车都可以开上去,开到索道处的停车场,后来就不给上了,游客必须在山下换乘景区大巴,问了一下原因,说是山上停车场太小,停不了那么多私家车,就干脆统一改成景区的电瓶车,我倒觉得这不是坏事。

黄山上去的盘山路蜿蜒曲折,遇到大雾,能见度只有几米,如果是不熟悉地形的外地自驾车司机,还是挺危险的,我以前坐自驾车上去,遇到拐弯会车,都会倒吸一口凉气,眼睛一直盯着旁边的悬崖,生怕出事,我是宁愿花20块钱坐当地司机开的大巴车上去,至少放心些。

西安兵马俑的大门也开得离停车场好远,还在停车场和大门中间建了一段商业街,为了让游客下车可以一路逛到景区,拉动消费,可对于我这样不爱买东西的游客,宁愿坐5块钱的电瓶车直接到景区门口,不然走得累死。

还有昆明石林也是这样,从大门口到真正的石林景区,也得坐电瓶车,虽说电瓶车是自愿消费不强迫,可是没有人不坐,因为景区大门离核心景区太远了啊。

黄果树瀑布,从电瓶车上车点开到大瀑布要开十几分钟,也都是山路,想走路过去几乎不可能。

总之,现在国内大多数景点都需要换乘电瓶车,这已成为普遍现象,像上面提到的景点,到了当地又不能不去,因为都是标志性景点,而且,对于所有的免门票优惠人群,电瓶车都是不优惠的。

景区这么做有利有弊,好处就是便于统一管理,减少拥堵,保证了游客安全,弊处就是收费过高,引起游客不满,使游客对景点大减印象分。

建议景点可以降低电瓶车票价,让优惠人群继续享受优惠政策,老百姓出门旅游,就是图个能省则省,现在发改委在推行景区门票降价政策,有的门票降了一半儿,电瓶车降价也该走一波了!




我举几个例子,就说在2020年下半年,我几乎都在山东,有个山东中部的山 ,沂山,好不容易到了这里,才发现,那个大门直接修到马路边边上,气派巍峨,写着某某山,字体银勾铁划,真是好字啊,从这里进景区大门,必须坐车,30元。另外一处黄岛的山没什么名气,小景区,也是,坐电瓶车15元。

青岛著名的崂山,算是比较早地实行这种方式的景区之一,你要到景区登山处,必须坐大巴。在去年免门票的时候,60元大巴票是不免的,那个仰口景区坐公交车也可以到,但是必须交60元大巴票。山东还有个什么朱家峪的村,已经40元的门票了,在景区2公里外的大道上也修了个大门,看来准备搞这一套。

崂山景区坐大巴

这样的景区遇到太多了,某省的著名石窟(停车场离检票处几里地,出来进去都必须坐摆渡车),还有亚丁,野三坡,敦煌,花果山,天池,盐湖等等,哪个不是要交钱坐交通车,才能到景区门口?这已经成为旅游景区创收的大趋势,5A景区这样做,小景区也是有样学样,相互取经,门票20多,交通费却是30多。你到了景区大门处,还没看到别的,就告诉你买车票,告诉你,走上去很远的,一路没什么好看的,没什么好看的,你把大门修这么远??!!

月牙泉,告诉你要骑骆驼,也算交通费

盐湖火车,60元

一个景区本来有规划的范围,现在觉得门票收入太少了,便将景区扩大,将附近的村子包进去,景区多了一项收入,交通费(村民进出免费)。这种现象,慢慢地像餐厅的茶位费碗筷纸巾一样,以前不收费现在都收费,成了约定俗成了。

这种现象作为一个旅游者真的是没有办法,门票费用本来就高,再来一个交通费?!问题时,交通费的定价机制是什么?按什么标准来定的价?有谁知道?

毁我塑我 一个过客独自行走在他乡




我本人驾龄20年,开过大小车辆无数,累计行驶超百万㎞,职业司机。景区那种观光车,毫无安全防护,底盘结构低端廉价,轮距窄,操控差,重心高,自重轻,轮胎看着挺宽,实际抓地力差的一匹,驾驶员我敢肯定大部分没有道路运输从业资格证,未经过运输管理部门定时定点的学习培训,你现在随便拉10个观光车驾驶员出来,让他做运输管理部门考核的时候必考的标准心肺复苏,逃生锤的正确应用,10个得有九个人做不出。这种垃圾车,再配上不合格的驾驶员,山路开的飞快,危险驾驶,给我多少钱让我坐,我都不会去坐,更别说让我给他钱了。





现在是个景区都要弄个电瓶车环保车之类的挣钱。不允许自驾车开进去 ,印象比较深刻的是庐山,说实话庐山景区是让我觉得非常无奈的一个景区。门票很贵不说,景区工作人员服务态度太差,连两句话都不愿意多说,一副爱来来不爱来滚的态度。再次,三叠泉瀑布景点让人特别无语……明明锦绣谷等另外几个景区距离不算远,年轻体力好的人完全可以走完。但是三叠泉景区却距离其他景区有好几公里的距离,其实游玩三叠泉最好的办法是从三叠泉瀑布下山,从海会镇搭车离开。但是我们车还在山上。于是只能几千级台阶走下去再爬上来。因为跟景区较劲,没买车票,硬是走着把几个景区看完了。本来计划是不玩三叠泉,下山后从海会镇入口单独游玩三叠泉,但是!!!重点来了,从海会镇入口要另外单独购买三叠泉的门票。感觉庐山本是个人文和自然风光并存的好地方。但是来过一次后却真的没有想再来一次或者推荐身边亲友前来游玩的想法。




我去过国内很多的风景区了,这些景区几乎都将游客中心故意建到距离景点较远的地方,强制性地逼迫游客高价乘坐景区的摆渡客车。他们美其名曰都打着环境保护、便于管理的美丽谎言,实则是旅游界公开的潜规则而已,无非是更多地从游客身上榨起超多的真金白银,这种巧取豪夺、强买强卖的垄断经营方式,完全背离了我党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使广大游客蒙受不该承受的损失,其实也是一种变相的腐败现象!其心可恶!强烈建议国家旅游部门,严格规范监察旅游景区的摆渡车经营行为,对不应该设摆渡车的景点,坚决不设。对确实有必要设的,应规范其价格,不能虚高并坑害游客!还游客一个干净清爽的游玩体验!




实话实说,没有下次了!但是景区根本不在乎,因为他们决定这样做的时候,就已经做好了一锤子买卖的准备。你不来自然有人来,全国人民都来一次,他早就赚饱了。

可惜,如意算盘打错了!到了信息时代的今天,这种做法已经行不通了,一旦这样做离倒闭也就不远了。欢迎大家把自己去过的类似景区,公布出来。

杀鸡取卵,越来越多的景区修大门,越修越远,无异于自掘坟墓

大门越修越远,甚至达到了十多公里几十公里,这样做的目的无非就是为了多收点钱,虽然打着环保的名义,武当山等著名景区带了一个坏头。

如果核心景区确实没有地方修停车场,这样子做无可厚非,既然是景区自身的原因,门票里就得包含车费,不能另行收取交通费,否则就是巧立名目收费,何况一些景区的交通费至少20元起。

如今是自驾游的时代,越来越多游客不接受景区的这种做法,大家都希望能自己开车来到景区。可惜景区并没有看到这种呼声,不加强对景区配套设施的建设,去提升游客体验。

景区的正确做法是什么?

旅游为了什么?旅游就是花钱买个舒心,可实际情况很多是花钱买罪受,处处堵心。景区大门外移,强制游客花钱坐景区高价摆渡车,就是一种堵心的做法。长此下去,景区倒闭也就不远了。

为了提高游客的体验感、满意度,正确的做法是,努力改善景区配套设施,想办法建设停车设施、旅游厕所、配套餐厅等,最好能够建设能停房车的房车营地。别目光短浅,盯着那几十块钱交通费。




我是驴子,喜欢自驾游,喜欢分享在路上的所见所闻,我来为您解答。

从景区门口到景区有一段距离,所以都会坐区间车,区间车又用钱。这种情况,其实说真的,太常见了。对于这种情况,开始的时候,驴子觉得也挺奇怪,怎么景区服务区不设置在景区附近,而是选择距离景区很远的地方,然后坐很久的区间车。

有时候区间车几块钱,有时候区间车几十块,甚至还有更远的更贵的。对于这种情况,一开始真的挺不解的。但是自从去了西北,我终于知道,这种情况太正常了。而且区间车,不是说几块钱,基本上都是几十块,甚至还有更贵的。

后来,我问了,为什么景区不设置在景区门口?

有一个回答,我发现挺有道理的。在一些山区或者景区,你很难能够找到一个空地,然后设置服务区,刚好有一块附近的地方刚好有这样的地方,而且也是行进景区的路上,那就直接在基础上开发就好了。

听着这个理由,你可能会很奇怪,那么,你真的可以去西北走一走。你就不会觉得奇怪了。因为地方太大了,景区也很大,在一些景区,你就真的很难找一块很合适的空地,进行接到车辆和游客。

而且,作为景区开发商,自然是希望能够多种渠道进行收费。区间车也好,索道也好,都是一种交通方式。如果说,让你开车进去,开发商也就少赚了很多钱。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有些景区,地段都比较危险,比如说天门山景区,那条九曲十八弯的通天大道,说真的,一般人开上去真的很危险。反正我是不敢开上去的。所以,景区也是出于这方面的考虑。

但是,有一些景区,说真的,还真没有这个必要。原本景区也不是特别大,但是偏偏要设置景区在很远的地方,不给你的车进去,就开设区间车。

你说为什么呢?

从驴子的角度来说,就是赚游客的钱。原本一段十几二十分钟的路,硬是收你几十块。这点,只能吐槽了。而且国内确实就是有这样的地方。相信,你也遇到过。

那么,遇到这样的景区,除了吐槽。我们还能做些什么呢?

驴子觉得,就像现在一样,集体发声,让相关部门进行整治。就像今年很多5A景区被撤销整顿一样。就是要改变旅游乱象。让我们旅游的环境更加舒适,更加美好,更加值得点赞。





算算细账,八里沟景区原价60元/人,现在景区大门向外挪了几十公里,门票涨价到80元了,想进景区,必须附加四十元的车费,这里里外外的多花了60元,等于门票因为挪大门涨了一倍,这也太夸张了吧?不过也要视具体情况来看,我没去过八里沟所以不知道从现在的门口上山的路好不好走?如果想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9

标签:景区   黄果树   区间车   大门   黄山   旅游   电瓶车   交通费   景点   车费   大巴   停车场   门票   距离   游客   地方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