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些985、211的学生在大学里混得很水,在找工作时却依然那么抢手?

看到这个问题,想起了一位朋友的经历:


他是一名90后,家境很不错,导致他很调皮,就没好好念书,高中读完就辍学,没上过大学。出来社会后,依靠家里的资助做了好几个项目。


由于资历尚浅,这几个项目折腾的不温不火,耗费了他许多精力、资金、人脉,也没搞起来。于是他就动了个念头:去一些大公司历练几年,锻炼出来,回家再创业。


他看上了好几家公司,本以为凭着他自己做项目的几年经验,进去这些公司会很容易,不料,最终都以学历不过关为由,被面试官拒绝。


有一家公司一共是3轮面试,其实前面两轮已经面试成功了,可最后卡在了老板那一关,老板认为他学历不够,不太认可他这个人的实力,加上老板说他之前招聘了不少学历低的员工,也没见有多强的工作能力,于是就把我这位朋友PASS了。


现在我这位朋友真是痛定思痛!现在他的想法是先找一些中小型公司,先进去。大公司后面再来看了!


从我朋友的案例可以看出,他自身阅历和能力都肯定比刚毕业的大学生强,但就是没有拿到通行证:高学历,于是就被拒绝门外。


为什么985,211的学生大学生那么抢手?

我认为原因几点:

1、在老板眼里,能进重点学院的学生,基本素质会比普通学生高。比如学习能力、专注度等等。那么这批学生,进来公司,凭借他们的综合素养,进步成长空间更快。


2、高材生学生数量是有限的,被其他同行抢走,意味着公司未来竞争力会下降。在老板眼里,普通大学生遍地都是,但高材生数量是很有限。


都是同样的招聘,你不招高材生,竞争对手就会招高材生。


为什么校招现在会那么流行,就是很多企业不想这批学生跑到竞争对手那边。


3、学校已经帮老板们筛选过一次。高考是独木桥,同样的考卷,为什么他能考得好?那说明他优秀嘛。


在老板眼里,学校已经帮他们筛选过一次,那么这次他们直接选择985/211的学生,失败概率会低一些。


培养一个人需要花费公司很多人力物力,那作为老板来说,肯定要花钱花在刀刃上。


总结:

出来社会会发现,高材生确实找工作容易,毕竟他们拿到了这些大公司的通行证。不过话说回来,他们能进985/211院校,也是10几年努力学习拼下来的成果,这没啥可说的。


如果自身学历低,就要更努力,多想想自身优势是什么,发挥自己优势在工作岗位上。毕竟一辈子很长,得跑马拉松。出来工作保持学习才是真正的学习,毕竟“社会大学”才是最厉害的。


关注@华迪说,每天与你分享职场、销售思维与方法论。如果你喜欢我的回答,欢迎点赞,评论,转发。




985、211学校在社会上所产生的名牌效应,也算一种正常现象。比一般大学来说,这些学校的学生高考成绩好,学校软硬件都很好,即使混得水,在社会交往和专业素质方面,还是比一般大学的一般学生要好。但是,若单论专业水平,也可能不如一般学校的尖子学生,却仍然很受接收单位宠爱,这也许是工作单位需要这种名牌效应。




现在很多用人单位在录用人时,基本上都看第一学历和其所毕业的学校。这就是题主提的问题,为什么有些985和211高校毕业生,在大学里混得很水,但是却在找工作时依然抢手的答案。

不过话又说回来,能考进双一流重点大学,还真得有两下子,否则,哪能进得去啊。至于是否真的在这些重点大学学到什么,恐怕就得参加工作后,才能分出个子丑寅卯来。这正好应了那句话,实践是最好的试金石。

能够从重点大学毕业,仅从学习能力上来讲,本身并不差。有些双一流重点高校的大学生,别看平时课上睡觉,夜里玩游戏,甚至热衷于参加学生会和一些社会实践活动,但是他们智力在那放着,如果仅为一个考试,恐怕用突击的方式,就能够过关。

但是问题来了,混早晚是要还的,别看能混出大学,真要是参加工作了,靠混是没有给脸的,更没有将就你。很多双一流重点大学毕业的学生,参加工作后,才会突然发现自己工作中缺少哪些知识,缺少那些能力。于是便出现一种新现象,就是边工作边学习,抓紧时间恶补不断提升自己适应工作的素质与能力。

如果把毕业证和学历文凭当成是敲门砖的话,恰好迎合了现在用人单位的观念。对于那些综合素质能力很强的年轻人,最终还是被拒在学历和毕业学校面前。所以,这才导致很多家长的焦虑感,愿意为孩子付出一切进行教育投资,包括孩子大学没有考上双一流重点大学,但是考研究生时也鼓励孩子往名校考,目的就是为了将来好就业。

总体为说,双一流重点大学毕业的学生,还是远远满足不了社会就业需求,和非双一流大学相比,所占比例自然就小。因此,在就业市场上成为抢手对象,也就不难理解了。




能在985、211毕业的前提是要修满学分,既然毕业了,那就证明在专业领域或者某一类领域有一定的文化储备,除了实践课程可能稍差一点,其他方面还是有可取之处的,至于实践是需要时间积累的,这个在参加工作后是完全可以做到的,除了经验不足,在这个领域还是可以独挡一面的,总比普通大学的强,就算是混也不是白混的,大型公司、单位、以及国家性机构都非常需要,这种专业性强的人才,至于经验,有远见的高层管理会说:“哪个不都是从新人开始的,包括我们自己也是这么过来的”。还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这些高等学府的人才,在中国大学占比人数极小,哪个都不要,到最后将是一个都没有的局面,可是我们这个团体还是要运转的,只能一把抓,有一个算一个。




基础知识不扎实,在高中阶段学习不拔尖的学生是很难考上985、211大学的。

985、211大学的学生,即使在大学混的很水,只要他们能顺利毕业,就他们所处的学习环境,肯定知识储备好于高于其它学校。

用人单位不会不知道这一点。

985、211大学毕业的学生本身就是一张不用证明的名牌,他们在校期间的基础设施肯定高于其它非985、211的学校,他们在校参与其中的课题或课程肯定优于非985、211的学校,他们自然就会在毕业就业时更受用人单位的青睐。

常言道“瘦死的骆驼比马大”。985、211的学生不管是基础知识还是专业知识肯定都比非985、211的学生好。

若985、211的学生比不过非985、211的学生,那每年就不会有那么多的学生即使靠上大学也不愿意去上,非要再补习一年考985、211了。

学生在校学习是一方面,走上工作岗位又是另一方面。在工作岗位中,会遇到很多难题,若学生的基础知识不扎实,知识储备不够,是很难适应新的工作的,用人单位深知这一点,所以,985、211的学生即使在校混得很水,只要他们能顺利毕业,就已经证明了他们已经具备就业能力,用人单位当然明白这一点。

所以,有些985、211的学生在大学里混得很水,在找工作时依然抢手。




谢悟空邀,因为他们手中有重点大学的王牌证书,也就是好找工作的敲门砖,既使他们在学校混得很水,但有的招聘单位就是要看他们的证书,也不考虑他们的工作能力,有的人到单位过后,并不是想像要找对的人,普通高校的学生,只要专业对口,英语过六级,也是好多单位要抢的目标,我身边就有例子,不是985或211就不行了,实际有的学生比进211的学习成绩还好,只是志愿没填好,或考试中紧张等原因,所以不能一概的看文凭行事,还要看他们的实际工作能力。




普通的211、985也许很水,但是你如果有Top2或者C9的文凭,含金量一定很高。









不久前,听学校一个老师讲了一件有意思的事。

这位老师是天津大学化工专业本硕博。当年求职,从天津坐火车到我们学校来面试。正好赶上考研的复试阶段,车上遇到不少大学生。他旁边坐着一男生,自报家门是天津某二本高校,要去某211高校复试。他滔滔不绝地给另外一个女生讲大学的趣事,讲着讲着就讲到天大南开了。这个男生说:别看985高校不得了,学校里面很多学生也是在混,照样打游戏,旷课,挂科。然后开始讲他自己在学校如何努力,又是各种学生干部,社会实践等等。我们这老师在旁边没忍住,问了两句:你托福雅思考多少分?回答:考那玩意干嘛,又不出国。

又问:参加过什么竞赛?想了想回答:参加过学校演讲比赛。

又问:本科发表过什么级别的论文?不服气地回答:本科生发的论文不都是东抄西凑的吗。

老师于是无语了。这个男生可能感觉到了什么,问:你是哪个学校毕业的?老师答:天大。然后,一路上男生都安静了。有首歌的歌词是:眼前的黑不是黑,你说的白是什么白。引申出来的意思就是,很多人只能站在自己的位置去看世界,看其他人,用自己的生活方式来丈量别人的生活,其实是非常片面的。至少我了解的,在985高校里,大多数学生的压力是很大的,他们追求的东西也更多,更高。很多学霸看着吊儿郎当,好像没在学习,但你可能并不知道他学习的效率,也并不知道他不上课的时候在干些什么。表面上在混,实际上一点也不水。

当然,一个学校那么大,肯定有混得水的,也确实有挂科的,甚至退学的。但只要是正常毕业的,就业都是没问题,甚至比双非学校最优秀的学生还好。这又是为什么呢?

第一,招聘工作者也很水。比如像我,作为一个招聘工作者,我就不太能判断一个人有多大潜力,未来到底能走多远多高?另外,我也不太有精力去设计一大堆的面试方法来测试这个。我觉得学历已经说明了很多事情,说明学生智力,说明学生此前的努力程度,甚至说明了学生的家庭情况。这就足够了,何况,985毕业生的名头还能给单位增光添彩。

第二,学校对企业有吸引力。又比如我,我们一年也就出去招聘一两次,主要是做个宣传。那么每次出去,肯定选清华北大上交这样的学校,211我们都不去的。除非我打算去50个学校招聘,那我难免会去一两所双非学校,但我如果只能选1到2所高校,那当然是去985了。所以很多双非高校毕业生,连公司招聘会都参加不了,报名都赶不上,怎么谈就业质量呢?

据我了解,很多企业去985高校,就是抱着是个人都要的心态,能在985高校把名额占满,就不会考虑留名额再去211,更轮不到双非高校了。
可能很多人会抱怨学历歧视。但这种歧视并非只是针对大学,还针对你的高考成绩、你的智力水平、你的勤奋程度。作为双非高校毕业生,想要弥补这种差距,最好的办法是先考到985、211高校里来,这样,你的勤奋才有机会让人看到。所以,上面那个二本的男生,我还是由衷地希望他能考上211的研究生,能够站在更高的平台上看世界,不辜负自己的勤奋。




身份很重要,出身名门的光环。




首先,谁都想要好的,企业招人也是一样,在中国求职市场中HR没有那么多时间认真了解每一位获选人,学历算最快、最直接、最有用的筛选机制,985、211也就代表着优秀、能力强。


在大学里混得很水?


不知道题主这里说的“水”是指什么?是没坐上学生会主席宝座?还是没在社团当社长?又或者没被树立为学生典型?


据职前菌了解,企业在选择候选人时更喜欢985、211高校毕业的学生。


就拿我们熟知的华为来说吧,去年的校招数据显示,华为校招985和211高校的毕业生占了绝大多数比列。其实不只华为,阿里、腾讯、百度招的大学生也都以985、211高校学生为主。


为什么有些985,211的学生在大学里混得很水,在找工作时却依然那么抢手?


1、 达尔文说自然界是一个“物竞天择、优胜劣汰、弱肉强食”的规律法则,通过“高考”这一门槛筛选出的优秀学生,在一定会程度上能力都不会差。学校名气高低确实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企业对学生的选择,但985、211只是其中一个原因。


2、 其次,比较对象不同。一些985、211的学生也许在优秀的人里看似混得很水,但比起普通高校的学生,他们就很优秀了。而且这些学校的学生接触的资源比较丰富,他们在接触校园项目、科研、竞赛活动时锻炼了一定能力,比如沟通、策划的能力,在企业看来这些都是加分项。


3、 最后,学校里混得水不代表在外面混得差,985、211的学生一般都很有计划,大家有没有发现那些毕业焦虑的同学里985、211占比小。为什么?因为985、211的同学在毕业前早早就规划好了未来的路,有目标、有计划的人哪个企业不爱呢?


我是应届生求职网,是你职场路上的明灯,更多职场问题欢迎关注我~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1

标签:抢手   华为   大学   高材生   重点大学   找工作   学历   老板   能力   高校   单位   学校   学生   工作   公司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