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高一,期中考试过后就要选课了,3+1+2模式下,我该让她自己选还是我给她选?

十分感谢您的邀请,教师老李会用心回答您的问题,供你参考。

期中考试过后你的孩子就要进行选课,时间非常紧张。不知道您和孩子有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建议你看看李老师之前的文章,我前面写了一个系列,一共六篇,专门教学生如何选课

3+1+2地区的考生,在选课的时候,必须在物理和历史这两门学科当中选出一门作为首选科目,也就是说这两门学科不能同时选。

然后在化学,政治,地理和生物这四门学科当中任意选出两门学科作为再选科目。

一、选课注意几点

1、避免盲目

无论是你还是孩子,在选课的时候,千万要提前做好准备,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临时抱佛脚。

孩子学校的老师应该专门开会说明选课的事情,如果你作为家长参加了这样的会议,一定要认真听做笔记

想必你一定和孩子商量过了,也可能和其他家长交流过,但李老师给你提个醒,千万不要看别人选什么就跟着风选什么。

盲目跟风选课是最多的,也是最不理性的。

2、避免独断

有很多家长都想替孩子做主,比如说就让孩子选理化生组合,觉得这个组合将来好找工作。

可是如果您的孩子确实适应不了这个组合,那么孩子选了之后以后肯定会后悔。这个组合到了高二以后学习的难度会非常之大。

所以你一定要听一听孩子的意见。

3、只听孩子

孩子的意见作为家长是应该听一听的,但是有的孩子的意见家长不要听。

李老师给你举几个例子,有的孩子特别喜欢某个老师,于是就想选某个老师的课。这在分完课之后,这个老师还不一定带你的孩子,所以一定要告诉他(她)。

再比如有的孩子喜欢在一起玩,喜欢分到一个班里去,于是就扎堆儿选课。这种情况很显然孩子对选课非常的随意,将来会后悔的。

还有极个别情况,就是如果孩子要是谈恋爱了,可能和另一个喜欢的同学想分到一个班里去,最后就选了和那个同学一样的课。

4、班主任引导

有的班主任老师可能会对孩子进行一定的引导。虽然说选课走班是尊重学生自主选择的权利。但是有的班主任老师也存在故意引导一部分学生跟着自己走的情况。

所以,作为家长这一点一定要和孩子说清楚,到底适不适合?不适合的,不要盲目轻易选,多种组合都参考一下。

二、选科要参考哪些因素?

1、明白规则

3+1+2模式中,孩子无论是选物理还是历史作为首选科目,高考成绩都是按照孩子考的卷面分也就是原始分计入高考成绩的。

其次,另外两个学科是要进行等级赋分的,就是说孩子高考卷面分是不算数的,得换算一下,最后换算的分数计入高考成绩。比如,孩子选化学,卷面考了85分,但是由于排名靠前,最后有可能变成90分。这个90分计入高考化学成绩。

2、考虑位次

选课首先要考虑的是选出来的组合,一定是能够帮助孩子提高成绩的。只有成绩好了,最后才能考上好大学,好专业。

而在等级赋分制度下,孩子的原始成绩不是特别重要,孩子的原始成绩在所选学科的全部学生当中的排名位置是最重要的。

位置越靠前,最后换算出来的成绩越高,所以,家长一定要关注孩子在某一个学科方面的排名情况。

3、专业选择

选课一定要考虑专业这一个重要的因素。如果选择不慎,到了将来报考专业的时候,就有可能受到很大的限制。

孩子如果选了物理这个学科,几乎所有高校的专业都可以选。所以,孩子如果比较喜欢物理成绩还不错,建议选物理。

假如孩子选的历史,或者说孩子有点偏向于文科。如果只选政史地这样组合,将来报考专业面非常窄。可以考虑文理搭配。

4、兴趣爱好

兴趣爱好是孩子选课最不重要的因素,但是也应该作为一个参考项目。

比如说在两个学科孩子比较纠结,不知道确定选哪一个的时候可以拿兴趣去弥补。

总结:总之,孩子选课一定要慎重,首先要考虑专业面,选出的科目可以帮自己赚分数,两者相结合,然后再参考其它因素即可。




这个问题很好很及时,也是众多初中和高一家长学生关心的问题。因为去年河北省实行新高考政策,今年5月正式出台方案3+1+2。也就是说,语数外3门必选,历史和物理选择一门,从政治地理化学生物4门中选择一门。这个方案据说是对江浙一带改革方案的改进,避免了物理历史选课遇冷,同时突显历史在人文学科、物理在自然科学领悟的重要性。但即便如此,其实还是没有办法完全达到改革的初衷。因为当时改革是要完全的6选3,这样就会有20种组合,实行选课走班,对学校的师资,教室等有很高的要求。但其实有的地方并没有做好相应的准备,再加上江浙众所周知的原因,当前方案是最合适的。

孩子选课是个大问题,涉及到未来的学习优势和专业升学等。不能笼统的说该听谁的,应该本着为孩子负责的原则多方面着想。利用学校的职业生涯规划和从小到大的爱好,了解自己的兴趣,而不是一时半会的爱好,思考我喜欢什么。因为未来你做一个不喜欢的工作是不会长久的。还要考虑你能做什么。比如未来从事机械自动化软件工程,数学物理要非常好,而孩子如果说物理根本就学不会,真的就不要选择物理了,尽管物理实用性很强。另外选择的4科是要等级赋分的,也就是说原来的原始分在所有选择学生中按照公式重新算分,这就取决于你在所有选这科学生中的排名,排名靠前,赋分就高。比如,学生在800名学生中,生物考了第二名87分。赋分可能就是99分。这样选课带来的偶然性很大,而且全省也不会公布数据,公布数据,就知道哪科竞争激烈,哪科竞争不大。所以说到底。无论你喜欢哪门,关键还是看自己的学业专长,到底是物理好,还是历史好,偏理科思维还是文科思维,如果某科实在学不会。千万不要去当炮灰。一定要选自己的强势学科。

当然,从就业面来说,理化生是最佳选择,当然,压力会非常大。考军校的可以选择加上政治,这样无论考研还是背景都很好。

希望对你有帮助。可以关注我啊!




新高考模式终于到了每一个孩子的身边,3+1+2的搞法刺激了每一位孩子和家长的每一根神经。

还没开始,提前紧张,新娘子进洞房的味道,希望别那么快来,又满怀期待。

这和选媳妇是一个道理,家长选还是孩子自己选?

家长选,不用说,十个家长有八个都会先搞定那个“1”——选物理!因为只要选了物理,孩子的就业面就宽广好多,压在家长心上的那颗石头才会落地,剩下的“2”,孩子你随便抓阄吧,不过最好是选化学和生物,因为有句话“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

这是家长们一厢情愿的想法,也是家长认为自己比孩子成熟的地方,因为家长们认为自己的选择直接瞄准了以后大学的录取以及以后的就业问题。

确实,家长没有错,这是事实,也是现实,就像现在的年轻人结婚动不动就要房子车子和彩礼,社会现实,以后要靠这些过日子。

可是,书毕竟是孩子读,家长帮孩子选的“鞋”是否合脚舒服,这得问问“脚”——孩子的实际情况。

首先得看孩子的数学好不好,数学好才会有学好理化生的基础,尤其是物理,数学不好的,物理也跟着死。

第一种情况:孩子数学很好,物理也很好,也喜欢物理,理科思维极强,二话不说,毫不犹豫选物理,剩下两科不成问题。

第二种情况:孩子数学很好,物理也不错,有理科思维,但是更喜欢历史,你纠结了吧?你要孩子选物理,可是孩子说要选历史,怎么办?所以,你要和孩子坐下来,好好沟通,告诉他利弊问题,最大化问题,共同来决定选哪科。

第三种情况:孩子数学一般,是个物理恐惧症,根本没什么理科思维,就知道死记硬背,家长你还在孩子面前大声嚷嚷“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有用吗?孩子会不会反怼你一句“选了数理化,心里好害怕”呢?

所以,孩子开始纠结了,选物理,自己不是那块料,考个二三十分,有竞争力吗?有意义吗?哪还有学习物理的兴趣?不如选历史,虽然自己的历史也不是那么喜欢和厉害,但是相对物理,学好历史的难度要低一些啊。

第四种情况:孩子数学不好,物理也不好,但是很喜欢历史,不用说,孩子一定会选历史,哪怕你家长再怎么说物理的实用性大,就业面广,孩子都不会听你的。

其实,选物理还是选历史,孩子心中早有一杆秤,能选物理的肯定优先选物理,那些选了历史的,大都是知道自己物理这科是个菜鸟,不得已才选了历史啊,这叫无奈。

总之,选科目就是选媳妇,家长可以告诉孩子选媳妇的方法,但是最终决定权还是在孩子心中,因为孩子才是和媳妇过一辈子的人,更何况还有“情人眼里出西施”一说呢。

关注我,后续更多好回答。




看到这个题目,小编深深地叹了口气:原本大刀阔斧的高考改革,却在落实过程中问题叠出。

之前一直认为选科是要到高二才开始的,起码让学生把必修和选修中的必修部分学习差不多了,再根据成绩优劣进行选科,并提供给学生修改选科组合的机会。

现在大部分的学校,却为了早点让学生分班复习,按照选科组合来布置课程和老师,高一期末考试之前就已经开始选课,提问者的学校竟然更早。

这让学生到底依据什么去选科!成绩吗?连知识点都没有学完!科目兴趣吗?这可是高考呀,兴趣决定不了高考成绩。

这里说两点比较现实的问题:

第一,选科一次性选好,千万别抱有第二次修改的心思。

一方面是学生第一次选科后,一定会把重心迁移到高考科目,越离近高考时修改越不利于成绩。

第二方面,学校为了避免修改课程的学生较多,对于课程安排和人员分配,甚至增减科目组合班级等有较大影响。一般情况下会利用各种理由劝说学生,不支持学生进行科目修改。上一方面就是理由之一。

第二,要自己拿主意,对于任何外部的建议只当参考(即本问题的回答)。

小编所写文章的评论中,很多读者都说是老师和学校都建议弃考物化等。小编不否认其中确实有一部分赋分成绩的因素。

可是,更认为有部分人会为了学校好安排科目组合的班级,来进行不符合学情的选科建议。

比如,3+1+2的部分学校出现了严重弃考化学的现象,只有个别同学选择化学,那么学校不得不为了他们单独开设一个班级来进行高考复习。这时候,所谓的“弃考化学”的建议也就来了。可事实上,其中就会有化学学霸却不得不学其他科目的情况。

当然这个现象不是普遍存在的,主要集中在弃考比较严重的学校,各位家长和考生可以多多了解一下现实情况。

应该坚持自己的意见还是听从学校的建议?想必大多数人都会选择屈从。

至于您和孩子的意见到底听谁的,小编的建议是:在保证专业覆盖率的情况下,听孩子的。

即如果孩子的选科组合对应的专业覆盖率太低,是绝对不允许的(至少是物理或化学选择一个),剩下的,可听孩子的建议。




笔者的建议是:重视选科这件事,充分分析、和孩子一起讨论后确定。

关于选科,主要从四个因素进行权衡:

1.学科兴趣的优势。这个决定性因素,毕竟要面对高考分数还是首先要考虑的。并且,一般学科兴趣和孩子后续的专业兴趣是会匹配的;

2.该学科对选择高校和专业的影响。这个是极为重要的因素,不同的科目组合会影响到高考时可选的高校及专业。

3.选择该科目的人数。这个主要是因为3+1+2模式下“赋分”机制所引发的。一般而言,假设选择某科目的人数过少,会加大取得赋分好成绩的难度;

4.所选择科目的分数分布特点。这个也是因为3+1+2模式下“赋分”机制所引发的。由于学科特点,有些科目考分比较容易接近和集中,这会导致“1分几操场”的现象更为突出。

但需要指出的是,上述3、4只是趋势性、非决定性影响。

上述若展开,内容会比较多,不适合在问答里编写。笔者曾写过关于这个话题的一组头条文章,题主若有兴趣可进一步参考

该组文章共4篇,首篇为:《高考从小白到精通1:3+1+2高考,依据什么选择科目组合?》,文内有其他3篇的链接。

欢迎关注下我、欢迎评论!




新高考改革不知不觉来到了人们的身边,现在新增八个省份,高考模式“3+1+2”,按道理来讲选课应该在高一期末考试,现在提前到上学期期末考试,这应该也是报考意向。

尊重孩子的选择

“鞋合适不合适只有脚知道”,哪个科目学的好,只有学生自己知道。

物理和历史二者选一,从某种角度来说,这只是文理分科后的一个过度,虽然打破了传统的文理分科,但是还是有一定的倾向,一般选物理还是侧重理科,选历史还是侧重文科。只不过范围更大了些。

根据孩子学习的实际情况,去选择最佳组合。充分考虑孩子的学习意向。

家长做好准备工作

家长要在选课过程中,对于不同的组合有一定的了解,知道什么组合能上什么专业,能给孩子有个指导意见。

准备工作要充分,给孩子做好以后职业规划,如果没有明确的就业方向,那就选物理,以后就业面广一点的。

如果有非常清晰的目标专业,那就在这个前提条件下,能考更多的分为目标。

准备工作一定要充分,千万不要选了之后,再去修改,那会对修改后的科目学习有一定的冲击,毕竟组合不同,侧重不同。

选课需要家长的指导加上学生的学习成绩,才能让你有更清晰的目标,家长千万不要替孩子做主。

希望留下不同看法,欢迎点赞关注!




2020年,先来看看采取新高考模式的省份的一本录取率——北京为45.68%;天津30.50%;上海30.29%;海南25.23%;山东20.9%;浙江16.5%。

为什么要看一本录取率,二三本合并之后,二本的价值就变得低一些了,想要找到好工作,一本当然是首选了——以前我读书时,全班大部分人都考上了二本以上,在县城已经是了不得的成绩了,而如今来看,二本真不算什么了。

有这么一个关于高考的比喻流传着:一本线就相当于软卧;二本线就是硬卧;专科是硬座;非全日制就只能是站票了。我想表明的第一个观点是——无论谁选课,都得先奔着一本线去。不管怎样,长途旅行中,待在狭窄的空间里,软卧总是要舒服些的。

第一、什么是3+1+2模式呢?

3+1+2模式,想来有孩子上高一的家长们都能明白,我就简单解释一下:

3指的是语文、数学、英语三科必选;

1指的是物理和历史,二选一;

2指的是化学、政治、生物、地理四选二。

1、物理和历史谁更重要呢?

如果我是站在专业选择上来选,我一定会选择物理,因为之前看过学科组合的专业选择率,只要有物理,基本上能选择所有学校的大部分专业,其选择率都在90%以上。

但是,我不得不说一句:我是文科生,物理对我来说确实太难了,我读高一时,初中的同学们都问我为什么选择读文科,我的回答是学习轻松。但其实真正的原因是物理和生物,我学得真不怎么样。

选择历史也不见得就不好,毕竟历史政治地理,文科三雄中,历史当属第一位的。尽管选了历史,专业选择率可能会低到70%,但能跟随自己的爱好,考上一个好的一本院校,出来也不是没有竞争优势的——万一孩子就是考古的材料呢?或许出来会成为鉴宝大师也说不定,天生我材必有用。

2、化学、政治、生物、地理怎么选呢?

还是按专业选择来看,化学是四科当中,最具实力的,如果选择了物理,再选择了化学,那么专业选择率高达97%。剩下的政治、生物、地理,那就看家长们随意发挥了,这三科的重要性相差无几。

第二、怎么选择专业更好呢?

家长和孩子在选择上,最大的分歧——家长偏于理性;而孩子偏于感性。家长肯定是从未来就业以及专业选择率高低上做决策;而孩子则是根据自己的喜好,以及学习成绩来做判断。个人认为,家长和孩子是可以综合意见的。

1、家长帮孩子做选择,孩子学不好,考不上好学校也是枉然:

假设家长帮助孩子选择了未来更好就业的专业,但孩子努力了,最后只考上了一个普通大学,没什么名气,毕业后孩子的竞争力也不大。一所知名大学,就是孩子最大的靠山,至于专业,有的企业或许不看呢?

试想一下,身边的清华大学毕业的学子,出来找工作只要说自己是清华的,专业都还没来得及介绍,大家就已经觉得很“哇塞”了。哪怕只是清华最差的一个专业,人家清华实力摆在那儿,最差也能教出优秀学子。

所以,家长选择科目组合的首要出发点,应该是能否考上名校

2、孩子的学习兴趣永远是原动力:

学科组合,首要看的一定还是孩子的学习兴趣——举我自己的例子,我读书的时候就是不喜欢物理,无论怎么学,始终学不好。我也想努力啊,但是每一次成绩下来,信心就被打击一次,久而久之对物理已经完全不感兴趣了。

在高中的时候,我无意听到了两个女生的谈话——“你昨天晚上看了多久英语?”“我背英语单词,一直到十一点半,实在太困了,就睡着了。”“我看英语,越看越精神,根本睡不着。”

这句话我一直记得,实在是太让我震惊了——兴趣真的是每个学子学习的原动力,能越看越精神,这得有多喜欢这个学科啊!

所以,家长选择科目组合,还是得看看孩子的学习情况和兴趣。

第三、我们来看一看,2020年全国各地985和211院校录取情况:

1、全国各地985院校录取率前三:

(1)天津市,5.80%,排名第一。

(2)上海市,5.30%,排名第二。

(3)北京市,4.30%,排名第三。

2、全国各地211院校录取率前三:

(1)北京市,14.00%,排名第一。

(2)上海市,13.60%,排名第二。

(3)西藏自治区,12.80%,排名第三。

这个数据仅供参考,全国211院校一共有112所,985元院校仅有39所,可想而知考到985和211的难度有多大,毕竟2020年全国高考人数已经达到了1071万,比2019年增加了40万,今年的考生只多不少。

最后想要题型各位家长:未来的就业前景很重要,但一定不要本末倒置——当前的首要任务,是让孩子考入一个好的大学,进入大学之后,还可以考虑选修第二专业。如果好的大学都没进去,再好的就业前景也是百搭,你们说呢?

我是学子成长计划,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感谢您的耐心阅览!




看了几个回答实在看不下去了,题主的问题是该让孩子自己选还是家长选?

开门见山的说我的建议是学生自己选,家长要协助。

下面我们谈谈学生如何选以及家长如何协助!

学生如何选科

首先,学生要做一份职业生涯规划,可以自己做也可以找第三方专业机构做。自己做的话有些难度却最能提高孩子能力,包括自学能力,查阅资料能力,自我管控能力等。(这里我就不赘述了)

然后,根据生涯规划找出自己对将来职业的兴趣和向往。其实就是我们常说的早立志明确方向。

最后,根据职业方向选择对应的大学专业,甚至将来要报考的大学名单都要做出初步选择。那么这些大学的专业要求报考的学科组合就会出来了,有些专业限制必选物理或者必选历史或者不限制。选科的方向不就出来了吗?再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和学科兴趣做出最后的组合。

其实这些工作应该在初三毕业之后的暑假就应该做了,时间比较充裕。新高考改革的目的其实就是将每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从大学提前到了高一。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并让学生发现自己认识自己从而个性化发展。

家长如何协助

新高考改革以后,学生选科很重要,但是学生的学业也是非常繁重的,做一份心仪的生涯规划也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搞定的,毕竟学生也就刚刚成人,对社会对职业还是相当陌生的。那么家长就需要在闲余时间帮助学生做好准备工作。

搜集资料,各大学资料,专业学科资料,职业介绍资料等等。。。

沟通,多和学生沟通座谈,做一个学生的“知心姐姐”,放下你家长的身份放下你家长的姿态,放下你手中的手机,好好和学生交流,打开学生的心扉让他(她)认识自己发现自我。

写在最后

别听其他人乱喷什么新高考改革失败,什么不如分文理科等等乱七八糟的。如果新高考改革方案没有经过国家的深思熟虑和考证调研会逐步推行吗?为什么我们参加的3+X会叫停?而2014年就开始试点的新高考没有叫停?

如果家里有学生的话一定要好好解读一下新高考改革的政策内容。教育是国家发展的重中之重,是根据国家战略需求而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唯一途径。

最后(这是真的最后),吐槽一下:新高考改革真是给家长增加负担啊,工作一天累的像啥一样还要坐下来查资料还要做心理医生,我,我太难了。。。

如果觉得我答得还可以的话就点个赞吧,反正又不会怀孕不费碳。(其实这才是真的最后)




高二已经进行半个学期了,前几天一次联考后,一位家长非常焦虑的去找学校领导,又是改科的,这已经不是第一个了,肯定也不是最后一个,我问她为何这个时候还要改科?

她说:“当时孩子不想选理化生组合,但是我听人家说这个组合专业多,好就业,就强制她选择了,结果这次考试,生物非常差,赋分后才60多分,对她影响太大了。”

我说:“也不能因为一次考试就放弃和逃避吧,应该先积极适应。”

她说:“孩子对生物没有一点兴趣了。”

为了避免学生大规模调整科目,给学校教学带来的冲击,学校一直严格限制学生改科,但是即便如此,还是有几十人在分班后选择了改科。

新高考选科,对于学生、家长和学校都带来了新的挑战,要一个不懂教育的家长和一个十四五的孩子规划未来,确实勉为其难,但是现实就摆在面前,你必须要适应。

高一选科,到底应该听自己的还是听家长的?“赢在高三”老师认为:要听自己的,但是前提必须要做到一点——“知己知彼”!

一、知己:首先要真正了解自己

很多学生,连自己都不了解,选科只是盲目跟风或者盲从家长、老师的建议,这是不对的。所谓“知己”,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知道自己能学什么:

自己能学什么,这个自己最清楚,家长真不知道,老师也只可以提供参考。比如我化学能考65分,政治也考60分,这并不是说你的化学就比政治学得好,你学化学是否吃力?投入的时间比政治多多少?这都是需要考虑的因素。

如果一门学科,明明听课都非常困难,却非得跟风去选择,最后的结果,只能是别人的“炮灰”。

2、知道自己想学什么:

在选科时,很多学生存在“畏难”情绪,遇到困难的学科,就绕开,这也未必对!比如自己明明能学好物理,但是一遇到点困难,就开始自己给自己找退路,自我安慰:反正以后可以不选,于是就放弃了。

要知道,以后打算从事哪个方向的职业,如果是理工类的,就尽量选择物化生组合或者带物化、物生组合;如果要从事文史类专业,就可以选择政史地组合或者带政史的组合。

对未来没有规划,盲目选科,以后报考时只能后悔。有个学生选择了史地生组合,但是后来说想考警校,然后我劝他赶快改成带政治的组合,因为警校对政治的要求是非常高的,不选择政治学科,对于偏文的学生来说,是没有机会的。

二、知彼:知道对手实力如何

新高考实行“赋分制度”,学生最后的成绩,不只取决于自己,还取决于你对手的实力,只要选择的对手实力比你差,即便你是“学渣”,也可变“学霸”。

比如选择政史地组合,因为有大量的艺术、体育生垫底,那么中等生赋分就会比较有优势,如果你是尖子生,优势就更大了,以前用原始分,尖子生和中等生的文综拉不开太大的差距,能相差三四十分就算比较大的了,但是实行等级赋分后,政史地一科就可以拉开三四十分的差距,因为有了赋分制度,原来的文科尖子生也可以和理科生一样,“小三科”(“3+3”模式)也可以考到90多分,甚至100分了,与其他学生的差距,进一步扩大了。

而有的学生偏偏要选择政史生或者史地生组合,感觉自己的生物学得要好一些,殊不知,你一个偏文的学生,生物再好能好过那些偏理的学生吗?只是自己的生物相对政治或者地理好一些而已,但是在赋分制度下,你的生物就可能成了“炮灰”,而如果选择政治或者地理,反而赋分更高,你觉着选择哪个更合适?

由此可见,选科确实是一个技术活,听父母的不如听老师的,听老师的不如听自己的,听自己的,一定要做到“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

我是“赢在高三”,专注教育,用心解答教育问题,如果对你有帮助,欢迎关注!




3+1+2模式语数外三门必考,物理和历史两门中必须选一门,化学,政治,地理和生物这四门学科当中选出两门作为高考考试科目,总分还是750分,语数外各150分,其他三门各100分。由于3+1+2模式的高考不但关乎学生学习的兴趣,更重要的是牵扯到孩子高考后选什么专业,将来就业的问题,因此家长一定要和孩子商量的情况下选择科目。

一、选课注意哪些事项?

1、避免盲目跟风

首先,无论是家长还是孩子一定要有思想准备,选孩子擅长的功课,不能听别人选什么自己就选什么,不能有从众心理,一定要避免盲目跟风。盲目跟风是最不可取也是最不理性的。

2、避免独断专行

家长在选课走班的时候,一定要征求孩子的意见,不要替孩子完全做主。家长觉得自己所选的专业将来就业好,容易找工作,但孩子不一定适合这样的课程组合,因为这个组合要赋分的,如果孩子不擅长这里面的功课,孩子以后学习会很吃力,可能与家长的愿望背道而驰。因此家长千万别自以为是,独断专行,听孩子的意见很重要。

3、也不能全听孩子的意见

孩子毕竟是孩子,家长和孩子一定要清楚选课走班的厉害关系,家长的独断专行不行,同样也不能全听孩子的意见。

有的孩子或许是喜欢某个同学才选了这门课,有的或许喜欢某个老师选了这门课,有的或许讲哥们义气选了这门课,作为家长一定要了解孩子的真实意图,全听孩子的意见也未必正确。

4、多和科任老师沟通

在选课前多和科任老师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尽量能得到科任老师和班主任的建议,让他们给孩子一些引导,以便根据成绩了解孩子对该门功课的潜力,不要轻易做选择,综合考虑各种组合,看哪一种组合最适合孩子。

二、选科的其他参考因素

1、等级赋分因素

在3+1+2模式中的3和1是按照孩子高考卷面成绩记入高考的,其他所选两名功课是要进行等级赋分的,也就是说孩子高考卷面分出来之后还要换算一下,最后计入高考成绩的是换算分数。假如,孩子选生物,卷面成绩90分,但因排名靠前,最后换算分数可能变成98分。这个98分最后计入高考生物成绩。

2、学生成绩位次因素

在等级赋分制度下,学生的原始成绩不是那么重要,重要的是孩子的原始成绩在所选学科的全部学生当中的排名位置是否靠前才是最重要的。因为位置越靠前,最后换算出来的成绩就越高,这时候学生成绩位次就显得特别重要了。

3、专业因素影响

选科就意味着选专业,因为选科影响着将来高考专业的选择,上好大学,选好专业。如果家长和孩子过于盲目,到以后填报志愿就有可能收到限制。

总体上,如果孩子选择物理这个学科,基本上所有高校的专业几乎都可以选。因此,孩子如果擅长物理,建议家长和孩子尽量选择物理学科。如果的+1孩子选了历史,+2选择了政治和地理,这个组合将来报考专业面就非常窄。综合考虑,最后选择文理搭配这样的组合。

结语:孩子选课一定要认真而慎重,首先要分析注意哪些事项,然后再考虑选课的其他参考因素。总之,选出的科目组合最好文理结合,要以帮自己赚分数提高成绩为宗旨,不能盲目跟风。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3-12-19

标签:组合   科目   学科   家长   物理   女儿   兴趣   成绩   政治   化学   生物   孩子   学校   学生   历史   专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