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晚期那么难治愈,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七十岁左右的人花巨资治疗?

我来回答一下,我的父亲是2009年肺癌去世的,52岁。说说我的感受吧

我父亲当时的症状是咳嗽吐血,高烧,经常发烧。去医院检查,医生说基本就是晚期了,很多人都说不要治了,浪费钱,家里也不宽裕,那时候我28岁,刚大学毕业工作不久,也许在检查出结果那一刻我才感觉到恐慌和不知所措,我家四口人,弟弟幼小,妈妈体弱多病,我从小离家读书,父亲一直是家中的一座山,他背负着全家的希望和幸福,他是泥瓦工,在我的记忆里,天不亮就起床给别人打工盖房子,晚上很晚很晚骑着自行车回来,小时候都不知道他晚上几点回来的。也许我懂事的晚,上学的时候也没感觉的父亲的辛苦,只是觉得父亲好伟大,上班之后有一年春节回去,看到父亲的苍老和白发,我就告诉自己好好工作,赚钱,给他一个美好的晚年生活,那时候他已经有了肺癌的征兆,咳嗽,发烧,他害怕我们担心,一直没说,这些也是后来爸爸去世后,妈妈说的。

所以当医院说了是肺癌之后,我当时很不愿意相信,总觉得是误诊,随后换了几个大医院都是一样的结果,刚开始我们带他看病是没有告诉实情,说是肺气肿,吃点药就好了,到后来他知道了是肺癌,大家都知道谈癌色变,都知道癌症花钱最多,他坚决不治疗,我们的想法就是不管如何能让父亲多活一天就是最大的安慰,每天看到他就是很大的开心,如果不化疗,就是不停的发烧,烧一直反复不退。在我们的反复劝说下,化疗了两个疗程以后,基本不发烧了,经常脱发就踢了光头,感觉精神好多了,医生说再做放疗就好了,似乎光明就在眼前,后面就是放疗,副作用非常大,嗓子痛,吃不了饭,然而他坚持了下来,差几天化疗就要结束,不小心在医院摔了一跤,就瘫痪了,卧床不起,后来检查是头部有肿瘤压迫神经。医生说没有治疗意义,回家没多久就去世了。当时的我悲痛欲绝,觉得这个癌症太痛苦,太可怕了,我想如果让这个癌症消失,我宁愿是世界上最后一个癌症病人。

如果时间可以重来,让我再选择一次,一定去大的医院检查有没有转移病灶,如果没有转移,条件好的好还是去医院治疗,前期控制的好复发几率小。如果真的不幸有转移,就顺其自然吧,提高生活质量,努力过好剩下的每一天。写了这么多,都过了10多年,把自己写哭了。




花巨资,救七十多岁癌症晚期的四种情况

1.高官或离休老干部,他们工资或离休费均在万元以上,收入比较多。看病实报实销。花钱的地方少,攒钱的地方多。患癌症晚期,家里有钱,也舍得花巨资,来"挽救病人“。但也活不多长时间。

2,私营企业家,名人,股票持有人,家有巨额资产,他们就怕"钱在银行,人在天堂“,惜命宁肯花巨资"买命",他们在医院花钱就象流水似的,最终也没留住命。把巨额资产贡献给医院了。

3,儿女较多的家庭,多是工薪阶层,收入一般,积蓄不多。但为了挽救老人生命,儿女表示"孝心",不仅花光了多年有限的存款,还不惜借巨款。最后也是"竹蓝子打水一场空“,钱花了,人走了。

4,贫困家庭,儿女有孝心,既使"砸锅卖铁",也是"杯水车薪",无济与事。他们有心而力不足,借不到巨款,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患者,撒手人還。

这四类情况的家庭,都有一个共同愿望,不忍心让老人死去,但结局却是一样的。癌症晚期,无论投入多少金钱,都是"不治之症",无抢救价值。




首先说,任何能延长患者生命的治疗都是有意义的。

生命是无价的,也应该得到最起码的尊重,而不是说只要诊断了不能治愈的疾病就直接放弃,不要说七十左右,就是八九十岁的老人,也有得到救治的权利。

回到题目中。

肺癌晚期基本上失去了治愈的可能,这是现实,但不能治愈不代表没有办法控制,治疗到什么程度,花多少钱是值得的,这就需要结合患者的实际病情和家庭的经济实力了。

一、治疗方法的进步

在以前只有放化疗的年代,晚期肺癌是非常难的,生存期大多在1年左右,也就是说,患了晚期肺癌,你有多少钱不重要,这些钱根本就花不出去,因为医学上没有更好的控制办法。

而在这近十几年,肺癌的治疗发生了巨大变化。

从本世纪初,以靶向治疗为代表的新型抗肿瘤治疗方法问世,晚期肺癌的治疗方法越来越多,靶向药物以副作用小,抗肿瘤靶向性强,效果好的特点,一经问世就迅速在肿瘤治疗领域开花结果,部分晚期患者通过单纯口服靶向药物,生存期就已经超过了5年,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

近几年,以PD-1/L1单抗为代表的免疫治疗药物问世,晚期肺癌的治疗,又多了一个全新的治疗方法,临床观察表明,免疫治疗一旦有效,往往效果持久,有望把肿瘤长期控制。

二、经济负担

近两年,随着国家加大药物降价的谈判力度,靶向药物逐渐由天价药物降到了老百姓可接受的范围,到目前为止,已经有很多药物纳入了医保范畴,而且随着2020年12月中旬结束的医保谈判,几种国产抗肿瘤免疫药物也实现了大幅降价并纳入医保,晚期肺癌患者又多了一条现实可走的路。

总之,晚期肺癌的治疗的确很难,首先要看有没有合适的方法控制,这和年龄多大无关,毕竟生命高于一切;然后才是自己的经济实力,当然,如果家庭经济条件确实不允许,就另当别论了。




本人从事癌症放射治疗工作,我上班的第四年,给一位73岁的肺鳞癌患者做的放射治疗,当时他纵膈淋巴结转移 颈部锁骨上淋巴结也有转移,放疗后,至今都活着在,于这周来我这里复查了!今年八十了!

作为癌症一线医务人员,个人觉得根据家庭的经济状况,还是先要去选择一个合理的治疗手段先治!

只有先治了,才有希望!




我媳妇得癌症已七,八年。先乳腺后肺癌。现在挺好,精神面貌跟正常人没区别!别害怕,积极面对,一定会赢!




人看透活着时遇到的事物比较容易,但对生死看透的人而又接受得了現实的不多,因为生死是人之大事,人死了一切都成了过去,就是人们常说的一了百了。大多数年龄大的人最恐惧的就是死亡,所次出现很多老人得了重病之后惧怕死亡来临的怕死現象,甚至得了不治之症也不遗余力和不惜花重金希望能把病治好,夺取生命继续存活的希望,哪怕多活一时一天,他(她)们也愿意承受因希望存在而要求经济和人力上的努力。这可以让人理解,但有的确不实在,一个通晓事理的人对生和死看透的人是不会这么无限度要求的。当然,能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追求生的希望,也是无可非议的。




70多岁了,生活的苦难都经历过了,现在是他们享福的时候,如果让四、五十岁的人得这种病,他们反而会坦然接受,生活的困苦并不比病痛来的少!对于四、五十岁的一部分人,活着才是煎熬!




现在生活条件好了,七十岁也没那么老了,很多七十岁老人身体比五六十的还健康。至于为什么医治 ,首先我觉得是个人他肯定想活着,还有儿女也不可能眼睁睁看着父母因为的病去死的道理。还有现在有这个筹那个筹的 ,利用平台也能获得一些治疗的费用。总之,人道上说有病不治说不过去 。




只要有一线生的希望,人们就会去做百倍的努力。医院医生是不会给病人及病人家属说实情的,总要留一些希望,让你舍得向医院花钱。到最后既是人没了钱也没了,人们也不会觉得后悔,总觉得对得起病人了,该做的一切都做了,该花的钱都花了,今生不留遗憾。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3

标签:肺癌   晚期   巨资   靶向   医保   癌症   儿女   药物   患者   父亲   老人   条件   生命   家庭   医院   健康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