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团长我的团》为何看一遍看不懂?多刷几次才能感觉到可怕?

有团长看到必答!!!

十年来看了几十遍的《我的团长我的团》,我觉得应该有资格回答这个问题。刚看完的时候,以为遇到了稀世珍宝,总忍不住给周围人安利,但绝大多数都没了下文。也是,当初豆瓣评分才7点多分,网上随处可见有关这部片子的负面评论,碰壁多了就养成习惯,不再主动安利。11年过去了从开播的7点多分涨到现在的9.5,只能说实至名归!

我看团长也不是一开始就顺利,首播时,各大卫视争先恐后的播出,我也兴致勃勃的坐在电视机前守着,硬着头皮看了三集,有些懵了,这拍的是啥?他们都在说啥?我的感觉像是在看《东邪西毒》。实在没看懂,弃了。

但团长从此在我心里种下了一簇火苗,总是在角落里时不时地召唤着我。那源于我对整个《士兵突击》主创团队的信任,如果没看懂那一定是我自己的原因。于是一年多后,团长热度褪去,我下了全集找了个周末,静下心来再看,这一下就不可收拾,又把铁血论坛、百度贴吧、豆瓣的大神帖都看了个遍,小说也是常看常新。

言归正传,我觉得要看懂团长,无外乎以下几点:

1、静心。如果第一次看的话,这部剧适合一个人找个整块儿的时间,静下心来看;

2、跳出思维定式。这个剧不迎合观众、不装犊子。千万不要预先给他按个什么slogan,什么战争剧、抗日剧、远征军......那些都只是团长的外衣。没有什么壮怀激烈,第一次看只需感受一个一个人物,让他们带着你走进去;

3、看前人的精华讨论。如果你能看完一遍,必然会带着一堆问题,这时候你才能看懂那些帖子都在说什么。看完后会很受启发,会让你带着问题有再看一遍的欲望;

4、弹幕。哔哩哔哩的弹幕中有不少有用的信息,重看时可以就着弹幕;

5、小说。有的桥段辅以小说可以增加理解。只是小说更加沉重,我本人看过剧后,不忍将剧中的人物再带入到小说。

6、缘分。最后要说的就是缘分了,这恰恰是最重要的一点。一部完全沉浸式体验的剧,你很难按照从小学习的惯性总结个什么中心思想。有缘分能走完上述5步的,它就注定留在你的心里了。没有缘分,真的莫要强求。

要问我团长有什么缺点,我只能说团长毒性太强,看过后,别的片子很难入眼。

《我的团长我的团》想通过战争去刻画人性的多了,但是我觉得很少有作品能有勇气触及《团长》的高度。它不仅仅关心战争中的人民肉体上所受的苦难,它关心战争给人带来的精神上的苦难。

人存在的秘密不仅仅在于活着,而在于为什么活着。《团长》想告诉我们的,可能就是人要为什么活着。他在观众面前解剖每一个角色,让你看他们的灵魂。这些灵魂没有多高尚,多高贵,但是他们那样真实那样坦然地面对着你,会让你觉得仿佛编剧在通过这些角色解剖你自己的灵魂。

其实认真讲我觉得这部剧挺浪漫的。对现实的刻画无可比拟,但是仍然有一个浪漫主义的内核。这部剧让一群不被自己也不被他人尊重的人最后抱着信仰死去,让你看到无数的死亡却依然热爱生命,他让你笑也让你痛苦,不仅让角色痛苦也让观众痛苦,但编剧是仁慈而慷慨的,他给了角色希望,也给了我们希望。


这部剧里我最想聊的也是感情最复杂的一个人物便是孟烦了,也就是本剧讲述者。从一个第三人称的角度来看,这个人无疑是令人讨厌的,自私自利的老兵油子,贫嘴欠抽的挖苦狂魔,孟烦了人如其名 ,对生活早已失去了兴趣,变得什么都不关心,什么都不在意,浑浑噩噩。他是怎么从一个热血学生变成这样的?剧中他说了,五年前打了二三十场败仗,一路从北平退到云南;徐州会战战场上,敌人一辆坦克报销了他们一个排,缺乏重武器的国军拿着大砍刀砍坦克的场面实在是魔幻;一开始还是带头第一个冲出战壕的,但回头一看竟然没有一个人跟上,后面就变成鼓动新兵去当排头兵第一波冲锋;身边的战友互相猜忌,一个个都被磨掉了斗志,看到敌人只想保命求全,不再渴望看似不可能的胜利。在那样的大环境下,他很难独善其身,只能随波逐流。在近现代中国,这种情况并不少见。贫穷愚弱的大多数人是社会主流,整个社会文化死气沉沉,百年屈辱让刚刚建立起来的民族意识转变为集体自卑感。这种社会氛围在今天依然会出现,这种自卑感同样延续至今。我们都希望社会上多一些舍己为人的雷锋,多一些舍身救人的赖宁,但我们不希望自己或是亲朋好友成为这样的人。人人对精致利己口诛笔伐,但人人又都那么实用主义,没有人想吃亏。

《我的团长我的团》小说总是给人黑暗而绝望的阴冷面孔,让你被虐到肝肠寸断,而后又让人看到光亮透过窒息的浓雾暖一暖凉了的眼窝。下南天门后的一段看得真是揪心啊!一个个都死去,不敢看第二遍。

南天门是道坎,熬下来的也恍若隔世。刀光剑影黯淡后,人渣与精英们也没了精气神。还不如就此搁笔,免得落下北上时的瞻前顾后,欲说还休。

战斗胜利的荣耀多数并不属于那些勇敢的人,因为他们要么死了,要么太过卑微上不得太大的领将台,他们只是战损报告里的数字。所谓会打仗用兵的大将,不必刺刀拼得勇不必手榴弹扔得远,只需对外搞定上峰弄得到军需,对内处好下属让他们敢死。

世俗概念的成功人生很多时候也不会属于努力的人,因为他们大多没有领悟到选择比努力重要的真谛,或者根本没得选择,他们加班加点的成果只是融资报告上的数字。所谓大老板,不必全勤不必熟悉业务,只需对外做好财报弄到投资,对内哄好员工让他们按时交活。

总得有炮灰,总得有社畜。炮灰还能在成灰之前借大义激昂慷慨发出一声炸响,社畜却只能默默。


《我的团长我的团》绝对是一个巅峰,剧情,演员都是接近完美的,按中国现在的电视剧市场形势来看,未来能被超越可能性很小。

《团长》这部剧应该算是国产抗日剧的翘楚之作,尤其是在塑造反面对手方日军方面,比起其他神剧,没有刻意的做作、夸张和丑化(丑化敌人就是丑化自己),除了真实还是真实。

团长会告诉我,不要听天由命,不要安逸。少年中国有希望,不要让我们的先辈成为了最后的英雄。

其他的剧告诉我,我们多厉害,手撕不痛快,还可以来个枪斗术,日本人用了八年才逃出中国。

《我的团长我的团》11年过去了从开播的7点多分涨到现在的9.5,只能说实至名归!9.5分太低了,在我心里,他就是满分。10年间越来越多人看懂了团长。这绝对是战争电视剧的巅峰,感人肺腑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5

标签:南天门   团长   实至名归   炮灰   自卑感   中国   敌人   可怕   缘分   观众   角色   痛苦   灵魂   战争   真实   小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