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里有哪些比较搞笑的细节?

我觉得《三国演义》中的《失街亭》的一段细节比较搞笑

小时候看《三国》,觉得诸葛亮,扇子一摇,妙计频频,伏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

那个天下就是他们家的,只有想要,摇摇扇子,随时可取。

长大后再看看《三国演义》。很多细节就觉得比较搞笑。

比如《失街亭》的一段细节


孔明大惊曰:“孟达作事不密,死固当然。今司马懿出关,必取街亭,断吾咽喉之路。”

孔明大惊,说明诸葛亮吓坏了,知道事态严重,非常紧张。有点失态。要不然,此处可以写成:孔明手中扇子一摇,心中暗暗一惊。



难道诸葛亮收到情报后,不应该先给大家开个军事会议?分析一下敌情?

好像诸葛亮一直也没有告诉他们,司马懿有多少人马?还是他自己也不知道?

便问:“谁敢引兵去守街亭?”

一个“敢”字,就是要看看谁的胆子大,还有没有不怕死的,而不是说“谁愿意引兵去守街亭”?

言未毕,参军马谡曰:“某愿往。”

有一个不怕死的,此时,马谡看到诸葛亮的难处,立马胸口一拍:我愿意去!


孔明曰:“街亭虽小,干系甚重。倘街亭有失,吾大军皆休矣。汝虽深通谋略,此地奈无城郭,又无险阻,守之极难。”

孔明这段话颇耐人寻味,前面一句是说街亭的重要性,后面一句话,是说街亭无险可守,守之极难。但是中间加了一句“汝虽深通谋略”。

那诸葛亮的意思是:虽然困难不小,你也是很厉害的哦,是要你去呢?还是你要去呢?


谡曰:“某自幼熟读兵书,颇知兵法。岂一街亭不能守耶?”

马谡为什么这么高调?因为诸葛亮说了你“深通谋略”。大敌当前,要有必胜的信心,怎么可能退缩呢?考验自己的时候到了!硬着头皮说了这么一句豪言壮语!

孔明曰:“司马懿非等闲之辈,更有先锋张郃,乃魏之名将,恐汝不能敌之。”

孔明这句话,怎么觉得有点怪怪的呢?他把司马懿和马谡放在一个层次对待,那个意思是,你马谡很厉害,但是人家司马懿、张郃也是很厉害的,我怕你打不过他们哦。诸葛亮的这一句话,把司马懿他们都交给你马谡了,你行不行啊————这难道就是传说中的激将法吗?


谡曰:“休道司马懿、张郃,便是曹睿亲来,有何惧哉!若有差失,乞斩全家。”



马谡果然豪情万丈,头脑一热,一句大话脱口而出。感觉自己一个人都能把魏国给灭了。这情景,一般是酒喝多了,才会说的话。我相信诸葛亮就算是喝了酒,也是不敢说这个话的。

孔明曰:“军中无戏言。”

诸葛亮可不管,等的就是这句话,管你喝酒没喝酒!赶紧告诉他:军中无戏言。不许他反悔。

谡曰:“愿立军令状。”孔明从之。谡遂写了军令状呈上。


马谡上了高楼,是不会让你下来的。诸葛亮立马笔墨伺候。本来马谡是想表现一下,没想到,立了军令状。

感觉马谡非常可爱,也不知道司马懿有多少人马?也不知道诸葛亮给他多少人马?也不知道要守多久?

万事不管,军令状签了再说!脑袋先放砧板上。马谡是想帮领导分忧,但是,诸葛亮好像不是这样想的。

搞定马谡,诸葛亮给他二万五千人在加副将王平。也不告诉他们对方有多少人马?打发他们走了。(书中说了,司马懿率二十万大军杀来。)

诸葛亮摇摇扇子,头脑清醒了一点,

想想马谡很有信心,还是觉得保险一点比较好,让高翔带一万人去列柳城,可以救援街亭。又摇摇扇子,再想想还不对,高翔打不过张郃(诸葛亮也没有想想马谡能不能打得过张郃),怎么办?想到了大将魏延,让魏延带领本部人马去街亭后面驻扎。

魏延对诸葛亮的安排有意见:应该让我在前面!让我去破敌啊?怎么把我放在这么安闲的地方呢?诸葛亮说:前面破敌,那是偏将的事情,你是大将啊,你现在接应街亭,挡住阳平关的要冲道路,总守汉中咽喉。千斤重担在你肩上啊!哪里会轻松呢?好好干,不要坏了我的大事!几句话,哄的魏延心花路放!

就像一个老农,家里一个盆漏了,他打了一个巴子。

想想,可能还漏,再加一个巴子,还是不放心,又打了一个巴子。

这下子,心里踏实了。心想,我打了三个巴子,总不会再漏了吧?

会补盆的,好巴子,一个就够,不会补的,就是十个巴子,要漏它还是漏啊。

诸葛亮终于觉得一切安排好了,上了几道保险,司马懿应该不是问题了吧?放下心来,再看看,部队还有点多,没地方安排,然后把赵云和邓芝叫来,让他们各领一支军队出箕谷,迷惑魏军,碰到魏军,打不打都行。

最后,孔明把扇子使劲摇了几下,令姜维作先锋,自己亲自带兵由斜谷出兵取郿城,如果拿下郿城,就可以把长安给破了。梦想总是要有的嘛,万一实现了呢?

没有一个完整的计划,想到哪里,搞到哪里。

再说说街亭那边,马谡说,要在山上扎寨,王平说,要在山下扎寨。其实不管在山上还是在山下扎寨,结果都是一样的,街亭守不住,兵力太过悬殊,马谡人数少,肯定是应该在山上扎营的。王平说在山下扎寨,那是瞎扯。

平曰:“参军差矣。若屯兵当道,筑起城垣,贼兵纵有十万,不能偷过

二万五千人在路口扎寨,筑起城垣,开玩笑,山下更好被包围,山上,都能被团团围住,山下更不用说了,这是常识。筑起城垣,更是不可能,司马懿哪里给他们时间筑起城垣!到时候,树还没砍回来,司马懿大军已经杀过来了。

就算马谡在山下扎寨,诸葛亮又会说,你应该在山上扎寨。

总之,这一次的北伐,更像是出国旅游,不杀马谡,大家回来实在不好交差!






话说汉中之战前,张郃奉命攻打葭萌关,刘备和诸葛亮认为张郃是魏之名将,除了张飞无人能战张郃,商议调张飞前来率兵救援。黄忠不服,主动请缨,并挥舞大刀如飞,连续拽折两张硬弓,总算得到刘备、诸葛亮的认同,和严颜一起出兵增援葭萌关。到了葭萌关以后黄忠不仅击败张郃,还顺势夺了天荡山,立下了大功。

黄忠、严颜夺了天荡山以后向刘备报捷,刘备大喜,率军亲征,带了诸葛亮、张飞、赵云等人来攻打汉中。刘备出了葭萌关以后,决定攻打定军山,黄忠再次请战。诸葛亮表示怀疑,说夏侯渊非张郃可比,你虽然击败了张郃,但是未必能赢夏侯渊:

老将军虽然英勇,然夏侯渊非张郃之比也。

黄忠再次表示不服,声明只带本部三千人马就可破夏侯渊,最后总算得到诸葛亮的首肯,命黄忠为主帅,法正为监军,前去攻打定军山。黄忠不负众望,在法正帮助下,于定军山大破夏侯渊军,将夏侯渊一刀连头带肩,砍为两段,取得了大胜。

可就在黄忠拿着夏侯渊首级献功劳的时候,恰逢曹操亲自率军来汉中迎战刘备,命张郃将米仓山的粮草运到汉水北山之下,刘备和诸葛亮就又开始商量派谁前去劫粮。连胜两仗的黄忠自然是再次要求出战。

结果这次刘备全然忘了之前刚刚夸过夏侯渊,转口对黄忠说张郃要比夏侯渊强的多,你能杀夏侯渊,未必能战张郃:

夏侯渊虽是总帅,乃一勇夫耳,安及张郃?

这一刻想必黄忠内心之中肯定有千万匹羊驼飞奔而过,当初说张郃厉害,击败了张郃说夏侯渊厉害,杀了夏侯渊了,又改口说夏侯渊不过是一勇夫,不如张郃厉害,你们这是把我当猴耍啊!

求黄忠此时的心理阴影面积。




在《三国演义》里讲到搞笑的事,莫过于猛张飞独守小木桥的那一段,可以说,看过三国演的人普遍都印象深刻老少欢喜。

张飞令手下二十亲随砍下树枝拖于马尾,在树林后来回奔跑布下疑兵,自己则跨下乌驹马,手持丈八蛇矛立于木桥前怒视前方曹军追兵将近。

说到这,要问张飞张屠夫一夫当关堵住木桥真有这个胆吗?有,他是真的有,这一点大众应该都普遍相信。因为自从桃园三结义起事以来,哪怕是没起事之前干的就是白刀子进红刀子出的营生。

胆儿肥,敢斗狠,不惜命,这些都是他们特长。

嘿嘿!貌似曹军刚至,张屠夫狂飚一吼,就吓死一大将,喝退一骑营的事,那就不可能了?

喔,你张屠夫名声在外专斩狠人也是没错。但是,试想一下,曹军铁骑精锐,带队追击的人家好歹也是一百里挑一,经过战仗见过世面的将军。大白天的,真的能胆小到被一嗓子吼叫吓死吗?

小树林布疑兵,到最后拆桥撤离都有可能,唯有凭着一声吼就吓死人,吓退兵的事,也真的是大搞笑了吧!

曹军要是真的如此不堪?刘关张外加一绝世军师诸葛亮也不至于一退再退,败走新野。

当然,在三国演义里看似搞笑的事还有,写书、立传、泣血,用心之作四大名著,各种思路欣赏的角度不同,你要是真有心思把时间用在鸡蛋里面挑骨头,心里尽是装着小九九的话。

凭心论,只怕是中华诗山文海开拓创新之路,从此再无名著出。

老实说,创作不易写意心屈,付出的岂止是点点滴滴,而收获的往往却是分之毫厘,几有希骥?




在《三国演义》中,有个不太让人注意的细节确实令人感到又可笑又可气。

这是在《三国演义》的第十五回中。

回目: 太史慈酣斗小霸王 孙伯符大战严白虎

太史慈归降孙策后,随着东吴军四处征战。孙策与严舆作战,严舆抵挡不住,率兵退入吴城,坚守不出。

孙策率领大军水陆并进,将吴城围困得水泄不通。但城墙高大坚固,严舆拒不出战。孙策一时也奈何他不得。

于是,孙策就率引众军到吴城的阊门外向城上士们招降。

而城上严舆有一名裨将左手托着城墙的护梁,右手指着城下,破口大骂。

东吴军中,太史慈骑在马上拿出了弓箭来,拈弓搭箭,对身边的同僚们说:“看我射中这个家伙的左手。”
说着,弓开如满月,箭走似流星。太史慈的箭就到了,嗖地一下,正好把那个禆将的左手牢牢地钉在护梁上。

看到太史慈的箭法如此精绝,众人赞服,原著中描写道:“城上城下人见者,无不喝采。

这就让人很难以理解了,如果说城下之众人喝彩,还是情有可原的,毕竟是本方的战将展示了出色的箭术。

但是令人搞不懂的是,城上这群人喝彩什么?有什么可高兴的?自己的将领被敌人一箭射中了,不是同仇敌忾,居然还大声叫好,可见严舆的这些军士们的军纪和品德已经败坏到了何种程度!

当然,还有一种可能是,这位不知名的禆将平时的人缘实在是糟糕透了,城上的同袍们巴不得他早点倒霉。看到他挨了箭,大家心里非常高兴,心想:“你也有今天!”,所以忍不住喝起彩来。

总的来说,人要混到这种份上,也确实是一种悲哀。




感谢悟空问答;

我感觉在三国演义中搞笑的事情有以下几个。

1.赤壁之战之后呢,曹操败走华容道,这个剧情大家都很熟悉吧,可以说是在三国中的经典之作。根据《三国演义》电视剧中曹操在逃跑的过程之中狼狈不堪。但是却对天大笑三次,每次笑的时候都引来蜀国张飞,关羽的追捕,最后吓的不敢说话了。这一段让人感到好笑。都被打败了,还要面子,装风度,哈哈。

2.诸葛亮的空城计,大家还记得吧。凭借一把琴,淡然坐在城墙上,城门大开,缺是吓的司马懿不敢动一步,最可笑的是诸葛亮不小心把琴给谈断了,吓得司马懿直接骑马向后跑了五十里地,摸摸自己的头还在,哈哈。

3.还有一段是马超追曹操那一段。曹操身为主帅,自己跑到前边去,被马超在远处看到直追而去,一边追一边喊,穿披风的,带将军帽的,有胡子的是曹操,吓的老曹都把身上零件搞光了。你说如果马超喊一句“屌大的”是曹操,那不就完了,哈哈。




根据印象来说,不分先后顺序。

第一,曹丕对甄宓。

却说曹丕见二妇人啼哭,拔剑欲斩之……丕拖此女近前,见披发垢而。不以衫袖拭其面而观之,见甄氏玉肌花貌,有倾国之色。遂对刘氏曰:“吾乃曹丞相之子也。愿保汝家。汝勿忧虑。”按剑坐于堂上。

攻下冀州后,曹丕去袁家搜查,看到了两个女人在哭。一开始,曹丕是拔剑就要杀人,后来也是拖着甄宓拉到自己跟前,总之就是态度不好,要杀人的那种。结果,看到甄宓美貌后,曹丕立马改了嘴脸,说出自己身份,还说保着人安全,最后更是纳入自己的后宫中。

果然颜值即一切,这要是换个女人,估计早被曹公子砍了。可怜甄宓,最后也没善终,被曹丕活活羞辱而死。

第二,曹操赤壁之败。

这段比较长,反转也好几次,所以不引用原文了。

曹操赤壁之败后,败退到了乌林之西,宜都之北,他看此地险峻,然后仰面大笑,说诸葛亮和周瑜没有计谋,若是他用兵,就在此处埋伏一支军队。结果,话音刚落,赵云就杀出来了,曹操吓得几乎从马上掉下来。

然后到了南彝陵葫芦口,曹操又笑了,说““吾笑诸葛亮、周瑜毕竟智谋不足。若是我用兵时,就这个去处,也埋伏一彪军马,以逸待劳;我等纵然脱得性命,也不免重伤矣”。结果,话音才落,张飞出来了,曹操众将一见是张飞,尽皆胆寒,只有许褚骑着无鞍马来战,徐晃和张辽也来夹攻,一番混战。

行了几里路后,到了华容道,曹操又笑了。还是嘲笑诸葛亮和周瑜没有计谋,不在此处埋伏等。结果,关羽出来了,这下众将都战不下了,人困马乏实在到了极点。曹操没法,只好亲自求情,若非关羽仁义,曹操小命难保。

第三,上将邢道荣。

零陵太守刘度之子刘贤说,不怕张飞赵云,其部下上将邢道荣,能力敌万人。结果,刑道荣战张飞时,才几回合,就气力不如。后面去劫寨没成功,更是被赵云直接刺于马下,一回合都没撑住。

第四,孙权老母吴国太。

孙权为了困住刘备,听从周瑜之计,把妹妹孙尚香许配给刘备,希望骗刘备到江东,然后困住他,用美人计消磨其意志。吴国太知道后,第一反应很不爽:我为你母亲,事当禀命于我。你招刘玄德为婿,如何瞒我?女儿须是我的!”

但是,看到刘备龙姿凤仪后,吴国太很满意,干脆不管女儿愿不愿意了,直接就要招刘备做女婿。乔国老说有人要害刘备,吴国太来一句霸气的话:我的女婿,谁敢害他?
吴国太一句“女儿须是我的”,让人忍俊不禁。后来的一句“我的女婿,谁敢害他”又不禁让人捧腹。

第五,张飞出谋被怼

曹操南下,要夺荆州,荆州刘表去世,蔡夫人与蔡瑁、张允假写遗嘱,令次子刘琮为荆州之主,然后投降了曹操,献出了荆州。那时候,张飞给刘备谋划策了,而且看得还挺长远。

张飞曰:“事已如此,可先斩宋忠,随起兵渡江,夺了襄阳,杀了蔡氏、刘琮,然后与曹操交战。”玄德曰:你且缄口。我自有斟酌。

张飞说了一串,布局都到和曹操交战了,结果刘备一句话把他怼回去了:你闭嘴,我自有打算。张飞想来是无语的,哈哈。

还有挺多,细读都可以找到。

比如魏延在诸葛死后,狂妄之极,说三声“谁敢杀吾”,以为真没人敢杀他。结果,第三句话音刚落,就被马岱杀了。吕布近视眼,濮阳之战用画戟敲曹操头,还问曹操”有没有看到曹操“。

曹操杀王垕,还说”汝妻子我自养之“,人妻控的曹操啊,你这是虾仁猪心啊!祢衡痛骂曹营诸人,说的那话简直绝了,尤其是说夏侯惇可以称为“完体将军”,真是太扎心了。




1、黄忠在天荡山打败了张郃,正要去迎战夏侯渊,孔明曰:“老将军虽然英勇,然夏侯渊非张郃之比也。渊深通韬略,善晓兵机,曹操倚之为西凉藩蔽:今将军虽胜张郃,未卜能胜夏侯渊。”

后来黄忠定军山斩了夏侯渊,又准备去汉中挑战张郃,刘备曰:“夏侯渊虽是总帅,乃一勇夫耳,安及张郃?若斩得张郃,胜斩夏侯渊十倍也。”

导演的无脑台词,让黄忠如何是好?该听谁的?

2、原文:城上一个裨将,左手托定护梁,右手指着城下骂。太史慈马上拈弓取箭,搭箭云:“看我射中这厮左手!”一箭去,射透左手,反牢钉在护梁上。城下城上人所见者,无不喝采。

城下的人喝彩,城墙的人也喝彩城上的士兵是敌我不分啊,二不斗(愣傻之意)到这种程度。

3、曹操败走华容道,狼狈逃窜的曹操,逃到每一处没遇见阻挡的敌人,边仰天大笑计生,嘲笑诸葛亮智计平庸,结果每次还没笑完,突然眼前蹦出敌方一员大将拦住去路,顿时打脸!真是好笑!

4、还有草船借箭那段,大雾天,曹操不敢贸然出船,以为敌人很多,让士兵乱射一通,结果白白送了敌人十万多支箭。

一个智商顶尖的人物,在特定的情境下,竟然变得那么弱智,有可能吧?!




1.吕布白门楼被擒,让刘备替他求情,刘备点头答应。吕布转而对曹操说愿降曹,曹操舍不得杀吕布,遂问刘备,刘备回了句“公不见丁建阳、董卓之事乎?”直接成了吕布的催命符,吕布被气炸,大骂刘备。刘备能装孙子,关键时刻更能神补刀。

2.“败走华容道”,曹操三笑,估计笑到最后都尬得笑不起来。一笑笑出赵子龙,二笑笑出张飞、三笑笑出关云长。他的“周瑜无谋、诸葛少智”不知道给部下留下了多大的心理阴影,他的笑声又会给他们造成多少点的伤害,曹操就是曹操,不尬到死,他就笑到停不下来,曹操就是那么顽强。

3.“骂死王朗”,司徒王朗自信满满准备了一大堆材料,论据论点,分析天下形势欲说服诸葛亮投降,至少也要挫挫对方锐气,于是他给诸葛亮一本正经地说大势、讲道理。诸葛亮一上来就搞人身攻击,王司徒猝不及防,两军阵前多少双耳朵在听啊,一时失血过多,当反骂“诸葛村夫”时自己已快气绝了,对诸葛亮不造成伤害,自己急火攻心,倒地嗝屁了。

4.“三顾茅庐”时,刘备自报家门“有劳禀报,汉左将军、宜城亭侯、领豫州牧、皇叔刘备”,门童:“啰嗦啰嗦,我记不得这许多名字。”这脸打得啪啪响,但估计对刘备这种脸皮造不成伤害。

5.张松择主献图,曹操接见张松,本想显摆一下,曹操道:“老夫雄视天下,大军到处,攻无不取,战无不胜,顺我者昌,逆我者亡,你可知道?”张松这货是专揭短呀,张松回怼:“哼哼,丞相虎威,张松岂能不知呀。想那濮阳攻吕布之时,宛城战张绣之日,赤壁遇周郎,华容逢关羽,割须弃袍于潼关,夺船避箭于渭水,哼哼,真可谓天下无敌呀。”这脸真是打得啪啪的。策略再好,有时候也得看运气,于是张松被曹操赶走了。

6.“削发代首”曹操兵发宛城时规定:“大小将校,凡过麦田,但有践踏者,并皆斩首。”不料自己骑的马受雀鸟之惊,踩踏了一大片麦田,万千双眼睛盯着他,这咋个好意思,这咋个解决?于是他要自杀,估计当时他也是等身边的谋士走好了位,才拔剑的,等他们说一套《春秋》“法不加于尊”的说辞,他当时好焦急,好尴尬吧。

三国人物有趣好笑的事还很多,曹操这种世之枭雄、超级实用主义者,刘备这种装孙子委婉派,吕布这种头脑不灵光的人,都是脸皮厚到尬的人,同时他们也都是顽强到爆的人。




三国演义》里有很多搞笑的细节,现罗列四项与大家讨论,博君一笑。

一、“俺也一样”,究极语言艺术

刘关张在一个桃花盛开,阳光明媚的日子里歃血为盟,由于刘备年长,作为弟弟的就要表态了。

关羽:关某虽一介武夫,亦颇知忠义二字,正所谓择木之禽得其良木,择主之臣得遇明主,关某平生之愿足矣。从今往后,关某之命即是刘兄之命,关某之躯即为刘兄之躯,但凭驱使,绝无二心!

这是一介武夫能说出的话吗?刘备听的倒是舒服的很,心里乐开了花,不过张飞却大眼瞪小眼,既听不懂也不会说,只是觉得二哥说的蛮有道理的样子。

张飞:俺也一样!

此时略显尴尬,关羽觉得刚才说得不够全面,言辞不够恳切,又做了补充。

关羽:某誓与兄患难与共,终身相伴,生死相随!

张飞心想“去他娘的一介武夫!",赶紧循声。

张飞:俺也一样!

古人重誓言,关羽还没发誓呢!

关羽:有违此言,天人共戮之!

你没猜错,

张飞:……俺也一样!

张飞的素质三连可谓是秀翻了天,给我们精彩演绎了什么叫做言简意骇,说实话我从来没觉得张飞是个粗人,乃是大智若愚!

二、诸葛激将周瑜,揭曹操喜人妻

诸葛亮拜见周瑜,拿出杀手锏,使得孙刘联军成为可能。

诸葛亮:我听闻江东有两个美女,被唤作大乔与小乔,公瑾可认得?曹操的铜雀台就是为了囚禁她俩建造的,以乐晚年。
周瑜:曹阿瞒欺人太甚!大乔是孙伯符的夫人,小乔是我的夫人。
诸葛亮:君不闻曹操最爱人妻?
周瑜: 我与老贼势不两立,先生助我联手破敌!

腹黑诸葛套路周瑜,绿帽子应该是任何男人都不能容忍的吧,周公瑾真乃血性汉子。

三、上将潘凤,令人惋惜

【太守韩馥曰:“吾有上将潘凤,可斩华雄。”绍急令出战。潘凤手提大斧上马。去不多时,飞马来报:“潘凤又被华雄斩了。”】

可怜的潘凤,刚出场酒都没喝就领盒饭了,令人唏嘘不已,要是没有主公韩馥的助攻,说不定苟到三国后期还能”吃鸡“呢?毕竟乱世,一切皆有可能。

四、刘玄德称谓

【玄德曰:“汉左将军宜城亭侯领豫州牧皇叔刘备,特来拜见先生。”童子曰:“我记不得许多名字。”玄德曰:“你只说刘备来访。”】

说这么多头衔是为了炫耀吗?还不是被小童子一句”内存不足“给秀了,请人出山还是谦逊低调的好。


三国就是吴国爱萝莉,魏国爱人妻,蜀汉全搞基。


大家好!我是书中奇缘,关注我开启君的奇缘之旅!




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这里是吟风社,荟聚文史爱好者,致力于持续输出文化、历史等领域优质内容。

三国演义比较搞笑的情节,小编觉得有这几个:

董卓卖女:董卓的谋士李儒识破了貂蝉的美人计,在凤仪亭事件后让董卓把貂蝉赐予吕布,董卓本来也答应,但经不起貂蝉的撒娇,第二天李儒再来说此事后,董卓回了一句:“汝之妻肯与吕布否?”李儒顿时无言以对,然而李儒的妻子正是董卓的女儿,董卓是想把自己女儿嫁给吕布?


诸葛亮讽刺刘备不如小儿:周瑜为了夺回荆州,想出了假途灭虢之计,接口帮助刘备攻取西川,途径荆州等刘备出来犒军时,将其一举拿下,乘势索要荆州,计策实行的时候,刘备问诸葛亮周瑜是何用意,诸葛亮却说:“周瑜死日近矣!这等计策,【小儿也瞒不过】!”刘备就是不知道这是什么计策才问你诸葛亮,诸葛亮却说此计连小儿都瞒不过,这不是公然讽刺刘备不如小儿吗?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7

标签:华容道   演义   赤壁   汉中   荆州   人马   街亭   城垣   搞笑   吴国   城下   扇子   夏侯   左手   将军   细节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