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40的“程序猿”会后悔当初进入这个行业吗?

真实来说,做程序员没有五年经验,根本无法理解其中的奥秘,很多高深的知识,比如框架设计,分布式原理,领域专用语言,这些高级点的知识,没书没材料没人讲,没经验根本就是要止步了,国内需要的根本就不是真正的程序员而是代码的搬运工,把业务给我写出来,加班写出来就行了。而国外,那些程序员都会去想着把业务写得更好,更具有创新,快捷,方便大众。还是思想的问题。忙着赚钱的公司太多。

你看看很多著名的框架,比如前端jQuery bootstrap 爬虫框架scrap,深度学习框架keras,TensorFlow. Flutter都是国外程序写的,还有大量的工具型无盈利网站,国内为啥写不出,很简单,因为在你正钻研更高深的知识的时候,把你裁掉,让你转行搞其他的,你自己饭碗都保不住,还怎么去想着搞?

中国企业很简单的一点就是,出业务,做PPT,拿融资,扩大推广,裁掉程序员,这叫卸磨杀驴。这是小中型企业的模式,招程序员就是看能不能加班,能不能抗压。

不想讲了,当兴趣不能当饭吃的时候,你们还怪这片土地出不了天才。




我年过40,进入这个行业已经二十多年了,总的来说,谈不上后悔,有得有失。现在谈谈我的几点感悟吧。

一、综合素质很重要

进入这个行业开始,就是做一个程序员,到后面成为了架构师,再到技术总监。给我的启示就是,偏科的程序员发展前景是有限的。综合素质包括沟通能力,领导能力和组织能力有时候比编程能力更为重要。有很多程序员不善于沟通,但是在中国社会,沟通很重要,和领导的沟通,和同事的沟通,和下级的沟通。不会沟通的程序员,注定是难于转型的,只能干程序员,干编程,而编程是青春饭。

二、自学能力很重要

在IT这个行业,自学能力太重要了,不能自学最新的技术并运用到工作中,你会发现很快就跟不上这个行业的发展,工作起来力不从心,进而被淘汰。自学的过程中,合理的分配时间是关键,很多程序员平常工作很忙,基本没有时间去学习,而领导分配任务的时候是不会给你专门留出学习时间的,你只有合理利用好时间,忙里偷闲。

三、尽早向上“提升”

在中国,程序员做到30多岁就算“大龄”了,在这之前,就要考虑好自己的向上晋升渠道,是适合继续做技术?还是转型管理?如果还想做技术,必须要在技术上往上提升一层,能够达到架构师的水平,否则,30多岁的程序员如果被公司末位淘汰请不要吃惊。如果转型做管理,这个就要体现出你的管理能力,尽早被上司赏识,从被提拔到管理岗位上。

一路走来,感悟很多,不管怎样,选择了程序员这个职位,就没必要后悔,后悔也没有用,愿天下所有程序员都人生无悔,活在当下




人类历史长河中,各行各业有几个小黄人儿留下的东西?小黄人儿哪都短 不是吗?




这个问题应该不同人有不同答案吧,说说我自己吧,入行十几年了,谈不上后悔,但整体有点无奈。

回顾这十几年的经历,弯路没少走,错误没少犯,就算一些现在看来走对的路,也是误打误撞。

总结起来走过两个阶段,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入行第一个阶段,无论职业规划是否正确,发展都还算顺利

这个阶段基本就是学习和工作的循环阶段,即便没有很明确的目标性,只要努力,薪资一般都会持续增长,所以现在回头看这个阶段,应该是最爽的一个阶段了。

当然,如果想要在这个行业持续做下去,并且中年以后依然可以游刃有余,最好能在这个阶段完成三件事外加明白一个道理

需要完成的三件事:

  1. 所学语言的底层知识要完全弄清楚。
  2. 一些常用框架的实现原理等底层知识要弄明白。
  3. 技术广度要有一定的积累,至少要对各个层面的技术体系有一定了解。

明白一个道理:

人过中年靠投简历找工作不太靠谱,需要为未来铺条路(也就是说一旦发生职业危机,他可以帮个忙),尽管这条路未必用得上,也但愿永远别用上。

也就是说要选择发展自己的技术优势还是人脉优势留在日后备用。

如果要发展技术优势,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技术大牛,这个大牛可不是某个小技术团队的大牛,而是某个领域内切切实实的牛人,至少在某个领域内有一定的知名度。这就不仅仅对你个人努力程度有一定要求,还要看机遇。例如,你想成为并发领域专家,如果没有机会接触真真的大并发场景,仅仅靠啃几本书想成为这个领域的专家,无异于水中捞月。

如果要发展人脉,前提条件要求你也具备相当的技术能力,否则到时候别人怎么帮你也没用。

入行第二个阶段,决定未来职业走向的关键时期

如果第一个阶段随波逐流的走过来(注意,是随波逐流,不是混,如果是混过来,可能在第三四个年头就不好找工作了),除非运气特别好,否则在第二个六年中再找工作就会感觉力不从心了,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实力和工龄不符。

然而这一切才刚刚开始,如果第二个阶段依然得过且过的工作,第三个阶段的职场将更加难混。

在这个阶段要完成的事情

  • 找准职业定位

需要确定好自己未来的职业方向,管理还是技术。

不论选择哪一个,在选择好之后最好确定一个偏向,因为无论管理还是技术,里面涉及的东西都太多,一个人有限的精力很难全面精通。

  • 找到一个可以持续打拼的平台

过了技术积累期之后,任何工作都离不开对业务的深入理解,这也意味着每一次跳槽都需要重新组建自己的业务架构。

因此,有一个可以持续打拼而不需要不断更换的平台就显得尤为重要。

以上就是十几年经历过的两个阶段的总结,至于后面该怎么走,依旧处于迷茫阶段^0^。




过了40的程序员基本上几百万的资产是有的,这是大多数人一辈子才能挣到的钱,所以应该说是很辛运的,大部分学计算机的其实一毕业就转行了,根本就进不了这个行业,进来的也会有不少半路不愿干或者干不下去转行的,中国大环境其实对程序员不是太友好,所以来说能干到40来岁的只有很少一部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1

标签:人脉   后悔   都会   行业   程序员   框架   当初   阶段   领域   能力   业务   时间   程序   职业   知识   工作   技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